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人格
孩子的人格培养从出生开始就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比如青少年在口腔满足期(0-18个月)没有得到及时满足而导致对烟、酒、大吃大喝免疫不强。再比如,在孩子3-6岁的性器期,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起男女交往的榜样而导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不能正常和异性交往等等。
很多国内外专家对这个课题有独到的研究和看法,具有权威意义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的发展分了三个阶段:本我阶段、自我阶段、超我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什么意思呢?
【本我】顾名思义就是人先天的本能和天生就具有的欲望。比如,饿了、渴了等生理需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我的表现最突出。比如,孩子饿了、渴了就会到大吵大闹不讲究任何规矩,任何道理,没有道德,价值观、社会属性的约束,就期望尽快的满足,越快越好。这种表现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生物体的天性需要。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对人的行动具有很强的驱动作用。比如,我们审问一个犯人,手段用尽就是不能让他张开嘴。但是一旦你不让他睡觉,过不了多久,犯人就会如实招来。再比如,在大饥荒的时候,人饿的实在不行了也会萌生吃人的念头。这是生物的本能。
【自我】我们平时也说“自我”这个词。有时候我们赋予“自我”更多的贬义。而我们今天强调的“自我”是个中性词。他要求个体遵循现实原则。比如,A小朋友看见B小朋友正在玩玩具。A小朋友的本能是想去通过抢夺立刻得到。但是,A小朋友一旦作出抢夺的动作可能会遭到殴打或者阻挠。如果A小朋友有这种意识,那么他就开始萌生自我。他就必须通过一个社会现实规则通过让妈妈购买或者和B小朋友交换礼物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就是自我功能的体现。
再比如,我们生活中,要求孩子早上六点准时起床。但是到点后,孩子还想睡一会,这是本能的要求。但是,家长会时不时的提醒孩子赶紧起床。如果孩子常年非得家长提醒才能按时起床,那么孩子的自我很难成长起来。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就很强。所以,不能代替孩子,要培养孩子自主的能力。要让孩子知道,如果起得晚了,会出现迟到或者老师的处罚甚至同学的嘲笑等社会因素约束,这样逐渐让孩子懂得自己得按时起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家长出力不讨好。
【超我】是出现最晚的阶段。是指人能够内化社会规范,能够遵从个人设定的标准和理想。它坚持至善的理想化原则。它能控制本能的冲动,能监督自我。比如,很多孩子在课堂上不能控制自己随意说话、唱歌、下位走动,这里的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纪律意识不强。纪律还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人格呢?
总体而言,三者这间的突出表现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不能固定的说那种阶段表现突出就一定好或者一定不好。
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最能解释这三种人格阶段的特征。比如,猪八戒属于以本我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阶段,孙悟空属于以自我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阶段,唐僧属于以超我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阶段。那各位朋友你希望你自己或者你的孩子属于那种为主要特征最好呢?走了极端都不好。我们强调的是寻求三者的动态平衡,不可强行压制。否则,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结果。我们分别来看。
【关于本我】如果较强会出现孩子比较多动,在很多场合不遵守礼仪、规矩,如果本我压抑太强则会让孩子过于听话、本分。很多家长都垂青于军事化管理封闭式的学校,感觉严格就是好事,其实未必。很多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有时候稍微一点小事就容易出现暴躁的情绪。不用说军事化管理,就是目前的高中生学习的压力不及时释放,你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还有,我们常见的很多高三毕业生高考完后通过撕毁试卷和书籍等方式来发泄心中的压力,这也是长期压抑本我的体现。这也解释了老实孩子为什么作大业。
还有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过分谦让,与世无争,在外面是老好人,到了家里却变成另一个人。这都是过分压抑本我的表现,早晚会通过另一个方式来发泄的。
【关于自我】如果自我能量较强,会让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哪个地方没有符合社会规则和别人的目光,长期这样会让自己生活在社会规则和别人的眼光里,最终让自己虚假的一方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失去自我。这种人的表现我们都会感觉好假好假,其实他自己也没有真实感和幸福感。自我能量过弱,那孩子就会很难控制住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长娇惯,到了社会会到处碰壁。
我们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合理的不满足。我们否定的是孩子的行为,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一定要分开来看,不可以一刀切。
孩子的人格源于父母的人格。尤其在孩子从本我向自我发展的阶段,家长尤其要做好引导,尽量不要生气。如果家长面对孩子的过失,经常大呼小叫,那给孩子的不良影响就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也会大呼小叫。这个反应是从父母身上学的。
【关于超我】这样的孩子一般会给自己设定一些规矩,如果达不到就会有羞耻感和罪恶感。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这样说:我的工作和付出都是为了你。这对孩子会有负面影响。
1.会让孩子感觉这是应该的
2、会孩子感觉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家长的疼苦之上。
还有就是很多家长一味的强调让孩子听话,一味的顺从,一味用舍己为人等最高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样情况下,一旦孩子做不到就会深深地自责,也会对个体产生伤害。
那么我们还有那些措施来培养孩子的优秀人格?我们先看一个教育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教育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就是循循善诱培养了孩子主动认错和自主培养超我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家长的打骂其实并没有触动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感觉就是:我犯错了,你们打了我了,我们两清了。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超我。慢慢的实现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如果我们用打骂或者放任自流的方式都是减少了让孩子反思和成熟的机会,没有帮助其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还有个极端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家长充当后勤。一旦孩子上了大学失去了后勤帮扶就会陷入自主生活的缺失,甚至影响大学生活和学业。所以各位家长,要避免管的太严、统的太死、服务太周到,要让孩子参与进去,慢慢实现孩子的自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