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傻逼,浮起伞兵
最近看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为了让大家不再说“伞兵”,百度贴吧现已解禁“傻逼”关键词屏蔽。
百度贴吧为什么这么闲,是因为有关方面发出了呼吁:“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不要污名化伞兵。
原来是很多网络社区禁止使用“傻逼”一词,所以很多网友用“伞兵”来代替。
我觉得网友本来肯定没有污名化伞兵职业的意图,就像“兰州烧饼”这个词不是为了侮辱兰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和烧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食。
何况,“伞兵”前边又没有加“中国”,我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拿伟大光荣的中国伞兵来蹭这个不好的“伞兵”用法。
本来大家还没有想到“伞兵”是在污名化中国伞兵,非要把中国伞兵拉来沾脏水,然后义正严辞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问过中国伞兵的意见吗?
为什么大家说的不能是“美国伞兵”“日本伞兵”“纳粹德国伞兵”?
当然,如果用“伞兵”代替“傻逼”的做法过于泛滥,就像“小姐”“同志”那样驱逐了本来的含义,那么现实中的伞兵是有可能感到被冒犯的。
但是目前“伞兵”的使用还是局部现象。如果不是看到百度贴吧通过解禁“傻逼”来保卫“伞兵”的纯洁性,我还没有意识到“伞兵”已经成了骂人的词。
所以我觉得此时发起“不要污名化伞兵”的倡议有点反应过度,属于没有污名制造污名也要反对污名。这个倡议本身在客观上反而起到了污名化伞兵职业的作用,因为普及了“伞兵”可以代指“傻逼”这个小众知识。
我想起自己干过的一件缺德事。高中时有个同学长得特别黑,大家经常拿他开玩笑,给他取了很多绰号。有一次我义正词严地在班里讲:“我们同学之间要相亲相爱,不要随便给人取绰号,更不要搞种族歧视”。
你觉得这位黑同学会领我的情吗?当然不会。我刚说完班里就爆发出可以掀翻屋顶的笑声,从此“我们不搞种族歧视”就成了嘲笑这位同学的新说辞。
你看,语言就是这么神奇。语言像水一样,可以绕开所有人为设置的规则,实现它本来的意图。
强迫人们高尚,“高尚”可以成为一个贬义词。禁止人们低俗,“低俗”可以成为一种荣誉。
没有一种规则可以改变人性。规则设置不当,只会激起人性的逆反。
归根结底,网友之所以使用“伞兵”,是因为网络平台打不出“傻逼”,他们对“傻逼”没有偏爱,对“伞兵”也没有仇恨。这是屏蔽词机制下的语言自然流变。
然而一旦有人望文生义,要大张旗鼓捍卫伞兵的职业荣誉,其他人也就很难发表反对意见。
其实想想,百度贴吧也挺无奈的,为了保护伞兵总不能禁止使用“伞兵”这个词吧,要真那样就更容易被上纲上线说对伞兵不敬了。如果把“伞兵”屏蔽了,网友还有可能发明出新的代称,到时候没准更棘手。所以干脆让大家返璞归真继续骂“傻逼”吧。
现在想想,当初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傻逼”呢?
互联网的语言治理好像画了一个圈。
9月6日,哔哩哔哩社区小管家发布公告:
为维护社区环境,B站将针对近期网上某些污名化光荣职业,缩写简化或歪曲语义进行人身攻击的用词,进行集中治理。
根据社区规则,我们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伞兵”“nmsl”“孝子”“孤儿”等词汇,禁止其被作为人身攻击、引战等违规引申用语的方式出现在互动或视频内容中。多次违反社区规则,情节恶劣的账号将会予以封禁。
问题在于,这些“坏词”是能抓完的吗?
只要人们心中的攻击欲不消失,词语是保卫不过来的。
互联网平台如果真的想要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运动式地封堵一些“坏词”是远远不够的。责任当然不止在互联网平台。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很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内容型平台,客观上是受益于社会撕裂的。
在社会撕裂的地方,流量像石油一样喷涌而出。没有哪个平台可以抵御这样的诱惑。
做自媒体的人都知道,理中客是没有流量的,必须树立靶子,挑动情绪,才容易收获十万加。我们不能说人性本来如此,因为现实中人群并不是这样交流的。而是当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容易放大极端化、对立化的声音。
只有建立新的对话场景,引入新的对话规则,才有可能避免“伞兵”与“傻逼”的转圈游戏。
归根结底,在现实世界我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来弥合冲突,网络上缺少这套规则。举例来说,假如一家咖啡馆的人都在互骂“傻逼”,它是没办法正常运转的。但是为什么到了网络上,一群互骂“傻逼”的人能够成就彼此的十万加呢?
我们真正需要保卫的,不是“伞兵”这个词或者这个职业,而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说话方式。
前两天,在邵老板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话:活在最容易“链接”的时代,却有着最强烈的孤独感。或许每一个嘴里喊着“伞兵”的人,都是像天上的伞兵一样孤独的。孤独无处释放,转化成了仇恨、怨怒、攻击。
三角笔记:强迫人们高尚,“高尚”可以成为一个贬义词。禁止人们低俗,“低俗”可以成为一种荣誉。
延伸阅读——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muxihuaibai,欢迎关注家族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