岸语轻澜 | 枕得秋雨一梦盈
彭丽,女, 网名岸语轻澜。1976年12月生于大冶茗山,汉族,大专文化程度。大冶市作协会员,大冶诗词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湖北诗词》《大冶诗词》《红袖文学》《中华文艺》《铜草花》《金山文苑》等刊物。
枕得秋雨一梦盈(外二篇)
依是小屋,日暮起,便是秋雨敲檐,珠落玉盆如管弦,长奏到天明。
疏疏密密、骤骤缓缓,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时而无息、又时而扬起,这是一曲最清和的天籁尘音。却又有多少人,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它的幽然浅寂中。
烟雨氤氲铺笼的暮色,濡湿泛潮的空气,渐渐悄息寂静的尘嚣,风中旋转的落叶,一柄长伞下孤零的身影......
倘若浮起记忆里某段眷恋时光、某个人,听雨、听雨,便会忽尔身心千里吧!然亦不过,在心尖稍触、一念微生若萤火忽闪,便旋即烟灰飞灭、消逝无痕。
不禁莞尔,终是过了那种情绪起落不定、多愁伤感的年龄。大都时候,尘事纷扰不过片刻于心头微滞,就学会一笑而过,不拧不究、不干不扰、安然以待!
偶尔情绪低沉时,也会突然生起一股子苍凉,怎么就这样沉寂了呢?那些年少时的梦,那些执念里的旧事故人:那抹"相逢一笑,一朵芙蓉著秋雨"的萦牵背影;那股"春风得意马蹄轻,一夜看尽长安花"的风发意气;还有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激皍,几时起已是渐行、渐远、渐悄息.....怒马鲜衣、游园惊梦的迤逦,在时光的打磨里,终将慢慢卸去附加的浓墨重彩,洗白澄清为繁华不惊、玉碗盛雪的初时素简。
春雨拔节思飞扬,梦里几回费思量;夏雨骤急不胜防,来若惊鸿去无踪;冬雨凄凉易生寒,几多泥泞行路难;独爱秋雨温润宜,涤尘洗心归简宁。秋天的雨淅淅沥沥,滴答滴答,听着、看着,只觉一剪时光步履舒缓、娓娓道来、温静适好!
临窗听雨,拿了一颗石榴,一点一点剥下莹嫩多汁的果粒,粉红剔透地盛满在水晶小碗里。它是孩子们爱吃的水果,剥好盛起,他们会吃得更方便欢畅,而我也得了这温润欢喜之心。有时,爱就是能不厌其烦为所爱之人,去做一些琐细之事吧!
夜微凉,雨潺潺,无须音乐,就着一盏馨暖灯火,已是极好。很多时候电视电脑虚耗了我们过多精力,忘却了聆听大自然的天赖与自己心底的空白安静!音乐有时是个好东西,可以调剂心情,但有时候也是个坏东东,很容易让人沉沦进一种心情,放大虚幻一种心情!
独有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你用心听,倾心听,便会澄明顿悟,万物生息荣衰间的道法自然!你用心听,用心看,就会慈悯地去懂得:哪怕是一株草,也有着它的岁月风华;它的日晒雨林,风吹露寒;它的骄傲与卑微,它的平凡与优容!它的弯曲妥协与昂然不屈服!它的野火烧不尽与春风吹又生......
如果我们在万丈红尘中不能参天为树,不能绚丽为花,至少也当生如"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读过许多道理,可依然过不好生活!"多么真切而又迷惘着的感悟!其实道理是真是对的,表叙道理的那些文字亦是入心润心的。只是心不是靠文字填充就能丰盈起来的,灵魂亦不是靠文字润泽就会澄彻清明起来的。
文字是案上山水,"此山此水"也终究是写下或确实去过那些"山水"之人最懂得与会心它的丰美清灵。一个人,终其一生,想要真正活得明白通彻些,无非是在一路鸡零狗碎,起起伏伏中学会不断思索,持真平和着去俯仰众生万象;不断跨越内心的卑微或骄横,界分奋发心与贪婪心;持定大爱责爱而不沉溺于小情小私....
