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播学 在“追妹子”过程中的应用综述

2016-10-19 徐仁飞 传媒志



 作者 | 徐仁飞

编辑 | 丁洁苒

(本文共3089字,估计阅读时间5分钟)


追妹子,是恋爱当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时代发展到今天,追妹子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而追妹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想便是化自己的主动为被动,让妹子习惯有你在,让妹子对你有感觉,让妹子逐步依赖你。你仍旧只示爱不表白,等到一个最能收到传播效果的情境,再一举拿下。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汉子们得自身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吧,比如颜值不能太差,人品不能太烂云云。具备了基本条件,智商和情商也得稍稍正常。既然还过得去,那就继续看吧。

我们从最知名的几种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着手。

大众传播理论,虽然是专业媒介作用于一般大众,但这里也可以引以为用。首先要说的是经验学派70年代后的“议程设置”理论。

纵然,议程设置使得研究对象从微观个人变为宏观社会,然而最终还是作用于受众。媒体可以选择报道事件,设置公众议题,而如今自媒体时代,每个人也是可以操作的。就拿微信朋友圈来说吧。譬如母亲节,如果妹子是善良乖巧型,知道她孝顺也会发朋友圈祝母亲节快乐,那就可以及早先发一条言辞温暖的朋友圈,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哪怕只对该妹子可见,也会引赞一个。

再者,如果妹子是想考研,那么朋友圈中就该更注重对学习话题的设置;如果妹子想直接工作,那么议题当然要转向实习、社会以及妹子的兴趣爱好。

此外,更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和妹子聊天的时候,尽量聊妹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妹子喜欢美食西餐,那就少说东南亚菜系,多说芬尼根、蓝蛙一类餐厅,妹子喜欢芒果,那就可以发自己在宿舍切的芒果图片。议题设置对了,往往能引起更好的传播效果,也会收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沉默的螺旋”,很象形的名字,但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妹子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利用理论。

在大众传播高压环境下,持少数人意见的人往往会逐渐噤声和沉默。在互看不爽的自媒体平台,也是这样。譬如母亲节,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要发状态祝妈妈节日快乐,也有些人的态度是“不发祝母亲节快乐的状态”。如果妹子属于这类不发母亲节快乐状态的,就要对妹子进行分析。妹子如果发表“今天有一大波孝子出现”等言论,除了开玩笑,有可能追求标新立异之外,大多反叛、幼稚或者犬儒;也有的妹子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单纯觉得“每天都该是母亲节”。

如果是前者,可以考虑换对象以及也发大意相同的一条,单独对其可见; 如果是后者,那就平淡阐述自己的观点,句句戳中她的心窝。很多妹子本就羞涩,也有不少很缺犯安全感,若是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方,不免难安。如果这时,你无声无息支持一下,她大概至少会引你为知己吧。如果运用得当,不露痕迹,聊天时更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现在,你们已经相互熟悉一点,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深入?啊不,框架,构建框架。还记得有个低调而耳熟的学者叫戈夫曼吧,74年的《框架分析》解说了受众视角的框架,然而后来框架理论引进到新闻传播领域后,便有了新闻框架和媒介框架。因为我的专业名称,所以还是有点私心的,所以讨论新闻框架吧。新闻框架是指记者、编辑部对稿件的修改,呈现出框架内的信息和符号。

而汉子们,你们对自己进行修改了么,设置了框架了么。不要抱怨妹子只看感觉,自己也要有点长进。这里的设置框架,还是以对妹子的了解为基础的。妹子崇拜奶牛小德纳豆,你就去学网球啊;妹子喜欢美图,你就去学摄影PS啊,妹子喜欢美食,你就去学各大菜系和膳食营养啊。学只是第一步,学好才是目的。技术高了,自己很厉害,朋友圈等妹子自然也见得到;如果技术不好,不要欺骗,不要夸大,你可以高逼格地po图,把美图秀秀用用好。妹子喜欢阳光的,那就呈现你阳光的一面;妹子喜欢幽默的,那就做个段子手吧。懂否?不要把妹子反感的一面放入框架内,比如不会穿衣搭配,这样你的形象应该不会差了。而猥琐、说谎或者斤斤计较者直接出门右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人效果倾向于高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指说服性效果并不是“表面公众”,而是相关的第三人。

