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备、带兵打仗!政治干部要过好军事指挥关
电视剧《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一个文武兼备、带兵打仗的政治干部形象,生动展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该剧在获得观众好评的同时,也引发广大官兵对如何做好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等话题的思考。
——编者
政治干部要过好军事指挥关
■高宁
一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心存疑问:军队历来由连长、营长等军事干部指挥打仗,我军设立的指导员、教导员等政治干部在战场上有什么作用?
电视剧《功勋》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一经上映,就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剧打破了以往影视作品中军队政治干部的刻板印象,呈现出一名全新的文武兼备的政治干部形象,充分展现了基层政治干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政治干部的认识。
我军正是因为有着众多像李延年一样政治工作能力强且军事素质高的各级指挥员,才有力推动了战斗力的生成。这部电视剧中反映的众多细节,为今天我们做好政治工作、提升政治干部综合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
剧中,指导员李延年能文能武,枪法极为精准。为教育逃兵小安东但又不打伤他,他开枪打出去的子弹恰好擦着小安东的头皮飞过去,这让连里的特等射手也敬佩不已。实际上,军政兼通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我军的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在任务上有所区分,但两者从来都是分工不分家。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能文能武,先后担任或兼任军政两种职务,做政治工作是行家里手,军事工作同样能扛得起来。例如,陈毅先后担工农红军师长、军政治委员、军长,聂荣臻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等。解放战争中,担任刘邓大军的六纵政委杜义德,在纵队司令员养伤期间曾军政一肩挑,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被刘伯承称赞为“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文武双全”。
我军政治干部的这种优良传统,在今天依然需要传承与弘扬。当今时代,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现代战争让政治干部进一步走上打赢的前台,对政治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治干部要努力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政治工作要成为行家里手,军事工作也要成为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把政治工作做好。
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我军通过推动军政岗位互换、专项学习等方式,大力提升政治干部的军事素质,着力解决了以往一些政治干部在作战与训练中插不上手、说不上话、使不上劲的问题。新时代政治干部要成为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两个方面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练什么。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工作优势,更好发挥政治工作的功能作用。
二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军人的专业是打仗。政治干部作为指挥员,领兵打仗、指挥若定是必备素质。《能文能武李延年》通过多种战斗场景展现了政治干部李延年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比如,在夺取346.6高地的战前任务部署会上,李延年不仅准确理解了上级决策意图,更提出进攻前增加一次袭扰侦察的建议。这正是他在精准把握敌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与敌斗智斗勇的谋略体现。在阵地防御战中,面对敌人密集猛烈的炮火,部队一度面临艰难的困境:留在阵地上硬抵抗会遭受大量杀伤,撤离至阵地反斜面又因地势过于陡峭、碎石过多,不利于部队隐蔽和快速反击。李延年凭借敏锐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大胆指挥部队埋伏于炮火没有覆盖的雨裂沟中,等占领阵地的敌人遭我炮火打击后,再发起突然反击,最终打退敌人、重新夺回阵地。
我军政治干部始终有着能打仗、会指挥的优良传统。被称为“政工元帅”的罗荣桓,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创造“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带领部队打入敌占区,一举粉碎了日军对我根据地的“扫荡”。如今,新修订的《军队政治工作条例》鲜明提出,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和本单位军事主官同为单位首长、同为指挥员,与军事主官共同组织指挥,完成作战、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任务。政治干部若过不了指挥关,特别是过不了联合作战指挥关,不具备相应的指挥能力、指挥艺术,在未来战争中就会败下阵来。因此,新时代的军队政治干部,不能做训练的“旁观者”、打仗的“门外汉”,需时刻反思自省:我们能不能像李延年一样领兵打仗、能不能带领部队打胜仗?