这样一路行走一路思索,矫正修直的人生自然而然就生成自己的山水,自己的文字,凝蕴自己的道理。又或是让自己这些真切的言行感悟,重复在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山水里,于那些写下它们的主人问候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
就如是夜,漫听秋雨,落笔成思,这便是此刻,我心间的山山水水!轻枕入梦,梦亦盈盈!而彼岸那些跋山涉水而来,偶读感同,入心触心之人,也会轻轻问候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是你重逢的文字山水了吧!
心不留憾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钟南山
友人至亲,住院期间,不幸医疗意外伤逝。哀痛于心,慰藉无语,恸白发父母情何以堪?每一个生命于世界是那般微渺,不可足道。于一个家却是一方晴天,离去是一种永久的遗憾,不能愈合的痛。我的朋友,除了珍重,此刻,我只能默默感知你的沉痛!
今年,途见几起医疗纠纷,拉起白布,哭天跄地的一堆人,封住医院大门,声讨公道。院方领导多是悄匿回避,然后便是警方出动,劝阻不成即是强行抓捕,凄凉的悲声,悲惨憔悴的面容, 每每让人不忍耳闻目睹,同情又无语定曲折。
相对很多人的一味义愤斥责,我是能够比较客观理性体谅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不是万能的,药品也存在个体差异、排斥性的概率,也客观存在做任何工作不可避免会有差错遗落,因而注定会有一定概率的医疗意外发生。我们应当肯定感谢那些默默耕耘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他们带给我们健康与病痛后的新生。但我们亦痛恨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不严谨对待病人,不尊重病人, 漠视生命的某些医务人员。
内科专家张孝骞说过一句很真切的话:“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因此钟南山院士告诫医务工作者:“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是啊,也许医生们会抱怨,学业期长,工资不高,工作量大,压力重,医院评定职称不合理,专业医术,医疗设备不理想, 这些抱屈都是可以理解的,是一种中国各行各业普存的客观无奈现象。但基于医务工作的严谨特殊性,它不允许任何人带着消极情绪和疲软状态含糊上岗,敷衍那些脆弱需要帮助的病人。
事实上,真正热爱医疗事业的医务工作者,都当怀有一颗虔诚、仁爱之心、去细微关切病人的点滴病情变化,及时缓解他们的痛楚不适。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滥用高提成的改装药,或是新药,减少不需要的仪器检查,尽量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和治疗风险。现在医疗队伍中,少数钻营者则利用这个神圣的救人之机,肆意捞钱,严重玷污医学悬壶济世造福于民的美好初衷愿景,甚至波及他人情绪士气,引发整个圈子的信仰危机、应当严惩这些不良风气和人士!
个人常常思索,有几个圈子的工作人员国家是要考虑特选择优的的。一是老师,二是医生,三就是执法者 ,从政者!健身和健心是一个民族阳光朝气蓬勃的大气象大发展。国以人为本,倘若一个国家人民身体孱弱,心灵空乏羸弱,没有信仰信念坚守,那就是亡国之兆!
执法者,从政者若是缺乏公平公正,正义凛然, 廉洁清明的气节,不能以身作则,以身为榜样,而是以身试法,以权谋利,那也是一个国家的恶疾,是民众涣散之根源!所以,这几项工作不能当成一种谋财、谋名、谋权利、或是谋生路的普通目标岗位去追逐。而只能严密选拨有志趣,有爱心,有奉献,有学识,通彻睿智,有大气正气,有责任感的人们去营创,打造一个纯净和谐的明朗世界!
