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西部世界》到《黑镜》:那些支配我们的细思极恐

2016-10-25 曹钺 传媒志

 作者 | 曹钺

本文由传媒志原创出品,转载请授权


这是学研回归后的第26篇原创文章

“因为没有希望,希望才在我们眼前”。




31年前,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那本著名的专著,并发出了震耳发聩的警醒:有两种使文化精神枯萎的方法——极权主义和暴政下文化的窒息和娱乐狂欢下文化的堕落。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最终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则害怕“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历经了三代人的生命历程,芒福德的启蒙、英尼斯的奠基、麦克卢汉的旗帜,波兹曼终于将媒介环境学以成熟的学科建制。媒介与人类」这对复杂的牵绊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日益引发人们的长考……


2016年两部口碑爆棚的美剧重现江湖,HBO出品的《西部世界》(豆瓣9.2分)继承了1973年版的冷峻和犀利,锋芒剑指人类文明未来的X因素——人工智能。另一部被不断欢呼为“神作”的《黑镜》裹挟着前两集震撼人心的印象再度归来,人们都在期待着编剧以何种呈现方式对科技文明发起质问。奥威尔和赫胥黎的阴霾从未散去,Westworld和Black Mirror沿着《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批判和思索正缓缓向我们走来。某一刻,人类终于感受到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的恐惧……与迷茫


1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AI

“在遥远的未来,一座巨型高科技成人乐园建成,其中有西部世界、罗马世界、中世纪世界三大主题板块的‘游乐场’,所有场内的仿真机械人被提供给一掷千金前来享乐的游客以性欲和杀戮的满足。”这是1973年版的电影故事,今天HBO的新版美剧,将「机械人」替换成了更流行的概念「人工智能」,他们的觉醒有了更多经验背景支撑,比如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更有了映射现实中AI技术发展的意味。


但我觉得故事的内核更像是一个《1984》式的极权故事,关键词是「秩序」



正如《北京折叠》、《雪国列车》、《V字仇杀队》这些文学影视作品的描述,反乌托邦世界往往被强权建构,社会分层清晰可见。西部世界也构成了这种关系:成人游乐园的管理层设定、操纵规则,游客花钱前来释放文明社会里不容忍的贪嗔痴恶,AI则是位于底层的用来供游客发泄、满足、体验快感的工具。



底层被用作权贵的享乐,让我们想到古罗马的奴隶斗兽场;一夜过后仿真人记忆的清除,象征了权力作用下媒体对民众不断的教化和灌输;一切横征暴敛得以持续的前提——人民尚未觉醒。无论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还是欧洲工人运动如火如荼、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那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或者V怪客策划的国会大厦的崩塌,「革命」对于大众而言永远是热血沸腾、振奋人心的,因为它的剑锋直指向统治阶级,一个可见的清晰目标。



《动物庄园》中说道:“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这就好像是统治者的原罪,当他们握有了权力和资本,便必须在场域中发挥政治作为元场域的作用(布迪厄语),结果是什么?《西部世界》给出的答案是:“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就如人工智能在进化过程中注定会觉醒,马克思时代的批判学派也相信人民有朝一日能觉醒,进而反抗资产阶级统治。赤色的浪潮曾经席卷全球,但无论是二战后的社会主义运动,还是60年代的新左派浪潮,每一次“自由主义”都复苏了过来,而且统治地更加彻底。其实当马哲开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时,革命已无可能。所以如果把《西部世界》视为一种批判,它的深度额力度有非常有限的。


2 表演与规训的牢笼:他人即地狱


看《黑镜》第三季第一集的时候,我真的地感慨:“我们当下的状况,何其相似。”技术赋权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打分机制刚出来的时候也被人们盛赞,因为它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商家-用户]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判断一家店铺、一样商品、一种服务是否值得不再需要依托商家单一的说辞,通过他人的评价我们获取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逐渐地,刷好评、刷信用已然成为了一种成熟的产业链。平权运动再次被资本的力量捕获。



在《急转直下》这集设定的世界观里,互评打分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社交的一种习惯。每一次简单的互动,双方须给对方打出1-5之间的分值,而且每个人在眼眸上安上了智能元件,能清晰看到其他人的评分。个人评分成为了一种全社会的参考指标,它与你的消费、求职、交际,甚至亲密关系都形成了挂钩,人们就会自然地去迎合这种「体制」,总之一个字“装”。


(格兰诺维特的“结构洞”理论在社交中被大数据可视化了)


