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划重点!中国传媒业新生态,李良荣大大这样说…

2017-05-25 学研哥 传媒志

  讲解 | 学研哥

编辑 | 李肖园

本文由 传媒志 原创出品 转载请授权

这是学研回归后的第 143 篇原创文章



好久没有给传媒考研学子们出干货了。前些日子李良荣教授来我校进行了一场“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与新业态”的主题讲座,本期的推送主题就和这个有关。李大大是什么人我就不赘述了,18年考研的同学还不拿出你们的《新闻学概论》好好抓知识点、记笔记,这本“新闻传播考研通吃版”圣经你要是还没梳理过,那可就要抓紧咯!



话说回来,我特地挑选此次讲座主题作为考研重点进行推送,还有一个原因:回到宏观视野,回到中国传媒业的业界现实本位是新传考研复习的一个盲点。大家备战考研时会被告知梳理很多教材知识的框架、细碎的名词概念、机械的理论背诵特定事件的分析,但是这些大抵停留在中观和微观的层面,缺乏宏观的意识关照。李良荣大大的报告内容正弥补了许多学子忽视的外部庞大环境,我们希望将这期推送帮助大家建立这种认知,即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进入去分析很多现象,才是正确、合理的。


【四大变量】


李良荣教授认为,目前影响中国新闻传媒新业态与新生态的四大变量包括:

(1)政府规制;(2)技术力量;(3)资本介入;(4)社会变迁在这些变量的复杂组合与作用之下,又形成了当前传媒业的四种基本表征:


1. 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已经成型。

2. 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基本成型。

3. 新的运行模式:新闻生产和分发分离。

4. 新的生产与传播模式: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和传播媒介的“去边界化”。


▶ 学研解读 

   

传媒机构的所有制形式是媒介经营管理里面的考点,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所有制」属于微观层面的表述,应与宏观层面的「混合经济」做区分。中国的传媒机构长期以来参照国家机关模式,属于事业单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才逐步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西方媒体的混合所有制特征非常显著,事实也证明混合制不仅不会削弱原资本对企业的控制,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资源并整合其他资源以提高效率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还在深化,市场会变得越来越自由,传媒机构混合所有制也已经成为共识。

 

除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化改革,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势力入局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对于90、00后这一代数字原住民而言,应该是感触很深的,互联网作为一个没有空间的空间、没有组织的组织、没有时间的时间,已染成为了无远弗届并试图连接一切的存在我们困惑可能恰恰在于“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这种习以为常的影响视而不见。

 

李良荣大大所说的“生产与分发分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内容分发平台的崛起。新闻生产源的地位被削弱了,新闻聚合平台反而成为了更便捷的新入口;而另一个新表征则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机器算法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把关人”。由此,技术赋权带来的还有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此处有两种理解方式:(1)公民新闻的崛起使新闻采写不再仅需要依赖专业性媒体机构;(2)内容作为一种更宽泛的信息概念正在取代新闻填充我们的注意力。技术与主体必然是一组互动关系,用户媒体的接触习惯也呈现出移动化、碎片化、多元化、互动性的趋势。博客、微信公众号、直播……都在使媒体本身走向“去边界化”。


一、资本大鳄向传媒业进军,引发新闻业变动


接下来的六点都是新业态与新生态的表征。李良荣老师谈到,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互联网资本强势介入传媒行业的态势,包括(1)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2)知名传统媒体的购买;(3)以及打造网络平台吸纳媒体入驻;(4)打造自己的原媒体。国外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近些年《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纷纷易主求生。而中国自2015年开始大举推行“媒介融合”、“数字中国”、“互联网+”等国家级战略,技术进军传媒业得到了政策扶持,逐渐架构出完整的媒体集群。



▶ 学研解读 

学研解读 

传统媒体的没落不等于传媒行业的没落,恰恰相反,传媒领域被公认为是最具吸金能力的行业之一。“互联网”与“媒体”联姻的优势体现在提升企业影响力(传媒被认为是有力的宣传喉舌),注意力经济(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受众注意力愈发成为广告主的争夺焦点)、业务模式创新,以及通过横向布局寻找未来新增长点(传媒总是被新技术最先影响的领域)等方面。互联网巨头的跑马圈地已经成为业界常态,如果说阿里巴巴这些年的大手笔收购、投资主要集中在(1)(2)两点,那么请大家不要忽视另一大巨头腾讯,这个属于中国最早一批新闻门户网站的公司,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社交领域的成功又占据了注意力经济的风口。腾讯的传媒帝国不仅包括早期门户网、地方站点(大X网),还对垂直媒体(财新传媒、创业邦)进行了投资,另外依托于社交优势的内容分发不容忽视。而近些年较大的动作是影视、视频、娱乐、文学、动漫等领域的整合,典型代表就是“企鹅影业”的成立。由此我们看到,互联网时代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新闻机构向泛传媒领域扩展延伸。