举个例子吧,很多奶粉品牌广告在儿童节目中播出,目的不在吸引儿童,而在儿童的父母。这样一来,你就该去认识一下妹子的舍友了。舍友的选取也要注意,是否妹子和舍友关系良好,是否妹子舍友人很好,是否妹子舍友靠得住。因为宿舍争端屡见不鲜,妹子宿舍更是暗藏硝烟。确定妹子有一个靠谱的好舍友,如果两人一起吃饭自习更好,现在你就可以和她处好关系了。因为没有心思,可能交往会更为顺畅,对妹子舍友也要使用上文的手段,让她觉得你很好,并会在妹子面前提及。一起活动、做作业等等机会纷至沓来,幸福会砸晕你哦。

而在舍友选取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如何判断,那就建议去寻找宿舍或其朋友中的“意见领袖”。

有人要问,意见领袖是什么人物?有个卵用?据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在《个人和影响》中的概括,意见领袖是与被影响者平级、社交范围广且影响力强的人物。而这里的“意见领袖”则是指,妹子朋友中,性格外向果断,经常阐发意见,有领导欲望并有一定影响的人。如果妹子是主见偏弱的,那妹子朋友中的“意见领袖”对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班级推荐人选时,总有几个人喊得大声;那几个大声的人里面,便有“意见领袖”的存在。掌握了和“意见领袖”的关系,便掌握了更高的胜率。

当你们关系更进一步的时候,便是“两面说服”登场的时候。

在传播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求效果,自然需要一定的传播技巧。霍夫兰的实验比较出一正一反的提示,可以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想妹子对你有好感,主动联系你,你首先要做到和妹子熟络,熟络到可以开玩笑。至于玩笑内容,当然是自恋式的玩笑,以及损妹子的玩笑。一面玩笑中提高自己形象,另一面对妹子毒舌,潜移默化妹子会认为你是足够好的,不会再有过多的顾忌或觉得自身吃亏。不过在两面提示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因自恋引起妹子反感,毒舌也不能缺失幽默感。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40年代,那还是注重对微观个人研究的时代。它把受众看成单个“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因此而接触并“使用”媒介。在追妹子过程中,有两方面的理解。妹子接触媒介(还是以微信为例吧),要分析妹子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妹子。

笔者随机调研了部分妹子,发现主要的使用“需要”是因为“沟通需要”和“自我展示”。尤其新闻传播院系女多男少的地方,男女和异性交往的机会往往是不平等的。如果抓住妹子使用微信的需求,譬如与妹子聊天、恰当评论妹子状态,往往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的理解是,因为媒介的定义太过宽泛,追妹子的你本身就是媒介。要分析好妹子哪方面的需要你能够满足,这样可以实现精准打击。其实和广告学中的受众目标分层理论有些类似吧。

如何让妹子真正的动心呢?

那就差最后一步,也是我想着重论述的部分。

通过比较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以及人内传播,我们不难发现,人际传播比群体传播更为可靠,人内传播比人际传播更为快速准确,因而人内传播是被忘却的传播王道。在大众传媒方面,因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化,往往人内传播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而在追妹子的时候,便可以将信息的人际传播转化为妹子的人内传播。除了传播方式外,追妹子时传播的信息也值得十分注重。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而语言仅仅是符号之一。符号本身又具有暧昧性,因此,追妹子时大可将暧昧的意义赋予符号当中,当然并不是语言符号。比语言更具传播效果的,是肢体动作(并不是肢体语言)。简单来说,比如壁咚、牵手、搂腰等肢体接触,携带的信息要比语言多得多。


“等到一个最能收到传播效果的情境,再一举拿下”,到底什么是最好的情境呢,在全球化的时代,在移动媒体社交软件称霸的当下,最好的情境我觉得仍是花前月下两个人面对面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晚上的网球场,晚上的自习室,剩下的应该也不需要我教了吧。

而矛盾在于,真正爱上一个姑娘,便很难理性且克制。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