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宫廷首饰|云鬓花颜金步摇——话簪

倪晓一 皇史宬 2019-11-15

簪之一物,用以绾发或固定冠冕,广义的簪包含簪、笄、钗、华胜、步摇等诸多种类。簪并非女子专用,在古代,男子也要用它来固定头冠或发式。特别是官员上朝时,头上簪冠,手持笏版,簪笏、簪缨就成了官员的代称,而退簪也意味着去政退隐。

但在一般的意象里,提起簪,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东方女子的形象。将笄之年,代表着女子一生中最青葱美好的年华,“云鬟闲坠凤犀簪”“云鬓花颜金步摇”,簪、钗轻袅摇动之间,带给人们诸多绮丽柔曼的想象。今天,借助明清档案,我们可以了解在最喜庆热闹的新岁新春时节,宫中的女子们用什么样的簪钗来装点如云绿鬓。

《乾隆帝妃古装像》轴(故宫博物院藏)

 

舆服有制

明清两朝,搭配礼服的基本头饰皆为“冠”。

以皇后为例,明洪武三年确定了皇后头冠的规制:冠的外形是一个圆框,“冒以翡翠,上饰以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两博鬓十二钿。”

▼ 明万历·孝端皇后凤冠(故宫博物院藏)

嘉庆朝《清会典》记载:“皇后冬朝冠,熏貂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各九,猫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三百有二,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靑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末缀宝石,靑缎为带。”

▼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故宫博物院藏)

▼ 嘉庆朝《清会典》中的相关记载

除了这些民间俗谓“凤冠”的冠式头饰,还有一种“钿子”也是搭配礼服使用的。

《听雨丛谈》记载:“八旗妇人彩服,有钿子之制,制同凤冠,以铁丝或藤为骨,以皁纱或线冒之。前如凤冠,施七翟,周以珠旒,长及于眉。后如覆箕,上穹下广,垂及于肩,施五翟,各衔垂珠一排,每排三衡,每衡贯珠三串,杂以璜瑱之属,负垂于背,长尺有寸。左右博鬓,间以珠翠花叶,周以穿珠缨络,自额而后,迤逦联于后旒,补空处,相度稀稠,以珠翠花朵杂花饰之,谓之凤钿。又有常服钿子,则珠翠满饰或半饰,不饰珠旒。此与古妇人冠子之制相似也。”

这一记述,比会典更为形象生动,既写明了满洲贵族女子在大节庆等重要场合所用头饰的形态——前如凤冠、后如倒扣的簸箕,也点明了其主要制作工艺是累丝、镶嵌和贯珠。是在制作好的骨架上,用翟凤、钿花、流苏等组合装饰而成。

可以说,一份完整的钿子,集合了多种可以单独使用的首饰。在本已如此华丽的钿子上仍可再行修饰,或插戴女子心爱的其它簪、钗、步摇,或簪上时鲜花朵、通草花、绒花等。

▼ 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故宫博物院藏)

在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中,留存了一份特殊的首饰清单。因热播剧《延禧攻略》而为人熟知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身故后留存了一批重要首饰,包括:东珠顶冠1顶,东珠朝珠1盘,珊瑚朝珠1盘,东珠耳坠1副,葫芦耳坠1副,金累丝蚌珠仙人簪9块,金累丝双凤簪6枝,金累丝珐琅项圈1围,金累丝镶白玉项圈1围,嵌珠石金凤钿1份,九凤挑牌1份。

这些首饰在孝贤皇后去世后被供奉在长春宫,足见其贵重,结合其名色,均适合重要场合、重大节令时簪戴。后经乾隆帝亲下谕旨,将其传与后世子孙。

其中“金累丝蚌珠仙人簪”所使用的量词是“块”,而“金累丝双凤簪”则是“枝”。这两个量词的区别,体现出二者在形制上的差异。仙人簪极有可能是“面簪”,形制大多近圆或方,可组合在钿子上做装饰品,其外形类似于今天的胸针,有别于常见的以细长簪身加上形态各异的簪首组成的长簪。

