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解读 | 这一年,全面回归教育规律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记者 张婷



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对这个争论了两千年的教育问题,习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视察北京大学时给出了明确答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书记的“5·2讲话”以及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带着总书记的殷殷期望,教育人再次扬帆远航!    


2018年,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掀起了以生为本、回归教育规律的大讨论,从教育部到省市县,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问题导向、顶层规划、突破障碍、厘清责任,一项项任务清单层层落地,一幅幅精准“施工图”徐徐展开……    


高教: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5·2讲话”之后,仅一个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就在四川成都举行,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全国本科教育大会。会议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主题,高扬人才培养主旋律,把本科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篇章!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对大会当天的盛况记忆犹新,“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大会将主题定在建设一流本科上,是解决我国高水平建设发展中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新时代、面向2035的迫切需要。”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生在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8∶1,毕业生中本科生占比8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6000多万名本科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一年来,本科教育持续升温,“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育部部署全面整顿本科教育秩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清考”,许多地方和高校专门出台了加强本科教育的意见,提升教学质量,教授回归课堂。    


在华中师大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代晋军专注教学,在9个智慧教室一同开讲线性代数,创下同时带8个班、学生平均成绩高出其他班20分的纪录。这是该校实行本科教学改革后的一个缩影,从营造教学环境、变革教学理念、创新评价方式、发展教师能力等8个维度重构本科育人体系,通过组建本科生院、开设“教学节”、设立“教学创新奖”等手段,推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加速本科教育“四个回归”。    


一年来,教学标准立起来了、制度建起来了、改革动起来了、特色亮起来了。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上年有大幅提升,其中对教师教学水平、育人意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提高了8至10个百分点。    


这是一份让人欣慰、让人振奋的“成绩单”!    


职教:校企融合 政策保障    


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培训基地,用于教学的3台直梯、1台扶梯总是市场上的新款,为了培养电梯维修人才,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过一段时间就会送来最新的设备,供学校使用。    


在院长戴裕崴看来,职业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双方协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共组专业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这样,学校教学与企业发展同步了,学生技能与实践接轨了,企业再也不愁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了”。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些年,尽管校企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现实层面仍有不少难题: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学生实习实训怕出意外,职业院校师资水平跟不上企业需求……这些横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障碍,像大山一样难以逾越。    


从2010年开始,《教育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法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2016年,中央深改组要求尽快印发有关校企合作促进的政策文件。    


2018年,各方期盼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正式出台。《办法》明确了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合作形式,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同时还拿出了监督检查办法,可以说,基本建立起了一套校企合作的制度框架。    


一年来,校企合作被多次提上地方政府的日程,成为地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年来,相当数量的企业因为校企合作成效显著,被地方政府表彰、奖励,享受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或税收减免;    


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走进了职业学校,他们不仅能拿到相应的待遇,在校企合作中产生的教育教学成果也会被同等奖励;    


一年来,大批的职业院校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生产线上锤炼专业技能,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带回教育教学之中……    


截至2018年,共有1400个职教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此前,2017年底,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侧重产教融合、《办法》侧重校企合作,两个文件共同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回归育人规律的政策‘组合拳’。”教育部职教司副司长谢俐说。    


“减负”:治理规范 杜绝乱象    


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完成率达98.9%!    


多年来,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重违背育人规律。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令禁止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严令禁止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    


这几个“严令禁止”,开启了一场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回归教育初心、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行动。    


各地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广州市教育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公布治理时间表、举报电话及邮箱,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北京市海淀区向课堂内的教学要效率,制定《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中小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严控学校赶进度、超难度、突击教学,严禁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    


4月,包括新东方、学而思、学大教育在内的全国160家校外培训机构共同签署《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承诺依法、诚信、规范办学,避免“超纲教学”“强化应试”,绝不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等。    


5月,教育部等部门派出7个督查组,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    


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动各地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过去一年,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被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机构必须按时整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得到有效治理,“补课热”“择校热”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这场持续一年的治理行动,不仅使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得到了规范,还探索了公安、人社、工商等多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了回归育人规律的共识,家长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是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要为他们的一生幸福奠基。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基础教育将站上新的起点。”中国教科院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张彩云高兴地说。    



数说


高等教育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上年提高了8至10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

    

截至2018年,共有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基本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基础教育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万所,存在问题机构27.3万所,现已完成整改27万所,完成整改率达98.9%。

    

“四个回归”

    

“四个回归”是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但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却有着同样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教育走过了“穷国办大教育”“规模发展”的阶段,已进入推进公平、提高质量、促进创新的新时代。“四个回归”体现了2018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特征。




图 / 摄图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完—


往期推荐

观点丨大学国际化:“马太效应”进行时

观点丨教育政策:需要关注人和学习

观点丨一流本科教育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观点丨面对未来发展的生活素养—— 《剑桥大学生活素养框架》解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