每个人都在社交中面带微笑,谦谦有礼,说着言不由衷的赞美,为了求取一次次“5分”以换得实际的生存资源。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谈道:“这种表面的、虚饰的一致,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每个参与者都把自己的欲望藏匿于他维护社会准则的表述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不得不对这种冠冕堂皇的表述给予赞赏。”当社会中的大多数无论出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顺应了这套规则,便形成了新的道德要求,不满情绪的表达被视作一种异端,”爆粗口“更是禁忌,礼貌成为了一种「规训」却压抑了真实的人性。想想我们今天的微信朋友圈,不同样是如此嘛:只有欢声笑语,没有真情流露。



萨特有一个著名的哲学论断:“他人即地狱。”当人的意志受到他人意志的干扰,两种意志就陷入一种水火不容的不可调和状态中。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亦是这个道理,《黑镜》通过戏剧化的侧重和夸张更加突出了科技牢笼下这种社交症结。影片尾声有三个镜头特别印象深刻,一个是摘下智能眼镜后女主第一次看到了空气中的灰尘,第二个是她不自觉地重复了一下打分的姿势,第三个就是结尾部分和监狱对面的黑人一起对骂,那一刻仿佛长期压抑下的本我喷薄而出。


大数据·盗梦者:最幽深的恐怖

1975年,福柯出版了《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他借用了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概念:中央的监视塔对四周所有监狱进行监视和控制,而监狱的每个隔间彼此孤立,并对整体情况毫不知情。这被作为现代社会权力运作模式的一种象征。而今天,大数据监狱在我们身边真的筑起了无形的高墙。



第三集《黑函之舞》讲述了一个“恋童癖”倾向的男孩因在网上观看儿童色情照片,被黑客监视录像,并用手机一步步威胁他去抢劫、杀人进行犯罪的故事。片中的主角们都因为网络上的不当言行,比如种族歧视、嫖妓,被黑客掌握了证据,要挟如果不按他们说的做,就用邮件通知他们全部的亲朋好友。那将是毁灭一生的罪证,因为网络上的污点一旦留下无法抹去。


 

在互联网的使用普及而又便捷的当下社会,人们在上网的过程中会有意识或者不经意的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投掷在浩瀚的网络海洋当中。云储存、永久性保存等数据存储的特性,使得个人信息无障碍地漂泊在数据的洪流之中。个人的信息保护成为了严重的问题,9月时以“徐玉玉电信诈骗事件”为代表的一连串案件都反映出了信息泄露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欧洲和美国,「被遗忘权」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所提出,即使人曾犯过错,他们也应该拥有赎罪的机会。一个污点,不能毁了一场人生。



然而比网络监视、资料窃取更引人恐惧的是科技作为一个“盗梦者”的姿态出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过上传网络神经包,人们将获得掌握你一切的能力,包括记忆,这个人类心灵最神秘幽深的领域也被暴露无遗。第二集《游戏测试》中,男主邀请成为某增强现实技术游戏的志愿测试者,这个游戏为了营造真实的恐怖体验,会从人的记忆中挖掘他最不敢直面的东西。蜘蛛、儿时校园欺凌的恶霸、情人背叛、真切的痛感,当男主经历了一重重考验后,在那扇门后,他最恐惧的却是——母亲。


对自己离家出走的自责,对母亲失忆无法补救的痛心……亲密关系曾是人们最坚固的堡垒,但现在它成为了最幽深的恐惧和不想直面的东西。吉登斯把现代社会视为一个“风险社会”,随着个人越来越自由,纽带也在解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当阿伦特所认为最需要被隐藏在公开视野之外的家庭、亲情伦理,也被大数据毫不留情地刨了出来,被作为了可以要挟的资源时,我们忽然意识到,这是多么令人恐怖的一件事。


瞬间与永恒:媒介时间的终极隐喻

时间是人类几种最初经验方面最难以琢磨和最为神秘的一种。原始社会中,人类对时间只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即“绵延不断的现实”,农业社会时四季时令的循环更替被人们所观察和掌握,它有了“循环”的认知特征,这是第一阶段:自然时间。工业社会到来,钟表作为一项技术将时间从人的经验节律中分离了出来,用统一的单位来计量,钟表时间取代了自然时间。而今天,它们都要让位于一种全新的时间了。


正如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描述的:“一旦人们能够以电子信号的速度跨越空间距离,时间再也不是‘获得某种东西的迂回曲折’,电子时间的‘接近瞬时‘ 性预示着’空间的贬值‘。“媒介时间来临了,从广播到电视,从今天的互联网到明天的虚拟现实和AI,时间被技术压缩到了极致,我们已经习惯于从一件事上转到另一件,或者同时做着几件事,时间不再是持续的、整体的感觉,它变得零散、无序,我们越来越难凭经验和感官去掌握它了。