二、中产阶级崛起和舆论新生态


在探讨目前中国的舆情状况时,李良荣大大指向了舆论发声的主体——中产阶级人群。我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占据了人口的20%,正在成为最稳定、坚实的社会阶层。这批以70、80以及90后为主的中坚力量同时拥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的光环,也背负着“高消费、高承担、高焦虑”的担子。李老师认为,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呈现出四种特征:


(1)安全与稳定成为网络舆情的基本诉求。

(2)微博舆论场重新崛起,舆论传播不再仅依靠传统媒体。

(3)网络日益诉求理性化的表达。

(4)有组织的网络群体正形成,不再是乌合之众。



▶ 学研解读 


大众媒体与社交媒体两股并重的传播时代,热点事件刷屏已然成了一种常态。李老师的提要给了我一个启示,就是不仅要关注大家“说了什么”,而且应该愈发重视“在说”。网络舆论并不等同于现实社会舆论,是有阶层偏向的。赵云泽、付冰清两位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网络言论更多代表着社会中间阶层的“民意”,中产阶级掌握的话语权比例最大,社会上层次之,而社会底层则最小。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雷洋案、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徐玉玉案等等事件,都展现了中产群体作为“意见表达派”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的公民政治参与。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质让许多舆情首先发酵于社交媒体,然后通过舆论压力倒逼公权力应对,促使专业媒体深入调查。

 

这是公众参与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网络也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中产阶级的日常焦虑。飙升的房价,下行的经济,艰难的择业环境,“逃离北上广”的类型话语已然呈现周期性爆发的态势。新世相的营销策划因为抓住了社会痛点,所以大获成功。除了忙碌于工作的都市白领们,为人父母的中产阶级更有他们的忧虑,关于孩子、学区房、教育公平、阶层固化……由这些衍生出的“校园霸凌”事件,“上小学查三代”事件等等,都反映了真实的社会问题。我们在分析舆论问题时,往往会陷入就舆情谈态势,而忽略了背后深层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当搞明白了舆情传播等一系列“是什么”问题时,进一步去探究“为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


三、新生代和传媒的新业态


李良荣教授高度评价了95、00后的新生代网民,他们正在逐步重塑网络舆论的基本形态。世代青年生活在物质环境优裕、社会环境兼容多元,他们是“丰裕的一代”,但在心理上又稚嫩、善变而脆弱。这是真正的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手机娱乐派”,他们高度沉浸于虚拟的赛博空间,从小生长于高度媒介化和消费娱乐化的环境中。他们对时政新闻的敏感度不高,往往以拒绝“严肃”的叛逆姿态呈现在网络空间上,但同时又怀着强烈而朴素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小粉红”成为他们的身份标签,2016年的“帝吧出征Facebook”事件成为其代表作。主动拥抱新思维与新变化,作为当前互联网上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喜好决定着媒体的未来。



▶ 学研解读 


同样是一种面向主体的解读,如果说中产阶级是网络舆论形成的中坚力量,那么青年世代正在逐渐成长为一种异质力量,与主流的话语之间有对抗、有妥协,有顺从,是一个复杂的结合关系。提到“青年”,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联系到“亚文化”。诚然,青年亚文化催生了当今传媒业的一些新尝试,比如在全球范围内声名大噪的VICE,极具叛逆性却从边缘突破,做出了主流媒体无法做成,而且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严肃新闻。中国的现状更加复杂,“左”与“右”的社会思潮也在青年群体中涌动,五毛美分的相互攻讦在互联网舆论场中频频可见。“帝吧出征FB事件”带给社会主流阶层的震荡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在分析汹涌的青年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时,我依然认为“为什么”的思考比“是什么”的判断更重要。换句话说,与其将“理性/非理性、冷静/情绪化、辩证/偏激”的二元对立作为事件的结论,不如深入去挖掘影响行为的当代青年生活史、情感结构和媒介消费习惯这些可能的致因。



四、“后真相”时代


2016年,继《经济学人》发文将特朗普的当选作为“后真相”时代序幕拉开的标志之后,《牛津词典》将Post-truth选为了年度词汇。李老师认为,Post-truth描述的是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种种情况。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将是继上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以来,新闻报道客观性、新闻专业主义的再一次重大挑战但即便如此,“真相永远需要深入调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互联网使得传统新闻业的存在基石受到破坏,所谓“转型求生”若不能想通这一点是无济于事的。



