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财新传媒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6-11-19 盛梦露 传媒志

 作者 | 盛梦露

编辑 | 丁洁苒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全文共3135字,估计阅读时间3分钟


说实在的,我的实习经历平淡得甚至有些寡味,但财新无疑是一家优秀的媒体,我在这里受益颇深,也希望你看完之后能有万一之得。

如果说之前的我是自由生长的枝蔓,是财新把我拧成一股拔地而上的生命力。

这个“拧”字,是我在财新这半年最精准的感受。

顺风顺水的学业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很“正”的人,带一些无聊。一上大学,出于对自己的失望,我努力地混社团、去交流、频繁地旅游、组织活动,乃至为了出国读书而谋筹。

“是节奏的问题”,这是很后来,一位财新的老师在评价我的文章时的断语。同样的,也许与新闻学专业的特质相关,我在大学里的各种努力杂而散,因而也只能浅尝辄止。在财新的半年则理顺了我处事的思路——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有了重点、有了目标,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这种体会并非得之一夕,而是从这半年笨拙的实践中来的。

我是歪打正着进的新闻专业。作为一个干瘪的理科生,此前的我对新闻既不了解也无兴趣。大一时被所谓的新闻理想吸引而决定留下来,但对于新闻实践鲜有涉及。因而实习对我来说,需要一切从零开始。

财新的主要平台是一本周刊和一个网站,内容生产团队是单一且人员精简的,因而记者们的精力主要放在杂志稿上,而网站上的小稿则成了实习生的练兵场。

我所在的部门叫公共政策组。一篇稿件往往需要借某件事或某个政策趋势,通过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和判断,并结合体制变革的大背景去辨析这样的方向是否妥当,并探讨更多的可能。

实习之初,我的任务主要是找选题、找资料、电话采访、写网稿、改稿。一天天如此重复,尽管只是基础训练,整个流程对我来说依然吃力而漫长。清早睁眼便开始找选题,等稿子上网往往已是夜里七八点。不足一月,当我望向窗外,发现景物变模糊了——我的视力开始明显地变坏。

慢慢,我也开始失去周末,失去睡眠,甚至失去信心——近一个月的训练后我依然会在拿起电话之前忐忑不安,也依然把稿子写坏或者平庸。

直到第一次独立做大稿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所谓大稿,其核心就是一篇以更成熟的逻辑串联起来的大网稿。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训练尽管机械而重复,却是形成坚固逻辑的第一步。

而在当时,对自己的失望占据了多数心绪。“我恐怕不会做记者了”,实习一个月后,我疲惫而懊丧地对朋友说。她显得很惊讶,“我一直觉得你是我们当中最坚定的那个”。我把理由一一罗列,在心里却无言以对。

转折出现在我第一次独立做完一个大稿之后。

机会来得偶然,一个小小的线索,和老师的一句“或许可以发展成大稿”,然而实现它却已是近三个月后。

在财新做稿有着一套流程,环环相扣、紧锣密鼓。选题一旦敲定,一切从研究材料开始。寻找资料、过往报道,有必要时还可作预先采访。完成后一般对某个政策的历史、改革的思路、新的趋势已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写稿的初步思路也逐渐清晰。

而接下来才是新闻的开始。翔实的采访是写稿的基础,“采访不嫌多”是老师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但当时的选题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在北京这个他乡,一时间要找到多且可靠的采访对象实属不易。

我没有资源,只有耐性。我用了最笨的办法,从各种途径找联系方式,挨个打电话约采访。好在运气不错,通过一个好心的退休教授,之后的采访变得顺风顺水。

但是,当面对着上万字的采访笔记和庞杂的资料而无从下手的时候,我才明白,写稿才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一方面,利益二字给了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甚至思维逻辑。由于缺乏全面的知识储备,当时的我对选题的认识还过于片面,常常在采访完一个人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而在跟下一个人谈过后,又把此前的判断推翻。因此,在写稿前梳理清楚各方的利益,辨别、筛选、判断,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纷杂,也由于生疏,去芜存菁是一件很需要修炼的功夫。至今我还记得,在那十平米不到的出租屋内,蜷缩在椅子上蜗居整整一天,也只写成一段话的那种痛苦。

