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鬼节:七月半

余梦楼 故乡读书会 2022-10-15



如果你喜欢本文,敬请转发;如果你愿意持续分享,敬请关注


故乡读书会







  ◆  ◆




    



余梦楼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13:中元节

文|李全修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作为节日,原先,不同的社会人群曾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和称谓:民俗称为祭祖节或鬼节,在这一天祭祀亡故亲人;道教称这一天为中元节,道观于此日作斋醮;佛教称这一天为盂兰盆节,于此日举行盂兰盆会。三者都含有祭祀先人、超度亡魂的内涵,后世三者渐渐融合,而通称为中元节。

 

一、民间祭祖节

七月祭祖之俗源于上古的“尝”祭。《诗经·小雅·天保》:“吉蠲(juān,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为饎chì,祭祀用的酒食),是用孝享(孝敬祭享)。禴yuè祠烝尝,于公先王(周的远祖)”意思是:选择吉日,沐浴斋戒,准备好祭祀的酒食,在春夏秋冬四祭中供先祖享用。“禴祠烝尝”是宗庙四时之祭的四种名称,合称“四祭”。《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同,夏曰禘(dì),秋曰尝,冬曰烝。”郑玄注:“此盖夏、殷之祭名,周则改之,春曰祠,夏曰礿。”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进一步解释说:“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同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在一年的四季祭祀祖先时,都要拿成熟时鲜的谷物食品供先祖享用。由于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故古人对四祭中的“秋尝”特别重视。《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译文:这个月,农官报告百谷收成,天子在品尝时鲜的东西之前,必先进献于祖庙。“寝庙”是天子供奉先祖的地方,每当七月,从上旬到中旬,天子在自己“尝新”之前,都要“先荐寝庙”,让祖先先“尝新”。这是古代祖先崇拜的反映,体现的是孝道。

民间庶民没有寝庙,也不可能准备那么丰盛讲究的祭品供祖先尝新,但可在墓地、野外,尽自己的条件用时鲜食物祭祀荐享祖先,称为“荐新”,以表达“事死如事生”的孝心。宋代史浩专门为此写了一首《童丱guàn,古代儿童束发上翘的两只角辫,童指幼儿须知·祭祀篇》,教导童子祭祖“荐新”时要注意的事项:  

 

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采夫人职,专言奉祭祀(蘩fán:白蒿,古代常用于祭祀。《诗经·召南·采蘩》《诗序》:“采蘩……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洪惟(句首语助词)祖先心,贵得贤后嗣。匪(不是)取一时孝,觊jì,希望其能事死(指事死如事生)。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防范不敢违,贻厥(出《尚书·五子之歌》“贻厥子孙”,为子孙做打算)作基址。子孙洎jì,到有室(娶妻成家),懵不知此理。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不恤祭如在(受祭的祖先好像就在面前),大似不得已。祖先必吐之,岂复锡(赐予)繁祉(多福)。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恭谨自律)。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饾饤dòu dìng,堆叠的祭品)乎自供,焉可使奴婢。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馨香出釜甑,滋味登fǔ guǐ,两种盛黍稷稻粱的礼器。勿为贫故约(简约),勿为富故侈。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绵绵百世后,馀庆何能弭。

 

除荐新之外,民间还流行烧纸钱、锡箔银锭、金锭。直到现在,在湖北四川等许多地区还一直流行“七月半,烧包袱”的习俗。所谓“包袱”,是用纸制成一批比常见文件袋略大的大信封,把纸钱和叠好的银锭金锭放进去封好,在每个“信封”正面按一定格式写上受祭先祖的名字,然后在野外或室外空地焚化。

古人对于“秋尝”祭祖的重视,从下录古诗可以看出: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qì,挑取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宋·韩琦《中元病起》)

 

迁秩丰湖上,宁亲且近乡。泮芹馨夕膳,禄米荐秋尝。(明·陈恭尹《送叶御六之官惠州》)

 

    并强调“秋尝”祭祖是对“孝”的要求:

 

伤乌群集慈亲墓,吊鹤双临孝子乡。芋栗早收防岁歉,蘋蘩预采备秋尝。故交天上青云远,高隐山中白日长。秫米夜舂催酿酒,松花晓折当焚香。自知栗里(陶渊明隐居地)多栽菊,谁复成都别种桑(诸葛亮临死上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念我故园三泖(湖名)上,几回落月梦荒凉。(明·管讷《九曲山房为宁波史孝子赋》)

 

山人送我山田米,粒粒如霜新可喜。雨春风播落红芒,照眼明珠绝糠秕。饥肠欲食未敢炊,未及秋尝羞祖祢mí/nǐ,奉祀亡父的宗庙。(明·杨基《杜伯渊送新米》)

 