回到主题,退一万步而言,不论因为什么过错,既已对民众造成了伤害。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应当有 一个健全的法制法规予以透明,公正的对待!积极妥善处理善后,而不是含糊逃避,造成更大民众情绪激愤极端行为。
我看到一个普遍性行为,医疗纠纷中民众老实,不闹不折腾,就搪塞而过,意思意思打发人家,让人家吃个闷亏,有想不通偏激者,甚至迁怒一线医务工作者,造成无辜人身伤害!而对于使劲闹折腾的,则明显赔偿翻翻!不是民众爱闹,本来亲人出了事,身心俱疲,对纷繁的程序法律不熟悉,对院方的猫捉老鼠游戏无奈,结果是劳民伤神,雪上加霜。
我看到一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妈妈在生孩子时,因为麻醉师没有上班,而让一名实习护士代劳,剂量过大致病人终生瘫痪无知觉。很明显的一起医疗事故,院方当时也承认,稳定下家属,送了病人去大医院就诊。可是病人一离院,医院就难见主事人了。丈夫陪同前去护理,可怜的目不识丁的老母亲带着刚出生的婴儿,在医院驻扎下来讨要药费。院方要她提供对方医院传真单据才肯打后期治疗费过去,而且是一笔一笔少量地打。
这样老人就三天二头地找领导,医院里的人有的同情,有的厌烦。老人带着孩子住了8个月才实在无法回家了,而儿媳妇治疗到仅能开口说话。两年之后,我又看到这一家子坐在医院门口来讨说法了,原来医院在给付60多万医疗费后,就拒绝再付了。医务人员们进进出出时唯有同情而又无言,无力绕过。
留言问友人处理如何时?友人无奈地说,连日来,忍着悲伤,拖着疲惫的身心,一家人陪着老母亲坐在办公室里守院领导,领导 避而不见。她们是老实人家,上班的不能上班,有孩子的扔下孩子,几个小家乱成一团。闹事又没有黑社会能力,找人又没有过硬关系。院方承认过错,赔付五万元。五万元?生命如此之轻?让人情何以堪?不为儿子讨一个公道,老人何以心安?医疗事故带给人的切肤之痛,不是当事者之痛,而是一切平民百姓的生存之忧。当灾难突来时,谁为平民百姓撑起一方晴空?默默期盼,友人老人得到最慰藉的公道,减轻这不幸无妄之伤。
说不清是谁的过错,医院领导也好,政府机关人员也好,处理这类事,因为没有明确规定,标准规定,也不可能及时、断然对病人家属承诺什么。说他们无为,是因为他们确实无章无规可循可遵。在群众眼里,制度就是有,也是活的,是可以人为操作的,幅度跨越很大。因此,他们习惯认定必须得闹,会闹、闹大才可以最大化得到应得的补偿!
而事实上医院只是个单纯的医疗救治单位,并没有专门的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这就是一个社会健全的保障制度问题:明确规定,专业服务,协调好事故后的后期救助,医助,康复助疗,给老百姓一个明明白白,合情合理的安置,相信整个社会,整个民众,会理智接受医疗事故带来的无奈遗憾。而医务工作者,也会因此有一个更安定和谐的工作环境,安心着去工作。也衷心期望所有医务工作者不负白衣天使这个圣洁的称号,细心、精心倾心、用心将医务工作力争做到细微完美。
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他肯向你倾吐一切,期望得到你的关注;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认为你可以解决他一切痛楚。医生之难在这里,医生之崇高伟大也在于此,愿热爱着这个职业,怜悯一切生命的医务人员,责任于心,担当于心,职业生涯,心不留憾!
漫思教育
友人执教二十余年,兢兢业业耕耘于小镇三尺讲台,敬岗爱业,育人不倦。因在高效课堂改革"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成绩显著脱颖而出,被市中学作为特别名师引进该校教学组!这本来是一件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好事,可在借调三年来,诸多烦心事凉了友人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发人深省。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拉?学校的一方清澈何时成了深水潭,是谁搅乱了为师者最后一弦洁身自好,让她们无法施展一技之长,安然授业?校园风气如此,何以为德教育学生公明公正?
先是一帮借调过来的老师莫名其妙被清退,倍感屈辱中,据理力争,百般周折,不知遭了多少尴尬,费尽口舌,在惴惴中等待一个合理的处置,可想而知是多么燥郁。所幸四方申诉,闲置一学期后终于又得返课堂,面对亲爱的学生身心舒畅。友人笑侃自己贱命,劳碌命,这一生就放不开那些半大生趣的孩子们,唯有他们纯净期翼的眼神让自己感知人生的坚守与持恒。
本来欣慰友人终于走出旧时阴影,重拾热情与信念服务学生,奉献社会。却不料前几日,友突然Q上吐槽于我:她们同事有一人买房办房贷手绪,却被对方以"在职不在编"为由拒之门外。她的同事一头雾水,跑到教育网一查,果真没有编制。咨询众友,大家纷纷查核,结果友人不幸正好亦然中招。是谁黑了她们的编制?让她们无知无觉的成了教师队伍中的黑户口?
