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怀念丁吉惠阿訇

2017-12-09 丁仁孝 储月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心系兴合庄  发小情难忘

与仁德同行  让爱心延续

哈吉丁吉惠阿訇简介

【警钟长鸣】我的朋友圈您必须认识的几位

舍 + 得 【荐读】

【荐读】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


怀念丁吉惠阿訇

2017.12.06 泽诺 美图

12月10日是平凉和全国穆斯林爱戴的丁吉惠阿訇归真离开我们整整四周年的纪念日,四年来他的音容笑貌萦绕在我们的心头,阿訇他年轻英俊,目慈眉善,学识滿腑,且平易近人,在他深邃的眸光里透露出穆斯林学者特有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智慧。丁吉惠阿訇归真四周年了,我们对他的回忆,对他的思念,对他的成长历史,怀念久久不息。我们追思他数十年来为家乡,为穆民、为伊斯俩目教门所作的奉献,使我们永远不会忘怀。今天我们回顾丁吉惠阿訇短暂的一生,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丁吉惠阿訇在他的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伊斯俩目教门事业做出奉献,在他青年时期就毅然决然辞去公职拜师念经学习教门,十年寒窗和学成穿衣当阿訇后的二十六年间,丁吉惠阿訇在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教泒融合、亙相尊重等方面做出了功绩,他将他的爱国、爱教、爱家乡的情怀融入到他的执教、立教、传播教门工作中去,融入到他为主道奉献的实践中去。在丁吉恵阿訇归真四周年之际,教友同乡,师长同学,各坊教民纷纷举行追思纪念。丁吉惠阿訇的叔父丁培兴哈志以"兴合庄桑坡情"为题撰文悼念丁吉惠阿訇,桑坡群里的教友更是用血和泪书写悼诗词,悼文怀念阿訇,真是字字是情!句句是泪!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代表着我们穆斯林教亲的心声!


《怀念丁吉惠阿訇》


丁仁孝


我爱戴丁吉惠阿訇,不仅仅因为他是我本家兄弟,更重要的是,他是我行为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我每每从兰州到平凉去都要去寺里看望他,亲热拉手色兰问安。 知感真主相助,2008年我与丁吉惠阿訇一块去朝哈志。我时任兰州朝觐团团长和平凉市朝觐团同座一架飞机,我推荐丁吉惠阿訇为我们这架飞机(七个团)上的伊麻目,指导引领我们礼拜念嘟哇。在麦地那和麦加驻地、又被大家公推为领拜伊麻目,礼拜时间一到只要丁吉惠阿訇在场,大家都唤喊礼让他为大家领拜。正朝开始上米那,在阿拉法特山帐篷里,丁吉惠阿訇给我们讲了"瓦尔兹",并带领我们做了晌礼和晡礼的并礼。九年过去了丁吉惠阿訇在阿尔法帐篷铿锵宏亮的"瓦尔兹"演讲还响彻耳际,他那身穿戒衣高大魁武的身材还历历在目。

丁吉惠阿訇在2013年8月全国首届《阿敏杯 》我心目中的好阿訇评选活动中,丁吉惠阿訇被评选为"我们心中的好阿訇"。他还是甘肃省"五好阿訇",平凉市崆峒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平凉市崆峒区政协第10届.第11届委员。


丁吉惠阿訇开学执教二十余年,培养满拉(学员)1200余名(含在西安伊斯兰学校3年教的学员)。其中出国留学14名,穿衣开学当阿訇的20名。他的妻子底玉英也是位知名女阿訇,终身配合他常年举办扫盲业余普及识字班,已教会8000多名穆斯林妇女能用标准语诵读《古兰经》。每年冬夏两季还为附近中小学生办假期补习班,学习伊斯兰教常识,解决家长们去上班孩子无人看管的后顾之忧。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平凉自古以来,新派和老派互不来往,纠纷矛盾屡见不鲜,丁吉惠阿訇积极倡导教派团结,在各种场合大讲团结就是力量的重大意义。填平了教派之间的鸿沟。他的一句名言是:"新教老教提起汤瓶都是好教","新门老门就怕你没门"。倡导"各干各得,各行其事,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主张寻求团结一切向前看。根据《古兰经》和圣训以及教法的原则精神,公平合理的调解穆斯林内部的矛盾。以免无谓的纠纷使外人耻笑,顾全大局,谋求进步。在丁阿訇的积极倡导下,平凉新老教派之间多年的"邦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被动局面被破冰了,红白喜事互相来往了。丁吉惠阿訇在平凉开学当阿訇,非常重视各个教派之间的团结,身体力行开创了平凉地区宗教团结宗教和顺的新局面。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各个教派清真寺的阿訇和伊麻目开展走动握手言和,在宗教活动中各个教派清真寺的阿訇和信教群众都能座到一块。不管是那个寺里有埋体邀请,各个寺的阿訇都能带上群众去站者那孜送埋体。


