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承中大基因,融光明气质
点击关注我们哦
大学校有大气魄,深圳最大九年一贯制学校,拓展选修课从150门起步;与大学共建有大优势,中大学子作“学长导师”,中大专家作“大学导师”,学习圈自带“双一流”氛围;落成光明区有大底气,创新之城瞄准世界一流,区域发展全力加速度,定位高后劲足……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新起点,今年9月,中山大学与光明区政府合力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在万众期待中开门纳新。开学首日,隆重的“向阳·追光”立校典礼展现了这所新校的气质。
高起点开局 传承百年名校文化基因
当新校遇上百年老校,当基础教育碰撞上高等教育,吹起的是品质劲风,炸响的是高标准育人的时代强音。
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学校总投资近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随着科学城片区人才的增长和学位的需求,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最终将达到132个班的规模,提供学位6180个,是目前深圳规划的最大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这里以“互联互通、社区共享、绿色生态、智慧校园”为设计理念,重构校园学习空间。学校建有特色图书馆、全光网信息机房、千人报告厅、舞蹈室、游泳馆、高尔夫实践场馆、室内篮球馆、攀岩墙、击剑馆、琴房等先进设备设施,在建筑设计上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圆融统一,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与浓郁蓬勃的时代气息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幸福成长。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立校典礼上说:“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从成立之日起,就与一座百年高校血脉相连,与一座创新城市息息相关,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城市共同打造的教育品牌。希望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能够在这里落地生根。”
据介绍,中山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和资源优势是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学校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航空航天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多个院系深度对接,开设“博士课堂”“院士课堂”和“大家讲坛”等学术课程和研究课程,将推动这所学校打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样本。
高质量队伍 博士顾问、正高校长引领名师团队
师高弟子强,办学质量关键看教师。当有专家名师伴,学校发展行稳可致远。
“如何让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教学工作与自我提升怎样平衡?”……开学之初,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特级校长程红兵来到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为青年教师们答疑解惑,老师们收获满满。原来,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聘请著名教育家程红兵、李镇西担任发展顾问,并到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除校外引名家外,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自身也储备、培育了一支高质量教学队伍。创校校长罗灿是广东省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学校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班主任,以及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美国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毕业生,还有健美操、游泳、速滑和啦啦操国家一级教练等组成的教学团队,梯队合理,师资力量雄厚。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可以看到这里以人文见长。作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第一批学生班主任,学校老师马运程援引《周颂·烈文》中“烈文”一词构建独特的班级文化。他期望“烈文班”的学生铭记校训,光明显赫之文德武功,成为热爱深圳光明的沃土、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大附学子。校长罗灿说,她致力于将学校办成一所充满人文关怀、一所面向未来、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
高选择课程 有弹性、有张力的现代课程谱系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地区,该区域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以“科学+城市+产业”为发展规划。光明区提出,要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优质教育,这也为光明教育印下了光明科学城底色。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科学+”理念,让“科学+”课程横跨小学和初中九个学段,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以科技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
学校组织学科骨干老师编写了包含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在内的《科学+》系列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这一系列校本教材,利用周边的光明小镇、深圳科技馆、光明区的依波钟表文化博物馆、光明农场大观园、鹅颈水湿地公园、新陂头南湿地公园等社区资源,开辟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渠道,让学生走进科研实验室,进行湿地研究、海绵城市研究、水科技研究等课题研究。
不仅科学类课程,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还立足校情和学情,围绕核心素养,整合了优质的学术和社会资源,逐渐构建起彰显学校特色的现代课程谱系。
目前,学校除了开足开齐国家基础课程,还开设高选择性的拓展课程和个性化研究课程。学校与龚睿那、谢军等世界冠军团队开发了羽毛球、国际象棋、速滑课程;与光明区文体局名教练合作开发了高尔夫、攀岩、跆拳道、柔道课程;聘请高级专业指导教师10余人开设啦啦操、游泳等拓展课程等,共150余门课程。包括橄榄球、软式垒球、啦啦操、游泳、吉他、尤克里里、创意衍纸、基础日语、基础俄语等,内容涵盖科学、人文、艺体等众多领域,惠泽全体学生,实现了“一学生一课表”。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手的那些事。”10月9日上午,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一年级5班的萌娃们格外兴奋和激动,因为这一天,他们将第一次与“学长导师”见面。来自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大三在读学生林清芷,走进班级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了《手》这一课。原来,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课程实施通过“一学生四导师”培养制度落实。学校为每名学生配备学校导师、医生导师、大学导师和学长导师,全方位呵护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校导师由校内老师团队构成,全面负责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学长导师由中山大学实习生团队构成,以朋辈的视角帮助孩子们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大学导师由中山大学的专家团队构成,为孩子们的学业学术导航邀请生物、航天等领域教授开展学术交流,研发有关专业拓展课程;医生导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医生团队构成,为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南粤湾区,山高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中大基因,遗泽余芳;深圳精神,改革开放;光明气质,科技领航……”光荣与梦想,星辰与大海。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学校把“建校梦”融入“中国梦”,用“青春梦”托起“民族梦”。未来,拥有百年名校基因的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将借着时代的东风,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大背景下,以奋斗者的姿态赶超奔跑,努力办成一所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与中山大学百年名校声誉相匹配的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办学成绩单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于2020年光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共获奖34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
◎小发明获奖情况
小学部
《可查看出门是否锁门的钥匙》 侯瑞杰、吴传溢 一等奖
《狭窄乡村道路会车提前告知器》 祝维琪 一等奖
初中部
《一种方便挖红薯的镰刀铲》 龙潇 一等奖
《防丢失贵重物品的卫生间安全门》 颜金缕衣 一等奖
《禽畜自动喂水器》 贾远硕 一等奖
◎科幻画获奖情况:
小学部
《智能垃圾分类》 冯瑞妍 一等奖
小论文文学:
《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调查》 文康 一等奖
《铲斗吸尘器》 龙世豪、李振烨 一等奖
《新型公交站台》 刘华强 一等奖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中学)
《电磁阻尼全面理解拓展实验装置》 刘绍家 一等奖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光明教育局该怎么做?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
你对光明教育的发展有何金点子?
点击以下文章建言献策!
在线等!为光明教育出点子啦!
往期推荐
☞ 疫情防控常规化 克服松懈严思想——黄汉波调研民办学校和幼儿园疫情防控情况
☞ 观新园 | 马田将围幼儿园:秋意浓浓金色季 历久弥新载将围
☞ 预告 | 第十期“家庭教育大讲坛”:“爸爸在,家才完整”
欢迎关注光明教育
正风提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