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财团洽购 太古地产短暂停牌

北里 商业中国 2020-12-27


中房报记者 北里 北京报道

10月28日,太古地产(01972.HK)发布公告,公司股份已于今日上午短暂停止买卖。

中国房地报记者从多方渠道获得,因太古地产就出售旗下太古城中心第一商厦,正在与财团洽谈,所以停牌。

有港媒报道指,太古地产旗下太古城中心第一座商厦,也就是中国香港太古城英皇道1111号的多层办公楼,获财团以近100亿港元洽购。现并未就出售事项达成协议。

8月13日,太古地产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4亿元,同比下降20.3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4亿元,同比下降89.52%。

近些年来,商业地产似乎都在用轻资产的方式加快步伐。以“慢节奏”出名的太古地产似乎与这个时代 “ 格格不入”。

事实上,成立于1972年的太古地产正面临着“中年危机”。

一是重资产之殇。

事实上,太古地产给人的印象是“慢”。进军内地市场近20年时间,太古地产仅开发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的6个项目。

用太古地产的话说,相比速度和规模而言,他们更注重品质,对“标杆”的执着。

近年来,万达、凯德、大悦城到新城、红星、华润、绿地,这些商业地产企业凭借着自身多项目历练的运营体系和人才储备,开始采用轻资产模式大举扩张。

以“重资产”为砝码的太古地产在速度和规模上已经明显乏力。这从太古地产2020年的半年报业绩表现上可见一斑。

8月13日,太古地产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4亿元,同比下降20.32%;利润总额为14.71亿元,同比下降85.5%;净利润为8.72亿元,同比下降90.3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4亿元,同比下降89.52%。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太古地产在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上逐年下降。

年份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2020年上半年

59.84亿元

9.4亿元

2019年上半年

75.1亿元

89.73亿元

2018年上半年

73.09亿元

212.05亿元


古地产的商业物业以自持为主,而重资产运营需要强大的现金流实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疫情下,各类商业地产企业在资产组合方面确实会调整,通过出售可以改善现金流,也是企业稳定现金流和优化物业组合的重要体现。太古地产亦是这样”。

二是受香港市场拖累

“近年来,受香港社会因素的冲击,加之太古在港商业的业绩持续下滑,太古地产有意出售香港资产。”一位接近太古地产的人士表示。

而在2019年,太古地产就已经在处理香港的一些资产出售非核心资产。2019年,太古地产完成出售香港太古城的两座办公楼附属公司100%权益以及香港英皇道办公楼公司的50%权益。

今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太古地产旗下商场、写字楼及酒店业务均遭受不小影响。

一则数据显示,2019年,太古地产香港零售物业组合的租金收入总额为24.37亿港元,比2018年减少12%。2019年,太古广场购物商场、太古城中心及东荟城名店仓的零售销售额分别下跌17%、3%及5%,香港整体零售销售额则下降11%。

此外,受影响的还有酒店业务。2019年,在香港由太古地产管理的酒店,受到访港游客数量减少的不利影响,业绩转差。访港的过夜旅客全年减少19%,而12月份则减少57%。2019年,由太古地产管理的酒店折旧前营业溢利下跌16%至1.68亿港元。

大环境亦是。根据克而瑞统计的47家商业地产运营商财报显示,总运营收入达591.68亿元,同比下降12.93%。酒店业务是此次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从具体收入结构来看,同比下降了47%至73.86亿元。

责任编辑:梁笑梅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推荐阅读

万达酒店再无海外收购计划

2937人何以逃生?一座摩天大楼的启示

谁在租?谁在买?低迷的北京商办市场暗藏生机



加ta进商业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