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研课堂 | 文笔不好,能做新媒体编辑吗?

2016-09-21 一番 传媒志

 来源 | 插坐学院

ID | chazuomba

作者 | 一番

(国内最好的新媒体学习平台,聚焦1000万新媒体人,提供专业课程、企业内训与解决方案等服务)



TO 楊運


上面对话虽然截止于 8 月 28 日,但是这事儿我一直没忘,而且琢磨着捋出完整的思路再回复你。只是最近工作没有安排好,拖了 4 天才下笔。


说到文笔,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段话,后来查到了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世说新语·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和飘絮,大概是我对文笔好坏的初步印象。


我自己在「文笔」这块,确实没什么积累,上高中的时候,《新概念作文》也没获过奖,情书也没写几封。


毕业后我就做了新媒体编辑,前期的内容都是转载,近半年才开始写点儿自己的经验体会。


而我写了几篇后,用户对我文笔评价很统一,就是「很朴实」。但这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被家长带去理发,完事儿很欣慰地指着我又短又丑的圆寸说,「很精神」。


能被用户说朴实,我挺满意的。毕竟自己很真诚的初心,他们能够感受到。


回到你的问题,写作原则就是留言中提到的“重要的是把话说清楚”。在这封回信里,我会用自己的经历体会,尝试回答你的提问「文笔不好,可以运营公众号吗?」。


其中,我把问题中「公众号」的范围上升到了「新媒体」,希望不会对你造成理解上的疑惑。


一、文笔不够,逻辑来凑


可能是我从事教育行业的原因,每次给用户看的内容,都会问自己一句:我能不能看得懂?看完后,能不能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能不能用得上?


拿这次给你回信为例,围绕着「文笔不好,能做好新媒体吗?」,我列了这样的思考逻辑:


1、文笔是什么?什么程度才算是文笔好的?


① 文笔的解释、文笔和文采区别

② 列举行业里几个文笔好的公众号


得出结论:大多数公众号的内容都谈不上什么文笔,所以你别慌,慢慢来就好。


2、新媒体当然不是纯靠写字儿


① 新媒体工作范围的理解


是做编辑还是做运营?做微信还是微博?是写公关稿还是活动稿?是做策划还是出文案?


② 拆解新媒体的工作步骤


找选题、内容编辑、图文排版、封面配图、文字校对、推送、观察数据、处理留言……


以上两点意在表达:新媒体工作的需求点还是很多的,也不是所有都需要文笔的。


3、听听 N 位新媒体大咖怎么看?


找几位行业前辈来聊聊观点,我打算切两个维度:


一个是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的,比如特稿记者或专栏作者;


另外一个找做企业品牌的,同时也负责新媒体。


4、提高文笔的方法、荐书


在这部分,会主推几本经典的书目,侧重写作训练和文案创意的,偏实操教程类的书。


提供一个写作训练计划模板,把训练时间安排和步骤列出来。



本文写作前的草稿图


通过上述这种逻辑拆分后,最起码能够攒成一篇看起来有框架的内容。


这是我第一个想告诉你的:文笔不够,逻辑来凑。


二、言之有物,解决问题


看到这,你可能发现,我并没有按照上述的逻辑来写这篇内容。


因为按照上面的逻辑框架列,我突然发现无从下笔,整个话题摆得有些大,而以我现在的水平,评判文笔好坏,根本使不上力。


我把选题和框架给老板何川看了后,他当下就回了句:


不如直接改成「文笔不好,怎么做好新媒体?」。


我一拍大腿,「握草,确实是这样啊。」


虽然你的问题是「文笔不好,可以运营公众号吗?」但实际上,你的需求是「文笔不好,怎么才能运营好公众号?」


不是「能不能」,而是「怎么能」。


与其和你交流文笔好与不好的影响,不如直接说文笔怎么提高?新媒体怎么运营?所以我放弃了第一次的逻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重新梳理你的需求。


对我而言,同样避开了假大空式的谈理论,反而能够说一些自己在新媒体工作中,看过的、做过的、想过的事儿。


比如第一部分表达的,知道自己文笔不能让文章更具可读性,就尝试用尽可能严密的逻辑来提高内容的专业性。


当然,在我看来,比文笔更重要的是逻辑,而前提是你能够抓住用户的痛点,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回到你所在的行业里,如果能把用户的真实需求按照优先级,列出个一二三四来,再把公司的需求列出个一二三四,放在一起对比来看,相信接下来你的视野不会只停留在文笔的好坏。


真正让你焦虑的,是方向感上的模糊和舒适区的留恋。



修改后的部分草稿图

三、新媒体编辑工作时, 哪些地方会涉及文笔?

