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文献 | EJ 资金和农业生产模式(上)

马梅琳 农经好文章 2022-12-31

本期专题

发展与政经:资金与生产

导读

在分析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时,学者们常常强调农户的资金禀赋和融资能力对其生产规模、生产模式、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等的影响。尤其当研究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如何逐渐转型、成长为商业化的大农场和农业企业时,资金的角色就更为关键了。本期介绍的这篇文章正是利用数学模型和模拟分析来解释资本如何决定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经典之作。我们将用两期推文对此文做较为详尽的讲解。这一期先介绍该文的局部均衡模型。下一期介绍该文的理论假说和一般均衡模型。

原文信息:

Mukesh Eswaran and Ashok Kotwal. Access to Capital and Agrarian Production Organisation. Economic Journal, 1986, 96(382): 482-498.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佃农、自耕农、小农场和大农场。有两个关键的局限决定着生产模式的选择。首先,在一个农业经济体(agrarian economy)里,大农场的形成与个体拥有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的规模紧密相关。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特殊的周期性。从生产资料投入到作物收获和售卖之间有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因此,个体获取资金的能力(access to credit)决定其农场的资金链能否持续不断。而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经济体中,借贷能力又常常取决于个体的土地禀赋,因为土地常常是主要的抵押品。


其次,大农场需要聘请农场劳动力。众所周知,聘请劳动力要承担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因为雇员总是倾向于偷懒(shirk)。这样一来,监管就不可或缺。农场主自己的劳动力禀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够监管多大规模的农场劳动力


Eswaran和Kotwal的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中,作者利用局部均衡模型(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解释了土地禀赋的差异如何导致农户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他们生产模式的分化。首先,作者假设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外生的。每一个农户都可以在农作和非农工作之间分配其劳动禀赋,并决定流转多少土地,其目的是最大化效用。


这里有两个关键局限。第一,租地、聘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开销不能超过该农户能借到的资金(取决于其土地禀赋)和其当期非农收入之和。第二,农户花在闲暇、自己耕种、监管他人耕种和做非农工作上的总时间不得超过其劳动时间禀赋(time endowment)。


接下来,作者假设效用方程是农业收入和闲暇效用之和,并认为农户都是风险中性的(risk neutral)。利用数学和逻辑推导,作者找出了两条局限控制下的生产分化规律。按照资金禀赋由少至多排列,生产组织可以分化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生产模式为兼业农(laborer-cultivator)。兼业农不聘用任何外部劳动力,同时做农事和非农工作。第二种模式为自耕农(self-cultivator)。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也不聘请外部劳动力。第三种是小农场(small capitalist)。小农场主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聘用并且监管农场工人。最后一种是大农场(largest capitalist)。大农场主不再亲自进行农业生产。他们聘用大量劳动力在农场工作,自己则全职进行监管。

版权说明:未经书面许可,本页刊发的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转载事宜请联系:

arepapers@163.com。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们关注环境与资源、农业与食品、发展与政经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成果,分专题系统性地介绍发表在高水平国际刊物上的前沿研究与经典文献。


农经好文章

READ Economic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