丁吉惠阿訇任教开学20多年来,无论到那里总是把穆斯林大众关心的困难事挂在心头。关心群众的疾苦,是丁吉惠阿訇的一贯品德。他特别注重和关心那些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例如:每年的古尔邦节来临之际,为了让那些买不起肉的穆斯林大众过好节,他总是四处奔波,到处筹集资金。宰牛宰羊分散给广大穆斯林穷人,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尤其近十年来宰牛30多头,羊120多只,为几千户穷人送去了节日的祝福亲情的关爱,和穆斯林兄弟之间的友谊。


丁吉惠阿訇情系贫困山区穆民,关心穷人的故事比比皆是,花费54000元为27名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将5000件崭新的衣服救济给了尚未脱贫的穆斯林同胞,为边远山区的小学生买书包,为抢救病危患者慷慨解囊。最使我感动的、难以忘怀的还是打井引水服务人民大众的"爱心工程"典范。


丁吉惠阿訇是河南孟县桑坡村人,他是继厐士谦阿訇之后,桑坡村人又出了一位大阿訇,丁吉恵阿訇生前开学执教令人无限崇敬,归真后全国各地生前好友、阿訇、学者和家乡桑坡的父老乡亲和平凉地区各个清真寺群众和市级区党政机关的干部、统战、民族宗教、伊协部门的领导约五、六万人为他送殡站者孜令人震撼,彰显了大家对阿訇的深切缅怀。丁吉惠阿訇归真享有的哀荣及世人对他的赞誉和评价,在当今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也为数不多。


丁吉恵阿訇离开我们四周年了,缅怀丁阿訇光辉卓著的生涯和执着奋斗的功绩,令我们敬仰,回眸阿訇走过的足迹和留学海外的求学生涯经历,使我们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今天,我们纪念丁吉恵阿訇是追思阿訇一生坚贞的信仰,缅怀阿訇的高尚品德,歌颂阿訇一生为中国伊斯兰教事业奉献了青春精力的忘我精神,学习阿訇做人胸怀坦荡,做事光明磊落的崇高风范。在追思丁吉恵阿訇那高尚的品质的今天,留给后人却是不尽的思索与怀念。


祈求伟大的安拉升高这位品学兼优的学者型大阿訇在天堂的品级吧!



阿米乃!



无尽哀思挥不去 万千同道接力来


一一吾侄苏莱曼.吉惠阿訇追忆


丁培兴


公元2013年12月10日上午,一条令人震惊、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不径而走,在电话询问、短信微信和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哈吉丁吉惠阿訇在云南归真了!


"叔叔啊!你快回来吧,我哥他……我哥在云南口唤了!"阿訇的胞弟吉军在第一时间向我泣说时,我顿觉天昏地暗,心如刀割!


由西安赶往平凉途中,我接到近百个电话和短信,都是关注这一惊讯,想得以确认或想做点什么的。在含泪应答中,阿訇生前的一件件往事,一幕幕场景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平凉城乡的清真寺仍处关闭状态,而在兴合庄我家院子里的老杏树荫下,经常能看到一老一小在作礼拜的身影。这爷孙俩不是别人,就是我的慈父丁元光和我的侄子丁吉惠。每逢主麻或尔德聚礼,人们悄然来到另一较为隐蔽的空地(被推平的坟院),伊麻目是白立斌阿訇,我父亲念"呼吐白",小吉惠时常念"邦克",我与二哥培盛(吉惠的父亲)都是国企职工,也只能偷偷地参加其中。

中学毕业后,二哥为吉惠颇费周折,找了一个"铁饭碗"(地质勘探)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吉惠下班后总像是心事重重,没有往常的欢乐和话语。


"小惠,你给爷爷说心里话,你是想上班挣钱还是想进寺念经?"我父亲拉着吉惠的手说,



"想在寺里念经"



"中!只要你有将来当阿訇的志气,爷供帮你。我去给你爸做工作。"



"念经可要吃许多苦呢"我父亲强调着,


"我不怕苦!"吉惠坚定地说。


自八二年开始,吉惠启程陇上,北驻宁夏,东下长安,立足中原。先后师从米子清、马师贤、燕少山、马永清及买荣喜等国内知名阿訇,并于1988年仲夏,在买荣喜大阿訇门下穿衣挂幛,时年吉惠21岁,已初露才华,成为买老阿訇最为钟爱和得意的弟子之一。


