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40个VC说“NO”到40万股民认购冻资 这家企业如何逆袭商业新零售

李燕星 商业中国 2020-12-27


中房报记者 李燕星/文


如果12年前那些坚定拒绝他的投资人,看到2020年的6月18日的一幕。


“账上大概算了一下,还够还供应商的钱,还可以给员工发N+3的补偿,年底如果还拿不到B轮融资可能就准备解散。”


全球金融危机与砸钱投资物流仓储的双重影响,让京东集团在2008年命悬一线,创始人刘强东带着助理跑了半年见了40多个VC,所有人都说“不”,他因此做好了最坏打算。


无奈之下,2007年3月和8月两次向京东注资1000万美元的今日资本,再次追加800万美元,加上雄牛资本投的1200万美元,京东才活了下来。


“我们花很多时间在选‘赛道’上,我们只投消费品品牌,零售连锁,B2C。”今日资本投资京东时,京东的年销售收入只有6000万元人民币,只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路者。


融到钱后,京东顺势推进扩张计划,大规模投入IT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物流建设、市场投入、人员扩张等领域,并从 IT扩大到大家电,再到图书、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服饰鞋帽、化妆品、母婴用品等,完成了全品类扩张,因此一度被外界传言资金紧张。


2012年,刘强东开始谋求上市,用他的话来说“目的是为了让财务公开透明,打破资金链断裂的谣言,让供货商睡好觉”。


2014年5月22日,京东商城登陆纳斯达克,开盘价21.75美元,市值为297亿美元,可融资20.4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最大的一单IPO。


“所有新东西出来都是草莽一片,所有新东西出来都破烂不堪,但是只要相信它在底层有颠覆的力量。”


今天的“6·18”,京东首小时战报,直播带货两分钟破亿元。开场前10分钟,京东超市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0%,超2000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同样是在今天,京东集团赴香港上市,总计发行1.3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8亿港元,创下年初以来港股公开发售的最高纪录。


这一新股受到近40万人的投资者热捧。京东集团此次公开发售总计获得39.6万份有效申请,合计认购11.89亿股,按照发售价226港元计算,京东集团此次公开发售将冻结资金达2687亿港元。


从遭40多个VC拒绝到近40万股民追捧,京东在资本市场实现完美逆袭,并出现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0全球最有价值零售品牌50强排行榜”(Brand Finance Retail 50 2020)中。


京东这次赴港上市现场出现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募集资金主要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二是敲钟人代表为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也是在2018年京东遭遇高管集体出走之时,被刘强东委以重任推动京东零售体系的组织变革的关键人物。


不可否认的是,零售在京东集团的发展壮大中举足轻重,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零售则正在重塑京东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今年第一财季,零售为京东贡献了超过九成的收入。数据显示,京东零售的净收入为1394.19亿元,同比增长20.03%,占总收入的95.36%。而新业务的净收入只有65.88亿元,占总收入的4.73%。


京东零售模式如何变革?徐雷的一句话说出答案,“两场疫情(SARS和新冠)折射出的是京东的成长和变化:从创业企业到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公民,从电子商务的探路者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从零售到物流再到数字科技和产业发展。”


换句话说,京东是从线上一站式综合电商购物平台转变为了现在可以满足多种场景和业态下的不同需求的综合平台,从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模式转变为人、货、仓、配高效集约的运营模式,这也就是它所提出的“全零售”“无界零售”。


京东到家是京东新零售的一个样板。其一方面整合各类O2O生活类目,向消费者提供生鲜及超市产品的配送,并基于LBS定位实现2小时内快速送达,打造生活服务一体化应用平台;另一方面已与多数合作便利店做到系统深度打通,通过“大数据+工具化”,帮助门店实现对商品、用户等的数字化管理,帮助商家成功转型新零售模式。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导致实体门店营收下滑、增长受挫的情形下,无论是购物中心、实体门店,还是零售商超,都开始收缩线下布局,转为寻求线上机会。可以看到,红星美凯龙、凯德、万达等以商业为主的开发商都在一季度遭遇租金收入波动。这无疑是商业地产危中寻机,链接新零售的绝佳机会。


商业地产的开发主体本身具有金融、供应链优势,而其链接新零售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线下用户体验与线上流量的深度融合。在疫情后复工复产中,很多商业地产选择线下扶持商户,保证正常运营,将疫情对商业地产的冲击降到最低;线上搭建客商平台,多渠道宣传增加销售。但这只是短期逻辑下的补救措施,其实新零售赋予商业地产最大的助力还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支持。


近几年,大悦城地产、中海地产等房地产企业陆续与京东展开商业地产领域的合作,甚至正荣地产、雅居乐地产也在与京东进行了集采方面的合作。京东的资源整合、成本控制、商业零售模式,都正在与房地产企业深度链接。


如此看来,12年前京东全品类的扩张与冒险,路并没有选错。



责任编辑: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推荐阅读

焦点丨新发地们被团灭?不如升级市场2.0

“西城遛达男”事件引发思考。

商业中国 | 2020中国城市新地标线上评选欢迎投票~

摩厉以须,即将启幕!

全国票房降9成 万达为何将影城开到了拉萨

规模扩张并摊薄成本,是万达电影今年想达成的事情

     欢迎关注、投稿、爆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