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穿越時光,再現五十載「好香港」

2017-08-11 中國眼 中國眼

創意概念這幾年在香港頗為流行,尤其是「本土創意」,更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先後向創意智優計劃和電影發展基金撥款超過15億元,以推動創意產業的持續發展。8月5號,陈幼堅和又一山人策展的「好香港 好香港」展覽開幕特首林鄭月娥出席並致辭,表示政府再次的開支都可以「手松」一些,因為該產業「不但可以令香港多元化,同時可以為我們的青年人帶來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好香港 好香港」展覽旨在回顧香港創意輝煌過去,展望未來。

展覽主題定為“好香港 好香港」具有雙重涵義,第一個「好香港」展現及反映香港本地的獨特文化。

第二個「好香港」則能代表能夠影響香港生活思維與原創設計和創意產品。

展覽共集結11個創意界超過150個如選個案,並會舉行一系列導賞團、分享會、工作坊、電影放映以及學生「好香港」作品展,屆時將帶領大家穿越時光,以貼近香港人生活記憶的展覽內容,回顧與展望香港創意世界的美好景象。

該展覽共分為兩部分,分別於8月6號和17號在中環與灣仔舉辦,目前開放的中環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部分,主要展示六大主題:電影、服裝、攝影、平面及出版、產品及玩具、音樂。多方位再現香港過去的經典之作。

服裝

戰後的香港,時裝和電影工業最先打出國際聲譽,五十年代大量內地移民湧入,帶來了香港製衣業的騰飛,服裝出口為香港賺取了可觀的外匯。六十年代,香港開始重視原創設計並生產新的衣料。社會產生了「先敬羅衣後敬人」的價值,西裝逐漸取代了中式傳統服裝,量體裁衣的店鋪也被先施、永安等售賣成衣的大百貨商店取代。七十年代,實力設計師逐漸出現,引進國外的設計理念,試驗中西合璧,同時也培養出不少可以獨當一面的知名設計師。

粵語裡,旗袍叫做長衫,英文名cheongsam,當年大量內地人來港,其中有不少旗袍為生的上海師傅,也促進了香港旗袍製造的繁榮。

除了設計師之外,不少時尚達人例如模特、歌手、演員、美術指導、攝影師等,也是時裝的代言人。服飾的魅力也可以通過他們來表達。

電影

1980年代無疑是港產片的巔峰時代,香港電影成為一個巨大的工業體系,總產值僅次美國好萊塢,為世界第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語電影」。


香港電影,一直扮演著影響也反映香港人生活的重要角色,即便各時代的電影龍頭相繼崛起與消退,但不同流派與年青新浪潮都非常有代表性。從早期的李翰祥、李祥龍,到現在年輕人熟悉的周星馳、王家衛、劉偉強,這是香港電影的一個符號。


攝影

攝影部分選取選取了包括雜誌封面、香港早期攝影大使、景觀攝影、影樓人像、新聞紀實、唱片封面等多方位的展品。其中較廣為人知的是《號外》雜誌封面。《號外》雜誌創刊於1976年,是香港最講究品味與時尚文化的本土雜誌,代表了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作為香港「最長壽」的城市生活月刊,他的成長過程中目睹了香港文化界最輝煌的歲月。雖然後來包裝中產生活方式的雜誌紛紛湧現,但是再沒有哪一本比當年的《號外》更時尚、更前衛。

《號外》的每張封面都有當時最大牌的明星來捧場。朱玲玲、周潤發、鐘楚紅、林青霞、劉德華,張國榮,這些名字,也使香港電影工業輝煌時代的一個符號。


《號外》的每張封面都有當時最大牌的明星來捧場。朱玲玲、周潤發、鐘楚紅、林青霞、劉德華,張國榮,這些名字,也使香港電影工業輝煌時代的一個符號。

戰後的香港,相機是一個奢侈品,因此普通家庭都會選擇到影樓留下影相。當時知名影樓有夏蓮、尖尖、可人、美姿華、大華、長虹等。拍照動輒數小時,成為一項重要的家庭活動。隨著照相機的普及,影樓也逐漸式微,從家庭攝影轉向婚紗攝影,又出現了現代,芝柏等主打婚紗的影樓。

平面及出版

平面和出版部分選取了香港新舊時代有代表意義的設計作品,包括酒樓小巴牌上的傳統字體、九龍皇帝書法、聖安娜餅屋包裝設計、舊課本等。他們有些出自專業設計師之手,有些卻只是從業者或愛好者自行創作,但是都呈現出了「好香港」的特質。

小巴牌和酒樓迎賓牌等昔日的字體設計。

舊時的糕餅包裝,那是還沒有專業平面設計師,影刷廠找技工或者插圖師手繪版面湊活,卻有一種「好香港」的視覺風格。

重新閱讀、再次學習課本的文字和插圖,會引發一些關於社會化、教育和書籍設計的有趣問題。圖為攝影師、美術指導和多媒體藝術家劉智聰收集的一批幼稚園和小學舊課本及相關物件。

產品及玩具

在設計上,大眾往往會覺得產品是由專業人士設計的,但是其實不少經典設計都來自業主自己的創意,可以說是民間智慧。比如無人不知的紅白藍塑膠袋,其實是一位在深水埗售賣帆布的商人,以軍人背袋為藍本,用產自日本的紅白藍布料縫製成袋子並加上膠帶,讓它更為耐用,風靡至今。

最初雜貨店不願意浪費破碎的雞蛋,於是自制模具烘培雞蛋仔食用,誰知竟然「發揚光大」成為米芝蓮推薦的街邊美食。可見設計其實亦源於生活。

展館模擬的八達通閘機,牆面是由八達通卡片拼貼而成。

搪瓷日用品,曾經家家必備,隨著塑膠產業的興起而逐漸消失。

音樂

在音樂環節,現代、傳統、主流、非主流都齊聚一堂。包括Clockenflap音樂藝術節、「廟街歌王」尹光、「三大詞人」黃偉文/林夕/周耀輝、黃霑、白孃孃。策展人陳幼堅與又一山人希望引發公眾重新發掘、重新定義跨時代下,屬於香港獨有、也影響香港人生活的「好香港」音樂。

不間斷閃現經典華語歌曲的大屏幕。

展館設有播放器,給觀眾體驗不同作詞者的歌曲。

華語樂壇知名歌手

「廟街歌王」尹光、「的士歌王」夏金城、朱咪咪

《白孃孃》由潘迪華在1972年打造,取材於傳統民間故事《白蛇傳》,是香港首部華語音樂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