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传播学的超高频考点,速收藏!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后台回复“暑期训练营”,赢免费批改
后台回复“半程班”,提前预定名额
后台回复“全程班”,享23全程班巨额优惠
对于《传播学教程》中涉及的传播理论,相信很多爱宝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传播学理论也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从往年真题来看,越来越多的院校倾向于对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传播环境中新变化的考察,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内容,不仅知晓这些经典传播理论的起源和含义,也要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了然于心。
今天播播为大家盘点了考察频率最高的几个经典理论,并对它们的理论发展脉络和最新变化进行了盘点,还不快点赞收藏?
1
理论阐释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出。该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下,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 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强势观点大声疾呼弱势观点保持沉默这样的现象不断自我循环,一方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可能吞下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从而进入螺旋循环——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沉默的螺旋的过程”。
2
三个命题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害怕被孤立而趋于优势意见。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优势一方大声疾呼, 弱势一方越来越沉默。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
3
理论嬗变
反沉默的螺旋
(1)基本概念
刘海龙(2001)指出,由于网络空间中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存在,再加上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
反沉默螺旋是一种与沉默螺旋背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公众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自我思考和自我分析,不会盲目从众和趋同,很少被迫保持沉默来最大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多数意见的攻击或意见气候的无形压迫,常常打破沉默。
受众可以自由发表或支持“劣势”或“少数”意见,此种“劣势”和“少数”意见被更多的民众接受,可能发展成为与“优势”或“多数”意见势均力敌甚至超越或改变“优势”意见的情况,即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变的机制。
(2)反沉默螺旋的产生原因
💡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的特点。
开放性使人们有了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匿名性使受众在发表意见时,因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大大降低,从而更倾向于真实的意见表达,弱势一方的观点能被更多人知晓和重视,声音也会越来越大。
💡 受众主体意识增强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传受双方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相比之前,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关注热点,并努力寻找合适的机会参与公共事件的表达,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