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媒体的稿费到底有多高?

2016-09-25 方可成 传媒志

 作者 | 方可成

来源 |  新闻实验室

ID |  newslab

编辑 |  刘锦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曾说,“在《纽约客》上写一个句子,稿费够我在北京吃两个星期。”这个说法是真的吗?美国媒体稿费确实有这么高?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网站:Who pays writers?(http://whopayswriters.com/)





在这个网站上,你可以查到许多美国(及英国等其他国家)媒体的稿费情况。这些稿费不是媒体提供的,而是撰稿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告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众包网站,向所有撰稿人征集“数据点”,统一展示在网站的数据库中。


网站左边列出了所有媒体的名字,也可以自主搜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纽约时报》吧。




平均稿费每个英文单词0.55美元,也就是一千个词550美元。这水平应该是处于行业顶层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方差很大,也就是说,看人下菜很严重。往下看大家具体报告的内容就会发现,有一个词一毛钱的,也有一个词超过一美元的。最新那条一个词高达1.4美元,不过容易理解:这是一则深度调查报道,作者前后花了2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很多撰稿人还会报告自己和编辑的关系:是之前就有联系了呢,是编辑主动找你写的呢,还是“cold pitch”,也就是你主动找之前不认识的编辑说要写。这当然也会影响合作关系和稿费水平。


除了稿费数字之外,这个网站还重点展示两方面的信息:拿到稿费有多快?过程麻不麻烦?大家报告的信息显示,给《纽约时报》写稿平均下来要3个月才能拿到钱,过程还是比较麻烦的。(以我给纽约时报中文网写稿的经历,确实略麻烦,要签一个条款很多的合同,这是中国媒体很少有的情况。)


再来看看其他几家。《大西洋月刊》的稿费水平要低了不少,平均只有一毛钱一个词。不过大家说拿到稿费并不麻烦,只是也要等3个月。




《纽约客》获得的数据不够多,因此没有计算平均值。可能因为杂志太高冷,撰稿人比较少。




我们姑且按照上面两位作者报告的20美分/词计算,一个长句子如果有20个词,那就是4美元,二十多人民币,够在北京吃两个星期?就算何伟的稿费更高,一个词50美分,也只有10美元而已,在北京吃一两顿就没了。


不过,如果是何伟在中国的那个年代,也许确实可以。当时1美元还可以换8块多人民币,北京的物价还很低,而当时《纽约客》的稿费应该和现在差不多,也许更高。只能说,何伟碰上了好时候……


换个文娱类的杂志,《滚石》,平均0.35美元一个词,拿到钱的速度很慢。




再看个新媒体,BuzzFeed,稿费水平还行(0.27美元一个词),拿到稿费很方便。




这个网站是2012年建立的,已经积累了不少数据。这些数据给英文世界的撰稿人提供了很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媒体行业的监督。谁对撰稿人充满善意,谁冷酷无情,可以体现在这些数字当中。所以,网站的一个重要支持者是美国全国作家工会——给劳方提供服务,监督资方。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报告不实数据,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人有动机去存心捣乱。


这个模式其实也可以在中国尝试,有兴趣的人可以做一个中国版的,技术上应该很简单。(不过数据上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