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用优质学科资源涵育拔尖人才——南京农业大学致力于本研衔接、寓教于研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记者 万玉凤 

通讯员 许天颖


托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读大四时,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生张笑凡,就收到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的录取通知书,作为直博生,她将在那里完成至少5年的研究深造。就读“金善宝实验班”的她,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笑着说,自己的“科研大脑”在大二时就被“撬”开了。

    

依托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南京农业大学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改革探索。在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教授看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确保“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持续供给是涉农高校的重要使命。学校通过“本研贯通、寓教于研”,将一流的师资队伍、科教平台和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

本研贯通: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游学”启蒙

“小‘RNA’(核糖核酸),只占据了基因编码的1%,却可以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是控制植物生长的关键组成。”张笑凡说,大一参加实验室“游学”时,师姐的一句简单介绍,犹如一颗无意中投来的火种,点燃了自己的科研之焰。

    

她所说的实验室“游学”,是南京农业大学针对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面向全校最为优势的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科的优秀本科生,推出的一项改革举措。教学改革项目参与者、南农大农学院院长朱艳教授告诉记者,此举先选“好苗子”,紧接着就是实验室轮训科研“启蒙”、一对一学术导师“领进门”。

    

从2009年开始,南京农大面向所有新生选拔“金善宝实验班”,按照10∶1的比例挑出“底子好、爱科研、善思考”的优秀大一新生。结合其专业兴趣,大一下学期就将其分组,派到一流学科所在的重点实验室接受轮训。

    

“实验室轮训的目的是‘学术启蒙’,让抽象的‘学术前沿’在大一新生面前变得可触可感。”朱艳介绍,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光说不练”的“前沿”是模糊的、抽象的,而进入到实验室,会有师兄师姐告诉他们手头正在做的实验是什么、要怎么做、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遭遇到了什么瓶颈,这样就将抽象的“前沿”变得可触可感。

    

张笑凡笑称,在自己的科研大脑被撬动后,追随着这道“光”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导师”、擅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索小RNA领域的黄骥教授,并最终将毕业设计的选题扣在了这个方向。

    

大一下学期实验室“游学”,大二上学期选定导师、明确方向,和“金善宝实验班”大部分学生一样,张笑凡进入研究性学习比普通的本科生快了好几个节拍。

    

“原以为只是挂个名、做做实验室小助手,没想到,导师是动真格的。”选定导师后,张笑凡“冷不丁”地开始了与研究生们一样的科研节奏。

    

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交流学术动态、讨论实验进展、阅读全英文文献。张笑凡逼着自己去阅读《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师兄师姐们一起去“泡”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导师抛出的刁钻问题中一个个地“打怪升级”……张笑凡说,她这只被“赶上架的鸭子”,竟然渐渐地感到了“春江水暖”。

    

“在研讨会中,很大一部分本科生的表现超过了研究生。”朱艳表示,本科期间,让本科生完全主导研究不现实,但是可以扎实掌握研究方法、快速进入学术状态。在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培养中,我们鼓励学生在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导师指导下,围绕一个选定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直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真正地将“本研贯通”起来。   

”寓教于研:专业课程群构筑“师生学术共同体”

“既然是调控植物生长的关键组成,小RNA在干旱、低温等胁迫环境下,就应该有差异表达。”大三的一次研讨会上,张笑凡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假设。

    

“问题提得不错,但需要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去看看这是不是一个‘真问题’,然后做实验去证实或者证伪它。”导师黄骥当即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生物信息学”是黄骥教授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教授开放课程”。这是一门典型的前沿交叉课程,打通了作物学与信息学、生物学的知识联系,教学生如何用编程语言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教授开放课程”是学校为教师们量身定制的一种特殊课堂,要求教学者根据自己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或者技术推广的工作内容,结合教学要求,面向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学生开设的研究型专业教学课堂。在南京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作物学,以及进入ESI全球1‰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中,这样的“教授开放课程”每年能开10门以上。

    

