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李元谅修筑崇信城
★推荐阅读★
李元谅
李元谅(732年—793年),唐代平凉穆斯林名将。祖籍安息(今伊朗),唐朝德宗时任华州刺史。李元谅本姓安,因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他早年从军,后累官至镇国军副使,驻防潼关。
建中四年(783年),原泾原节度使朱沘叛乱,占领长安,自称为帝,并派大将何望之轻骑攻占华州。李元谅闻讯,立即率部从潼关西进,赶走何望之,将华州收复,并迅速整修城池,准备守城器械,还在几日之内,招募士卒万余人。朱泚数次遣兵来犯,皆被击退。李元谅因此升任华州刺史兼镇国军节度使。
兴元元年(784年),李元谅参加收复长安的战斗,因身先士卒,奋勇力战,数败朱此叛军,被授任检校尚书右仆射。贞元三年(787年),李元谅率本军从副元帅浑城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在今甘肃)。会盟之日,吐蕃伏兵突然袭击,捕杀唐会盟官,浑瑊单骑逃遁。幸李元谅有备,救浑瑊出险。唐德宗为此勋劳,赐他李姓,改名元谅。
贞元四年(788年),李元谅兼任陇右节度使,离华州移镇良原(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东南)。华州百姓为李元谅树碑颂功。
2017-03-31 平凉市文联
崇信故城之南城墙遗址 陶荣 摄
在崇信县城,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康王庙,里面供奉的是唐代武康郡王李元谅。
李元谅,唐代安息(今伊朗)人,唐德宗时的著名将领。本姓安,幼年时被宦官骆奉先收养,改姓骆,名元光。及长,被招募到内府乐宫充当卫士,因勇敢有谋,数次参加平叛,屡建奇功,先后加封镇国军节度使、华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武康郡王。贞元三年(787)五月,因在唐和吐蕃举行的平凉会盟中救唐主盟人浑瑊而立功,唐德宗特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唐贞元四年(788)正月,李元谅被加封为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移驻良原(今灵台梁原)。贞元五年(789),他率兵收复失地,拓展防区,进驻汭河流域,进行防御。当时的汭河中游尚无城池,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此地很有必要置一城池。在城址的选择上,当时众说纷纭。李元谅通过仔细观察,反复比较,最后采纳了一位下属的建议,确定在锦屏山筑城。锦屏山(又名花山),因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锦、绚烂如屏而得名,从军事防御角度看,锦屏山三面环沟,又有汭河作为天然屏障,在此筑城易守难攻,是一个十分理想的选择。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李元谅是一位既深知兵法、善于利用自然优势,又能听取不同意见的军事指挥家。他下令三军将士轮番上阵,运土筑城。同时,为争取时间,也广泛发动崇信百姓参与其中。经过一年多的连续劳作,城池终于筑成。李元谅亲自命名为崇信城,取“崇尚信义”的意思。这是崇信地名见于史书的最早记载,后来建县时也沿用此名至今。
崇信作为边防要地,驻兵众多,军队给养如果完全靠当地百姓供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保证军队的吃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李元谅采取了驻军屯田的办法。他带领军士利用空闲时间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用两年时间把崇信城周围方圆几十里的荒地全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年下来,收获的谷子、豆类作物几十万斛,不仅解决了大量驻军的口粮,加强了边防,而且也使边境地区凋敝的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李元谅在镇守期间,不仅抗击吐蕃,平息战祸,减少了战乱兵燹,而且通过发展农业,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殷实富足的日子。吐蕃兵将畏惧李元谅的神威,多年不敢轻易侵犯泾原、陇右一带,边境长期太平无事。
李元谅在崇信驻守时,发现百姓大多饮用山涧沟泉水,吃水困难,而且味道苦涩。他便带人在城内外四处勘察,终于在县城西北角两米多高的塄坎之下找到了水源,当即令人挖掘,打成了一眼水质纯洌、甘甜的水井,解决了城中百姓的饮水问题。以后,人们便把这口井称为“康王井”,一直饮用至今。
贞元九年(793)十一月,李元谅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崇信,享年六十二岁,葬在今崇信县城以北梁坡村的半山上。唐德宗闻讯后悲痛万分,停止朝政三日,赐赠司空,谥号庄。
据《崇信县志》记载,崇信人感念李元谅开拓疆土、修筑城池、造福民众的功德,最早于唐代贞元十三年,就在县城东门外一里许建祠塑像,春秋祭祀。宋绍圣四年重修。明洪武三年迁建城内。目前,这座明代修建的木结构武康王庙大殿仍然保存完好,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1.【北宋】欧阳修等《后唐书·一四四卷·李元谅传》(2000年中华书局出版)
2.【清】武全文《崇信县志》(清顺治年间编纂)
文字来源:
“平凉掌故”(即将出版)/李世恩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