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名画中的瘟疫

你值得关注的: 律新观察 2020-09-14
白昼战胜黑夜 / Antoni Caba

持续一个多月的疫情,让我们联想到千百年来,贯穿人类历史的种种灾难。面对令人绝望的境遇,我们应该如何积极而有意义的生存?「灾难」有意义吗?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反思「天灾」与「人祸」?不管是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是过去的SARS病毒,抑或是臭名昭著的埃博拉病毒等等,它们所带来的疾病,在历史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瘟疫。历史上那些悲惨性的瘟疫灾难,是我们无法忽视和逃避的伤痛记忆。人类的文明也借艺术之手,生动形象地记录了那些死亡和毁灭的悲惨瞬间。那弥漫着悲哀气息的绘画,穿越时间与空间,令人心悸、不寒而栗,却也让后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曾经瘟疫笼罩下的恐怖气氛,最终直面痛苦,深刻反思,从而尽快地走出灾难的阴影。
人类历史上八大最严重的瘟疫记住那些灾难和创伤是为了避免历史重演
The plague of the Philistines at Ashdod
在所有天灾之中,瘟疫是比较特别的,和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海啸不同,这类天灾是突然发生的,不论后果如何严重,也必然很快结束。

但瘟疫不同,瘟疫是一个过程,从爆发、扩散到遏制,整个过程都有人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果哪个环节有人为延误或不恰当的处理,瘟疫也会成为「人祸」。
有时候,这样的记忆还不能公开、充分的讨论,保存就变的难上加难。然而,「人祸」的灾难记忆比「天灾」记忆更重要,对后世教育的意义也更深远。
【1】雅典鼠疫Plague of Athens 公元前 430 - 前 427
Peloponnesian War
公元前430一公元前427年的「雅典鼠疫」,发生在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

当疫情初现端倪时,由于长期以来的偏见,雅典人一口咬定是斯巴达奸细在蓄水池中投毒所致。
非但没有认真防控疾病蔓延,反而将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在军事讨伐上,导致问题解决方向完全错误,待找到根源时已乏力回天,最终酿成了这场瘟疫惨剧。

雅典鼠疫在3年的时间里,几乎摧毁整个雅典,消灭了近一半人口。城内外死伤一片,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地狱般的残酷景象。

后来由米希尔·史维特斯所绘的「雅典鼠疫」,生动再现了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所描述的那场灾难的景象。

Plague in an Ancient City, Michiel Sweerts
【2】
古罗马安东尼瘟疫
Antonine Plague
公元164-180年

Plague at ashdod,Nicolas poussin

尼古拉斯·普桑「阿什杜德的瘟疫」,真实描述了公元2世纪中叶,古罗马安东尼大帝执政时期,突然爆发的「安东尼瘟疫」。

史学考证认为,「安东尼瘟疫」是镇压叙利亚叛乱后,罗马军队带回罗马帝国的。这群鸣金回营的士兵回城时,除了携带战利品,还有可怕的天花和麻疹,随后在罗马肆虐。



史书描述此病症状为:剧烈腹泻,呕吐,喉咙肿痛,溃烂,高烧或是生了坏疽,感到难以忍受的口渴,皮肤化脓。

据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人因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罗马彻底沦为一座死城。


瘟疫肆虐期间,连尊贵的罗马帝王都未能幸免。先是维鲁斯大帝于公元169年染病身亡,紧接着其继承人安东尼大帝在公元180年,也因传染而难逃厄运。

The Blessed Bernardo Tolomeo’s Intercession

for the End of the Plague


瘟疫足足肆虐了7年才趋于消停。然而,当人们觉得灾难已经过去,从而丧失警惕之时,疾病却在公元191年再度大规模爆发。

许多村庄从此彻底消散,城市人口也遭遇二次重大损失。



这场持续数年的瘟疫,使罗马约750-1500万人陆续毙命。瘟疫削弱帝国军力,对社会和政治,文学和艺术领域造成毁灭性打击,直接导致罗马「黄金时代」的终结。


【3】
查士丁尼瘟疫 
Plague of Justinian
公元541到542


公元4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拜占庭帝国以罗马帝国一直试图收复失地,统一罗马帝国,再现往日的辉煌。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决定于公元533年发动对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战争。



然而就在他横扫北非、征服意大利,即将重现帝国辉煌之时,一场空前的瘟疫不期而至,使东罗马帝国的中兴之梦化为泡影。

公元541年,鼠疫开始在东罗马帝国属地埃及爆发,接着迅速传播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区。最早感染鼠疫的是无家可归的贫苦人,最严重之时,一天就有上万人死去。