“这门课难度不小,对于教师而言,要把最前沿、最具实践意义的内容放入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跟得上节奏,课后也得多花功夫。”黄骥说。在“程序员”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了一年多,张笑凡成功地使用编程的方法,找出了胁迫环境下小RNA的差异表达。

    

如果说黄骥的课打开了张笑凡发现科研问题的一道大门的话,两门选修课“基因编辑”和“基因组学概论”则帮助张笑凡打开了另一扇窗。而这两门前沿课程的设置,得益于农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率先开始的“课程组群”建设探索。

    

以往,某一门选修课往往是多个教师来讲,教师们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专业方向不同,常常都是耕犁好自己的那块“承包田”,没有大纲、没有监管、没有交流,几个教师的课程之间常常“脱节”。

    

农学院作物育种学课程群负责人洪德林教授说,2010年开始,农学院组建起专业课程群,重组教学团队,选拔教学、科研做得好的多位“长江学者”等担任首席教授,老、中、青三代教师一起坐下来商讨教学大纲怎么定、内容怎么选、课程怎么讲、考试怎么考,确定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核心知识、提升知识、实验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经过重新梳理的“课程群”前移了学科前沿知识,学生在本科后期就可以选修研究生课程。张笑凡实验中用到的“基因编辑”前沿技术,就是在课程群讨论中,一位青年教师结合现代农业的研究趋势,提议必须加入的。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项目参与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叶永浩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经组建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等11个专业课程群与教学团队,作物遗传育种、细胞遗传学等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11门,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等国际专家短期课程3门,以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师为核心,构筑起了氛围浓厚的“师生学术共同体”,探索研究性教学。   

走向前沿:“三段式”培养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

在董维春看来,“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就是要面向世界一流水平,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服务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培养能够解决现代农业重大理论问题的卓越人才。

    

“我们的改革扣住三个问题,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中如何实现精英人才培养?在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如何强化研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科研耦合关系中如何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董维春告诉记者,学校从1996年开始,在优质学科资源汇聚的两个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率先试点,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侧重“科研体验”的本科教育、侧重“科研实践”的研究生教育,直至侧重“学术职业训练”的青年教师培养,三阶段一以贯之的创新人才培养链。培养后期更加注重国际联合培养与科研合作,引导青年学子走向国际学术前沿。

    

植物保护学院“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国家特聘专家董莎萌教授就是三段制培养立交桥的全程体验者,2003年本科毕业后,经5年硕博连读获得了博士学位,其间通过相关项目到加拿大农业部联合培养一年,博士毕业后又到英国某实验室合作科研3年。目前已留校任教的他,非常注重并善于引导学生走向国际前沿,用他自己的话说,角色“从国际交流的桥上行者变成了护桥人”。

    

在农学院,80多岁的盖钧镒院士多年来坚持给本科生讲授专业导论,亲自参与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的视频录制;陈佩度教授60多岁仍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积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全部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近5年来本科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研究生课题几乎全部来自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黄骥介绍,从“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改革试点开始,累计18届学生受益,涉及本科生、研究生共2000多名。张笑凡所在的“金善宝实验班”,72%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100%读研学生被“985”“211”高校和中科院等高水平学术机构录取。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如何评判?董维春认为,在三段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阶段是“涵养期”,即侧重于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涵养与内化;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博士阶段,是“表达期”,能够在导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解决重大理论问题;青年教师学术职业训练阶段,则是“延伸期”,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产生系列研究成果,表现出明显的拔尖创新能力。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植物保护学院,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近6年培养的博士生在《自然》《科学》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6篇,学校近年来两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一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重磅成果,第一作者均为在读博士生。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钟山学术新秀”计划等方式追踪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培育,培养未来10年的学术带头人。该计划实施的6年间,3批“钟山学术新秀”近百人中,已有30多人晋升为教授,晋升教授时平均年龄为34岁。


图 / 摄图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完—


往期推荐

观点 |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观点 | 英国力争人工智能领先地位

观点 | 重构教育生态是人工智能新使命

观点 | 让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

观点 | 人工智能促教育2030议程实现

观点 | 法治如何保障教育现代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原文”

喜欢我们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