蛱蝶临风不可寻,一盂麦饭荐松林。纸钱真伪谁知得,凭仗仁人孝子心。(近代·张朝墉《中元家祭(己巳)》 其二)

 

    哪怕是战乱时期,也不忘祭祖:

 

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乱后人家生事(生计)薄,游兵逻卒犹喧阗。山乡路阻无纸钱,江村月落烹细鲜。新魂旧魂百战死,孤儿寡女双泪涟。陈生归来泉石下,独居一屋如磬悬。洁膳孝养复何有,幽轩洒扫花竹妍。青藜之羹荐香饭,翠壶之茗烹清泉。二亲避地海中渚,顾影百拜心凄然。荷衣破碎暮雨急,枕书不寐思去年。烽火连天暗锋镝,遗骸满野飞乌鸢。兰盆酒果谁复设,若敖之鬼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啼秋烟。连兵祸今未已,疲民重敛何敢言。喜闻王师下闽海,庙堂元宰方筹边。桓桓诸将奋忠烈,义气思欲吞腥膻。下方野人日矫首,旄头早落闽中天。人有居,鬼有享,卖刀买犊耕山田。(元·卢琦《中元回家拜祭感怀》)

    

二、道教中元节

道教中元节,出于东汉后形成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据《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记载,东汉时,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张修的五斗米道尊奉天、地、水为三神,合称“三官”“三官大帝”。道教在其组织中设立“鬼吏”之职,请祷三官为民治病:“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写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于天,著山上;其一埋于地;其一沉于水:谓之三官手书。”(《典略》)这一信仰源于上古的鬼神崇拜。周人所崇奉的鬼神,已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祇三个系统,并专门设置了大宗伯这个官职来执掌其祭祀礼仪的事务。《周礼》说:“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并规定了祭天、祭地、祭水的仪典。《仪礼·覲礼》记载: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沈(同沉);祭地,瘗(译文:祭天,积柴焚烧;祭山、丘陵,要到高处;祭川要向水中投入祭物;祭地要埋牲、玉)。

道教又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以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三元”,分别与“三官”相配,称“三元日”是天帝派三官降临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的日子:“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炁(同“气”,道教哲学概念)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宫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于是日同出人间,校定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宫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是日同到人间,校定罪福也。”(《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卷一《因缘经》)七月十五日是赦罪地官来到人间的日子,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为之赦罪。所以中元这一天道观要举行盛大法会,建醮祈祷,超度亡灵,祈求地官赦罪,所以民间又称七月十五为“鬼节”。推崇道教的唐代,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至今。以诗歌吟咏中元节也始于唐代,如殷尧藩《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

 

玄都(传说中神仙居处)开秘箓(道教文书),白石(神仙的粮食)礼先生(道士)。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鸾鹤(仙人所乘,借指神仙)步虚(道士唱经礼赞)声。玉洞(仙道所居)花长发,珠宫(指道院)月最明。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量药用具,代指药物)药,还留不死名。

 

《梦梁录》记宋代中元节风俗云:“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救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宋·葛绍体《题天庆观》记此俗云:

 

淡云疏雨嫩凉天,老柏梢头挂瘦猿。仙殿崔嵬钟磬响,纸钱灰起祭中元。

 

除普祭亡魂外,中元节标志性的习俗是放河灯,即把点亮的荷灯放到水中漂流,为亡魂照亮回家的路。中元节放河灯之俗最迟不会晚于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帝景景物略》卷之二所载有戴九玄《七月十五夜观河灯》诗云:

 

枝枝燃绿水,朵朵出红莲。波漾明还灭,风吹断复连。光分鲛室(鲛人水中居室)遍,照合贝宫(水中贝阙珠宫)偏。浊水通禅观,尼珠(宝珠)满地圆。

 

金蛇攒百道,银树烂千花。白纷疑月,飞红蔚散霞。鱼龙藏岸曲,乌鹊噪枝斜。夜半烟光息,河流漾浅沙。

 

放河灯之俗至清代而益盛。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放河灯》载: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中元》亦载:“每岁中元……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乾隆作有多首描写放河灯的诗,如《中元夕放河灯》

 

漭沆mǎng hàng,水广大貌)沧池濯锦鲜,须臾万顷绽金莲。波如不夜无边朗,月是今秋初度圆。人喜云消更风定,舟行后浦复前川。良宵真是安心所,那藉瑜伽六度禅。

 

连孤悬海外的台湾也盛行此俗,清·乌竹芳《兰城中元》诗写道:

 

果层层列此筵,纸钱焚处起云烟。满城香烛人依户,一路歌声月在天。明灭灯光随水转,辉煌火炬绕街旋。鬼馀争食齐环向,跳跃高台欲夺先。

 

