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出现人物:孙殿宝 (崂山一中工会主席)姜修亮(青年教师)时间:某日晚饭后 地点:崂山一中校园
晚饭后遇见孙主席,我就主动提起上学期一次谈话的主题:有效教学。
姜修亮:孙主席,关于上学期的有效性教学的话题,我回去后做了整理和总结。感觉越写越迷糊,感觉找不到抓手。这个话题太大,涉及的方面和角度太多。必须得找到一个模型,然后在这个固定的模型里讨论才能得出些结论。
孙主席:恩,你说的对。讨论教学有效性,首先要明确有效性的标准。是在本节课当堂测试有效?还是期末测试有效?还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效?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会决定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姜修亮:恩,我觉得也是。这些问题的探讨是需要积极学习和大量积累的。我现在整理的内容是结合上届高三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做的,具有狭碍性,都是些片面的现象,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做一名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面对学生时,一言一行都要体现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
孙主席:是的。你说的很对!如果我们的教学仅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成功走向高考,那至多是一名学者型的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越来越喜欢学习,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那就是一名教育家。小姜,你的定位是?呵呵……
姜修亮:我觉得现在有很多不足。需要从众多角度做工作,多学习多积累。刚才孙主席谈到教育工作的社会化问题,我很感兴趣。我觉得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么培养学生非常重要。我认为:脱离社会的纸上谈兵,只能获得应试教育的好评。课堂上除了要践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课本知识通过塑造社会情景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只有把知识镶嵌在社会中背景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因为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我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过一年,感觉校园即社会的理念体现的非常明显。
孙主席:恩,是的。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教会别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更在于要让人生活的更幸福。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人生活的更幸福。如果教育让人过于攀比、越来越焦虑,那么就不是育人,而是毁人。我关注和研究过一些出现问题人,尤其是穷苦出身的名人和官员,都和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事实表明,有些人有了一定的地位后出现腐败、贪污等违规违纪的问题,追根溯源,教育的责任不可推卸。那些出事的人,往往小时侯过着贫困的日子,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缺少关爱,但他们个人的上进心、自尊心很强,又善于抓住机会努力奋斗。他们把努力学习和工作作为出人头地,改善生存状况的手段,把出人头地,改善生存状况作为奋斗的目标。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追求的目标成为现实后,心理上的缺失就会暴露出来,很容易就会出事。这实际上还是教育的问题,看看身边激励学生的口号,很难想象在那些口号激励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如果走上高层,会怎样管理社会。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青少年心理很稚嫩,需要悉心呵护。
姜修亮:是的。我很赞同孙主席的意见。我觉得,一个人能把握住自己很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很好的把握住自己,不受或者少受外界的消极影响,那么,他最终是会成功的。(孙主席点头赞许)比如,在学校食堂,如果一个学生在吃饭,他内心希望一粒大米也不浪费,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能完全作到。假如,他的周围再坐上几个同学,处于虚荣或者面子,那他就很难履行自己内心的要求。这就表明,学生内心的本我受到了外界严重影响。我想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生的独立人格问题呢?我们培养的目标之一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吗?
孙主席:你说的很好!多数人,是很难作到这点的,现在的学生正是需要这样的教育和锻炼。但是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很难做到这点。教育应该多关注学生内在的修养和锻炼。教育应该教会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以好奇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客观描述记录身边的世界。一个充满好奇的人才会去探索,一个客观真实的人内心才会塌实,也才会幸福。可是,现在的一些公开课我都不好意思去听。师生心知肚明的假探究,假问题,氛围的刻意渲染,怎能关注到学生内心的培养和塑造?
姜修亮:这恰恰不是生活。生活的节奏和形式往往是平淡的,内容往往是平实的而不是腾云驾雾。这样的授课和教育只是锦上添花,不能很好引领学生学会生活,让他们感到幸福。真正的教学应该是嫁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理想化的教学应该是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是在上课,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就不会把学习和生活完全割裂开了,而是让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孙主席:是的。我大学刚毕业时听过北师大阎金铎的一节初中物理课。老师平平淡淡的几句话,黑板上工整清晰的几个字,看上去很平淡,但是感觉清晰透明,印象很深刻。25年过去了,我至今历历在目。这就是个本事,怎么能让学生记住的时间长一些,内化的快一些,积极作用多一些?同时,这样的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应对考试,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人,做事。两者是不冲突的。这是个很好的榜样!而现在很多的教育教学工作太浮躁,太功利。在为学生着想的旗号下,做着伤害学生的事;说着以人为本的话,其实首先看重的是利益,然后才谈情感。这对于学生工作者、对教育的影响都是很坏的。
姜修亮:我也感受到了。哲学上的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是不是对社会上看重利益的风气有异化作用呢?唯心主义也不都是消极的,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物质极度匮乏,就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在那个时候精神却充分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革命工作者为了心中的信仰抛头颅撒热血,从不含糊。这不能不说精神力量的伟大。那天,我也考虑黄校长谈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我们到底选择道家文化还是儒家文化。我觉得道家过于玄妙不适合基层的奋斗者。而儒家文化更符合大众的要求。
孙主席:是啊,你考虑的挺到位。文化校园的建设很重要,但是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教育的系统性格外重要。如果每节课都是有效的,那么一个学期的教学就一定有效吗?未必!如果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每节课之间都是孤立的,那么,一学期,一学年的教学就是不完整的。教学的系统性应该体现在统筹规划上。系统性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是不能没有。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此,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给学生作出什么样的毕业定位就很重要,这是目标。如果这方面做的不好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人。
姜修亮:孙主席,我也在不断的完善课堂教学。很多同事都抱怨这个学生不听话,那个学生不听课。我觉得一味的抱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第一反映应该是考虑如何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学习专业的课堂管理技巧,然后实践改进,效果会很好!同时,在课堂上我也逐步加深了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给后进生更多的机会去掌握一个问题,一直到掌握为止。
孙主席:不得不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一刀切,所谓的统一要求往往会使他们离队伍越来越远。应该给他们适当的宽松政策,放他们一马。换一个角度可能看见他们的长处,落脚点可能会更高。
一边散步,一边聊着。。。。。。到了一楼门厅,各自满心欢喜的挥手道别……漫步上楼,我感觉收获很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