挑牌,与前文中所说的流苏缨络是同一类型的簪饰,其最基础的组成就是珠串,并辅以各种宝石坠子,可成排悬挑,也可作为簪首、钿口的装饰。

皇后、嫔御、贵妇们这样的珠围翠绕,庄重华贵,一则借以自矜身份,二则与年节的隆重喜庆相映衬。

▼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故宫博物院藏)

 

美物良工

大凡世间美好的工艺,总是凝结着不知名匠人们的心血。

▼ 总管内务府呈白玉簪等物核减银两数目清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扬之水先生以“结珠铺翠”“结珠点翠”来概括清代首饰的特色,确是基于大量实物和史料考证。结珠,应当与贯珠、串珠相近,多指穿珠成串,也可指钉珠。点翠,是被人们所熟知的制作首饰传统工艺之一,基本方法是将翠鸟的蓝色背羽固定在金银制品上进行装饰。

▼ 点翠菊花纹头花(故宫博物院藏)

▼ 翠鸟鲜艳的羽毛是点翠必不可少的材料

在档案中,每一件华美的簪钗首饰,几乎均与“珠”“翠”相连。

雍正八年十月二十九日,首领太监萨木哈奉旨将金累丝道冠1件交到造办处,该冠上嵌东珠1粒,金簪2枝,簪眼上有一处破损,令匠人修补收拾。匠人的处置方法是,将道冠的簪眼处添做2片金如意片,“另点新翠”,以此修饰残损之处。

雍正八年正月十九日,太监刘希文向造办处交送了金累丝正凤、傍凤、大小挑牌、金累丝荷叶、项圈等多件首饰,并传达了一道非常细致的口谕:

“着照样做正凤五枝,傍凤二枝,挑牌一分。再,项圈上养珠取下来,将此内蛮子珠子三十一粒选好的换上,其余珠石选大些的镶嵌凤身用,小些的穿挑牌用。……除将项圈二圆并蛮子珠子三十一粒留在造办处换外,其余正凤一支、傍凤一支、挑牌一分十三支、红宝石八十九块、蓝宝石二十一块、大些珠子二百零九粒、小些珠子一千三百二十八粒,交柏唐阿六达子送去,照数称收交作,速照样成做,务必要比原样还往精细处做。再看得交下原样正凤、傍凤嘴边并无衔的挂拉,可查明先做过的凤嘴边,看若有挂拉,即添做挂拉;若无挂拉,不必添做。再送去原样金累丝小挑牌内一对小珠子一小串,红宝石坠角一件,可同新做的补穿好,一并送来。”

▼ 造办处相关档案

(选自《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累丝作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下设机构之一,“累丝”亦是传统工艺,一般指将金银拉成细丝,编成绞股或其它形式,根据需要焊接于器物上,也称“累金”。

▼ 金累丝九凤钿口(故宫博物院藏)

▼ 金镶珠石累丝升官簪(故宫博物院藏)

档案续载,累丝作最终遵旨制作了金累丝正凤5枝,凤身嵌用珠子85粒、红宝石5块;傍凤2枝,嵌用珠子10粒、红宝石2块;大挑牌1件,穿嵌珠子250粒、红宝石4块、红玻璃坠角9件;小挑牌6对,穿嵌珠子664粒、红玻璃坠角54件。因查明了之前正凤、傍凤嘴边都衔有挂拉,特别在新做的正凤上添挂拉5挂,用珠子50粒、红玻璃坠角5件;傍凤上添挂拉2挂,用珠子20粒、红玻璃坠角2件。并对在原交来的挑牌进行了重串,在大挑牌宝盖上添珠子6粒、红宝石2件,小挑牌每件添珠子4粒、红玻璃坠角1件。以上共用大小珠子1089粒、红宝石13件。文中使用的各类量词,皆遵照原档,或“块”或“件”或“粒”,体现了不同形状和体量。

