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中国鸟类分布的“武夷山现象”?

刑小天 刑小天的鸟类博物馆
2024-09-04


武夷山脉,我国东部著名的山脉,位于中国江西省、福建省两省边境。由于其丰富的物种资源,是众多鸟人和其它自然爱好者的天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眉山鹧鸪等特色鸟类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鸟人前去观赏、拍摄。

 

至于中国鸟类分布的“武夷山现象”,最早由国内著名鸟类学者何芬奇先生在2006年的一篇名为《斑头大翠鸟在我国的分布》一文中提出。对于何芬奇先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他便是马敬能先生《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一书的合作者。

 

《斑头大翠鸟在我国的分布》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内容:斑头大翠鸟(Alcedo hercules)在我国的分布以往仅知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于广东北部和江西西南部相继出现采集记录和连续的目击记录,本世纪初又有报道该种见于广西东北部、中南部和西南部的中越边境地带,并于近期(相对于论文发表时)发现其分布远及福建西北部的邵武。

 

熟悉福建鸟情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斑头大翠鸟近几年被福建省观鸟会发现于三明市明溪县,并且较为稳定,而这与论文中所提到的邵武相隔并不远,都位于武夷山脉的范围之内。

 

三明的斑头大翠鸟 福州老兵摄

 

在论文的末尾,何芬奇先生指出“若是考虑到中国鸟类分布上的‘武夷山现象’,即一些其主要分布区为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带的鸟种,另在武夷山也有一孤立种群,一些种类由此而产生亚种分化,如栗臀䴓(Sitta nagaensis montium)、黄眉林雀(Sylviparus modestus modestus)、淡绿鵙鹛(Pteruthius xanthochlorus obscurus)等等,则斑头大翠鸟新近在邵武的发现当予以更多关注。”

 

一般认为,在我国西部的四川和云南等地分布的栗臀䴓和武夷山狭窄分布的种群是同一亚种,都是montium亚种,但在分布图(可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或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上可以看到武夷山的这片分布地与西部分布地中间有着大片的空白,显得非常孤立。


截图自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武夷山的栗臀䴓 ©SKW伯劳

 

云南百花岭的栗臀䴓 Manjula Mathur/OBC

 

黄眉林雀在国内分布的主要都是指名亚种,从喜马拉雅山的中东部到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以及武夷山脉的孤立种群,都是这个亚种。而在喜马拉雅山的西北部,则有一个亚种simlaensis,相关资料较少。

 

武夷山的黄眉林雀©SKW伯劳

 

印度北阿坎德邦的黄眉林雀 

Prateik Kulkarni/wikipedia

 

淡绿鵙鹛在国内有2~3个亚种,分布最广的是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南部及陕西南部pallidus亚种,喜马拉雅地区东部有指名亚种xanthochlorus的分布,至于喜马拉雅地区西部的亚种occidentalis,是否在国内有记录我不是很清楚,何芬奇先生提到的obscurus亚种则间断地出现在福建、江西、浙江以及湖南壶瓶山等地,不过,这个亚种有争议,没有被IOC 10.2所承认,即认为除了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其它地区的都是pallidus亚种。

 

武夷山的淡绿鵙鹛 ©SKW伯劳


 

陕西洋县的淡绿鵙鹛 刑小天摄


尼泊尔加德满都的淡绿鵙鹛 Martin Hale/OBC

 

可以结合地点推断上图是淡绿鵙鹛的指名亚种,无明显白色眼圈,脸部黑色,与pallidus亚种有明显不同。

 

通过以上这几种鸟的分布我们可以猜想,在千百年或更久远以前,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分布区域曾经是连续的,后来因为人类的活动或者一些其它的原因,形成了现在的一些“孤岛”式的分布。


“武夷山现象”提醒我们在观察和拍摄鸟类时,多带上一份思考。在空白的中间地带,去寻找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分布,也是非常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芬奇,江航东,林剑声,刘伟民.斑头大翠鸟在我国的分布[J].动物学杂志,2006(02):58-60.

[2] 戴传银.安徽绩溪发现淡绿鵙鹛[J].动物学杂志,2016,51(02):280.

 

扫码关注我↑↑↑ 


往期精彩:

绿眉鸭?赤颈鸭?杂交鸭?

问鸟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那些“不对称”的鸟

国内7种旋木雀,你见过几种?

厦门的紫水鸡,是“黑背紫水鸡”吗?

《中国观鸟年报》中银鸥部分的一些说明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刑小天的鸟类博物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