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修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2016-12-14 原创:姜修亮 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

【撰文背景】今天上午在某市级重点中学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课,这位老师一开始让学生做一道山东卷的高考真题,并用山东卷答案样式公布出来。进行到中间的时候,又让学生做了一道全国卷的试题并公布答案。由于学生对一开始山东卷的认识和理解,故在做全国卷的时候也沿用了山东卷的答案样式,授课教师推翻了学生的做法和答案样式,死搬硬套的往全国卷的答案上引导,过程进行的很艰难。这时后面的一位听课教师自得其乐的说:今年我去阅过卷子,全国卷很难,很多学生不会做,这没关系,反正阅卷的时候又会拉回来,按照山东卷的标准来打分。(以后是什么标准暂且不敢下定论)

【正文】关于山东卷和全国卷的区别也许圈外人不大了解。之所以改换全国卷,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山东卷在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上考察有欠缺,只是迷信“以知识为核心”。俗话说就是死读书的痕迹很重,至于学生是不是真懂,学生的思考是不是符合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严密性很多时候都考察不深刻,只要学生死死的背过知识体系就可以得分甚至得到很高的分数。

改革了,是好事。但是,目前最大的阻力不在学生不懂不会。学生不懂不会很正常,要不然上学干嘛?最大问题在于很多老师都无法驾驭全国卷,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训练还是无计可施,仍然徘徊在迷恋知识万能的起点和落脚点上。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教师的功能不是给学生摊煎饼,摊的越大越圆越好;而是该给学生做蛋糕,一层一层的成长成熟。有人反驳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怕永远都在打基础摊煎饼,或者用煎饼的胚子做蛋糕,结果都是一样的。

就是说面对高考全国卷,部分老师在处理知识上还是一把好手,这也是目前教师引导学新课和指导复习的的最大抓手,抛开这个领域(面对处理全国卷)他们的漏洞百出。(当然,不能否认很多一线教师也在孜孜以求的探索全国卷的完胜方略)。很多课堂语言根本不符合逻辑,比如,通过材料中的“水”这个词能推到出“优化配置资源”这个短语,大家看看吧,一个关键词“水”怎么可能体现“优化合理配置资源”这个短语呢?只有“节约用水”才能体现”优化合理配置资源”;再比如,某理科老师说:同学们,咱们做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咱们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大家看看,“结果都一样”和“结论都正确”之间有必然的规律性联系吗?但是,你也许不知道,这样类似的课堂语言大量的存在。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就是很多老师面对全国卷没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在这个改革的潮流中充当了顽固旧势力的角色,比如刚才提到的:在高考阅卷现场,由于一道题大部分同学答不出得分要点,所以导致阅卷的上上下下商量好了,只要能答出死读书背出来的知识也可以酌情给分,这不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吗?

上述还不是我要指出的核心点。核心在于:其实在很多学校中默默无闻,不求闻达的一线教师已经能够完胜全国卷,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解答全国卷的试题。如果学生非常完美的解答了全国卷的试题后,遇到山东卷的阅卷标准,这就造成了对这些真正优秀的学生的不公平,反而让那些不会不懂的学生得了高分,同时也是对最顶尖级别学生和老师的不公平。开历史倒车选拔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是最优秀的学生,恰恰顶尖级别的学生被这个山东卷的阅卷标准给齐头砍掉了。

不知道社会各界是不是还在迷信各种荣誉加身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请看看下面这则招聘(青岛中学招聘)



这说明,青岛中学并不是以教师的荣誉马首是瞻,他们是要真正的检验一下老师的真是水平和实力,值得点赞。

为什么会出现全国卷的答案不会答了非要用山东卷的老标准来阅卷?不免的我想到一个故事。

动物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里时,单个螃蟹大都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放上很多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总有一个在上边,一个在下边,这时底下的螃蟹会拼命爬出来,并且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

“螃蟹效应”反映了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利益的冲突或者观念的差异而形成自然的小团体利益或价值观念,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团队利益;相互拆台,进而整个团队会逐渐地丧失前进的动力。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传统思维的混乱引导,让教育的心理是何其的粗弱,经不起新事物的一指一点,否则就要破碎。

也许你会问:做全国卷就会培养出大师吗?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因为用单一的措施无法达到一个综合性的结果,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过往的大师级的老师是如何做教育的。

【故事一】1940年,为了学习中国历史,冯玉祥请了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为其讲历史课。

   一日蒋介石不期而至,冯玉祥连忙站起来对蒋介石说,“今天是我请翦伯赞教授给我们讲历史课。”说着便拉着翦伯赞的手,将之介绍给蒋介石。蒋见此情,连声说:“好,好,好,你继续讲,今天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谁知翦伯赞却慢吞吞地说:“对不起,现在已经到了下课时间。”在座的人听了这话,纷纷夹着笔记本走出了客厅。蒋介石碰了一鼻子灰,十分尴尬。

【故事二】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号召青年要做到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就多次向学生介绍自己锻炼身体的经验:爬山和淋浴。

   后来,马寅初还将这健身的经验写成文字,送到北大学报编辑部。当时学报主编翦伯赞却婉拒了这篇稿子,说北大学报是要同外国著名大学交换的,这稿学术性不太够,发表后影响不大好,马寅初听罢只得作罢。