可如此严重的瘟疫,在疫情初期居然被帝国官员们瞒报了。理由很简单:皇帝查士丁尼正在地中海一带兴高采烈地御驾亲征,不可惊扰圣驾。

直至事态已经演变到失控时,极度恐惧的官员才不得不向查士丁尼汇报,可惜一切都太晚了。死亡人数很快突破了23万人,整个城市尸横遍野,臭气熏天。


居勒·埃里·德洛内《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描绘的情景,正是「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大帝也险些感染瘟疫,恐惧之中下令修建巨大的能够埋葬上万尸体的大墓,以阻断瘟疫进一步扩散。于是大量尸体不论贵贱和长幼,覆压近百层叠葬。



「查士丁尼瘟疫」是地中海世界爆发的首次大规模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居民死亡,生活瘫痪,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鼠疫继续肆虐半个世纪,直至1/4罗马人口丧生。

这次鼠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彻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致命打击,最终使东罗马走向崩溃。

Saint Thecla Praying for the Plague-Stricken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4】
中世纪黑死病
公元1347-1353

四年间黑死病在亚欧非大陆呈爆发式蔓延
 
在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场疾病的恐怖程度,能与发生在14世纪中叶的欧洲中世纪大瘟疫相比。

引起瘟疫的病菌由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始于14世纪的中亚,俗称「黑死病」。一旦发生便迅速扩散,从俄罗斯传至西欧和北非,造成世界7500万生命死亡。


「黑死病」因患者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而得名,中世纪欧洲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很差,根本无力抵抗黑死病的入侵,痛苦地死去几乎是必定的结局。

老彼得·布鲁盖尔于1562年绘制的油画「死亡的胜利」,就通过描绘骷髅过境时的恐怖景象,以天灾亡灵军团的隐喻,纪录了这次让人类历史陷入绝望的黑死病瘟疫。

The Triumph of Death,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文艺复兴彼德拉克在信中写道:「我宁愿自己从未诞生:没有天庭的闪电,没有地狱的烈火,没有战争或任何可见的杀戮,但死亡弥漫。有谁见过如此可怕之事吗?」


创作于1446年的壁画《死神的胜利》,被誉为意大利哥特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描绘的正是瘟疫爆发后死神肆虐的景象。



「下葬队伍的场面」成为此时绘画的常见主题。画中不再是著名君主或圣人,而是去向墓地的无名受难者。


越来越多人认为黑死病是神降下的惩罚,教堂强调通过宗教仪式进行救赎,而对抗瘟疫的正确方式是忏悔 —— 当时许多绘画,都描绘了受难者接受牧师祈福的场面。



死亡,成为严酷的事实。天堂遥不可及,地狱就在人间。以至于中世纪文化中,到处都有瘟疫的影子,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社会集体的绝望和沮丧情绪。


在1348~1350年间,这场空前的浩劫夺走约2500万-50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总人口的1/3,曾熙攘喧哗的城市早已沦为空城。

直至1352年黑死病消失。人们才敢打开门,走上街头,等待日光驱散这皮肤之下、深入骨髓的寒冷绝望。

Saint Roch as Patron of Plague Victims ca. 1623

那么这场疫情最终是如何结束的?黑死病超强的致死性,导致大批易感染人群消亡,新的病原携带人数越来越少。而没被感染的人群除了隔离措施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超强的自身抵抗力。
 
因此,当黑死病杀死了自己的所有宿主后,自身也随之完结。这场令中世纪欧洲人闻之色变的疫情,就这样逐渐销声匿迹了。

Blessed Bernard Tolomei Interceding 
for the Cessation of the Plague in Siena
Giuseppe Crespi


【6】
米兰大瘟疫
The great plague of Milan
 1629-1631年

Farewell to Cecilia During Plague in Milan
Carlo Belgiojoso

1629年~1631年爆发的「米兰大瘟疫」,包括伦巴和威尼斯,造成大约28万人死亡,使米兰成为名副其实的「恐怖之城」。

《米兰大瘟疫》刻画的,正是米兰从天堂一夜堕入地狱的瞬间 —— 尸体多到连运尸车都载不下,市民需付给运尸人不菲的报酬,才能勉强让亲人遗体有一席之地。


细究根源,这场灾难都是战争惹的祸。1629年意大利正在与德法交战,德法军队联手把瘟疫带到意大利曼图亚。1629年10月,瘟疫波及米兰 —— 伦巴底地区商业中心。

当疫情初次波及米兰之时,米兰起初迅速启动了教科书般标准的疾病防治措施,包括及时的医护资源,严格的隔离检疫,以及限制士兵与货物出入境等等。


然而1630年初春,在米兰举办的一场狂欢节,彻底粉碎了所有医护人员之前的一切努力……在海量民众的交叉感染下,瘟疫如同核弹般迅速引爆,继而彻底失控。


最终,米兰为这场狂欢节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6万具尸体,大概是米兰当时所有人口的一半。一次节庆,几乎毁灭一座城。