综合上下文意,档案中所说的“挂拉”,显然也是流苏、璎珞之属。而制作20件首饰所用的珠子,竟达千余粒,可见串珠是当时流行的装饰。从清代宫廷首饰实物来看,串珠所用的珠子多为米珠,非常细小,用以制作首饰,既耗工耗时,也考校匠人们的手艺和审美。颗粒较大的珍珠则更适合镶嵌,即便串起来,也失去了精致琳琅的美感。

▼ 银镀金点翠串珠流苏(故宫博物院藏)

 

寓吉辑瑞

在宫廷生活中,日常器物常有美好的兴寄和寓意,讲究言必有意、意必吉祥。遥想新岁伊始,玉楼金阙中,珠帘绣幕间,人们捧觞祝祷,金彩交错,定然是一番繁华吉庆气象。“日照茱萸领,风摇翡翠簪”,簪戴之物列于舆服,堪称“头等”大事,其寓意更是马虎不得。

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宫殿监督领侍陈福、副侍李英、苏培盛交造办处44件首饰,为之配做锦匣,包括金累丝笔锭如意簪、金凤簪、金方胜簪、金梅花簪、金抱头莲簪、金松鼠簪、金事事如意簪、金芝兰簪、金佛手簪、金荷叶簪、金菊花簪、金笔锭如意玉簪、金莲花簪、金葫芦簪、金桃花簪各1对,金鹿簪、金仙鹤簪、金竹节簪各1枝、金火焰簪5枝、金镯子4个。各配锦匣装盛,多半是作为年节前赏赐之用。

雍正八年三月十三日,领催潘义明交来一批簪样,传令造办处累丝作的工匠照样制作金累丝簪15对。这批簪样的名色,体现了当时宫廷中通行的吉祥寓意,包括莲艾簪、福寿长春簪、芝兰千载簪、八仙簪、福寿双圆簪、平安双圆簪、榴开百子簪、福禄如意簪、五谷丰登簪、双福双寿簪、喜祝长春簪、荣贵簪、吉庆簪、福寿簪等。

▼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长簪(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的天潢贵胄本就尽享人间富贵,但正所谓“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越是置身福地,越是要颂祺祷祥,希冀再添福寿,便也将美好的祈愿延伸到了鬓发之间。举手投足之间,人们最先注目的便是云鬓上摇曳生姿的如意福寿、平安美满、多子多禄、丰收吉庆与荣贵长久。有些是关系女子一生幸福的小小心意,有些则无关性别,无关身份,是芸芸众生共同的心愿。

▼ 金镶珊瑚桃蝠双喜簪(故宫博物院藏)

▼ 金镶宝石蝙蝠簪(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以花果、动物为题材的簪饰显得格外别致生动。京师冬日萧索,滴水成冰,室外难见鲜活气象。但这些自然界的精灵,诸如灼灼其华的桃花、云衣花容的牡丹、温婉幽清的兰、清韵艳逸的莲、凝霜粲然的菊、贵骨天成的梅,以及那灵黠的松鼠、娴静的仙鹤、栩栩如生的草虫,无论日升月恒、冬春交替,却可以在鬓发间永不凋零、焕发生机。 

▼ 金镶珠宝松鼠簪(故宫博物院藏)

▼ 金镶珠石兰花蝈蝈簪(故宫博物院藏)

▼ 金镶宝石蜻蜓簪(故宫博物院藏)

《文心雕龙》曰:“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虽系诗文之道,却也不妨用来解说人们撷取自然之美,融入自己的精心创造的“有心之器”,令其相得益彰,焕然生辉。

新春来临,万物悉生,且将心头那根素洁的瑶簪挽起万千春华,珍而重之地步入这日渐芬芳温暖的岁月中。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连“闹”好几天的宫廷元宵节

☆ 辞旧迎新|开笔之最乾隆帝

☆ 辞旧迎新|紫禁城里“大”拜年

☆ 立春活动 参与有奖|《春牛图》里讲究多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