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师云课堂】光明区校长线上执教公开课④

“名师云课堂”精彩继续,校长引领成效不凡,本期继续带来精彩课程报道!


《我多想去看看》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校长 祖松梅


祖松梅,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校长,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市级特等劳动模范,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祖松梅校长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发的“魔盒游戏识字”课程被评为“深圳市精品课程”20门优化项目之一。2018年11月,祖松梅设计并研发的部编教材配套学具“偏旁魔方”获得国家专利。2019年7月,“播汉字之种,育文化传人——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体系”项目被评为“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立足学情,扎根教材



面对空中课堂这种有很大操作空间的课堂形式,如何让课堂在具有趣味性的前提下不失语文本身的知识性特征?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祖松梅校长从深入研读教材入手,对《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拆解、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她立足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在线课堂学习容易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学情设计课程结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展开教学,努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做到有的放矢。




搭建语言训练场、整合识字教学策略



祖老师围绕着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特点,通过教师范读、提取关键词、学习短语、积累短语和运用短语等环节,为学生搭建语文学习的训练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上,她借助两个玩偶提示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同时,再提高难度,教给学生不常接触的“字理识字”和“字族识字”两个方法,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熟悉到陌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爱上识字、喜欢识字。


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她还找来了两位“助演”,用可爱的卡通人物拉近孩子们对课程的距离,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







各地名师评课


光明区小学语文教研室教研员  杨娜老师:

祖老师执教的《我多想去看看》的第一课时,给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整节课立足三个“基于”,进行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经验的识字教学

低年级的教材是识字的载体,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读其音,知其意,记其形。这节课的识字环节扎实、高效。既有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生字识记,又有新的识字方法教授。其实,学习过程的本身也是一种经验。

二、基于具体情境的词语理解

“遥远”“雄伟”“壮观”几个词语的理解处理得尤为精妙。单从字面上理解过于抽象,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词语,学生既理解词语本身的意思,又可以很好的迁移运用。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课文朗读

朗读指导是语文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节课的朗读指导有梯度:由难读的词语到长句子的朗读,再过渡到整篇课文的朗读。指导学生清晰、准确、流畅的读好这篇文章,将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二小 教导主任 王晓辉老师:

祖老师的课注重四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二、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三、注重发现识字学词的语境。

四、注重识字有效策略的整合。

 

北京奥林匹克小学  许俊芬校长:

买买提和京京两个人物形象的使用,拉近了屏幕前小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让上网课的小朋友有更高的参与愿望。教学中字理识字和字族识字法的设计,突破低年级识字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激趣,特别适合网络学习。


家长听课感受


钟佳睿小朋友妈妈:

课已尽,意未了。听了祖老师的课,让我对天安门广场的升级旗仪式更向往了!祖校长的用心讲解,多种识字的方法,精心设计的两位小主人,让孩子们更容易掌握生字!






《让语言“扮靓”》

——爱华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叶大仁


叶大仁,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深圳市先进教师”“光明区十佳教师”“光明区十佳科研标兵”“光明区语文名师”。曾担任过教学处主任、科研室主任。现任光明区爱华小学党支部副书记。他善于探索,乐于研究,敢于创新,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简清、风趣”的风格,在省级正式刊物以上发表文章70余篇。




栽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叶老师认为“一段美文,一篇优秀文章,如同一棵枝叶茂盛、色彩斑斓的树,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语言从一棵“小树”变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老叶作文课堂将为您揭晓写作奥秘。



玩转句子,习得方法。叶老师玩转“怎样的河水”这一语言训练点,启动学生头脑风暴河水千变万化的样子,习得“巧用形容词修饰事物特征”的方法。



比对句群,学会修饰。要将动作写传神,“语动心神”不可少!经历一番比对,学生写作思路更清晰。


品味段落,悟得文理。叶老师引进片段“摔碎的奖杯”,留足时间给孩子朗读、辨析,在比对中总结写作之理。


美文欣赏,佳作引路。用具体可感的文字,关注学生学习“可视化”。此时,一篇“擦玻璃”美文呈现在屏幕之上,明白写作文就是在写生活。



习作训练,融会贯通。“选词填空、自主填空”两大版块,目的让学生“学法、得法”。课堂上,师生在评论区积极互动,碰撞出惊喜的火花。然后出示习作清单,课后练笔。



栽一棵独一无二的“树”



叶老师教龄30余年,每每上课却可爱得如一位孩子。他坚持动笔写课后反思,以下为《目标实际,方法讲透》反思片段。


“目标是靶心,目标聚焦、精准,教学才会有效。由此,我将目标锁定在让作文语言枝叶茂盛,将知识点细化再分解:从图片到句子,再到范例后训练,让学生发现、理解、感悟,重点突破高年段学生准确运用动词的困难点。本课重在学法、得法、用法。但因线上教学,缺乏现场对学生面对面的辅导,也是一大遗憾之处。”——叶大仁



栽一棵深深扎根的“树”



爱华小学语文课堂在叶老师的带领下,习作教学已然深深扎根,开出了绚烂的花朵。这次上课,高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评课活动,课后学生们也发来好评,纷纷表示喜欢这样的课堂。






课后反馈


爱华小学高年级语文备课组:

网课期间,叶老师率先垂范,呈现出一堂平实、扎实、真实的作文课。从环节的勾连到教学重难点的处理,以及点拨指导都非常到位,这是一节“精、特、美”的习作教学课。美文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修饰的深刻印象;选词填空,在段落中训练学生运用方法;由扶到放,教学方法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叶老师的课收放自如,教得扎实到位,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爱华小学李东方同学:

叶老师教我们如何给作文添枝加叶:妙用形容词、加感情色彩、修饰动词和发挥想象。随着叶老师的循循引导、实战演练,我逐渐清晰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叶老师的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呀。他上课总是很有趣的,真希望能多给我们多上几节作文课呢。







来源: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爱华小学

排版:王瑶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服务公众,非营利目的,无任何商业用途。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联系删除。


投稿请联系我们

邮箱:szgmjy1234@163.com



往期推荐


【名师云课堂】光明区校长线上执教公开课③


【名师云课堂】光明区校长线上执教公开课②


【名师云课堂】光明区校长线上执教公开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