除了米兰,瘟疫还波及意大利的许多主要城市,包括那不勒斯、伦巴和威尼斯,最终总共造成28万人的不幸遇难。

 the plague of Naples, Domenico Gargiulo

【7】
伦敦大瘟疫

London Black-death Plague

1665-1666


「伦敦大瘟疫」是1665年~1666年间,爆发在英国伦敦的大规模传染病,超过8万人死于瘟疫,相当于当时城市人口的1/5。

瘟疫被确定为「淋巴腺鼠疫」引起的大面积黑死病,瘟疫袭击的第一个地区是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区。至1665年开春,由于人口激增和卫生条件的恶化,瘟疫开始遍布伦敦城。



同无数类似历史一样,疫情爆发之后,国王查尔斯二世及家人率先逃离伦敦前往牛津郡,留下一城老弱病残,在被木板钉死的房子里听天由命。

由于瘟疫蔓延的非常之快,不得不将患病者所住房子封死,门外漆上红十字,严禁出入。每天限定时间从窗口送进食物和水。

成千上万的病人,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凄惨死去,最多时一周死去的就不下万人。熙熙攘攘的伦敦城,竟然完全变成一座寂静的死城。

London Black-death Plague,1665

丽塔·格利尔的「大瘟疫」,正描绘了「伦敦大瘟疫」期间的悲惨景象:

「所有店铺都关门,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城内唯一能够不时打破沉寂的工作,便是运尸。每到夜晚,运尸车咕隆咕隆的车轮声和哀婉的车铃声,令人毛骨悚然。」

 The Great Plague,1665


记录显示伦敦的死亡人数从每周1000-2000人持续上升,至1665年9月,平均每周已经有7000人死亡。

幸运的是,在英伦半岛南北接壤处的亚姆村,为了切断瘟疫的传播,率领村民们自愿留下的威廉牧师,一起展开了与瘟疫殊死斗争。最终不幸的是牧师也死于这场瘟疫。

这个300多人的小村庄最后只活下来33人,也正因为他们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成功阻止了黑死病继续向北蔓延,为英伦留下了后花园。

Rescued From The Plague

这是伦敦历史上的空前大劫难,却也是道德力量得以显现的时刻。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信仰让人们空前团结和虔诚,不同教派的人们摒弃前嫌,在同一个教堂里听取布道,就连铁石心肠的杀人犯也开始忏悔。


灾难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家虽然身处绝境,却依然在同情别然、互相帮助、奉献爱心,保持着理性、坚韧和忍耐。

Saint Macarius of Ghent Giving Aid to the Plague Victims

1666年9月2日伦敦遭遇大火,包括圣保罗大教堂在内的许多著名建筑被付之一炬。但同时也烧毁了大部分遭到感染的房屋,瘟疫状况终于渐趋好转。



1665年「淋巴腺鼠疫」是英国本土最后一次广泛蔓延的鼠疫。之后,随着英国政府着手大力改善各地区卫生条件,瘟疫的威胁再也没有大规模出现过。


【8】
法国马赛大瘟疫
Plague in Marseilles
1720-1722

View of the course during the plague

1720年,法国城市马赛遭逢瘟疫侵袭,是该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也是18世纪初欧洲最严重的瘟疫之一。

这次爆发的「马赛大瘟疫」是典型的人祸。首例疫情出现在前往马赛的商船里,一名土耳其乘客突发疾病暴毙,紧接着主治医生及数名船员也随即染病身亡。


当这艘满载着病毒的「死亡之船」抵达马赛后,港口机关原本下令将其隔绝,但马赛的权势富商拒不从命,因为有大量进口货物积压船上,影响其经济利益。

于是愚蠢的富商向港口机关施加压力,强制取消这艘商船的隔绝措施。商船入境后,彻底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View of the Town Hall during the plague of 1720