滴水穿石,那是持恒和坚毅的结果;厚德载物,则是诚信与仁爱的积淀。吉惠阿訇出众的学识和良好的德品,来自安拉的引领、家庭的熏陶和师长的栽培。


与国际知名人士、民间善慈家阿里丁的深情厚谊


阿里丁哈吉原名丁荣祖,祖籍南京,定居香港,曾做珠宝生意。这位有着强烈的爱国爱教情怀的老先生,把毕生的财富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慈善事业。吉惠与阿里丁从相识、相知,到成为生死相托的忘年知己,历经近30个春秋。这既是安拉的前定,也是对吉惠视野的开拓,人生的历炼和品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助作用。



与阿里丁的相识是在1986年岁末。那天阿里丁在郑州办完事来到花园街清真寺作礼拜,见一眉清目秀青年,在聚精会神地诵读《古兰经》,悠扬顿挫的节奏,悠扬动听的声音,吸引着阿里丁驻足聆听。一声"色兰"问候,两人相见如故,这是安拉的意欲。"真巧,咱俩都姓丁,你就是我的小兄弟啦!"阿里丁诙谐的笑着说,吉惠显得腼腆而矜持"不敢不敢!您老比我父亲还年长呢,我只有叫大伯了。""既然咱们成亲戚了,那我这个当大伯的就得有所表示嘛!"一边说着,阿里丁一边掏皮夹。取出一沓百元美钞(至少有三四十张)。"给!收起来,添置点衣物,买点书籍。"


这是吉惠第一次见到外币,也是第一次亲手接过这么多美钞。


"大伯,这我不能要,这钱我也花不出去" 面对金钱,吉惠没有喜形于色,而是轻轻摇摇头,


"你先收起来,要用的时候我帮你换!"阿里丁又一次把钱塞到吉惠手里。


"这样吧大伯,我拿一张,作个留念,好吗?"吉惠坚持着,并再次把钱还给了阿里丁。


阿里丁哈吉深情地望着眼前这位淳朴可爱的晚辈,欣慰地说:"苏莱曼丁,你一定会大有出息的!"


从此以后,不论是救助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还是为干旱偏远农村打井取水;不论是代宰牲并分发牛羊肉,还是捐建幼儿园、养老院;不论是抗震救灾,捐献衣物,还是建寺修路等等。只要有可做的慈善项目,阿里丁总是先与吉惠联系沟通,吉惠更不敢有所懈怠进村入社,爬山涉水;了解实情,敦促实施;收支建账,材料汇总等等。就这样,他与阿拉丁先生分工协作,亲力亲为,始终保持着互动互信,不是亲人却胜过亲人的真情义,彰显了伊斯兰文明的仁爱与博大。


心系黄土地 处处留足迹



在秦砖汉瓦、古风犹存的西安回访,在台式录音机才刚刚流行的20多年前,大学习巷、香米园、大皮院、西羊市等大街小巷的店铺里,人们争相播放着吉惠阿訇的诵读《古兰经》的录音,不少人模仿着阿訇的音调,不少人洗耳聆听。


在陕南安康,他在兴文寺主持创办了第一所民族幼儿园,让伊玛尼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在陇上高寨,他倡导重视妇女教育,建女寺,办女学。利用冬闲和斋月集中学习教门及文化知识,使二百多名妇女脱盲进步。


在平凉河东寺,他力排众议,不主张盖过事餐厅,并带头捐款筹资修建500㎡教学楼,办起了妇女学习班,由妻子底玉英主教阿语和教门知识。自2002年至今,已有1500余人参加学习。


在教派相对复杂的宁夏地区,他主张求大同,讲团结,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和谐的寺坊氛围,使不同派别的教友也对他肃然起敬,还有不少地处数十公里之外的乡佬,每逢主麻之日专程驱车前往固原东坊大寺,就是为了聆听丁阿訇的"卧尔滋"演讲。


在青海西宁,由《穆斯林在线》等媒体举办的全国首届"我心目中的好阿訇"评选活动中,吉惠阿訇高票当选。



两次通话,今世离别



2013年12月9日,云南大理穆斯林文化专科学校校长张金勇先生,得知昔日在北京大学阿语系进修学习的校友丁吉惠阿訇莅临大理时,特邀吉惠哈吉一行参加12月10日下午在该校举行的办学经验交流活动,共商穆斯林文化教育发展大计,并请丁阿訇作专题演讲。


