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流的沉积作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Author 地质地球所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授权转载



河流的溶运物及部分悬运物,往往要待搬运入湖、海以后,通过湖、海水的作用才会发生沉淀;而河流底运物及部分悬运物可通过侵蚀、沉积的反复过程不断向河口方向移动,并在河谷的适当位置,如在河口处最终沉积下来。


沉积发生的原因

(1) 流速降低

在河道由狭窄变为开阔的地段、河流弯道的凸岸、支流与主流的交汇处、河流的泛滥平原上、河流的入湖、入海处等等,均会发生流速明显降低的现象。


(2)流量减少

其原因很多,如遇枯水期、河流被袭夺、在干早区河水遭受强烈蒸发等。


(3)河流超负 

山崩、滑坡以及洪水等将大量碎屑物注入河床,或单纯由于流量减少,均可使河流超负,使较粗的碎屑物在河床中沉积下来,这种沉积过程称为加积作用


河床因加积作用而抬高,并朝宽而浅平的方向演化。河水在宽而浅的河床上流过,会频繁发生分散与汇聚作用,形成辫状河。辫状河多条岔道及岔道间的沙坝均不稳定,其位置和宽度易于改变。单纯因流量的减少所形成的辫状河是很普遍的。流量的减少与搬运量的增大具有同样的沉积效果。

辫状河

(4)河流底部平坦
河床底部在某些地段变得比较平坦,导致涡流减弱,容易发生沉积。


冲积物

河流沉积的物质,称为冲积物,它具有下列特征

(1) 由碎屑物组成

主要为砂、粉砂、粘土,有时(如山区河流沉积)可出现较多砾石。黄金、金刚石等重要矿物可局部富集,形成矿产。


(2)分选性较好

流水搬运能力的变化比较有规律。近源区者,河道较窄,沉积物大小混杂;远源区者,沉积物经过长距离搬运,其大小趋于一致,分选良好


(3)磨圆度较好

较粗的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相互摩擦,碎屑物与河底之间也不断摩擦,促使其外形变圆滑,如河床中的卵石。

河床上的冲积物

(4)成层性明显

河流的沉积作用具有规律性变化。如在河床侧向迁移过程中,河谷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所处的部位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接受沉积物的特征就不一样。


就同一地点而言,洪水期沉积物粗且量大,枯水期沉积物细而量少;沉积物颜色夏季较淡、冬季较深,等等。因而在沉积物剖面上表现出明显的成层现象。


(5)韵律性清楚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关联性的沉积物在剖面上有规律的交替重复,称为韵律性或旋回性。典型的河流沉积韵律包括下部的河床沉积 (砂砾、粗砂)、中部的河漫滩沉积(粉砂)、上部的牛轭湖沉积(泥质)。它们是河床在一次侧向摆动时逐次沉积的产物,如河床反复进行侧向摆动,则可以形成若干个韵律。


(6)具有波痕、交错层等原始沉积构造

其波痕多为非对称形态,交错层主要呈单向倾斜。构成交错的物质除以砂为常见者外,可出现砾石,即由扁平、长条状的砾石单向倾斜排列而显示交错层。这是动能较强的山区河流所具有的特征。

波痕


注:'天天学普地'栏目的内容摘录自舒良树版《普通地质学》


美编:胡小彤

文字:王  敏

校对:覃华清


如有收获,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