▶ 学研解读 


2016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当选的“黑天鹅”事件所造成的余震必然会在2017年中慢慢显露。虽然这两个事件不一定会作为18年考研的热点事件来考察了,但是铺天盖地的“假新闻”现象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这点,建议大家可以好好看看《新闻记者》2017年的专题内容《2016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另外,社交媒体与假新闻可能正在重塑这代人的集体记忆,对于日常沉浸在网络社交圈子并由这些传播链接受新闻内容的人来说,过滤泡泡和信息茧房的问题可能会日益严重。记忆塑造群体身份,群体身份反过来又塑造记忆,这是一个潜在的恶性循环。不同的群体之间会产生越来越大的隔阂这样通过公共领域构建真正的交流和对话就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假新闻”对新闻业的冲击和启示也是空前的。如果说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传统传媒业的一套规训与话语,在互联网新环境的冲击下正如风中浮萍,那么明日新闻的运作逻辑或许需要调整,从过去信息稀缺的“把关人角色转向未来信息盈余的“审核者”角色。胡翼青教授在《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中提出了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结合、相互弥补的可能性,即传统媒体继续作为深度调查报道的角色,与对假新闻、流言进行实施核查的角色将仍然发挥作用。


五、众媒时代的自媒体转型


自媒体经过大浪淘沙的野蛮生长之后,正在走向更专业化、针对性的精致发展。更多专业媒体加入到了自媒体阵营中来,自媒体本身的不断商业化也形成了“意见的自由市场”。众媒时代,众生喧哗,李良荣教授指出了运作机制中日趋明显的四大表征:


(1)传统的大V、V转场或转型,更多专业媒体人加入自媒体。

(2)自媒体出现专业机构化运作趋势。

(3)资本与公知合流商业资本逻辑的影响日益变大。

(4)舆论场中评论多事实,迎合粉丝群倾向明显。



▶ 学研解读 


当信息成为了极大过剩的外在环境时,(有效)信息本身反而成为了稀缺资源,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嘲弄的悖论。结合“后真相”时代的知识点,当人们将信任与意见交付给情感驱动力和过往生活的经验信仰时,客观事实反而变得无力了。在一件接着一件挑起民意的热点事件中,你们会发现微信公号博主的意见而非媒体的报道成为了公众信任的来源。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真正不断被“意见领袖”消解,不同的意见领袖将代表不同的阶层和受众说话。然而,当信息成为流量并变成一桩生意时,注意力经济背后的资本因素更需要引起重视。传媒志曾做过一个《戏说自媒体江湖十大门派》的专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找来看下,知名大V为所面向的特定阶层受众代言,进而获得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运作显而易见。比如,连岳代表着中国极右意见的人群,占豪则代表着主战的左派;吴晓波频道做着中产阶级的生意大蛋糕,新世相则在迎合新世代的年轻女性;咪蒙、罗辑思维也各有人爱。“屁股决定脑袋”是一件危险的事,因此分析当前的舆情舆论,很多时候光从面上讲是不够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路或能提供更多思路。



六、视频时代已经来临:新闻的视觉化表达

时至今日,“无视频不新闻”已经成为了新闻生产的一种常态。新闻对视觉化表达和呈现的要求越来越高,视频的内容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受众所认为的报道真实度、可靠性。李良荣大大由此提出了五项视觉新闻时代的表征:


(1)电视新闻正在收到严重冲击。

(2)数据新闻不断力求可视化表达。

(3)视频新闻成为趋势,眼见为实,视频新闻。

(4)直播新闻日益火热,“大众麦克风”转向了“大众摄像机”。

(5)VR/AR新闻将在未来崛起,因为新闻不再用来读而是用来体验


无人机报道天津大爆炸


VR将使全景新闻成为现实


▶ 学研解读 


世界图像的时代》的演讲中,海德格尔:“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去中心化碎片化移动化……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习惯认知,读图时代的到来将使“视觉传播”相关理论变的日益重要。数据新闻、直播无人机VRAR将仍然长期新闻传播考研的热点议题技术角度和媒介伦理角度去解读这些新现象同样重要。

 

强烈建议18备战考研的学子收藏本期内容,并在考前再次复习。

 

最后感谢李良荣老师的讲座授课!



微信公众号ID | chuanmei12321

新浪微博 | @新闻传播学研

商务合作事项 | 微信ID:xueyan12321

本公号及旗下内容分发平台接受读者投稿

地址为:chuanmei12321@163.com

投稿内容可包括但不局限于

学术探讨、传媒就业、考研故事、读书心得、事件评论


点击以下关键词,即可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时事热点

里约奥运王宝强徐玉玉VRG20新海诚乔任梁和颐酒店张靓颖筑梦天宫美国大选黑镜朱碧石梨视频直播双十一爸爸4丢书大战林丹出轨宁泽涛支付宝罗尔事件你的名字聂树斌雾霾小程序年终特评

▶学研干货

论文选题数据新闻新媒体编辑找英文期刊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史大咖舆情研究必读书单智媒元年考研论述沉默的螺旋精准报道新闻通稿识破假新闻18考研招生年末书单

▶传媒人生

电视台新闻系学业规划美媒稿费蓝瘦香菇传播学追妹新传学生朋友圈纸媒寒冬记者生存普利策奖记者节单身狗做媒体娱记财新传媒实习考研体验媒体试水男女友记者写作高危职业考研遇见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