12月10日上午8时许,吉惠阿訇还满怀激情地为一起赴滇的教亲们讲"卧尔滋",让人们在浏览云南美丽山川、花木锦绣之同时,参悟真主的造化与奥妙无所不包,无穷无尽,从而要更加敬畏真主,履行代治者责任,追求两世吉庆的幸福生活。在丁阿訇讲完"卧尔滋",坐下来休息不足10分钟之际,一心致力于伊斯兰俩目的传播,为了民族团结进步,为寺坊建设,为扶贫助教忘我工作的吉惠阿訇,终因长年累月地忙碌、奔波,积劳成疾,他那超负荷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


噩耗传来,苍天失色;为敬为长,痛惜不已!11月20日昏礼后阿訇打电话邀请,让我提前两天来固原,为东坊清真大寺礼拜殿重建竣工典礼搞搞宣传和策划,当时我还嗔怨,嫌吉惠阿訇告知晚了,因次日我即动身前往银川、北京等地,陪同沙鹏程会长参加宁夏回族文化艺术协会成立庆典暨"全国穆斯林书画名家邀请展"以及北京"中国清真产业论坛"会议(时间与东坊寺典礼同日)可谁能想到,这让我错过了与吉惠再见一面!


赴滇之前,吉惠又来电话告知,说这次出行有两个"迈克苏得":一是带领东坊寺乡佬们参观学习云南的教门特别是沙甸的良好氛围;二是他已预订了昆明深圳的机票,然后专程前往香港,去给阿里丁大伯上坟,再到养老院看望丁大娘,如今她老人家也很孤独。我心里说,吉惠心善义长啊!通话中,我还询问了阿訇的长子丁琦在非洲(苏丹)国际伊斯兰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阿訇说在那里还可以,我说苏丹国家局势不稳,经济也不行,为啥不把娃送到沙特或科威特呢?吉惠说:"琦琦从小无忧无虑,尽管个子长得比我还高了,但心理上还没有长大。让他到艰苦地方独立学习、生活几年,对他的锻炼、成才有好处!"


可谁能料到,这次通话竟成了我们叔侄之间的离别之语!


吉人虽逝 惠风永存!



丁吉惠阿訇的归真,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平凉市崆峒区宗教局、区伊协等主管领导也对此十分重视,于12月11日上午召集城区各大寺坊、社区的阿訇、社首。酝酿成立"丁吉惠阿訇归真治丧委员会",并与阿訇亲属们协商后达成以下共识:一是除平凉城区清真寺外,一律不发请柬,只发讣告;二是丧葬仪式从简,不收礼,不挂幛,不设席;三是告知时间、地点,参加殡礼人员车辆自备。


原先估计参加殡礼人数在万人上下,城区哪个清真寺都难以容纳。无奈之际,河东寺管委会只得向区民宗局、伊协、东关街道办提出申请,请求借用公交公司停车场举行殡礼仪式,区政府领导听到汇报后,立即召集公安、交通、统战、宗教、街道办、乡政府及沿途派出所领导联席会议,对车辆停放、交通管制、岗位值守、殡葬队伍疏散等各个环节做了部署。


东方报晓,寒风习习。12月12日晨礼之后,河东清真寺的大门外、院子里以及阅台上,已踊满了前来探望遗体、慰问家属的人群。老的、少的;喟叹的、哭泣的。人们有序地轮流走近丁阿訇遗体前,作"嘟瓦宜",祈求伟大主宰提升他天园里的品级。据不完全统计,12日至13日上午,有147坊清真寺的阿訇社首,各地群众18000余人前往河东寺看望、祈祷。


12月13日(主麻)11点35分,在200多名治安人员(志愿者)的护送下,丁阿訇遗体被平稳抬起,殡葬车在人流如织的路道中缓缓前行。


因当日参加河东寺聚礼的人数激增,寺管会决定将本坊的主麻改在停车场内举行。一则为外地宾客停车、礼拜提供了便利;二则缓解各寺坊主麻拜后同时涌向东郊的交通压力。


主麻之前,平凉阿拉伯语学校校长安文海作了精彩的演讲。12点50分,在西安市大学习巷花虎阿訇的《古兰经》诵读中,河东寺的主麻按时进行。河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漯河市伊协会长,漯河市清真大寺教长白正超阿訇(与吉惠阿訇在买老阿訇门下同期毕业)在聚礼上的演讲铿镪有力,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1点35分,主麻拜伊麻目由宁夏同心西大寺教长田阿訇担任。田阿訇心情沉重,语速低缓,当第二拜诵念《黄牛章》第286节经文时,泣不成声,难以自抑。跟拜的许多民众默默流泪,悲痛不已!