翦伯赞先生对自己课堂的自主性和对做学问的高标准要求为世人,尤其是教师行业做出了榜样。【对待这个榜样我们应该认识到两点】

一是,作为教师对待自己的课堂应该有知识产权认识,不是谁想听课就能听课的。这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尊重教师的体现。

从学校层面:目前很多学校组织了“先行课”“推门听课”等类似的课堂检查制度和方式。这些做法公然侵犯了教师的职业尊严和知识产权,是极度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的表现。很多人还视之为法宝大力推广。

从学生层面:假如,我给全班同学每人发200元钱,故意不给某位同学发。这位同学肯定第一时间会跑到办公室找我问个究竟。如果这节课我讲了200个问题,有些同学不同程度遗漏了或者仍不理解。我想这些同学也不会第一时间跑到办公室找我问个究竟。显然,同学们只看到了物质财富的直接现实性的价值,而忽视了精神财富的间接指导性价值。我们不否认金钱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学习和使用。可以看出:自觉性源于能认识到事物的价值。

教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如果视之为不值钱的草芥,那么越是泛滥使用自己的知识越不会得到世人的尊重。我们必须用法律和制度为教师的知识产权证明、护身,让老师对于精神财富的创造感到有获得感,能吃上定心丸。不能说,我的作品随便让别人就“考培”走了,随便就让别人给“学会了”,随便就让别人给“分享”了。也许有人说,教师就应该这样的奉献和付出,并且是无私的。凭什么?凭什么不能这样,请听我给你分析一下: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

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 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圣人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求国家给一点点补偿的话反而被人唾骂。很多鲁国人因此而不能返回故土。

二来,作为教师应该像翦伯赞先生一样著作等身、打造影响深远的作品为教师这门职业增砖添瓦,铸就崇高的地位和荣耀。

目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零星的社会丑闻,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让一些人多教师这个职业颇有微词。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的声誉损害是极大的。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教育的质量,课堂的质量没有被人民群众所认可,真正的教育大师或者因为评价办法的落后,或者因为在这个行业看不到出头之日,或者因为自己的思想的不到施展等因素早已离开教育行业。而大部分老师又醉心于研究考试,导致目前的教育像中国男足一样看不到未来。这些因素,如何能让我们有底气说: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在过去的老路上继续走下去?在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教师?

一、坚持深度思考,坚持细致写作

坚持深度学习,通过学习更换原先固有的文化血液。能记住书中有感同身受的内容,能记住让自己脑洞打开的信息外。还需要继续写写自己对该文的看法和认识,一定要写出来。不写出来顶多算是完成了基础性工作。因为,信息有价值那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要通过写作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否则学习这事仅仅是阅读而已,深刻的阅读固然没有错误,但是,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写读后感、观后感)就是不完整的学习。

在纸面上吐露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与众人分享好比在和大家聊天,开始还有寒暄客套之言辞,写着写着谈着谈着像逐层剥离外衣的竹笋,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光亮,越来越认同自己。

二、学习并使用哲学、逻辑学

任何课堂教学没有哲学思考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没有逻辑过滤是不严谨的。一堂优质课不是得经得起教研员和专家的审问和思虑,而是要经得起哲学的论证,得符合真理性的要求。前者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后者是坚持真理的新秀。

真正的哲学体系就是你思想堡垒。需要通过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去丰满这个体系。逻辑学就是通过真理的一条大路,相信它,坚持的走下去。

三、课堂应该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成熟,思想的进步,精神的升华。

老师应该有一定的高度,得有这个势能,才会才能引领学生进步。如果老师不具备或者没开发出来,就只能打造一堂中端层次的课堂“以知识为中心”。其实老师应该研究学生,研究人,不是整天沉醉于这个方法、那个技巧。老师得有真心为学生做工作的心地。否则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巧都是徒劳的。如果用一颗照本宣科的心地去驾驭这些方法、策略、技巧那就贬低了教育的价值和真谛。

一堂好课得用心、用情、如果老师上优质课、公开课是为了不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且想得到表扬,如果老师上优质课、公开课是为了拿一等奖可以评职称。大家看看这种心态是把上课和为私利搭建在一起,这样的课怎么能在学生心中产生深刻而剧烈的影响。这种课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的,早晚会被唾弃和甩掉。

用一颗为学生工作的心来对待学生,你的言语和举动流淌的都是真善美的溪流,为了荣誉,为了职称而工作,你的言语和举动时不时就会暴露猥琐和狭隘。

四、关于核心素养的打造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从各个学科的原著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打开视角,吸收先贤当时对真理的追求和奉献精神,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只言片语的教授知识和浮光掠影的复述结论。

基于此,学生应该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出发。培养学生素养不是为了考试,对于学生自身得懂得生活的意义和责任,对于真理得具备不服权威,敢于挑战,对于社会得有推动之进步的豪情,而不是迷信教条主义和束缚于经验主义。

五、教育是用来研究的,不是随便说说再走老路

作为老师应该用研究的心态对待教育现象。几十年如一日的泛泛而谈,几十年不变的学习模式和“三轮复习”,几十年不变的课堂信息和语言不变,已经不是学生需要的了。尽管每届学生都是新的,但是作为老师是否还在用新瓶装旧酒。

 


《往期节目录音回顾》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收听

1、第一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一)

2、第二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二)

3、第三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三)

4、第四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四)

5、第五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五)

6、第六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六)

7、第七期节目录音:

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七)

8公众号主人简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