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密 · 一封来自学研姐的年末书单

2017-01-11 连昕萌 传媒志

作者 | 连昕萌

编辑 | 周欢欢

本文由传媒志原创出品,转载请授权

这是学研回归后的第 70 篇原创文章



我一度特别讨厌被人开书单。


知乎上曾有人在求书单之后咆哮:谁不知道《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都是好书?可是读不下去啊!有没有入门一点的,好读一点的?问题问完随即被人攻之:这些不好读吗?我觉得还好啊。读书本不易,有畏难情绪又想要输入新知,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你这个小同志不行啊。


且不说这种回应是否带了一丝居高临下、趾高气昂的骄傲感,不可否认的是,书,尤其是那些学术向、专业性强的书,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让人牙根发酸的老硬牛骨,正如人们喜欢把“读书”描述为“啃书”,想要摄入营养必须用上十分的力气咬牙切齿地与其搏斗。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好像总是与一些特别苦的场景联系起来,无不例外地告诉我们:读书从来是个力气活。读书是要拼命的。


两天前,齐格蒙特·鲍曼在英国利兹的家中逝世,原汁原味的“流动的现代性”成为绝响。鲍曼的大名在本科阶段就久仰已久,但彼时于我就如“熟悉的陌生人”,远观而不敢开其卷,百度一下大概知道其有哪些学术贡献就得了。而上了研究生之后则倏然发现,读书已经不再是曾为你个人加分的附加题,而成为不可逃避的日常修炼(很多高校老师对自己的硕士、博士都有阅读量的要求,如安徽大学芮必峰教授曾要求学生在三年内阅读完300本著作等)。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就是在某一日修炼时被我掀开的,尽管发现这本书没我想象的这么难读,但也决不在好读之列,笔记和伴读心得记满了书页的大半疆土(我喜欢随手在书上做笔记),最后带着或生或熟的一脑袋概念合上了书本,鲍曼的现代性在我脑内仍是不可具象的思维漂浮物,混沌着盘桓其中。


这本书阅毕之后,我开始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磨刀霍霍。虽然做好了“啃”的准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与鲍曼的著作呼应之处甚多(如二者对现代性时空观的探讨),一些概念如吉登斯的“脱域”和“再嵌入”变得极易理解。因此我一鼓作气,读了鲍曼的另一部稍稍冷门但较有现实关怀的作品《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从紧紧贴合“现代性”这一概念源头出发,触角延伸至对媒介实体的现代性特征的考察之上,形成如神经元般的小型知识地图。“现代性”不再如浮动游走的飘絮或无根之木,而纷纷凝固并编织成一张围绕现代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多维网络,让我自己在做研究的时候多了一种可自然唤醒并提取的观察视角,避免了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分离的境遇。


阅读如人,都怕成为汪洋大海中的孤岛。苏格拉底曾谦逊认为自己很无知,他的理由是,知识的圆圈越大,圈外接触的“无知”也就越多。此话我举双手赞同。唯有一点需辨明的是,大知识圈的人虽然比小知识圈的人面对更多未知的知识,但在拓宽边界的同时也比小知识圈的人握有更多选择和调整的机会,以使得自己在阅读时掌握主动权。而小知识圈的人如井中蛙,不知外界面貌而不敢冒进,只能一味浸在知识的泥潭里。因此可知,书读得越多,就越好读。尤其是在一个方向的连续阅读经历,更容易让人坚持和进行下去,上一阶段的知识在积累的过程中转化为工具,成为开垦下一知识田地的犁,如滚雪球一般,最终完成特定知识的“原始积累”。


回顾下2016年,有一些食用过的书让我印象颇为深刻,有些是专业的有些是非专业的,按可读性由强到弱列出如下。有些书可以略读,有些需要重点阅读,有些则需要精读并做详细的笔记,在简介中我会悉数介绍。推荐连续阅读一组书目,呼应关照以形成思维联系、加深记忆。


PS:以下所提供的阅读建议完全是个人体悟和经验,仅供参考。


第一组


如何观察社会:《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无缘社会》




这两本书是所推荐书单中可读性最强的两本,研究是都是社会问题。《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是北京大学教授吴飞在华北某县做的农村自杀现象的田野调查研究,全篇以可读性强的故事和对话组成,探讨在家庭这一基本组织单位中的道德资本、权力游戏、正义、人格、尊严的实现形式和冲突类型。读者可以留心一下作者进行田野观察的手段和方法,即是如何接触这些自杀未遂者、自杀者的家人的;