主麻礼毕,平凉城区回族聚居最多的新民路南北,旅平寺东西区域,万人空巷,父老乡亲们不约而同,都有一样的举意,要去为大家心目中的好阿訇及穆民的好儿子作嘟哇,并再送他一程!


兰州大学哲学系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丁士仁教授作了即兴演讲,他代表兰州穆斯林群众和学者,向吉惠阿訇致哀,并号召大家学习丁阿訇爱祖国,爱教门,讲团结,顾大局的博大胸怀和仁爱精神。化悲痛为力量,延续丁阿訇未竟的事业。


哈吉丁吉惠阿訇殡礼仪式由河东清真寺阿訇余金洋主持。平凉阿校伊麻目马志明阿訇诵读《古兰经》,全体肃穆,万籁无声,三万余民众静默聆听。


甘肃伊协副会长、平凉市政协常委、平凉市崆峒区伊协会长者金平阿訇首先致辞,并代表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和平凉16万回族同胞向各地专程前来参加丁阿訇殡礼仪式的宾客表示衷心地感谢!向丁阿訇的亲属表示亲切地慰问!充分肯定了丁阿訇呕心沥血为教门的发展,为民族的团结和公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穆斯林知名学者,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省伊协副会长、西宁南关大寺教长金镖阿訇代表外地众多阿訇和同仁发表演讲,他那感情真挚、引经据典、扣人心弦的"卧尔滋",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宁夏固原东坊大寺管委会主任买世杰哈吉声泪俱下的讲话,折射出广大穆民教亲对丁阿訇的爱戴和不舍!


来自故乡河南桑坡的村委会主任丁赞亮先生满怀深情地说,丁吉惠阿訇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感慨很多。丁阿訇的精神,丁阿訇的美誉,不但是我们桑坡人的骄傲,也是西北乃至全国穆斯林的荣耀!


殡礼(者那则)之前,主持人把话筒递给萨里哈·丁琦,让他为父亲领站、祈祷。丁琦手拿话筒,含泪说道:"我承领了,今天的(者那则)让给我父亲的恩师买老阿訇的儿子、我爸爸的师兄买永光伯伯领站"。


《丁阿訇,我们的兄弟》殡礼伊麻目、河南屹垱店清真寺教长买永光阿訇满怀深情的一篇悼文,一声呼唤,引起了现场三万多穆民的感慨和共鸣。


"丁阿訇!我们为你哭泣!我们为你祈祷!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为你自豪!"


"一个丁阿訇离别了,千万个丁阿訇站起来!"无尽的思念,高亢的呐喊,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回荡在陇东大地。


南塬无语,东湖含悲。运送丁阿訇遗体的殡礼车缓缓启程,送别群众在治安人员的指挥下,有哭泣但没有抱怨,有拥挤但没有混乱。妇女们自觉地退到会场后侧或道路两边,目送殡葬队伍前行。登上南塬(墓地)山顶,眺望送殡礼队伍宛如一条白色的长河在婉延流动,墓地旷野,张建生阿訇的《古兰经》诵读声悠扬而低沉,人们在静静聆听。


在金陵南京,在滇上边陲,在塞北乡镇,在古城西安,不少清真寺的伊麻目在聚礼前介绍了丁阿訇的生平事迹,并带领教亲们站"虚位殡礼",或作"嘟瓦宜",祈求全能的主宰提升吉惠阿訇在天园的品级,阿敏!


连日来,怀念吉惠阿訇的文章、词赋在网页上,在微信里被广为传播。著名回族农民作家、文学评论家马有常老师在阿訇归真之前刚刚脱稿的长篇散文《黄土高坡的忧郁记回族学者,文化活动家丁吉惠先生》被"陕西论坛","飞天论坛"等社会主流媒体采用播发,12月18日,又被香港一家在港澳、东南亚地区公开发行的知名文学杂志转载刊登。


连日来,每当晨礼之后,都有熟悉的、陌生的人们来到丁阿訇的坟墓前,吟诵《古兰经》,默默致哀,虔诚祈祷……


令人欣慰的是,在吉惠殡礼之后才短短一个星期,笔者发现,前来河东清真寺求学的满拉多了,跟拜(者麻提)的年轻人多了,关心他人和公众事情的多了,谈论是非的现象少了。


丁好阿訇,您走得太急;吾侄吉惠,您虽逝犹生,走得值了!


2013年12月20日(主麻)

(作者丁培兴哈志系丁吉惠阿訇的叔叔)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