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瘦100斤拍的《热辣滚烫》,真不是减肥营销
春节期间,大家去看电影了吗?
在今年喜剧扎堆的春节档中,由贾玲执导的《热辣滚烫》自大年初一上映起,连续四日票房登顶,目前累积票房已突破15亿,豆瓣评分也从开分的7.8分涨到8分。
作为提前锁定的春节档票房冠军,影片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些网友观影后给出好评:“i人狠狠共情”、“全员恶人过瘾”“想马上去跑个800米”、“贾玲为电影减重100斤太有诚意”;有些网友则认为该影片“剧情俗套”“毫无技术含量”“过度营销减肥”,甚至有丑化女性角色、制造身材焦虑之嫌。
《热辣滚烫》到底好看吗?快跟着播播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注:本文含微量剧透,不影响观影体验,可放心食用~
电影在上映前,相信大家多少都能在网络上刷到关于贾玲减肥成功的相关话题或视频,随着影片上映,贾玲惊艳的新形象更是让大众为之一震,#贾玲减肥全记录#、#贾玲腹肌#、#现在的贾玲#、#贾玲 不靠任何妆造的爆改#、#贾玲最轻时体重109.2斤#等热搜纷至沓来。
这部需要演员为角色减重100斤的电影,在宣发阶段将“减重”作为最大营销点,很多观众一方面为贾玲的毅力深深折服,另一方面,电影因减肥话题而招致观众质疑:这到底是一部电影,还是“贾玲减肥纪录片”?
《热辣滚烫》翻拍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讲述的是,宅家多年、无所事事的乐莹(贾玲 饰),在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脱离社会,封闭社交圈层,成为“废宅”。在命运的几番“捉弄”下,她决定要换一种方式生活,练习起拳击,成功减重100斤,开启了不一样的滚烫人生。
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电影,减肥、体型变化是影片绕不开的话题,但导演贾玲强调:这部电影讲的并不是减肥,而是一个善良的女孩“爱自己”的故事。
影片前半部分有些“戏剧化”地呈现了主角乐莹所遭遇的来自身边最信任之人的“背叛”(ps:这种“背叛”并非是因她的肥胖所导致,所以个人觉得不存在歧视肥胖人士之嫌),但乐莹并未出手反击这些伤害过她的人,而是默默蛰伏,在运动和练习拳击中修炼内心,治愈自己。影片的末段,以倒叙、插叙揭开谜底,成功地增强了影片的情感力量,也比较合理地给出了主角转变的原因和理由。
而被影片在宣发阶段当做营销噱头的“贾玲减重100斤”,在实际电影中,其真实的励志减肥过程仅仅被浓缩为2分钟不到的镜头,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呈现出主角的身材变化,能直观地让观众感受到电影中角色以及演员本人的决心与毅力,同时与电影主题相呼应。
播播看完电影后真的很想说:《热辣滚烫》讲述的并非是一个主人公因减肥成功而走向人生巅峰的老套励志片,而是呈现了一个人在某个瞬间决定寻觅自我,从此人生彻底改变的修炼之旅。
“对于内耗i人来说,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
“讨好型人格找到了共鸣”
“本i人真的狠狠共情”
“又胖又i 的人会被热辣滚烫杀死”
多少人抱着验收贾玲减肥成果的心态进入电影院,最后却从乐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狠狠共情?