此外,书生气一度让我对自己很失望。受思维所限,看问题总在一个层面上铺开,写稿像写论文般艰涩。“根本读不下去”,看过我的初稿后,跑口的记者这样评价。亏得在老师的指导下,几次推翻重来后,稿子终于有了起色。

我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像记流水账一样陈述这冗长的过程,但是我想分享的最重要的那件事,如果往简单了说,只有两个字,就是“逻辑”。做稿子的逻辑、认识事物的逻辑、表达的逻辑,这些都是或明或暗的线索,只有攀附了它们,我才真正做成了这一稿。而有了这样艰难攀索的经验后,再做稿,无论大小,都变得晓畅起来。

“做新闻是有规律可循的”,带我的编辑老师曾在我抓狂的时候,淡然而神秘地吐出这句话,面带微笑。

当然,整个做稿的过程中,收获远不止这一项,但纸上得来终觉浅,非亲历不能谙也。

回想起来,这第一稿来之不易,漫长的过程考验着我的耐性和执着。好在坚持到最后,我已翻过了最艰难的那座山头。

有了这个框架之后,我那些杂乱无章的野蛮的生长力渐渐汇聚。

我开始清晰,新闻真正吸引我的是什么。是永恒的“新”。一开始,会不断有新鲜的选题、新鲜的领域等着我去开垦。了解的越多,会发现前人早已有过太多的尝试,而在他们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发掘新的内容、新的趋势、新的认识。而到最后,出于对问题的追索,这种探寻又激发了对于更为深广的知识的好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闻永不乏味,而它的魅力也在于此。对我助益颇大的一位记者一直向我灌输“记者是个好职业”,她的理由是“做记者的性价比很高,你会发现你的路是越走越宽的”。深以为然。

不知你是否察觉,上述的这一切能够发生在我这个普通的实习生身上,是多么不易。这背后是财新这个平台为我支撑起了一个宽松而友好的环境。它一视同仁地给予你信任,只要你值得托付;它同时也足够包容,允许你犯错,只要你足够努力。然后,你只需要对你的稿件负责,对合作的同事负责,对采访对象和受众负责,认同和赞许总会如期而至。

这样的氛围与财新的人紧密相关。

这里的记者编辑个个低调,但有着极为宝贵的精神属性。他们待人处事谦逊宽容,对待工作仔细较真。

粗粗感受,这种平易亲和的特质让人觉得平淡无奇。但慢慢接触后可以体会到,这种平淡是浓烈后的复归,它的背后有着极为坚定的支撑。

我被这种特质深深吸引,不仅仅因为好奇,更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理想中的自己。

我们这组人的头头,是个瘦小的江苏人,架一副眼镜,走路时一板一眼却如风般飞快。他被称作“中国好领导”。“每个人都很服他”,一个记者跟我说。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在第一次选题会上。安排一个记者的任务时,他说,“你这个题慢慢做,花一个月,甚至更久”。这成了我对财新好感的开始。

他目光炯炯,为人极为亲和,看待后辈如几出。这个“老文青”在我们眼里异常可爱。说起当年,他带着艳羡和懊丧说,“我取不出好名字,金庸小说的那些人名多么美啊”,由此他放弃了写小说的念头。

老师极爱讲故事,说到兴起时,眼里总有一种慑人的生命力。他在做记者的十余年里,跑遍了大江南北,回忆文章里,利落而精准的文字印证着他的记忆。其中,有句话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他曾搭乘长途夜车经过一片高原山群,中途他要求下车感受,而那一刻的万籁俱寂给人极大的震动,“我用很大的意志才克制住飞奔而去的欲望”,他在文章中这样说。

巨大的惊喜和强大的克制,一句话间,受彼时彼地的氛围左右,我不自觉地将它与一个新闻人在现实中的挣扎隐秘地联系到一起,并为之深深动容。

这位老师对我的指导、信任和鼓励都让我感激。但是他对我而言更大的意义是,他让我看到,一个新闻人可以如何兼有经世济民和道骨仙风。

这让我有了奔头。

半年时间很快过去,我已体会过这份职业会带给我的各种酸甜苦辣。这时,对这份职业的喜爱也就更为客观地凸显出来。

正如初来时见到的这些“平凡”的记者一样,我决定自然地成为一名安静的记者。

注:本文原载于知乎用户郭琛的回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28318/answer/38841099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