作者自注:“兰每年七月十五夜,火炬烛天,笙歌喧市,沿溪放啖;家家门首各搭高台,排列供果,无赖之徒争相夺食,名为抢孤。”

直到当代仍然沿袭着这种风俗,如当代裴涛所作《湘西行稿·放河灯》所写:

 

殷红一点碧沉沉,朵朵风吹入暮深。无数花开沱水上,不知哪个是侬心。

 

 

三、佛教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西晋时传入中国的佛经《盂兰盆经》载有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之神通第一大目犍连(俗简称“目连”)救母的故事: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佛家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神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三途苦即六道轮回中的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盂兰盆节即源于这一故事。中国盂兰盆节始于南朝梁武帝时,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并将七月十五日定为节日。以后历朝历代一直沿袭。这从晋代以来许多典籍记载可以看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终制》有“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的家训;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仙”的记载;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七月十五日“印卖《尊胜目连经》”“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以及“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的记载;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有“僧寺亦于此日(指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的记载;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有“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的记载;清代潘荣陛《帝景岁时纪胜》有“庵观寺院设盂兰会,传为目莲僧救母日也”。盂兰盆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201152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潮人盂兰胜会”已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盂兰盆节的习俗主要有设斋供僧、拜忏、放焰口。

设斋供僧是在佛欢喜日即七月十五日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令其物资无有匮乏,从而能专心内修外弘,将佛法流布世间。

拜忏僧尼为信徒拜佛诵经以忏悔罪业,或超度亡灵。南朝梁武帝在郗皇后死后,集录佛经语句为《梁皇忏》十卷,命僧众拜诵祈祷。相传这是拜忏之始。

焰口,是指地狱里的饿鬼,其体形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因生前悭吝故有此果报。放焰口是对饿鬼施水施食、救其饥渴之苦,使饿鬼皆得超度。放焰口在黄昏或夜间按一定的仪轨举行。其中一项是念《召请文》,召请累朝帝王、历代侯王,筑坛拜将、建节封侯,五陵才俊、百郡贤良,黉门才子、白屋书生,出尘上士、飞锡高僧,黄冠野客、羽服仙流,江湖羁旅、南北经商,戎衣战士、临阵健儿,宫帏美女、闺阁佳人,怀耽(怀胎)十月、坐草(临产分娩)三朝,戎夷蛮狄、喑哑盲聋,饥寒丐者、刑戮囚人,法界六道,十类孤魂等类亡灵,来受所施食、水。玉兰盆会仪典十分庄严繁盛,如明·皇甫汸《七月十五日颂盂兰佛会》诗所描绘:

 

萧晨凌上界,孟月会中元。绮供千花缀,芳筵百果繁。流悲咽笙磬,伫想现灯幡。解脱徵冥理,俱来听法言。

 

祭祖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三者的含义本有不同,但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伦理观念:孝道。后世将三者统称为中元节,其习俗也常将祭祖、放河灯、盂兰盆会不加分别地融合在一起。《帝景景物略》即把盂兰盆会、放河灯、上坟看作同一节日的共同习俗:“(七月)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最胜水关,此泡子河也。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而往祭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下列诗作也是如此:

 

众生度尽更无他,又说盂兰济脱(济度而使摆脱)多。遮莫随缘对佳节,宁真著意事禅那。数声仙梵海天呗,一朵金莲上下荷。却是嫦娥让灯景,中宵才肯擘云窠。(清·弘历《中元日放河灯盂兰法事》)

缅慕盂兰节,目连寻母曾。奉神邀水酒,祀祖放河灯。尘世三千丈,阴间十八层。仰凭地藏力,一念已升腾。(当代·姚佳《中元》)

跟寒食节清明节一样,中元节的习俗特别是放河灯的习俗,流传到后来,也逐渐由纪念、祭祀、超度亡魂的节日而具有了游乐的性质。至迟到了明末,在杭州,中元节就成为各个阶层的人群相邀游湖的日子。张岱在明亡后写作《陶庵梦忆》,在卷七《西湖七月半》曾回忆了中元节游湖的盛况: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优伶)(xī,仆从),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zé,头巾),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
(巳时,上午十点左右)出酉(酉时,下午六点左右)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船家)急放(驶往)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
huì,洗脸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zhù,筷子)安,竹肉(乐声与歌声)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清代林占梅《观盂兰放水灯》诗也描绘了其热闹的场面: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灯光灿烂千家共,人语喧呼百戏齐。直使水神惊耀蚌,重教鳞族诧燃犀。今宵暂弛金吾禁,归路频闻报晓鸡。

 

 

                                         (2019年4月9日)

 








诗话系列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12:七夕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11:端午


欢迎阅读


采风|行走黄冈山水,抒写故土乡情


中国人最怕什么?


一舍,一悟,一得 | 題辭





感谢关注,欢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