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用探索真理替代拥有信仰
【点击上方~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加入微信公众号赏阅更多精彩原创作品】
作者:姜修亮
不要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或一个人,而要遵从质疑中探求所得的真理。
信仰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并且是固化的极限性质的认识,不再前进的认识。如果依据这些来为人处世,就会出现生活中大家看到的迂腐场景:逢人就说某某是唯一真神,大家要信仰之。有了信仰,人的精神也就找到了无法超越的归宿,自然不会再去探求新情况新问题。而从质疑中探索真理,体现人性对世界的好奇和思维本能。质疑的过程便是人和世界更深度更广度的融合,没有质疑便把自己与世界孤立开,这样只能仰望信仰的星空,不能探究务实的大地;这样并不是视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没有把自己当世界的主人而是顺从于自己内心的小圈子或把精神寄托于自己想象的不存在。
无论是国人还是异域人士都批判国人没有信仰。这倒成了一句时髦话,又是还是万能句子,能解释很多社会疑难杂症。很多场合我听闻别人说起过,批判起来好忧伤好忧愁,满满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他也想展示自己有多高的学问。人云亦云这句“时髦话”,就是盲目的不理性的。为什么国民非得有信仰?有了信仰就到了极致了?还是这信仰是做人的标配?都不是。我到觉得没有信仰是好事,这给我们这个古老国家腾出探索真理的空间。没有信仰不会导致亡国,但是不再探求真理便是衰退的开始。
各行各业都该探索本职业的真理和规律。今天我们侧重从教育角度谈谈今天的教师该如何做研究?
在常规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我们是不是可以看看“硬币”的另一面: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学,而是为了给予,奉献社会。给予才是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完整的人应该是在获取的同时更懂得给予的人。为了给予,孩子们才会不断地学习,一生不断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已多年,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对待和实施新课程。否则,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必将被新课程所淘汰。不少老师说,这样做时间忙不过来。我想学生也忙、也累,是不是由老师的忙和累造成的?以前的观点:不识字是文盲,后来说不会学习是文盲,我觉得,不会研究思考才是将来的文盲。只有不断研究、思考、学习、实践,才会从“经师”变成“人师”。沿着这条路,教师就得虚心学习,广泛吸收先进的教改信息和经验,广泛阅读和思考中外教育名著,以及能为我所用的书籍,比如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只有这样进行创新和研究,追求新的教学境界,教育教学能力才会一步一个台阶,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专家。
每个老师的教育行为都清新的展示着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形成,不仅仅是记住新鲜的词汇,更需要老师自身去研究、去体会、去探索,如何使之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的实践不是生产一个具体的实物,我们的工作是塑造人。
教师有教育教学行为,学生有学习行为。新课程的背景下,我建议:由原先的“老师怎么教”转到“组织和帮扶学生怎么学”,从关注知识转到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关注老师的感受转到学生的体验上来。老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总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中。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老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知识的嫁接而获得。学习质量是学习者构建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或者说,知识获得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学习研究和教学研究大不同,教学研究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研究;学习研究是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学习研究就是研究学习规律,研究学生如何有效的从原有知识和能力到新知识和能力的转移。主要的方式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成功的实践中提出规律。也建议大家看看涉及教育的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发育生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试想,将研究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用研究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工作,就会使得日常工作化为神奇,可以大大提升教师职业的价值和专业化程度。
【本公众号:zerenheshiming】全部作品均为作者独立原创,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赏阅、转发分享以下推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