第二集《游戏测试》中,男主在虚拟游戏空间里度过了漫长的恐怖考验,然而回到现实中真实的时间只有0.04s。这是因为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间定向,每秒十亿次的运算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就像“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云泥之别,时间已经变得难以把握。在第四集中,技术已经可以将人的意念上传到云端,个体可以自由在不同的时代里穿梭。时间的单向秩序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流动的散点。两个女人就在圣朱尼佩洛这个虚拟的天堂中相遇、相爱了。


(虚拟世界中的两人:年轻美貌)


(真实世界中的两人:早已垂垂老矣)


人们有权利在自然死亡前选择是否将灵魂传送到“圣朱尼佩洛”这个时间无限、资源无限且没有疼痛的天堂里,但是黑人女主面对着抉择:他曾经的丈夫、曾经的女儿都选择了不传送,真实地死去,她不想背负内疚;而另一方面金发女主却在天堂等待着她的到来,一起去经历永不消退的生活。在《黑镜》营造的这个世界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竟然实现了永生。当技术达到某种极致的高度时,瞬间即永恒。然而我们不禁要反问,这种永恒有意义吗?


(死去的人们成为了一个个网络神经元)


我想起《三体》中有一段关于时间与维度的精妙论断:最初的宇宙是十维,拥有无限的速度,无限的效率,一切从开始已经完成,瞬间达到完满,这个宇宙里没有时间。而随着一个个维度的衰落,时间被拉拽、释放了出来……直到跌落到零维的宇宙,于是时间无限地延长了下去。媒介时间的终极隐喻,它的一端是瞬间的完美,另一端是永恒的虚空,真实的生命只能存在于两端之间,因为有死亡才有生命。


批判学派:那一双永远凝视的眼睛

在传播学发展的历史上,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构成了两大路径。当施拉姆钦定拉斯韦尔、霍夫兰、卢因、拉扎斯菲尔德四位具有显著的经验学派烙印的学者为“四大奠基人”并一手建立了传播学学科时,前者天然地成为了主流的话语范式。然而传播研究并不是边界分明的跑马圈地,而是一座多元思想交相辉映的富矿。当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发生理论危机时,人们才看到批判学派作为传播学话语建构的另一支原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从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规律,全世界无产者被激励着联合起来,赤潮风云一时。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提出了“物化理论”,鲍德里亚在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述中把这个概念剖析到了极致,他认为资本社会下人的成功变成了“对物的占有的多少”,无产阶级在大众消费的浪潮中都堕落成了群氓,革命已无可能。


本雅明在早期的研究中对“复制技术将艺术解放了出来,成为教化大众的手段“欣喜不已,以为一抹亮色就此出现。但后期,他已悲观地发现:艺术成为了满足大众感官刺激的消费品,它的神圣性消失了。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更是对「文化工业」做出了最犀利的批判:自上而下的批量生产以“自由”的名义彻底终结了人的个性,从此资本实现了统治世界的最后一环。


在工业社会之后,互联网时代吹响了第三次浪潮的前奏。我们今天展开的关于《西部世界》和《黑镜》的所有探讨,都承着批判学派的道路一步步走来,它们向所有的鼓吹、喧哗提出了发人深思的质问。如果说经验学派是实证的、实用功利的、技术乐观主义的开疆拓土的战车,那么批判学派就是思辨的、深刻反思的、技术悲观主义的那一双永远在上空凝视着全人类的眼睛


事实上,技术乐观主义因为资本、权力的优势总是压倒着另一支。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精神文化总是滞后于科技发展,未来的未来会成为银幕上的“乌托邦”嚒,谁也不得而知。本雅明说:“因为没有希望,希望才在我们眼前。”



我始终很在意第四集《圣朱尼佩洛》的结尾,那究竟是happy ending的乐观期许,还是科技统治下享受虚假永恒的更深刻讽刺。但是当《Heaven Is A Place On Earth》的音乐响起,我想说如果只有一种解药,如果一定还有什么东西能维系人的主体性,让我们不至于迷失,笃信地活下去的话,那就是爱吧。正如《星际穿越》所传递的终极精神一样,唯有爱和引力能穿越星际时空。秩序的牢笼、规训的牢笼、数据的牢笼、时间的牢笼,统统打破……



参考文献:

[1] 胡翼青 主编.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M].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

[3]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200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卞冬磊 张稀颖 .媒介时间的来临[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1).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