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京华时报见证了都市报兴-盛-衰-转型的全过程

2016-10-18 记者论坛 传媒志


来源 | 记者论坛

ID | reporterbbs





本文为对北京日报社前副社长李洪洋的一篇采访。来源中国报业,有删减。

2012年5月,李洪洋出任京华时报总编辑;2014年7月,北京日报发布近期人事任免,李洪洋任北京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报业集团社务委员会委员,不再担任京华时报社总编辑职务。2015的12月,李洪洋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媒体加入创业公司。一时引起业界惊呼:一个局级领导竟然都辞职不干媒体了!


核心阅读:

1、如果把都市报当作一张报纸来办,那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把都市报当作媒体去对待,才会有前途。曾经和都市报的朋友聊天,他们因为政策、体制、资金等因素,没有能力把办报变成办媒体。

2、新闻+宣传+服务,应该是未来报纸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既有党性,又有人民性。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这也是对"度"的把握。

3、报业融合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决策层的观念问题,最终要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


与李洪洋相识,缘于一次武汉会议,记得当时的主题是媒体融合,主办方的发言者名单中有李洪洋。轮到他发言时,他语出惊人:“现在大家搞的媒体融合基本都是花架子,而且以报纸为中心去考虑各方面问题,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知道,那个时候,媒体融合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报社都是且行且探索,他这一席话,不是等于基本否定了报社进行媒体融合探索的成果了吗?所以,会后有报业同仁调侃他“勇气可嘉”。


当时,李洪洋被介绍的身份是北京日报社副社长,那时他离任京华时报总编辑,调到北京日报社时间不长。记者一直对京华时报有所关注,知道李洪洋是京华时报创刊元老,十几年兢兢业业,从副社长到总编辑、社委会主任,为京华时报贡献了自己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京华时报的成长有着他的一份心血。


在记者印象中,李洪洋不是那种书生气质的总编辑,和他接触,感觉他很讲义气,在圈里“铁哥们儿”不少。这种印象,也得到了他圈中好友的证实。看来,这和李洪洋多年的军旅生活密不可分。


来源丨中国报业


都市报骨子里具备创新基因


记者:您是京华时报的创刊元老,一直到去年离开,在都市报任职13年,见证了都市报的发展历程。在京华时报的13年间,是您事业发展的鼎盛期,回过头来看,您如何评价这段时期?


李洪洋:我有幸见证了京华时报从筹办到发展到壮大这个全过程。2001年,京华时报在人民日报旗下创刊。为了京华时报社这个项目,我脱去陆军中校军装,穿上布衣,从解放军报社转业到人民日报社。京华时报社在体制、机制上全面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是党报探索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年全国媒体界改革的重大事件。


2011年9月,根据中央的决定,京华时报变更为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京华时报依托北京,更上一个台阶,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践行”热爱北京、歌颂北京、服务北京”的精神,率先提出”新闻+宣传+服务”的都市报内容理念。其优质的内容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全媒体理念和产业理念的创新,在全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从空军报到解放军报,从解放军报转业到人民日报,到办京华时报,到调入北京日报,经历了党报-党报周末版-都市报兴盛-都市报转型-党报的过程。我在京华时报见证了都市报兴-盛-衰-转型的全过程。我的从业经历,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报业发展的缩影。


记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您看来,都市报的发展也是这样吗?现在是到了衰落的时候了吗?


李洪洋:在中国,传统都市报是基于广告营收的。资本具有其逐利性,你的媒体模式如果不先进了,第一个背叛的,就是广告。当广告绝尘而去时,留给你的,只有泪水和回忆。今天,随着广告流向的变化,传统都市报的时代已经过去。


从报纸内容上讲,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党报办周末版吗,那就是都市报的前身;到了90年代末,华西、华商、南都等都市报风起云涌,中国进入都市报时代。都市报的办报思路,影响了新闻门户网站的思路。这个过程,是中国新闻改革发展到今天必不可少的,是必由之路。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传统都市报如果不升级,就会被规律淘汰。


不要再谈抓住青春的尾巴。当传统的都市报不再青春,抓到的只有尾巴骨。


记者:在现在的传媒背景下,您认为应该如何办都市报?如何实现内容变现?


李洪洋:我想,现在我们更应该去研究如何办媒体,而不是办报纸。


如果把都市报当作一张报纸来办,那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把都市报当作媒体去对待,才会有前途。曾经和都市报的朋友聊天,他们因为政策、体制、资金等因素,没有能力把办报变成办媒体。


人类社会永远需要内容,优质的内容一定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这是回不去的),数字时代的媒体,一定是在PC和移动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是一个媒体高速路,高速路上一定会跑内容的车。优质的内容是资源,把资源变现的手段有很多,就看你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变现。


记者:办报要掌握一个度,在您看来,宣传与新闻报道应该如何把控?怎样的一个度是合适的?


