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民族艺术】剪纸中的回族风情

2017-01-21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甘肃卫视‖艺林清风——平凉经字画

【阿文书法】太斯米书法在中国

教你制作一套简单漂亮的阿拉伯书法笔

【视频】民族书法家——苏晓辉

【民族艺术】西安小皮院清真北大寺大殿彩绘

【文化】一位受到多国高层会见的平凉书家

【民俗】回族的饮茶习俗与茶文化解读

【民族艺术】回族的阿文中堂艺术

【印说名家001】哈桑马俊和他的中阿剪纸艺术简介

苏晓辉:回汉文化碰撞融合的印记

【印说名家005】 平凉回族青年山水画家——者永军



剪纸中的回族风情

  资料来源网络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表达情感的民间艺术。剪紙,這朵瑰麗的民間藝術之花,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回族民間藝術土壤之中。在西北回族聚居區,心靈手巧的回族婦女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可隨心所欲地剪出各種各樣的作品,寄托情感理想,美化生活,烘托氣氛。这些剪紙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厚,無論在窗戶上、墻壁上、頂棚上,還是箱櫃上,都能見到她們的作品。

 尕妹子的盖头那个飘 (剪纸)田彦兰

    剪纸形成于汉代,鼎盛于明清。

    古时人们的生活与剪纸很密切——结婚时要用烟斗花、礼花、喜花、顶棚花、枕顶花、围床花装饰新房;办丧事时要用剪纸来招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诗句。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纹样制成的。

中国剪纸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湖北沔阳为代表,作品委婉细腻。北派则以山西、河北为代表,作品粗犷豪迈

 花儿学阿语(剪纸) 井春霞


回族剪纸的形成,则与清代移民及东北回族文化密不可分。清顺治八年,清王朝从河北、山东、山西向东北移民,在这些移民中,有不少以生产、出售剪纸为生的剪纸艺人。于是,关内风格的剪纸在东北落地生根,与满族文化、回族文化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满族风格剪纸、回族风格剪纸。

回族女娃弹口弦(剪纸)田彦兰

  回族剪纸采用的材料已不单单是大红纸了,更多的是用宣纸,并且可以根据作品需要,染制上各种色彩。 目前,回族剪纸已发展到以闪光宣纸、闪光丝绸为材料。剪纸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强调“圆如月,方如砖,尖如针,缺如齿,细如丝”。至于纹样,回族剪纸与其它风格剪纸大致相同。


朔方风·西夏情(剪纸) 田彦兰

回族剪纸在技艺上,也颇有特点,有折剪、扎剪、旋剪等多种形式。另外,回族剪纸在工具上也颇为讲究。除了剪刀,还有冲子、针头等。所谓“冲子”,就是一个被削去锥尖的铁锥子,其作用是能在纸上扎出一个个小圆洞,以便“下剪子”。至于针头,就是普通的医用针头,被削去针尖,作用与冲子相同,只是打出的圆洞比冲子小一些。

当代知名的回族剪纸艺术家有田彦兰、井春霞、马俊等人,他们每件剪纸作品都体现了民族生活的一面,每件作品都表现出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唯美独特、功底深厚。


剪纸中的回族风情——田彦兰作品


剪纸中的回族风情——马俊作品




剪纸中的回族风情——何霞作品




剪纸中的回族风情——张秀琴作品


张秀琴剪纸《穆斯林的婚礼》

 张秀琴  剪纸《开斋油香》
剪纸中的回族风情——井春霞作品

 

名称:《炸馓子》

含义:馓子是具有回族特色的风味油炸食品,作品反映了炸馓子的场景,画面中展示出了老中青三代妇女不同的回族服饰,以及地域特色,反映了喜庆祥和的氛围,迎接开斋节的到来。

 

名称:《远情》

含义:反映了回族妇女思念远方情人的场景。

 

名称:《馨》

内容:  该作品以回族妇女为题材,画面主题反映的是一个新婚的回族女性。人物服饰以回族特有的盖头为描述主体,盖头上的牡丹花艳丽娇嫩,象征她花一样的年龄,富贵、吉祥、温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窗前的四个团花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巧妙的团花设计寓意团团圆圆、美满和谐。人物表情含蓄、媚丽充满着幸福,给人以温馨的视觉感受。

 

相关民俗:

盖头系阿拉伯语“黑玛尔”的意译,亦称面纱。中国穆斯林妇女,根据生活环境,对此加以简化,采用棉、绸或丝一类织品制成头盔式的帽状物,称为“盖头”(此词始见于明马欢着《瀛涯胜览》),一般用料为黑、白色。戴在头上,垂于肩脊,遮住头发、耳际和脖项。主要供礼拜时戴用。但在有些穆斯林聚居地区,日常生活中也着戴,除其宗教意义外,尚起保洁护发作用。其用料颜色因年龄差别而有不同,青年尚绿色,中年用黑色,老年多为白色。

 

 

名称:《新姐姐》

含义:新姐姐是西海固地区对新娘的一种称谓,作品反映了回族新娘结婚后的喜悦心情。

 

 

名称:《向往》

含义:反映了现在回族妇女登高远望,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和生活。作品具有浓郁的伊斯兰装饰效果和中国传统剪纸图样。

 

名称:《同心曲》

含义:为建党九十周年而创作,最中间为第一次党代会会址红船及党徽,周围分别为同心县五个景点。外围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之花。寓意着红心向党。

 

 

名称:《清水河走出我小金莲》

含义:画面当中反映的是走出大山的回族妇女满怀喜悦心情,走向新的生活,背景是远方的大山和美丽的清真大寺,脚下是流淌着灿烂花瓣的清水河,作品有一种浪漫的生活气息。

 

 

 

名称:《苦水甜枸杞》

含义:清水河是流经同心的一条苦水河流,河流两岸世世代代生活着回汉人民,其河水人畜皆不可饮用,但灌溉孕育出的枸杞甘甜美味。作品反映了清水河两岸勤劳的回族妇女在收获枸杞的场景。寓意着勤劳、热爱生活的回族妇女喜迎丰收。

 

孔雀

 

名称:《开出一朵牡丹来》

内容:回族少女出嫁前扯脸的场景,画面以回族家庭为背景,有着浓郁的回族地方风情。少女脸上显出喜悦、羞涩、含蓄的表情,旁边的另外一位中年妇女一脸庄严、认真的表情。画面协调、祥和。

 

相关民俗:

开脸,也叫“扯脸”,回族少女出嫁前先沐浴,再由父母双全和德高望重的妇女开脸。用红色双线,变化成有三个头的“小机关”,两手各拉一个头,线在两手间绷直,另一个头只好用嘴咬住、拉开,成“十”字架的形状。这时,只需双手上下动作,那红色双线便有分有合。线挨到人的面部,便可将汗毛绞掉。两线贴近姑娘的脸面,扯开、合拢三下、绞掉脸上的汗毛

 

名称:《花儿学阿语》

内容:以回族妇女为题材,反映的是一个回族少妇学习阿拉伯语的画面。作品中的画面体现的是一个富足的回族家庭,窗帘部分具有伊斯兰建筑拱顶的特点,少妇盖头上的牡丹花象征她美丽的长发,高贵、典雅、含蓄、亮丽,整个画面表现了回族少妇的美丽大方、端庄,表情恬静,人物沉浸在幸福、祥和的气氛中。

作品象征了改革开放后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家小院也才能有如此幸福安康、宁静和谐的美景。

 

相关民俗: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阿语,即人们对“阿拉伯语”的简称。我国有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虽长期以来使用汉文,但在宗教活动上也使用阿拉伯文;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阿汉混用。


美丽中国梦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 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