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诊医生被杀,现场惨不忍睹 (含被杀的监控视频)
在2019年的最后几天,很多人开始准备庆祝新年,条件好的甚至已经在国外度假了。
然而,一位工作在急诊一线的40岁女医生,在平安夜被病人家属残忍杀害,已经无法迎接2020年的阳光了。
杨文医生被杀的监控视频及更多的诊疗细节。
从现场监控可以看出,病人是有预谋的,在杨文医生毫无防备之时,病人家属从医生背后行凶,而且根本就不是用刀刺,直接冲着割头去的。
朋友圈刷屏的视频,不是学医的,就不要点开了。什么值得不值得都是瞎扯,每天,让自己活的开心点。
从12月25日凌晨北京民航总医院官方发布被刺杨文医生因抢救无效死亡的消息之后,中国的医疗界笼罩在一圈“出离愤怒”的情绪雾霾之中。
一篇报道该事件的文章下面,有一位医生留言被点赞4887次:“医生是人,不是阿拉迪神灯!她做错了什么?让你要她的性命!假如今天圣诞节,上帝可以满足我的一个愿望,你们猜我最想要什么?我最想要tomorrow(明天)!”
那些杀不死的不会使人强大,只会使人害怕。我治你病困苦厄,我救你生死一线,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明天,只要你饶我不死!这居然成了今年圣诞节白衣天使的唯一愿望!
还有什么样的悲哀,比这更令人可叹?
然而,尽管愤怒都已经无法表达对于此次事件的谴责,但杨医生的死会唤醒一些人的良知和对医者的理解与悲悯吗?下面的朋友圈截图告诉了我们冰冻三尺的答案:
从这些朋友圈可以看出,患方家属都是一些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所有的出发点从来都是自己的利益至上,包括他人的生命。
实在无法看下去,心脏严重不适。
一个仅仅只有五十来岁的女医生因为他们家人而死,虽然行凶者不是他们,法律上没有责任,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但一般家属都会心生愧疚,完全过不了内心道德这一关,会尽全力去忏悔和弥补伤痕。而这一家人,眼里只有自己,全无悔意,所有的举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导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致的绝对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是由北大的教授钱理群提出来的,这些人会把一己利益当做他们言行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这样的人,根本不会顾忌自己对别人造成了多么大的痛苦和损失。在他们的眼里,做明显错误的事情从来都不会认为是什么错误,而是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正确。
钱理群教授在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的时候,讲过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学生对他特别尊敬,每次下课都跑到他身边感激地说:“钱教授,您今天讲的课实在是太棒了!”并且能把他的课讲得好在哪里,说得头头是道,全讲在点子上。随着这名学生日益的近乎,钱教授对他的好感也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那名学生恳求钱教授帮他写一份留美推荐书,钱教授欣然同意。可是让钱教授大感吃惊的是,这名学生在拿到推荐书的第二天,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他面前,并且断了一切与他的联系。钱教授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完全被利用了,之前那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尊敬和专业,全部都是为了这封推荐书所做的一次付出。这名学生,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全然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完全不会考虑他人的任何感受,教授只是一个助他达成目的的工具。
此类之人,在临床上比比皆是。比如一开始求医生请专家“飞刀”,手术成功后却举报医生收“红包”的患者家属;比如一开始求医生收治被其他医院拒收的绝症病人,事后因为病情的恶化进展,却将医生逼得自杀身亡的患者家属;比如一开始求医生给介绍购买未批准的抗癌药,最后病人因癌症发展医治无效死亡,却一口咬死医生开“假药”的患者家属;比如病人治好了、救活了就感谢,治不好、救不活就辱骂甚至砍杀的患者家属,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像这些为了一己之私,以绝对的利益为导向的人,在我们当今社会实在太多太多。他们失去了对他人的共情和尊重,满眼只有自己和家人的一切至上。
医患、伤医事件这些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发生。频频医患事件的发生,更多的人都在相互的谴责。有谴责患者的,也有谴责医生医院的。到底该谴责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站在某一个方面。治水要从源头找起,我们不能老停留在“鲧治水”思想上,否则倒下医生的血泊被热搜蒸干以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造成这样的结果如何更好的解决?为何在过去,在医疗条件、医疗队伍极至贫瘠的年代,医患冲突事件反而很少呢?真的应该引起更高更深层面的注目与思考了!
