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年壕礼:还在愁初、复试书单?你尽管挑,我包了!

福利满满的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昨天偶然刷到一个话题:#考上研究生究竟要花多少钱#,不算不知道,仔细一算才发现原来考研竟然不知不觉掏空了我们的钱袋子。虽然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花钱呢?但如果有轻轻松松就能薅羊毛的机会,不冲才是小笨蛋吧!



那,有没有什么省钱诀窍?


对于刚刚结束初试的22级同学,初试期间买的NNNNN本书和数不尽的参考资料就这样丢了?怎么着也觉得太可惜了!有没有方法可以“变卖家产”回口血?毕竟复试书单还没有开始准备55555~


对于即将踏上考研路的23级同学,1月份开启考研确实尚早,但趁着短暂的“自由时间”抓紧时间把所需的书单整理好,为之后系统的复习做充足准备。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个阶段买书真的超超超级优惠。为什么?往下看就懂了!


新年的第一天,播播老师就来为各位同学解决疑难杂症,不仅帮助22级考生“变卖考研家产”回口血过年,也要为22级、23级同学的初、复试书单野性买单!



● HAPPY NEW YEAR ●

需要初复试书单的看过来


初试书单


初试书单多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教材类”书目为主,各个院校的书单都不相同,建议大家以院校官网公布的参考书目为准。但是,也会有同学频频发问:初试只看学院给的参考书单就可以了么?要是没有怎么办?


作为“十字路口”的新传学科,新传的知识可谓学也学不完。因此播播老师建议大家除了必备的基础书单外大家也要多看一些经典权威的著作,丰富自己的表达、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度,对自己的备考和答题都会很有帮助哦~


01

《娱乐至死》



书籍介绍:

《娱乐至死》初版于 1985 年,是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波兹曼提醒人们要警惕电视这个二十世纪的宠物,电视造就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令人恐慌的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就成了严肃话题的一部分。
更令他忧心忡忡的是,阿道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描绘的可怖图景“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莺歌燕舞中的芸芸众生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对于如何生成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理论却无能为力,当世界在黑暗的语境中难得地安静下来时,焦虑和无力感将如鼠疫一样蔓延,只有当下一次娱乐狂欢降临,人群才会告别墓地般的安静,这种恶性循环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机制,也是我们时代病灶所在。


推荐理由:

作为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的入门书籍,无论是对本学科进行一个粗浅的了解,还是从批判的角度分析过度娱乐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相当有必要的。


02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



书籍介绍: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E·M·罗杰斯通过传记式的编写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学史,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涉及众多人物与机构以及若干学科的知识背景,并以此表明,传播研究如何富有意义地影响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这种有重点的综合研究使《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成为上述领域的学者必读的读物。


此外,《传播学史》这部50余万字的著作更全面、更清楚地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当代传播学学者的心路历程。罗杰斯沿循着传播学的现实轨迹和思想脉络,开创了一种将理论、历史和个人传记结合起来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翔实而又准确地论述了一门新兴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推荐理由:

传播学派之间的联系总是错综复杂?传播人物总是傻傻分不清?鉴于国内教材对传播学派与人物的介绍都比较简单,想要深刻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史,那么一定得推荐你阅读罗杰斯的这本《传播学史》。无论是芝加哥学派、批判学派;还是施拉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贡献,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03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书籍介绍:

本书为德弗勒和洛厄里合著,主要介绍了传播史上几次大的在研究方法,技术,研究领域有改善或革新的新闻研究事件。从传媒对受众的直接/间接影响、到对传媒自身的思考,这部书更多是研究层面的,其中对考察量的筛选、控制,对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对研究结果的理论洞察,都给了做传媒学术研究者以直接经验。对于大众传播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来自何处?我们是如何到达这里的?我们在哪里?我们将向何处去?


推荐理由:

作为初踏入新传考研之门的考研er所必读的一本经典教材就是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啦,而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如佩恩基金研究、火星人入侵研究、人民的选择、使用与满足等均在《教程》中有迹可循。相信你在阅读了这些研究之后,一定会对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04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书籍介绍:

作者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曾获得迈克·博格新闻奖、莱伊霍华德公共服务奖以及美国报纸编辑协会颁发的无期限特稿作品杰出写作奖。本书是《华尔街日报》特稿内部培训实战教材,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所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推荐理由:

无论你想成为卓尔不群的媒体记者,写出有新闻价值又不失故事性的品质作品,还是想在今年的考研实务写作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你都应该阅读这本书。特别是对那些完全不知道实务写作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同学们来说,这绝对是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05

《做新闻》



书籍介绍: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窗户的大小、结构和位置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所能看到的场景,而新闻也是如此,它是对现实的一种建构。
在《做新闻》一书中,盖伊·塔奇曼通过十年的实地观察和访谈,试图剖析职业人员如何进行新闻生产,并尝试说明新闻工作者如何把日常事件变成新闻事件。详实的案例分析为作者阐明观点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佐证。塔奇曼用民族志方法研究记者和编辑的日常工作,将新闻视为日常建构世界的一种框架,其重点论述了新闻建构社会和意识形态这两个层面。