当然,政治干部学指挥,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理论层面,不能“纸上谈兵”、照搬照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训法战法,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指挥能力,掌握克敌制胜的办法和手段,能在战场上出实招、得实效。只有政治干部真正懂指挥、会打仗,将战时政治工作自觉融入作战的各领域、全过程,才能带来部队战斗力的倍增。
三
战争既是武器装备、军事技能的比拼,更是军人意志的较量、战斗精神的比拼。政治干部作为示范员,必须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才能在战场的关键时刻做部队的“主心骨”“定盘星”。《能文能武李延年》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战争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李延年率领部队誓死完成任务的决心意志和军人血性。剧中,作为政治干部的李延年身先士卒、敢打敢拼,通过敌炮火封锁区时,自己带头实测炮火间隔。在防御作战中,他敢于与敌白刃格斗、刺刀见红。特别是在抵挡住敌人多轮进攻、我方部队伤亡严重的关键时刻,李延年临危不惧,以身示范,激发起官兵战胜敌人的顽强斗志……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实践反复证明,政治干部自身的表率行动往往是最好的政治工作,也最容易激起所属官兵行动上的“同频共振”。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政治干部以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始终冲锋在一线、工作在一线,被部队官兵当成“主心骨”。今天,政治干部同样需要像李延年一样,在实战化训练中摔打磨炼,锻铸坚强如钢的意志品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陷阵,发挥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真正成为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标杆、样板。
把工作做到战士心坎上
■余远来
电视剧《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展现了一名军队政治干部的良好形象,运用不同细节道出了如何带好部队的精髓,不仅体现出军旅影视创作的艺术水准,而且引起人们对制胜未来进行有益思考。
人们常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是从战场上得来的经验教训。可以说,任何一个战斗单元的骨干,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战斗单元的战斗力。抗美援朝战场上,如何带好一个补入不少“解放战士”的连队,如何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让连队的战斗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能文能武李延年》在短短6集内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场上带部队,首先要让官兵懂得为何而战、为谁扛枪的基本道理。如若不然,一旦大敌当前,大家就会失去“主心骨”。
《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故事刚刚开始,就出现一个摆在主人公李延年面前的棘手问题:战士小安东临阵脱逃,处理不好可能会极大影响连队的士气,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在连长要按照军法处置小安东时,李延年接过处置权,以小安东身世为素材展开了一场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他以解决小安东的思想问题为切入口,用浅显的话语讲清楚了保卫国家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意义,引发大家思想共鸣,使低落的士气重新高涨起来。最后他采取“枪口抬高一寸”的处置方法,使小安东不仅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指导员“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这也催生了小安东在战场上的勇气血性。
这段剧情将李延年熟知每名战士家庭状况、心理状况的细心用心和他精湛的军事技术,表现得非常充分而又不着痕迹,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展现手法使人物同时具备了温情和刚毅的两面,从而立体丰满起来。
带部队,就要建立相互信任,让每一名战士打心眼里相信组织、信赖干部。剧中有一句多次出现的台词—“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这是李延年用来教育五班长的话,五班长又较好地贯彻到了实践中。看似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点明了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一条宝贵经验。
信任不是单向施压构建起来的权威,而是双向互动带来的信赖。这部电视剧通过不少细节,生动刻画了李延年对战士创造精神的尊重、对战士忠诚勇敢的信任、对战士发挥个人所长的鼓励。针对国民党特务阵前许以高官厚禄、企图策反“解放战士”的严峻现实,上级要求对“解放战士”进行严厉审查。在争取无果的情况下,李延年带领“解放战士”精心策划了一次“锄奸行动”。这既展现了李延年的有勇有谋,更揭示出他对战士的信任。也正是由于李延年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小安东迷途知返,罗厚财屡建奇功,司号员拼死送信,王毓文一改怯弱,陈衍宗不再冒进……
