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好文章|经典文献|农户模型 1
图片来源: Singh, Squire, and Strauss, 1986, 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s
Book cover
【经典文献】分享海外应用经济学系在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经济学课程阅读计划中所列出的学术文章。我们将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逐篇推送文章提要。
本期导读:
自Singh、Squire和Strauss 于1986出版其名作《农户模型:拓展、应用与政策》(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s: Extensions, Applications and Policy)以来,以“生产-消费双重性”(producer-consumer)为理论基础的农户模型及其大量变型式一直是微观应用经济学在分析农户行为时采用的重要工具。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微观发展经济学者利用农户模型对发展中地区农户的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户经济角色的“双重性”要求研究者采用不同于分析单纯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视角,以便理解农户许多看似反常的行为。本期通过介绍这三位作者所撰写的一篇农户模型的文献综述,一窥农户模型的精要。
课程来源:UC Berkeley ARE 251, Micro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小提示:点击会话框中“经典文献”分栏查看往期【经典文献】。
”Singh, I., Squire, L., and Strauss, J. 1986. A Survey of 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s: Recent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1): 149-179.
文章提要
基本的农户模型忽略家庭成员的个体决策差异和集体决策的协商程序,将一个由多名成员组成的农民家庭简化为单一决策者模型。其决策的基础是一个单期的效用最大化方程。这里,研究者假设各种商品的价格为给定的,也假设农业和非农的工资为同一个给定的数值,也不考虑任何的风险、季节性、储蓄或市场缺失等因素。为了将效用最大化,该户要决定消费多少自产的农产品,多少不能自产的非农商品,和多少闲暇。假定土地和资本固定,该户还要决定使用多少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其中自己家庭劳动力的投入量,以及投入多少资金购买其他农业生产资料。
以上三个消费决策和三个生产决策受到三个局限条件。首先,该户的总支出不能超过其总收入。农户的收入来自出售自产的农产品,出售劳动力换取的非农收入,以及其他的非劳动收入(如政府的转移支付)。而该户的支出则用于购买农产品和非农商品,雇佣农业劳动力,和购入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第二,该户的闲暇时间和总的劳作时间加总不得超过其劳动力禀赋。最后,该户的农产品产出由其农作劳动投入,给定的土地投入,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决定。
在假定效用方程为凸(concave)且连续可导(continuously differentiable)等前提下,以上三个约束条件可以合为一个。即,该户总支出等于其可支配总收入。这里的总支出是农产品、非农商品和闲暇的成本之和,而潜在总收入则是其农业利润、劳动禀赋价值和非劳动收入之和。
在这些假设下,基本农户模型推出的第一个重要结论便是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是可分的(separable)。农户可以根据相应的外生参数来作出不相干扰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所以,若各个农户的生产方程相同,无论他们的效用方程相差如何之大,他们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必然相同。
该模型推出的第二个重要结论是农户的农产品消费量对价格的反应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农产品价格上升,由于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其需求量必然下降。第二,农产品价格上升,由于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其需求量可能下降(正常商品,normal goods)或上升(劣等品,inferior goods)。这两个效应也作用于一般的消费者。第三个效应,利润效应(profit effect),则只作用于作为生产者的农户。如果该户为农产品的净卖者(net seller),则该效用为正,反之则为负。也就是说,即使农产品是正常商品,其价格上升时,该户也可能增加对农产品的消费(如他是净卖者),或者农产品跌价时减少对农产品的消费(如他是净买者)。所以,具有“生产-消费双重性”的农户可能因为利润效应为正而在价格上升时增加消费量,表现出所谓的“反常行为”。
关键词:农户模型,生产-消费双重性,决策可分性
“农经好文章”关注农经领域(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和发展经济学)的学术研究成果,精选并介绍新近发表在各大顶级期刊上的前沿文章,同时分享海外应用经济系博士生课程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
搜寻账号:arepapers,或扫描二维码:
点击蓝字查看论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