推荐理由:

《做新闻》成书于1978年,被美国《新闻和大众传播季刊》评为“20世纪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名著”。书中的很多观点当下仍有借鉴意义,能解释当今媒体出现的各类问题,比如关于新闻客观性的分析、关于新闻与意识形态的观点、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等。


06

《什么在决定新闻》



书籍介绍:

《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及周刊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媒介社会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将丰富的社区研究传统与经验,带入全国媒体的新闻室当中;借助横跨十年时间、对四家主要电视网与新闻杂志的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所得的经验材料,浓墨重 彩地勾勒出新闻业黄金时期的大事件,以及精英媒体通过微观实践建构国家与社会图景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对于新闻生产的“包罗万象”的解释。三十年来,该书是几代研究媒介社会学的学者的必读之作。


推荐理由:

从研究方法来看,甘斯的这本《什么在决定新闻》可谓是“新闻室观察研究”的经典之作,而且作者在书中对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介绍非常清晰,大家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学习一下此种方法;
从内容来看,关于“什么在决定新闻”这一问题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能答出一点,但甘斯从一个宏观系统的角度,结合实证材料为我们介绍了影响新闻生产的诸多要素。相信看了这本书你会对议程设置、新闻场域等理论有更切身的理解。


07

《从经典到前沿:欧美传播学大师访谈录》



书籍介绍:

本书是对25位欧美新闻传播学领域知名学者的深度访谈录。这25位学者或提出过影响深远的原创理论,或在原有学科版图内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们的思想和成果基本代表了欧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典范,在不同的维度上拓展了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边界,搭建了整个学科体系的骨架。
本书作者耗时三年,从中国本土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立场出发,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对学术史进行了可贵的记录,有助于对新闻传播学有兴趣的读者全面把握本学科的思想脉络和前沿动态。


推荐理由:

关于“经典传播学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这一问题,基本是每年考研初试的必考题。常江老师这本书的特点在于通过访谈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新传领域知名的学者对于自身研究or理论在当代的重新反思or补充。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新传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理论or研究思想,思辨性地解读经典传播学理论,看这本书准没错!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是访谈录诶,真的很好读!!!


复试书单


关于复试的书单,很多同学都不放在心上,殊不知这一PART准备好了真的是上岸的“必杀技”。


相较于初试的“模式化”考察,在复试阶段老师们更多考察大家的思维深度和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短期内帮助我们迅速理解传播学某一领域的权威观点,也会让我们在回答问题(无论是笔面试)更加有话可说。


但是,如果你只读过那些老生常谈的书单,那就真的out了!要知道,学术圈里的书籍真的每年都在更新,能够get最新宠儿的同学,才能真正收获老师的芳心(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跟老师们对话呀!)。


因此,播播老师给大家推荐了近几年学界比较受关注的书单,还不快收藏读起来!


01

《奇云》



书籍介绍:

何谓云之奇?似有似无,亦真亦幻,难以名状。
何以知云之奇?可以用眼看(身体),可以用笔画(技艺),可以用望远镜观测(技术)。若无眼睛、画笔、望远镜,便不知云之奇。有了它们,关于奇云的描述与记录,汇聚成文化之河,流经时空。
彼得斯问道:若无船舶,海洋是否已经神秘?若无火种,自然是否依然狂暴?若无时钟和历法,时间该如何感知?若无书写,人类是否依然蒙昧?……他往来于古今中外,穿梭于学科之林,用现代科学解答古老谜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为何?
若无天问,难有奇云。凭一己之力,跨十数学科,彼得斯的思想实验最终凝聚成这本《奇云》,贯穿着一条中心线索——无媒介,不存在;真意却在言外:人类若能超越媒介,便超越了自身。
看透媒介,绕不开这本《奇云》。不要用力读它,让它向你舒缓绽放,如立于高山之巅,看云海翻涌,必有所悟。


推荐理由:

要说近几年最受关注的书,《奇云》必定占据榜首。作为彼得斯的又一大作,《奇云》的特殊之处在于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何为媒介”“人与媒介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本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晦涩,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用执着于读懂读透,只要它能够给你一些关于理解媒介的灵感,能够引发你更多的思考,这就够了!


02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书籍介绍:

本书深入探究 “身体” 在信息时代的命运,责无旁贷地阐明我们所身处的虚拟时代以及未来的走向。我们作为 “人类” 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我们终将成为 “后人类”。人类为什么会向 “后人类” ?“后人类” 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类要加入恐龙的队伍,成为被淘汰的物种?智能机器人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生命的出现,凯瑟琳﹒海勒梳理出三个相互交织的故事:信息如何失去它的身体;赛博人的文化观念与技术建构;控制论对人本主义主体的消解。深入探究“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阐明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未来。人类必须与其他生命形式共享这个星球甚至人类自身。


推荐理由:

关于身体和后人类、赛博格等的讨论可谓是如火如荼,从现实社会中的“虚拟人”,到理论讨论中的具身性,如何理解当下时代的身体以及人类的存有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和反思的问题。相信从这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03

《末日松茸》



书籍介绍:

在横跨日本东京与京都、美国俄勒冈州、中国云南、芬兰拉普兰等地的田野调查中,作者跟随一条鲜为人知的商品供应链,一步步呈现珍稀松茸的“身份转译”:在废弃工业林悄悄破土而出,被遁入山林寻求自由的瑶族、苗族与东南亚裔采摘者收集,再通过竞价激烈的保值票市场,累积层层价值进入日本,化身为带有强烈象征的礼物。


松茸浓缩在如此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转译过程中,也提一个更宏观的提问——在迈进“人类世”的此刻,不强调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是什么模样? 人类是否能与各物种保有互不和谐、但又无须掠夺的和平共存?