这种尊重和信任的建构,一是源于带兵人发自内心的真诚,二是源于带兵人自身素质的过硬,两者不可缺其一。剧中用多处细节讲述了李延年的文武兼备。袭扰迷惑敌人的建议、通过炮火封锁区的指挥得当、战场上班组战术的巧妙运用、雨裂沟的精彩设伏等,无不体现出他善于指挥作战的能力。作为指导员,他既能凝聚兵心,又指挥若定,成为战士们心目中的“定海神针”,让整个连队生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带部队,就要不断强化官兵信心,让官兵始终保持敢战敢胜的强大意志和决心。对于一支部队而言,信心强,则敢战敢胜;信心失,则不战而溃。李延年带着连队坚守346.6高地,在通信中断、伤亡过大、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靠的就是用信心凝聚兵心,从而将连队紧紧攥成铁拳,一次又一次击垮敌人的反扑。电视剧对于敌情危情只是客观表现,并不刻意渲染;对于志愿军战士的信心决心的表现,也尽量力求真实,蕴含于细节之中。剧中,李延年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激励士气,但并不是使用空洞的口号、煽情的话语,而是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他对五班长循循善诱,对陈衍宗严肃批评,对王毓文和颜悦色,对罗厚财勉励有加……就像打鼓敲到了鼓点,点穴点到了痛处,他真正把工作做到战士的心坎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这样带出来的兵,自然是生龙活虎、勇往直前。
剧中还有一个细节颇值得品味—李延年交代文书王毓文坚持记好战斗日志,要求把每一个战士的英勇表现都记录下来。谁也不是天生的英雄,面对生死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斟酌考量。如何有效激发信心、祛除懦弱?李延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战士们都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内在气节,当他们想到自己的英雄事迹可以被铭记与流传,就激发起对英雄的崇慕与渴求,进而化为英勇杀敌的强大动力。立功创模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李延年将这一项工作与战场实际相结合,让战士们从一个小本本上真切体验到存在感、获得感。荣誉因此而生,信心由此而来。
《能文能武李延年》之所以能获得好口碑,既在于其历史真实性,又在于其思想深刻性。剧作通过平实塑造李延年能文能武的丰满形象,延伸出很多道理,对于我们如何选拔培养优秀干部、如何带好部队都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这是影响更为深刻的“功勋”,值得仔细品鉴回味。
场外回音
陈维工(海军南昌舰政治委员):李延年说,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这种尊重,不仅是尊重战士的人格,而且是尊重战士的智慧与才能,是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战士。今天的指挥员应该真正以尊重和信任带队伍,建起有战斗力的坚强集体,才能不负党和人民嘱托。
武威(火箭军某部政治教导员):在剧中,李延年有力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政治主官应该如何提升基层凝聚力、战斗力?答案就在一帧帧带兵画面中。李延年的“文”,在于明局势、善团结、能育人;他的“武”,在于懂军事、会指挥、严纪律。把“文武双全”的魅力带到战场的,是他思想上、行动上始终身先士卒的那份坚持。
余海龙(空降兵某部政治教导员):李延年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感召部队,值得我们学习。做政治工作要靠模范带头,政治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本身就是最好的政治工作。作为黄继光生前所在营的政治教导员,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大家眼里的风向标。李延年的事迹让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在危急时刻敢于冲锋,官兵才会踏实服气地紧随身后。
洪继林(陆军某边防营政治教导员):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李延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官兵立起了标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现在大批“00后”逐渐成为戍边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单纯的说教式教育管理往往事倍功半。我们必须“说自己信的,做自己说的”,才能有效地立起政治工作威信。
张博(陆军某合成旅政治指导员):透过影片回望历史,李延年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更代表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伟力。剧中,李延年灵活巧妙地把处理小安东逃兵一事转化为战前动员,让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情节启示我们,政治工作要想切实发挥作用,就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情而定,善于运用官兵身边人、身边事去教育感化官兵,把教育实实在在地做到官兵心中去。
齐豫(空军某试训基地上等兵):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延年懂战术、会做思想工作而且敢于冲锋。我心目中优秀的政治干部就应该是这样:素质全面、为人正直,体恤官兵、知冷知暖。就像雁群无不希望头雁飞得高一些一样,我们基层战士也都喜欢“李延年式”的政治干部,可以引领我们在军旅路上不断向前。
(郭子涵、王国栋整理)
图片由电视剧《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组提供。版式设计:贾国梁。
相关链接:
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江永红:新时代,我们呼唤更多的“李延年”访导演毛卫宁:真实再现能文能武的英雄李延年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1年11月8日第12版)
编辑:杨晓霖
编审:李景璇
投稿邮箱:zgjwwx@8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