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 Jean Jullien

王微辣 PINKGAL 2019-05-06

Jean Jullien的第一个个人绘本《ModernLife》,Jesse Eisenberg给作的序,想来应该不是巧合。


15年的巴黎巴塔克兰枪击案发生后不久,在度假的法国插画JeanJullien在他本人的Instagram上贴了一张结合埃菲尔铁塔和反战标志的手绘图案。同时推出的还有脸书的法国国旗头像滤镜,因为简单所以泛滥。同理心在社交媒体时代就像一种藏不住的流行感冒



学艺术的,读过中央圣马丁,也读过皇家艺术学院,还挺会用社媒自我推销,Jean Jullien当然是个聪明人。人家当时说了,得知新闻后花了一分钟连草稿都没打就把图画了,不过,因为一个悲剧性事件受到关注,简直觉得尴尬死了。我倒觉得,这个人节约了好多社交媒体上瘾者未发表的肺腑之言,也算是为社会做了件好事。


通过一种大家现在都会的技能-互联网视奸后,我发现Jean Jullien平时的作品更好玩。



金卡戴珊


冬天露脚踝,一种搞不懂的时髦法则。



纽约时代广场见闻

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舒服的颜色,还会追热点抓流行文化,最厉害是画出了『一般人平时感受得到却讲不清的事』,肯定是个有想法的男同学


人一红,就是哪都能见到他。Jullien画出来的那些饮食男女,放成了时尚品牌的巨幅户外广告,印成了俏皮的杂志封面,变成了卷西那本《Bream Gives Me Hiccups》里的插画,还有像我这种迷妹更容易得到的大众消费品:各种联名设计的衣服,饮料瓶,卡片,小别针......


怎么说?就是法国人喜欢用的那个字,chic得不得了。当然,看到一套6个的表情餐盘价格飙过了300欧,理智还是带着我默默点击了浏览器右上角的小黑叉。




Modern Life》这个绘本算是一个合集,从插画师本人平时海量的作品中抽出了同一主题的内容,主要讲现代人与科技之间的爱恨情仇


虽然有些图在他的Instagram上看到过,放在一起倒有一种『原来你买萝卜切菠菜敲鸡蛋,是为做一个石锅拌饭』的感觉。原料都对,拌起来就一口吃进


封面上画着一个全身被电线捆绑的男子,他身上显然已经挂满了各种电子设备,却仍然挣扎着要去拿那台正在充电的手机。明知道多一台设备可能就多一些麻烦,但这种感觉,就像不甘心错过一张餐厅的『今日特别』。手里拿着主菜单已无法抉择,另外那张限定菜名目却依然在你心上盘旋。而当你脑子里不停地对你耳语着『玩一会儿手机吧!』的小恶魔终于打败了另一位『不插电最轻松』小天使,从插座上被拔下的手机此刻也充满了大半格的点,下载好了全新的痛苦




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科技变得更近还是更远,很难说,毕竟你已经忘记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餐厅之前不刷大众点评的你会异常没有安全感,而『好久不见』的下一句,变成了『不如改天一起玩手机』


同一世界同一梦想的进阶版,就是同一场演唱会,同一批小视频。你就这样在朋友圈看完了整场演唱会。


貌合神离的情侣住着Airbnb租来的房子,吃着App上点来的外卖,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网络电视,并分别刷着不同的社交软件,或头也不抬隔空对谈玩着同一个手游。


最有意思的是,科技也带来不少反社会的情绪。比如超市里明明有收银员,不用排队的,而你偏要等一台自助结账机。爱豆们停更两天社交媒体的行为,则被贴上『社交媒体排毒 social media detox』的标签,好像发生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Modern Life》的前半本,就是这些抓到时代痛点的、俏皮的、略带自嘲的社会观察,真实到像是黑进了你的脑子,画出了你的想法。




卷西在序里说,他在这本书里最喜欢的一个作品,是两个男人在两辆并行的巴士上打照面: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招手,而另一个人则竖中指回应。Jullien问他,是因为那根中指吗?卷西答,是因为知道渴望交流的招手人作何感受。但转念一想,也能理解竖起中指的人,他是在用内心的一点混蛋面对世界的凶狠


有人喝鸡汤就有人往汤里撒老鼠屎,有人享受科技带来的无尽的选择就有人感受到丧失控制后的窒息。书里的每一种人物和每一种情绪都是可以代入的




书的后半本是Jullien的一个实验,他每天早上到工作室后,花一个小时和实物玩。于是玫瑰花瓣和灯罩变成了女孩子的礼服裙,灯泡变成了脑袋,削下的青苹果皮变成了小蛇,蜗牛变成了小男孩的背包,毛笔呢,既是被被风吹乱的头发,也是白发老爷爷喷涌而出的鼻毛。如果没有摸到实际的书,这些看着可真像胡言乱语……


最后还是用Jullien的话结尾好了:你不看手机的样子,特别迷人。






有事后台留言

欢迎有趣的搭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