在这部分,我尝试将新媒体编辑这个工作进行拆分,肯定不完整。


但把它梳理出来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改变行业外的人对新媒体的概念,比如,做新媒体就是在公众号发篇文章,OK,完事儿。


也希望迷茫的同行,能够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以及自己的优劣势,找准发展方向。




其中,橘色部分为涉及文笔较多的。


如果你死盯着这几块,那剩下的部分,你还有精力发挥才能吗?


四、与其死磕文笔,不如先和自己聊天


和别人聊天,最怕的就是话说一半儿或者绕弯弯,写作也是一样。藏着掖着总是表达不清楚。


之前小马宋老师曾经分享过他写作的黄金法则——七步速成法,用“自己说话的方式写作”这个方法来练习自己的文笔。简单摘录如下:


① 设想自己正在和很知心的朋友聊天。

② 把自己陈述问题时所说的话录下来。

③ 深深吸一口气,放松,再放松,给自己几秒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用自己说话的方式写作,你会不自觉地在写作中带入你的个人观点。

④ 多使用日常用语写作。

⑤ 丢掉所有条条框框的规则包袱吧!写作不需要那么复杂!

⑥ 找个熟悉的好朋友看下文章。

⑦ 把文章大声地读出来。


这不是一个指导细节的方法,但是它指明了一种方向或者说一种状态,沉下心来去尝试,会很有收获。


五、我的一些零碎方法


① 将拗口的长句拆成短句。不要尝试用一句话囊括 3  层以上的意思,这样并不会显得有内涵,只会增加阅读障碍。


② 尽可能少的使用形容词。试试拿掉句子里的形容词,判断剩下的文字是否足够直接、有力量。


③ 动词和量词的打磨,最能体现水平。“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两个字的反复琢磨,给“推敲”赋予了新的意义。


④ 多琢磨爆款文章的标题。里面的套路很深。


⑤ 虽然提倡先思考再下笔,但是不能为了想而逃避下笔。


这是我的毛病,总是希望脑海中有个完整的构思,甚至会无限制的在大纲中增加细节。只要你不动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而想象是可以无限扩增的,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无限制的拖延。(这篇也是啪啪打脸,拖了两天。)


⑥ 时间不足,就在公众号找到自己喜欢的作者,分析其特点,模仿练笔。


还是举个小马宋老师的例子《公号大V是怎么写今年全国作文题的?》,放几张截图,体验一下:

咪蒙同学深夜发媸徐妍同学老金同学李叫兽同学六神磊磊同学


这很考验文字功底和敏感度。对了,最后有个「王五四」的模仿,虽然只有标题加上一句话:

这届全国高考出题老师不行

(该文章因违反相关规定已经被删除)


⑦ 时间充足,就找几本经典书目读,读完必须强逼自己出笔记。


带着快速学习的心态去读写作、文案、创意方面的书,比如《华尔街日报》、《文案训练手册》。先看这两本,细节启发感强和案例丰富可借鉴是推荐理由。


⑧ 随时随地摘抄好句子。


这里补一个自己失败经历:当我意识到积累重要性时,就精心准备了一个有质感的皮质笔记本,还跑到无印良品买了支极简的水笔,没错,我需要为自己营造出形式感。


但结果你应该猜到了,实际操作特别差,不方便携带,很装逼但根本不好使。


强烈建议,利用好自己的手机,好的文字直接复制粘贴到备忘录,或者发给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同样适用于,街边、地铁的文案广告收集。


⑨ 来灵感的时候,微信语音说给自己听,这是最快的。


⑩ 换种表达形式吧。


比如当我发现这种“第一人称聊天式的回信”方式时,就果断放弃了之前的“第三人称说观点”的方式。这种针对你一个人的回答,比考虑一大类人的需求更直接有效,且自己的压力也很小。


还有第三部分的那个新媒体工作拆分图,就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如果用文字来描述时,篇幅会很长,也不够直观,单纯的罗列也突出不了痛点。所以,决定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个关系。


没错,就是边写边改,发现更好的方式就快速尝试,时间和机会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


六、最后


做好新媒体需要的能力太多了,文笔是其中重要项,但不是决定项。


更何况,放眼望去 2000 多万个公众号,传统意义上的文笔好的屈指可数,更关键的还是把内容表达清楚。


所以,你压力不要那么大,本质上咱们的工作重心,是把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价值更好的表达给用户,而不是成为遣词造句的作家。而且,除了写内容,你需要干的事儿还多着呢。


同事说,看我文章最大的不舒适感就是字太多,每次都是六七千字,一口气看不完,中间还得歇会儿。歇完还能接着读,全靠情义。


所以,再补充个很直白的建议:当你的文笔达不到让人读着很顺畅的水平时,就尽可能少写点字。


就像我这封回信,字数比之前少了一半。


一番

2016.09.02

版权归插坐学院所有,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里约奥运 |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