《无缘社会》则是日本NHK所推出的一档社会纪录片的文字版,以由此及彼倒逼追问的方式聚焦“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问题。同样是死亡,华北某县的自杀行为与日本城市公寓里的死亡有何区别?国家、社会、家庭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会在两者的比较分析中得到解决。


第二组


大国宣传与市井谣言:《弯曲的脊梁:纳粹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又是一组中外对比。《弯曲的脊梁:纳粹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美]兰德尔·彼特沃克),通过历史比较分析法对两个极权主义时期的德国宣传策略和实践进行考察,探讨国家之下的个人是如何被逐渐说服的。整本书论据翔实但略冗杂拖沓,核心观点较为集中,可拣重点来读;


今年,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曾出现在多个学者的推荐书目列表中,足见其认可度之高。我觉得这部历史述著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能从市井中流传的谣言的产生、发展、以及作用机制,上溯到其背后宏大的政治背景、经济政策、文化生态,尤其是对处于皇帝和下层民众之间的普通官员的政治智慧和生存状态的考察,颇有点《万历十五年》的味道。推荐读者在精读的同时可以在心底描摹一下作者的铺陈思路和写作架构。


如今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明显取向就是着眼于对“小问题”的纵深挖掘。就如《弯曲的脊梁:纳粹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作者紧扣宣传这一主题对说服技巧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说明;而孔氏的《叫魂》,其研究目的根本不是仅仅探究一场恐慌发生的原因,而是以此为据点对叫魂事件背后的清朝帝国架构和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进行横向的铺陈分析,如瓜蔓一般,从多个方面协作考察,这种研究取向可供参考。

 

第三组


从词语的权力出发:《词与物》&《知识考古学》




从这一组开始阅读就不再那么轻松了。福柯的著作素以飘逸灵动又晦涩难懂的形容示人,你在阅读时经常会有醍醐灌顶和“这究竟是在说啥”的两种感觉相互交织。不过,福柯的第二个写作特点就是核心观点非常明确和简洁,把握起来难度不大。


福柯曾坦言《词与物》是他写的最无趣、最难懂的一本书。这本书与《知识考古学》一起为福柯引以为豪的方法论“知识考古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福柯相信,权力在话语的互动中产生,词语没有一成不变的用法,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知识型——17世纪的“精神病”与19世纪的“精神病”所指代一定是不同的。每一种时代的话语的意义被那个时代与它互动的其他话语所塑造。有兴趣的话建议精读。

 

第四组


传播学史的两种梳理方法:《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



前者的盛名早已被广大学子所知,我最早了解到罗杰斯的这本书也是在相当正式的本科课堂上。有趣的是后者——这本曾经被北大教授程曼丽所推荐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述著,演绎了另外一种传播学史的记叙方法——作者丹·席勒从生产者共和论关于劳心劳力的争论开始,聚焦传播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时间发展为虚线,探究了杜威、米尔斯、雷蒙·威廉斯、霍尔等各大学派领军人物关于生产、劳动、传播关系的看法,探讨过程中凸显了人的地位。作者详细的篇末注释占到全部篇幅的1/4,每页都是干货,强烈建议精读。不过惭愧的是,小编自己都没完全看懂,估计还得回炉重温个几遍。


推荐的书目大概就是这么多了。离农历新年还有半个月,考完研的、考完期末的乡亲们可以回去喘口气了,在解压的同时不妨翻翻上面那些书,或许有你喜欢的呢。

 

开卷有益,未来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向阅读致敬。我一直坚信,或难读,或好读,任何书都不会是一无是处的废纸,任何书都会增进新知,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书。



微信公众号 | chuanmei12321

微信私人号 | xueyan12321

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投稿地址 | nickdessert@sina.com

商务合作 | xueyan12321@126.com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权威萌化|太平洋屠杀|六小龄童|美人鱼|A4腰|柳岩|柯以敏|和颐酒店|网红|科比|川师凶案|杜蕾斯|魏则西之死|雷洋事件|奇葩说|杨绛去世|网络直播|薛之谦|高考状元|性侵女实习生|大鱼海棠|南海仲裁|中国新歌声」




请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你身边曾经读过学研的人

“倡导独立思考、有态度的传媒人格培养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但不失温度

我们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这里是新闻传播学子和新媒体人的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