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教育大讲堂】——沐春风,三月花正好 享美育,声色启山河

点击关注我们哦


首期光明教育大讲堂之

美育讲座开讲



当每个人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

拥有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

能够更容易地感知美,创造美

美育的力量才真正得以实现


01

“光明教育大讲堂”开讲啦!




努力培育更多的光明教育追光者、奔跑者、修行者、改革者,有力推动光明教育高质量高颜值发展。光明区教育局面向全区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开展“光明教育大讲堂”活动。


大讲堂活动以“请进来” 的方式,定期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改革先行示范者等作专题讲座。

3月11日下午,首期光明教育大讲堂活动之美育讲座迎来了邓康延先生,本次活动在光明区凤凰学校综合报告厅举行。


先生以“民国先生”“老课本”为关键词,带我们走进了那个风雨飘摇却又弦歌不辍的民国,走近了本应熟知却已陌生的“先生”们,走进了民国日常生活满目流淌的美。

邓康延先生是知名学者。曾任《深圳青年》策划总监、《凤凰周刊》主编,现为纪录片人。出版多部获奖著述和纪录片:远征军黄埔系列、先生名媛系列、老课本教育系列、深圳民间文化系列等,曾创建安仁古镇华侨城《先生博物馆》;“文武民国”纪录片系列播映、巡展和讲座于十多座城市,促动华人圈民国文化热潮。


02

“民国先生”和“老课本”




讲座伊始,先生从老照片、老课本、老杂志入手,介绍着一幅幅寻常所见,却又蕴藏人生深奥哲学力量的生活图景。


在图景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有信守,势敌千钧”等古语寓于精悍的故事,有了生动的诠释;在图景里山间吹过的清风、清风拂过的云彩、云彩上的青天仿佛鲜活了起来,有了生命的质感。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它不吃草,它看着花。”这就是民国时候最初的诗歌艺术,也是典型的美育教育叶圣陶写的文字,丰子恺作的插图,寥寥数笔,描绘世俗的日常的生活,自然、纯朴、真实的美跃然纸上,艺术美、意境美和课文相得益彰,品德修养、艺术鉴赏晕染其中,这就是民国老课本里的美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先生介绍了他自己编导的系列纪录片《先生》的由来,正如他的片头词:“他们的背影,我们民族的正面。”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先生还为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播放了根据民国语文课文改编的蕴含深刻哲理的中国风动画片《牧羊求救》《少年》《老鼠开会》,孩子们惊喜连连、如痴如醉。

接下来是互动环节,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争先恐后向先生请教,诸如“先生在拍摄纪录片或是搜集老课本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是什么样的缘由让先生走上了一条从写作到拍摄的道路?……”先生时而蹙眉凝思,时而笑容可掬,一一真挚解答。


03

沐春风,凤语花正好

享美育,声色启山河


邓康延先生说:“如果你认真做一件事,你就会发现许多机缘巧合与奇遇,全世界都会帮你。”先生伏案疾笔,栉风沐雨,废寝忘食。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重回民国,只因放不下良善美育;重编旧书,只为了让先生归来。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产生敏感。讲座中一篇篇民国课文展示出来,烂漫天真,纯粹美好。要对孩子们有多爱,才能有这样悲悯善意的图文?要有多真切的生命关怀,才会有这些深邃哲理的思考?


陈丹青先生说:“民国的课本好善良”。先生介绍的这些民国音乐充满了信念、常识和情怀,反映着民国时期学者教学的态度,犹如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充满了童心、慈悲心和父母心,让在场师生感触颇深。他认为音乐之声、绘画之色等所带来的审美情趣的提高,使人向善、悲悯、更具家国情怀。


所谓先生,就是这种骨子里的儒雅和端庄,更是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


西南联大时期有“静坐听雨”,首期光明教育大讲堂,我们在这里“听见先生”。


少年是美,少年的传承是美,坚守是美!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光明广大美育实践者与研究者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己任,从实践和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为光明教育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来源:凤凰学校

通讯员:邵佳妮

往期推荐

☞ 两周年 | 实现多个新突破  光明教育迈上新高度


☞ 植树造林齐动手,守护生态“高颜值”


☞ 校园一隅 | 春和景明,共赏松园佳期


☞ 全面引领,抱团发展:光明区率先跑入公办园高质量路线


☞ “让读书带你回家”——公明中学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 关于两会,光明教育人有话要说


欢迎关注光明教育


正风提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