李洪洋:宣传和新闻不能分开,它们从来就是一体的。任何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旗帜。做宣传,不能做得太生硬,生硬了,就会影响读者的胃口。宣传教化的最高境界,是古人说的寓教于乐的思维方式。对宣传精髓的理解、对新闻的判断、对新闻的选择和对新闻的处理手段及技法,是总编辑的大智慧。这种智慧,源于总编辑对时事的认知,对新闻规律的谙熟,以及对新闻表现方式的把握能力。


所谓度,是集规律之大成,过犹不及。


记者:从完全市场化的都市报到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您的任职跨度有没有需要适应和调整的地方?


李洪洋:我是从党报出来的,是在党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我大学毕业后,分别在空军报、解放军报当编辑和记者。后来转业到人民日报,京华时报也是人民日报社的一部分。幸运的是,在党的最高媒体”两报一刊”里,我在两报都工作过。不久前我还在和别人”吹牛”说,改革开放后,干过两报的,只有邵华泽老人家和我两人,邵老是陆军中将,我是陆军中校。当时我那表情,感觉我是邵老的关门弟子一样。


一进北京日报大楼,一闻味儿,就非常熟悉,让我想起在解放军报工作的日子。北京日报是一张非常优秀的报纸,京报集团,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集团。这里的空气、土壤很适合我。因此,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宣布我任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来上班了,接受班长傅华同志分配给我的任务。由于我了解党报的思维方式、人际方式、工作流程,在第二个工作日,直接上手工作。


经过市场化报纸历练,再回到党报,有了更多的心得。


记者:都市报这杆大旗会倒下吗?未来出路何在?


李洪洋:和十年前不同的是,现在,在一线城市,已经鲜有人提创办都市报的事儿了。这说明,传统的都市报时代已经过去。


当年我们在做京华时报的时候,就是想把京华时报做成党报属性下的都市报。我称之为非典型性党报。我从来都认为这是未来都市报的一个方向,也可能是党报的一个方向。因此,2013年,京华时报在全国率先提出都市报的内容战略,即新闻+宣传+服务。这个战略,应该是未来报纸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既有党性,又有人民性。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这也是对”度”的把握。


都市报的出路在转型,都市报的旗帜不会倒,都市报必须在互联网思维下浴火重生,都市报骨子里具备创新的基因。




新型主流媒体要成规模上质量


记者:请问,您现在主要从哪里获得新闻信息和资讯?您身边的社长总编们也是这样一种信息获取渠道吗?


李洪洋:我的信息来源,和大家一样,主要是移动媒体。我想,其他单位的社长和总编辑们,应该差不多。


记者:北京日报在进行哪些媒体融合的尝试?近期有没有新的产品计划?


李洪洋:江湖上有一句话,说北京人在看手机,上海人在看电视,广州人在看报纸。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北京是首都,云集了中国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因此,北京人的新媒体意识是最强的。


北京日报和全国各大党报一样,很早之前就尝试着媒体融合。只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得太快,各家一时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国外对报纸依赖度高,再加上有付费的习惯,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而在中国,互联网开放、免费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报社日子过得相对艰难。没有好办法,但各家仍在不停地探索。


北京日报媒体融合战略,是以建立大数据为基础核心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投入巨资。其庞大数据库、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力,在全国报业里是领先的。


澎湃、界面等产品很成功,我非常尊重他们的才华、勇气和创新能力。但目前我们还没考虑大投入去做。北京日报也有不错的产品,比如说”长安街知事”。我们认为,产品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基础建设。


大数据是国家战略,也是北京日报的基础战略。基础打好了,再去做产品,意义就非凡了。


记者:以您资深媒体人的阅历看来,现在报业正在进行的融合发展存在哪些误区?


李洪洋:在媒体融合方面,各家根据自己现有条件,做艰苦的尝试。当年马云做阿里巴巴,有多少人不看好啊。


记者:报业的融合发展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成规模上质量,还是其他?


李洪洋:报业融合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决策层的观念问题,最终要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观念是第一位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两次讲话,一脉相承。一个说的是意识形态,一个说的是媒体产业。两个讲话,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要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一定要成规模上质量。


记者:在新媒体发展方面,浙报集团是国内做得较好的报业集团之一。您认为它的发展路径,其他报业集团可以复制吗?难点在哪里?


李洪洋:高海浩是从人民日报出来的,是我非常尊重的媒体人。浙报集团的创新,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


我听过浙报的经验,也与高总有过短暂的交流。高总和他的团队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已经解决了刚才说的观念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发展前景光明。浙报集团的模式,兄弟报业集团可以学习,但难以复制。想学着他们”吃肉”,但却承受不起”挨打”。


记者:您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已经完全进入数字时代”,从传媒人的角度,您如何界定这句话?


李洪洋:因为新技术发展得太快了,我们很多人来不及思考和反应。


数字革命,其迅猛远远超过以前历次革命。在今天,数字无所不在。不懂数字的传媒人,已经不能胜任这个时代了。





点赞是一种鼓励 | 转发传递友谊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