朋友找校长理论,校长支支吾吾吐露:"上面给一个学校多少编制,学校人员多了,就要把一部分人写成没有编制,于是就从她们这些老实人里写,而将那些吃空饷的,病养的都保住,近年来依关系才进来教育的也有编。 教育局每年向省里要人,一边要人一遍缺编.....友人义愤填膺,她辛苦教了二十几年,那些十几年不上班的倒是有编,养病不上班的也有编,国家给她的编,到了地方,有些人就敢一手遮天把编制当儿戏,想怎么报上去就怎么报!没有编制的老师表面上无法察觉,工资福利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日后统一规划,由省财政直接造册就会有问题,有可能让她们教到退休还只能算是代课老师!
针对她们的申诉,教育局发了紧急公函安抚众人,声明无编制、评职称、进修待遇一致,并要求各校做好老师思想工作,防止上访影响不好。对这些含糊、搪塞之词,老师们怨愤难平,结队政府门口举旗静坐示威!看到友人无奈苍凉之举,心酸于怀。本应坐在课堂上的她们,却坐在了簌簌秋寒的凉风里声讨安身立命的"度牒"。
时下国人时常怨愤"师道"之不传久矣,可谁又留意"尊师重道"之风不传亦已久矣!老师不是圣人,亦是红尘烟火一族,需要生老病养,饮食度日。很多人认为老师就应该不食人间烟火,高风亮节生活在“神坛”的光圈中。那么,是谁把老师推向了“神坛”?老师在“神坛”上又受到了几许优待?连基本的保障都不能确保,如何让她们微笑为学生施教?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师能将正气、光阳带给学生吗?
有谁知道,老师是一个要倾注极大热情和持定坚守的职业。爱自己的孩子是本性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满怀期盼则是光辉的人性。心中怀有大爱,能够不图任何回报地施爱与别人,便拥有了一颗高贵的心。一个好的老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的开得早,有的也许会晚一些。而老师需要耐心守候开启他们的美丽。老师予一个孩子的温暖与鼓励也许漫不经意,却对每一个孩子真的很重要,越卑微而孤傲的孩子其实是越长情,越需要并感怀这些暖好。教育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老师让孩子知道这世界有爱有温暖,平等柔和。我们会忘记老师教的学业,但会终身受用这些感知的信念。
《礼记》上有两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师有两种,一个是经师,一个是人师。人师指用自己的行为、品性、言语影响学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辈子给孩子们效法,这叫人师!师道的目的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教育是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变化气质非常难得!一个好的老师,首先需要个人自身的学识修养渊博,让学生敬佩臣服;其次还要有一种凛然大气的气场,襟怀坦荡让学生景仰尊重;再者,需要饱满的热情与爱心去感知与呵护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担当多,收获不多,快乐于心,“正知正见”清淡于尘世的职业。
综上所诉,可见老师是一个多么重要与高标准的职业。现行中国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的层面上说来也是缺乏良师。价值观的病变让人们对社会荣辱观、道德观也浮燥起来,老师队伍也不可避免跟风浮燥起来。很多老师以挣钱,结交有钱有势家长为乐,津津乐道。当然,我们在谴责部分师教队伍中的渣质时,也要客观承认,眼下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也不是一个让人定心做学问,让人有责任担当的时代。
欲安其身,先安其心,提高教师薪金刻不容缓。如果一个辛辛苦苦呕心沥血的社会工作者收入,不如一个走两下猫步的小星,不如一个肥肠油肚浑噩无为的官员等等,得不到社会应给予的尊重礼遇,我想,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传播正能量学问的人士,慢慢地会越来越少。
在民国,出了很多标杆大师,也就成就了很多文人志士,当时有名的校长、老师都是响当当的学问家。这缘于当时社会特别重视教育。那样贫穷的时期,孙中山先生特别批示:全国中央省市层层下来,百分之三四十的财政收入投入教育事业,均衡教育。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礼遇。这个比例,这个力度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充足的教育经费、优厚的教师待遇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都让现代教育望其项背。在民国一个老师的工资是县长2倍,一个老师的月薪可以养活一家人,是以教者专教。而学生免费学校也极多,公派留学唯才取备,是以学者专学。