毫不客气的说,这些年来,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方方面面,使人们对医疗形成了两个似是而非的错误认知和不当观念:
第一、对现代医疗的“盲目的崇拜”。我们总是把人均寿命增长的观念归功于现代医疗上,甚至许多医生也都存在这样的思想。可不知人均寿命增长是跟很多的因素有关的。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可世界人均寿命增长恰恰是在世界上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时代或国家,而不仅仅是医疗的发达与进步。
第二、人们过于相信现代医疗。市场经济的属性让非营利性医疗打起了营销的擦边球,刺激了人们过度依赖于医疗。生病就上医院的观念深入人心,“治未病”的思想靠边站。另外,一些诸如“心脏停跳六小时,医生按压三万次终于起死回生”、“四十多岁高龄肺移植产妇成功分娩”、“64岁产妇怀孕成功,喜生三胎”等等这些媒体嗜血的个案代表全部的报道,改变了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认知,生老病死这些自然规律被“人定胜天”“一切皆有可能”盲目改变。
医疗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靠医院独立完成,相关部门也要对每一次暴力伤医杀医行为真正高度重视起来,不能“见多不怪”、麻木不仁,要让关爱医护人员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方面,要尽快查清真相,找出此次行凶原因,对案件中的最新进展要及时公布,不能总是一个有始无终的“烂尾通报”,让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另一方面,要以点带面,一叶知秋的纵横分析这些年暴力伤医事件的原因规律,从中找到医患冲突的爆点。是医疗体制上的原因就改革体制,是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调控资源,要从根源上排除对医护人员的潜在威胁和隐形杀机。
再也不能每次都只是批判惩罚,而无亡羊补牢的后续。有医生提出三点,我认为值得参考:
杀医伤医是刑事犯罪,必须严惩凶手。
在医患关系依然紧张的前提下,医院施行安检制度,可以治标。
医疗逐步回归公益性,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希望这次杨文医生之死,能让我们相关部门出离愤怒之后,更多的从源头抓起和思考对策方法。
有关95岁老人的诊疗过程,根据网上的相关信息,大体是病人有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生活质量不高。
2019年12月4日杨文医生首诊,之后被诊断为全身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等,加上病人高龄,治疗效果差是肯定的。病人家属对诊疗过程不配合,也不理解为何治疗效果差,反复威胁医生。其间,民航医院建议病人转院,被家属拒绝,住院部因担心医疗安全,也不敢冒然收入院。至于说为何家属拒绝转院,想必家属心理清楚其他医院也没有回天之术,还不如赖在一家医院。而住院部在长达半月的时间内没有收入院,想必主要是2个原因:其一是病人高龄且多系统严重病变,收哪个专科治疗都非常吃力;其二是病人家属在急诊如此不配合和发浑,如果收入病房,病房轻则鸡飞狗跳,重则病房医护人员有生命之险,肯定不敢轻易收入院。目前尚不清楚,病人家属行凶是否与无法住院有关。那些指责病房不收95岁病人入院的圣母婊还是省省吧,就问你,明知病人治疗效果不好,还天天被家属威胁,如果是你,你敢收入院吗?
更令医院无奈的是,医院医生已经被害,95岁病人家属仍然没有让病人转院的意思,据传态度依然嚣张,而民航医院深怕落下见死不救或者进行医疗报复的把柄,目前在调集一切医疗资源积极救治!
近年来医生被杀案已经发生过很多起,大多是医生在工作岗位中,在毫无戒备时被病人或家属谋杀,事实上,医生工作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对旁边人很难有戒备之心。
2012年3月哈医大硕士研究生王浩坐在门口附近书写病例时,被凶手从身后刺中颈动脉身亡;
2013年10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生王云杰工作时被杀,而王云杰被杀是因为凶手连恩青找不到之前的主治医师,临时把工作中的王云杰当作发泄对象;
2016年5月,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王俊出诊时被病人殴打致死;
2016年10月,山东省莱钢医院儿科医生李宝华被夭折患儿家属陈建利在医生办公室当场砍死......
这只是死亡医生的一部分,医生在工作场所被伤被打的更是数不胜数。从三甲医院到乡村医院,从综合性医院到专科医院,从地方医院到部位医院,无一幸免。在国内,医护人员的安全是令各医院非常头痛的顽疾!
目前解决医患纠纷缺乏有效措施,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听起来很完美,但在现实中却象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网传的医生各种逃生措施对于穷凶极恶的罪犯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各级医疗主管部门试图通过大力提高医疗服务减少此类事件,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不佳,一方面医生修养、性格不同,提高所有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可操作性很低,就像学校里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考100分似的;另外一方面,即使服务态度再好,也不可能满足病人所有需求。总有治疗不了的疾病,总有些人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单纯迎合病人解决不了医患矛盾,而且会把问题越积越多,很多医闹也是这么产生的!
鉴于目前的困境,很多医护人员呼吁在医院实施安检。目前,不仅机场、火车站常规安检,地铁站、大型聚会时也进行安检,拒绝把危险品带入内。在医疗场所,安检有很强的必要性,如果某人到医院带一把长刀,你以为他会是削水果用的吗?然而,虽然有必要性,但操作性有很大困难。除了医院众多,医院内的出入口也非常多,广泛安装安检设备非常昂贵,人力成本也会非常的高。另外,有的病人也难以有效安检,很多病人年老体弱,坐着轮椅而来,轮椅有金属,对这类病人实施安检耗时耗力;还有很多病人用担架推来的,尤其是急诊,当病人病情危重,抢救需要争分夺秒,安检难免会耽误病情,最后病人预后差或死亡时责任很难划分。仅仅对健康的家属安检虽然可实施,但无法避免凶手把凶器藏于病人身上,或藏于医疗器具中,安检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呼吁了很多年,却没有一家医院实施,估计短时间内也难以实施.......
除了安检,安装屏蔽装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银行柜台有隔离玻璃,有效避免了抢劫的发生;很多卖票的,安装隔离玻璃后有效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地铁公司为了防止乘客跌落或被他人推下站台,也普遍安装了屏蔽门;就连有的出租车公司,为了提高司机安全性,也装了隔离栏。即然如此,医生被打、被杀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为何不安装隔离装置呢?无论在门诊、急诊,还是病房,安装隔离装置(例如隔离玻璃),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感,对凶手行凶也会产生很大障碍,最起码凶手无法绕到医生身后了。诚然,临床诊疗常常需要医生查体,当需要时,医院走出屏蔽装置,面对病人查体是完全可行的,查体时只要避免家属走到医生背后就可了。安装屏蔽装置后,医生在与病人和家属交流病情时,会非常的安全。在出诊时,一群病人家属围着医生的情况不会发生。因此,类似于哈医大王浩写病历时、北京航空医院医生坐诊时,突然被凶手行凶谋杀就能够有效避免!
因此,鉴于目前复杂的医患关系,鉴于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呼吁在医疗机构内安装屏蔽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感,降低被杀被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