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 | 渔民会理性选择捕捞地点吗?来自北加州捕虾业的证据
本期专题
环境与资源:渔业生产的地点选择
导读
传统渔业资源经济模型主要关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最优。在空间维度上进行优化则是当代渔业经济研究的重要突破。本期介绍的文章是使用离散选择模型来解释渔民捕捞地点选择行为的先驱之作。它提醒渔业研究和管理者从实际出发、基于经济理性理解渔民生产决策的必要性。
编者按 | 本推文原稿由阿肯色大学渔业水产系助理教授方滢恺撰写
原文信息:
Eales, James, and Wilen, James E. (1986). An Examination of Fishing Location Choice in the Pink Shrimp Fishery. Marine Resource Economics, 2(4), 331–351.
渔业经济学家往往更关注渔民进入和退出渔业的长期决策,而较少关注短期内的捕捞生产决策。在短期的捕捞决策中,渔民首先需要决定捕捞的目标物种(targeting species)和渔具(gear),然后决定捕捞时间与地点。现实渔业生产中的租值耗散(rent dissipation)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由低效的目标物种选择、质量损失或搜索活动,而非船只数量过多造成的。因此,更好地理解渔民的捕捞决策可以提高渔业管理的经济效率。
Eales 和 Wilen 研究了美国北加州沿岸渔民对乔氏长额虾(Pandalus jordani)的捕捞地点选择行为。作者采用的数据来自渔民的捕捞日志。渔民在日志中报告了每个网次(set of net)的捕捞记录,包括每次下网和收网的地点、时间、拖网深度以及渔获量估计。此外,日志还记录了每航次的上岸渔港、上岸渔获量和备注信息。捕捞日志中捕捞地点由劳兰导航系统(Loran)记录,但该数据只报告了每网的纬度数据。经作者核实,这是因为当地渔民基本沿一条南北向海床进行拖虾作业。
渔民当天进行捕捞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既包括前一日的渔获和上岸信息,也包括当天渔民间分享的其他渔船网次的生产信息。由于每天第一网之后的决策所参考的信息过于复杂,作者最终在实证中选择利用每天第一网的数据,共622条记录。
北加州沿岸渔场可以被分为三大主要捕虾区,三大捕虾区又被细分为八个更小的可选捕捞地点。研究的零假设(null hypothesis)是渔民对捕捞地点的选择是随机的,或主要受运气、迷信等非经济因素的驱动。在零假设下,基于预期经济利润的模型应该对渔民的捕捞地点选择没有解释力。为进行假设检验,作者采用每个捕虾区前一日渔获量对当天渔获量的回归预测值作为预期渔获量的代理变量。作者采用Logit 模型来研究渔民对捕虾地点的离散选择行为,并分别构建了嵌套选择模型 (nested model)和同步选择模型(simultaneous model)。前者假设渔民分阶段进行地点选择:渔民首先在三大捕虾区中做选择,再选择细分渔区。后者假定渔民直接在八个细分捕虾区中做选择。主要回归变量包括捕虾区当日预期渔获量和到母港距离。
回归结果表明,离散选择模型对渔民捕捞地点选择行为的解释力显著好于零假设模型。嵌套选择模型对八个细分捕虾区选择的预测准确率约为60%,同步选择模型为55.1%,而零假设模型的准确率应为12.5%。这表明,渔民对捕捞地点的选择是基于经济理性的。
版权说明:未经书面许可,本页刊发的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转载事宜请联系:
arepapers@163.com。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们关注农业与食品、环境与资源、发展与政经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成果,分专题系统性地介绍发表在高水平国际刊物上的前沿研究与经典文献。
农经好文章
REA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