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删了我儿子的游戏,我是混蛋吗?”

毒舌科技 2021-01-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游戏研究社 Author 一个栓子

来源:游戏研究社





在全美最大论坛Reddit上,有个叫作“AmItheAsshole”的版块,直译过来就是“我是混蛋吗”。如果哪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就可以来这里发篇帖子讲讲,让大家评理,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个公认大坏蛋。


前一段时间,一位爸爸成为了版块内的风云人物,而他的混蛋事迹是——删掉了自己9岁儿子电脑里的《我的世界》。




故事的起因,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起床难。


自从疫情爆发,世界各地的学校都纷纷改成线上教学,于是相当一部分教育孩子的重任又回到了家长们的身上。这些责任往往是隐性的,比如学校日常带来的规律作息——小朋友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学校都不用去了,还早起干啥?


可家长们不能坐视不管,发帖的这位父亲就是如此。他表示,自家儿子本来应该每天早晨七点起床,但过去的一个月里往往拖到九、十点钟才爬起来——连闹钟都叫不醒他。


“我不想去叫醒他,因为按时起床是他自己要学会的能力。”这位父亲写道。于是,他采用了警告的方式:“两周前我就告诉过他,如果继续赖床,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也。”


父亲发的帖子


但很显然,小孩子的自制力并不足以达到这个要求。虽然一开始他儿子还能按时早起,但一个星期之后就故态复萌。最终,这位父亲的忍耐到了极限。在最后警告过一次之后,儿子第二天又赖床到了11点。


于是他径直走到儿子的电脑前,删掉了他的《我的世界》存档,并且宣布接下来一个月禁止他玩游戏。


当他告诉儿子这件事的时候,小朋友立刻嚎啕大哭,因为这被删掉的并不是普通的一款游戏,而是他精心设计出的世界。


“他在《我的世界》里的岛上建了一座非常惊人的城堡,曾经非常骄傲地展示给我看过。”这位父亲回忆说,“(被删掉后)他告诉我他在里面花了一整年的时间。”


很显然,这位父亲平时并不太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我的世界》里干什么。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娱乐工具”。


今年3月还有一群日本小学生在游戏里搭了个礼堂,举行了毕业典礼


就这样,孩子无法接受,又哭又绝食,当爹的跑到网上发帖,真诚发问:“我真是个混蛋吗?”


网友们一致评价:是的。


很多人的看法来自共情,这是人类天生就有的一种能力——举个例子,当你看到电影里的人被酷刑折磨的时候,可能也会觉得自己的身体隐隐作痛。而在这件事上,很多人也在被删掉存档的9岁男孩身上体验到了相同的感受。


在评论区里,有位网友提到了自己的遭遇:“我的妈妈就像你一样。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向她敞开内心、展示我引以为豪的一切,因为我知道那会成为她用来伤害我的弹药。”


和母亲的关系也影响到了ta的人生,“我自暴自弃,因为我宁愿剥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被人夺走。现在我离开家已经20年了,还是在自我沉沦中苦苦挣扎。”


“(你的儿子)努力了一整年,现在他被一个把早晨七点起床看得比发挥创造力还重要的人扔进了孤独之中。”


这位网友的发言成为了获赞最多的评论之一,许许多多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在下面跟帖。


有人说:“想想看,你把自己在《我的世界》里精心制作的东西给父母看,但他们却是会因为生气就把它直接删掉的那种人。你该怎么面对他们?”


对于一个9岁的男孩来说,这也许会是个影响人生的问题。




如果你在早年“鬼畜群星”正流行的时候关注过A站或者B站,那你十有八九看过下面这个视频:


大部分人都对那个把遥控器往屁股里塞的动作记忆犹新


对视频中的这个狂怒男孩,中国网友给他的诨名叫作“美国Boy”(与之相应的还有个“德国Boy”,就是玩游戏砸键盘那位),而在自己的国家,人们叫他“WoW Freakout Kid”(《魔兽世界》抓狂小孩)。


他抓狂的原因,是他妈妈删掉了他的魔兽账号。


要你向不玩游戏的朋友解释“删号”的分量的话,你可能会一时语塞:删号,删号当然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了,可它有多严重呢?这是个不太容易计算的问题。


对于像美国Boy这样的《魔兽世界》玩家来说,首先损失掉的当然是买游戏和月卡的钱,但我猜这对他来说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真正重要的,是花在游戏里的那些时间、精力,还有靠它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成就感。如果是《魔兽世界》,那就意味着你的角色,你的坐骑,你的绝版成就和称号;如果是《我的世界》,那就代表着你一砖一石建立起的伟大王国或是小小村落——如果是《动物森友会》呢?那就意味着你苦心经营的小岛,一霎之间化为乌有,村民们也离你远去。


即使是作为成年人,即使是在脑子里想想,我们大概都很难接受,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大家都在笑,但在内心深处,其实也会有这样一种感同身受:如果我的号被家长删了,大概也会想要这样发泄一番吧。




而这种事情的发生,无论是妈妈删了孩子的号,还是爸爸删了孩子的存档,需要的恰恰是“没有共情”,这一点,中外家长其实都一样。


去年年底的时候,还有一位叫七里信一的日本家长因为类似的原因上了热搜:他砸坏了孩子和孩子朋友的3台Switch,同样是为了“教育”。他不仅把这当作育儿经验写了篇博客,还洋洋得意地在结尾附上了自己总结的“骂孩子指南”。



可想而知,这篇博文在火起来之后,迅速成了网友们争议的源头,人们的看法也一样集中:这怎么能算是成功的教育方法呢?


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套用到开头删孩子存档的那件事上,但那位父亲至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七里信一却把它看作“成功案例”,直到被网友批评才醒悟过来。


而在我们的身边,后一种家长,可能才是成长中的主流。这并非是因为他们不够“爱”孩子——他们大部分都真心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只是,因为缺乏共情,他们不自觉地走上了忽视孩子想法与爱好的道路。


身为玩家的我们,其实有时也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在游戏中所投入的价值。并非要到“十里坡剑神”的程度,或者氪了多少金进去,只是为它所花的时间、精力和爱,这就已经足够。


当社会对游戏不太宽容的时候,经常出现的论调就是漠视“玩游戏”本身的价值,把游戏这种行为本身贬为了“不务正业”的不良爱好。


而在潜移默化中,它也影响了玩家们自己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来了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不理解。比如主机玩家、PC玩家和手机玩家之间不休不止的混战——说到底,不过就是一句“你玩的游戏没有价值”罢了。


这样说来,和那个删自己儿子存档的父亲,可能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无论是育儿也好,讨论也罢,我想,坐下来认认真真去看待他人所珍视的事物,承认它的价值(哪怕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都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美好一些。


感谢您的认真阅读,如果喜欢本篇文章,就点个“在看”或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吧




毒舌科技 l ID:dushekeji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 当手机品牌为了电池绞尽脑汁时,用户们想起了十年前的科技。。。⊙ 在这起悲剧中,“不作不死”的评论只会暴露偏见⊙ 老铁们冷静,先别抢头盔!⊙ 救救雪糕,别让它当网红了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