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平凉拱北坟滩的组成与变迁
明清以来,南台子逐渐成为回回墓,随着先贤穆宪章拱北的建立,平凉城区各寺坊相继在这里购置了坟地。先后有清真上寺、北大寺、阳家坡、榆树庄以及官坟、私坟等。城区穆斯林大都被埋在这里,甚至还有乡下如老庄等地的(为了沾拱北吉庆)。因此,这一区域成为市区穆斯林最大的一处公墓。
此墓地历史久、年代远,有二三百亩大。其中有些地方埋着三层骨骸,一层为穆民,二层为非穆斯林,深层为满族或元鞑子(蒙古族)。
五八年宗教改革运动中,继拱北建筑的拆除,数百亩坟滩也全部被开辟为耕地。台西归南台社,以东归红照壁沟社。六十年代,省外贸局占拱北以北,南路以东大片墓地。在扩路、修墙、建厂房设施时,被挖出的遗骨,由拱北主持穆鸿清阿訇和儿子穆广宇,挑着笼担,风雨无阻,细心拾集,迁埋于南原阳家坡、榆树庄。
拱北坟滩1936年
八十年代市府扩建新民南路,两社墓地被征用(先后卖给开发公司),修建住宅楼。期间挖出的遗骨被拱北大师傅穆广宇、秦陇寺马福良多斯梯等人迁于南山和自家承包地,部分被高平寺马国良(祈真主饶恕)等人陆续迁于马良清承包地。
迁葬见闻:墓室情状各异,有的敞亮、骨骸黄白,整齐安详。有的似烟熏火燎,发黑、凌乱、狰狞。有的满布虫眼、蛇洞,像马蜂窝------千疮百孔等等。令人毛骨悚然,浮想联翩……
时面对挖出的非穆斯林骨骸,有人说把这些‘卡非勒’倒在垃圾坑里去。马福良语重心长的说:‘我们不能那样做。人,就要讲道德、讲人性、讲友善,要有胸怀,不论是活人还是死人。对这些骨骸我们要负责任、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更不能丢弃不管。至于在给亚买其(复活日)日子,打算他们、审问他们、回赏他们那是公道之真主的事情’。他们的这种思想和作为,充分体现了一个穆民、一个有信仰者的人生观及处世态度。
拱北烈士墓塔(清同治年起义失败,惨遭杀害的义士墓)或称万人坟骨塔。大小四五座,五十年代被夷为平地。坟塔之一位于今星安一号楼西南角处。二00一年南台村卖给房产商。在挖楼基时,被掘出,坑深七八米,直径七八米,遗骨身首异处,层层叠叠,足有数百具。由阳坡马贵贵,王祥海等人迁于阳家坡老坟地埋葬。
一九九二年,开发公司为打通拱北东侧修建外贸小区,经协商,将拱北内墓地北边和外贸局交界处,宽6米,长35米让给小区做为道路,由开发公司负责修建了拱北的围墙等。
至此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拱北巷,拱北壕,拱北坟滩……在开发的大潮下,于隆隆的轰鸣中,被无情的、彻底的销声灭迹。进而,被新时代的楼群取而代之。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