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好玩之处在于选取了“松茸”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供应链的分析,来解读建立于其上的社会。作者用极具故事性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关于松茸的故事,虽然是一本更偏向社会学、人类学的著作,但也会给我们一些关于何为媒介,媒介如何建构起我们日常生活的思考。


04

《社交媒体简史》


书籍介绍: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主导了信息的散播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社会变革上...


推荐理由:

社交媒体、新媒体新在何处?如果我们只是以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未免有些太过无端。在这本书里,作者带我们回顾了历史上的社交网络模式,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下的所谓新媒体。


05

《流动的丰盈》



书籍介绍:

小区是中国城市最小的行政规划,人们在其中出生、成长、生活,获得情感和知识。父母与子女的融洽关系、商贩与顾客的相互照应、清扫积雪的环卫工、几年不见的老熟人的寒暄、遛狗的退休老人……这些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出现,转瞬即逝,不会留下文字,也不会进入历史。本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作者以自己居住的小区为重点,试图记录那些不间断流动、不会进入历史档案的景观、人物和语言,将其纳入未来的史学视野中。在捕捉流动性的意义上,人人都是社会学家,人人也都是历史学家。


推荐理由:

不算是新传领域的著作,但胜在好玩,而且其中的内容非常有趣,作者以小见大,在阅读的时候会有很多感同身受和引人深思的地方。


06

《传播学遇见福柯》



书籍介绍:

本书从“什么是传播”“传播中的人是怎样的”“传播中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等有关传播学的问题发问,来探讨福柯的话语理论、权力论以及规则问题与传播学研究的天然“亲和性”,同时,亦分析了传播学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对福柯理论取用的片面性甚至误读。本书分别从话语理论、方法论、主体理论、思想史和现代性理论五大方面来探讨福柯理论为传播学研究带来的全新提问方式,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推荐理由:

福柯对于传播学的影响已经不言自明。这本书帮助我们梳理了福柯对于传播学研究的影响和启发,作者的很多观点都非常有启发性,对于福柯思想感兴趣的新传er一定要拿过来读!



● HAPPY NEW YEAR ●

重磅福利


新年壕礼:你的考研我买单!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无分组2h,并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量第1名的babe可获【初试or复试全套书单】一份;

点赞量第2-3名的同学可获得初试or复试书目2本;

点赞量4-5名的同学可获得初试or复试书目1本。


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4日中午12:00哦~


特别说明:

1️⃣初试书单以目标院校官网公布为准,若没有公布书单则以爱传播初试备考书单为准,内含(均为最新版,不允许替换):

《新闻学概论》

《传播学教程》

《网络传播概论》

《新闻理论十讲》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时评写作十六讲》


2️⃣复试书单和其他书目可以推送中书单为准,也可替换,但替换书目需为布克书店在售书目;替换只能同价位替换哦~


3️⃣为了公平起见,禁止刷票,违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参与资格~



● HAPPY NEW YEAR ●

“变卖家产"的看过来


22考研er们!首先恭喜大家努力努力再努力终于扛过了初试!考完研,这件大事儿你不能错过!由BookCom书店主办的第二届“考研人旧书循环市集”开幕啦~


2021年接近尾声,我们听到很多考研er在吐槽:

“初试完了这些书我要全部卖掉!”

“收旧书的老板价钱给的太便宜了”

“好希望书能自己把自己卖出去啊”

“求一本二手的《XXX教程》”


结合大家的吐槽,我们今年又来搞大事了。专门帮你解决“考研后遗症”——本次活动旨在给大家创造一个二手书的交易平台,如果你有用不到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教材、学习资料等等,都可以联系小助手售卖回收。又或者你年末书荒,想要入手几本好书,可联系小助手发送你想要的书单,逛逛我们的微店。


本次活动无门槛!无门槛!无门槛!绝对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为人文社科的同学打造一个教材回收利用的良性平台(隔壁理工科的同学羡慕哭了)


如何参与活动?


我是卖家


进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将要售卖的书籍拍成视频和图片,发给小助手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确定想要卖出的价格,之后我们会上新到我们的书店里,等待买家。


我是买家


进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发送想要购买的书籍,如果卖家刚好有售卖,我们将会补贴一部分价格,助力每一个梦想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奶狗E哥

认真考考

中二早早

懂你知知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更多课程与干货🔍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979087703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b_k(请加点点微信)

点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