不愿意得罪人、受委屈自己扛、不敢表达自我、容易被一些小事打动……这不只是故事中的主角乐莹,也是每一个有着讨好型人格的i人。乐莹并非为了减肥或者容貌焦虑才去练拳击,而是因为遭受了太多的挫折,被亲近之人背刺,痛苦压抑无处发泄,甚至尝试过自杀没有成功才决定“为自己赢一次”而走进拳馆。
“想赢一次”成为电影后半段剧情的关键词,“赢”不仅仅是赢得比赛,更是赢得内心的胜利。乐莹从一个唯唯诺诺的讨好型人格,通过练拳击,塑造强大的身体,实现从肉体到心灵上的蜕变,变得更敢于表达自己、敢于拒绝有毒的关系,很多观众都从乐莹身上看到了自己也激励了自己,从而达到共情。
共情是人类的天赋和能力,它让人类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带来“亲社会”的行为。所谓共情,是指“个体基于对另一个人情绪状态或状况的理解所做出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等同或类似于他人正在体验的感受或可能体验的感受”。
共情与传播有着天然的联系,共情本身就是一个情绪、情感传播或分享的过程,通过交流和沟通维系。如果将共情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可以看做“个体在面对群体的情绪情境时参与信息接收、感染和表达以及传递分享的过程”。学者赵建国在将共情传播定义为“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播、扩散过程”。
观众们在电影院里,在影片中所呈现的真实的情绪情境刺激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会产生与情境相一致的情绪体验。因此,只有符合个体认知经验的情境信息才能实现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的唤醒与融合,从而形成个体共情。尽管《热辣滚烫》翻拍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但导演贾玲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本土化改编,原作中的“宅女”搬到东北背景下不合适,所以贾玲为女主人生“失败”设计的理由成了“好心没好报”,这使得主角的行为逻辑更容易被中国观众理解。
同时值得一夸的是,《热辣滚烫》中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人物角色设定也是使得观众们更有代入感的重要因素。
很难一碗水端平的中式传统父母、相爱相杀的亲姐妹、市侩油腻的店铺老板等,所以尽管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多段人物矛盾冲突,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跳脱,因为这些争吵和不公就是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受的挫折。电影通过营造深度写实的叙事情境使观众全身心沉浸到片中人物所处的时空情境中,对片中人物的经历感同身受,主角的情绪表达也进一步强化了观众的情绪共情。
《热辣滚烫》的英文片名是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你只活一次”或者“人生只有一次”,这也是电影中想传递的主旨:要珍惜当下,活得精彩,为自己而活。
这不只是影片中乐莹的蜕变历程,也是导演贾玲的减重和成长感悟。乐莹遭受重重挫折和打击后,并未消沉、一蹶不振,而是通过拳击磨炼出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力量,电影中没有所谓的“心灵导师”,也没有乏味的心灵鸡汤式内心独白,有的只是在某一瞬间决定改变的她一个人。忽略周围的质疑声,她只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回应他人的讽刺与不理解。被汗水和泪水浸润一年后,她不是变瘦了,而是变强了。
努力尝试,努力接受,努力改变。
乐莹手臂上渐趋明晰的肌肉线条,不仅是她减肥蜕变的成果,也是贾玲自身内核日益强大的见证。有人说减肥后的贾玲皮肤松弛、初见老态;有人说如果我赚那么多钱我也能减100斤;还有人说《热辣滚烫》是在用减肥营销来消费观众。但其实,只有真正看懂电影后才明白,电影并非强调减肥才是变美,因为乐莹最后并未逆袭成传统“男凝”审美下的“白幼瘦”,而是通过运动,拥有了一身小麦肤色的健康体态。这不仅是女性自我觉醒的象征,更是对“男性凝视”的有力反驳。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对观看中的权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权力体制下凝视会对人产生压迫效果,他认为,女性身体是男性为了维持父权制度而通过话语建构起来的文化意识形态,比如为女性的体型、姿态等设置标准。
在如今的视觉霸权时代,女性身体正成为日常生活“视觉化”的一部分,并表现出越来越鲜明的“为展演而展演”的特性。从大众传媒到女性自身都十分注重身体形象的塑造和呈现,不再仅局限于舞台之上,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身体所负载的目光也愈发繁复和沉重。
影片中减重后的乐莹,穿运动装能展现出坚实肌肉线条的健康美;片尾彩蛋中身着白裙、长发款款的贾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出女性的优雅美;采访中的贾玲一身干练短发配西装,又是女性事业美的最好写照。
贾玲用自己的毅力和诚意告诉我们:女性的美,从不应该被定义。
从《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在贾玲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性导演的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之前是对母亲的爱和遗憾,这次是对女性自我人生的找寻。
鼓励自己,热爱自己,改变自己,告诉我们自己有无限可能,这是贾玲想通过《热辣滚烫》告诉给所有观众的。
也正如她在微博上分享的一样:你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热辣滚烫”的精彩人生。
最后,你看了《热辣滚烫》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讨论哦~
参考文献
红星评论:贾玲减重霸榜热搜,《热辣滚烫》是“过度营销”吗?
荔枝锐评:除了贾玲惊艳的新形象,《热辣滚烫》还剩下些什么?
新华社:瘦了100斤!贾玲谈起新电影这样说
王静. 论视觉霸权时代女性身体的“前台化”[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04): 79-88.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E
知知
小S
卷卷
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