这种尊师重教的风尚让当时学术界百家争鸣,涌现出一大批大师名家,据统计,至今为止诺贝尔奖国内总共八位,有五位就出在民国,受过“民式教育”。而在新中国教育体制下,只有高行健一个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是法籍华裔。民国基本上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发展处于低谷,但各领域的大师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改天换地,出现的大师却寥若星辰 ,现存大师死一个少一个,民国之后无大师,这正反映出当今社会教育环节的薄弱与缺憾。
每次改革,政府都口口声声说教师应该受到尊敬,应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可就是不见行动!反而因为学生及家长的过激行为,老师添加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无奈。过去我们读书时,老师如再生父母,父母打骂斥责都是正常的。可在当下,老师如履薄冰,孩子由于家庭娇惯,心灵脆弱薄削,如花朵一样柔弱 不禁摔打。老师一句话过重,遇挫受责,自残自杀屡见不鲜。老师一举不当,社会群而攻之,这样状况下,无为胜有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老师对孩子的偏离,往往选择了缄默放任,丧失了教育者的激情与道义坚持。
南怀谨老师说过: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一个缓慢舒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间,老师引导挖掘每个不同个体孩子的特性光点,老师用文化科学的魅力,开启打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孩子自发学习的能力,指导孩子学习方向,道德取向。纵观千古文明,科学大师,文化大使,创作大师皆不过是籍借书册,采集经验与摸索试验,汲取名师指点而沿袭过往,自成一家。这就是教育的一种最好方向:承前启后,开创未来。
从前的教育更注重的是一种引导,疏导,治学求知讲究的是一个“通悟通彻”熟读、熟看、熟记,再触景、触情、触心于怀,达到一种文心合一。读书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习惯与休闲乐趣。而现行国家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论。亦束缚了一个良师的秉性持真与才华释放施展。在这种畸形膨胀的教育模式下,读书成了一个快速消费品。灌输,强压,考试,出局、上大学,然后狂欢、解脱、放纵。可想而知,这一过程中所谓知识大都囫囵吞枣,以点概面,不提通彻,更休言乐趣。很多人过了高考的关卡,就如释重负,将课本束之高阁,提起过往恐慌。是谁糟蹋了我们孩子的时光,一路教育下来,艰苦不说,成才实用者几何?更可怕的是,谁扼杀了孩子学习求知的那份天然秉性?不稂不莠的孩子在社会上如何生存?教育当有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境界,开发每一个学子的潜质,消除每一个有担当,有抱负教师心中那份 “教育是一门永远缺憾的行为艺术” 之愧疚感慨。
我听过一个老师朋友抱怨:每天活在条条框框里,时时刻刻的日报,太多与教学不相关的琐细,消磨了本应与教学学术相关的钻研。他是一个好老师,但他亦是孤独落寞的,一个恪尽本分的老师,是挚于工作过多,倾心付出过多,便生了一份情到深处人孤独的落寞。坚守的心空里,用心教过的纯真学生,一批一批地走,付出的是感情,收获的是离情。而现实里,又没有得到社会组织应有的肯定认可,这就是文人较真的一丝惆怅吧 。除了教书育人,他们别无长处,他们是将教育当事业和精神并营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老师是骄傲而又卑微着曲行的灵魂。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灵魂的独行者!有时候,甚至就连这样一份孤独的静好,也不能默享,会被一些龌蹉的人事干扰。不入这个队伍你不被承认,入了这圈子,你又失了内心的纯净,得遵循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
现行的制度把教育纳入行政体系,教育已经成功实现了官僚化,政治化。政治领导学术,为教育添加了市侩之气。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友人编制一事。国家的本意是各司其职,让政治服务学术,解决问题。可到了实际,就成了一种权利,一种均衡谋划。抑制了学术界百家争鸣,个性飞扬的活力。能者居上成了能者多劳,而荣誉奖励则由会事者、亲者多拿。不公正的奖惩,造成了教育格局的混杂,让一些兢兢业业忠于本职工作的老师身心受伤害,对教育工作迷茫,对付出坚守抱屈。
题词一阕为友写照:
勤耕守,倾相授,半生执教清风袖。 粉灰屑, 声嘶咽,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锲、锲、锲!
尘俗陋, 珠蒙垢, 一己私利天理覆, 歪风洌,心寒彻, 问责机制, 还民澄澈,切、切。切!
呼吁全民关注教育,监督教育,反腐倡廉,破旧立新。为勤心忧心教育我们孩子的好老师们,撑起一片净朗的蓝天。为引领我们未来光明灿烂的教育事业,撑起一片辽阔的蓝天!
欢迎长按关注,分享原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