几天后,瘟疫在市区大面积涌现,医院迅速爆满,城市充满了末世般的恐慌。他们无情地把病人驱赶到大街,任由成千上万的尸体在周围堆积成山。



经统计,马赛的九万居民中超过半数丧生 —— 这就是商人们为短视付出的代价。这幅作品真实的还原了瘟疫期间,市政人员在港口附近清理积尸的悲哀情景。

The Plague in Marseilles in 1721,Michel Serre

幸而得益于法国政府后续采取的强硬措施,这场瘟疫来得快,去得也快。

政府规定:若马赛市民与其它地方的人有任何来往沟通,将会被处以死刑。为加强隔离,还建立了一堵高2米,厚70厘米的瘟疫隔离墙,墙后有守卫把守,彻底与世隔绝,终于快速控制住疫情。

The Wall of the Plague

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马赛很快从瘟疫中恢复。截至1765年,人口增长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正是得益于政府的有效措施,这场瘟疫不像14世纪黑死病那么大的破坏性。

Saint Augustine vanquishing the Plague of Locusts


还有一幅关于瘟疫的画作,就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委托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托万.让.格罗所做的《拿破仑视察雅法的黑死病军人》。

画作记录了当时的著名事件,拿破仑军队在雅法(以色列)遭遇黑死病的侵袭。当时流传谣言,说拿破仑将染病的士兵毒死并烧掉。于是恼怒的拿破仑于1799年3月11日亲临雅法,探望染病士兵。

Bonaparte Visits the Plague Stricken in Jaffa
Antoine-Jean Gros

画面中拿破仑不惧被传染的危险,用手亲抚染病士兵的身体以示问候。远处依稀可见雅法古城城墙、法国国旗和炮火硝烟,周围到处是染病及垂死的士兵。拿破仑此举既鼓舞了士气,又一举粉碎了谣言,兵心大振。

可见无论在任何灾难面前,领袖的精神力量和气概,都如同强心剂,可以为散乱的人心注入勇气与信念,古今皆然。

A monk visiting the victims of the great plague of Milan


灾难之于人类,就如同西西弗斯的巨石,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斗争。当瘟疫猝不及防来袭之时,熟悉的世界瞬间变得陌生,仿佛每个角落都潜伏着杀机。

The Tenth Plague of Egypt

然而,瘟疫也是与文明的发展同行的。瘟疫使人类获得对新疾病的认知,发明对付疾病的新方法;生命价值观发生改变,国家建立捍卫生命和维护健康的新机制,人类也更加懂得与自然界和动物相处的原则等。


法国作家加缪,在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鼠疫》的末尾写到:人类终于「战胜」鼠疫,港口燃起久违的绚烂烟花。

清醒的人们知道,因着人的屡教不改,瘟疫不死不灭,或许将来某日还将选中另一座城市予以痛击,但加缪借由主角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今后,当‘恐怖之神’带着它无情的屠刀再度出现之时,那些不甘心慑服于灾难的淫威、把个人痛苦置之度外的正义之士,一定会做些什么。

因为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永远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Saint Ludwig Asks to Avert the Plague

保留灾难记忆,绝非为沉浸在过去的苦难痛苦之中,而是为避免悲剧重演,走出历史灾难的阴影,实现社会的和解与进步。

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过去的一场场灾难中不断学习,不断反省。真实的记忆,可以促成人们对历史过错的道歉。其目的不在于追溯施害者的罪责,而是为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不再重蹈覆辙。

Saint Thecla Praying for the Plague-Stricken 

很多人都说多难兴邦,到底多难是否兴邦?

多难本身并不兴邦,关键就在于每一次苦难中的这个邦的人民,是否会长记性,是否能够成长?如果遇到灾难,就不顾一切的裸奔,就互相怨恨的攻击,就龌蹉精致的利己,灾难就永远还是灾难,再来一次还是一样。

只有在灾难中的人民,重塑了爱人如己的信仰,无论这灾难导致了多大的危害,最终都能战胜灾难。让我们坚守希望,静候黑暗过去,迎接曙光再现。




扫码订阅 新观察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更多好文——

红袖章任性防疫,法学界集体失语?

走近非典幸存医护者:不是说不会忘了我们吗?

民法典立法再度受挫,但民法典之父们的难堪远不止此…

不想被假新闻带节奏,就把这个视频看完!

我们所担心的事情还是接连发生了

我承认,我被这篇文章的题目恶心到了

他们不该只是冰冷的数字!关于建立新冠肺炎遇难者名单制度的紧急呼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