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建筑|黄金分割与鲁班尺
在西洋绘画和建筑设计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念叫做“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较长一段与整体的比值近似0.618。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最能引起美感。那么清宫建筑有没有类似的“黄金比例”呢?
中国古代房屋的承重构件是柱,四柱所围称“间”。间的横向称“面阔”,纵向称“进深”。面阔、进深的间数依照建筑规格依次递减,如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为中国明清古建的最高等级。稍次的乾清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东西六宫规制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 昭仁殿添建房屋尺寸情况
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对面阔和进深有一个基本的规定,即“以斗科攒数而定,每攒以斗口数十一份定宽”(斗口又称口份指平身科斗拱的大斗的卯口宽度)。即面阔=斗口尺寸✖11✖斗口数量,宽度由明间向两边的次间、梢间递减。就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明间、次间、梢间宽度各有不同,但长、宽比例要在“三七、四六之间”,也就是3:7到4:6之间,这与西方黄金分割的3.82:6.18十分相近。
▼《工程做法则例》对面阔、进深的规定
以太和殿为例,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修建太和殿所留下的资料《太和殿纪事》载“修太和殿九间,东西二边各一间。面阔十八丈六尺九寸五分,进深十丈三尺五寸九分,檐柱高二丈三尺,正中高七丈四尺五寸九分。”并对各间尺寸进行了明确规定,傅熹年先生曾经按照清代营造尺进行了折算,其中明间宽度为8.432米(2006年测量平均值8.466米),下檐柱高为7.36米(2006年测量值7.38米),金柱高为12.64米(2006年测量平均值12.705米)。也就是说,太和殿整体的长宽比例为1:0.6,明间长宽比例(高度为金柱高)为1:0.66,不论整体还是局部,在视觉上都与黄金分割比例非常相近。
▼ 太和殿的黄金比例
观察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尺寸“有零有整”,精细到分。这是因为匠首会根据木材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进行调整。二是尺寸的确定要符合风水学的讲究。按流传说法,九宫中的三白星属于吉星,建筑尺度合白便吉,俗称“压白”尺法。这种尺寸与公制尺寸不同,记载在一种叫做“门光尺”的尺子上。
门光尺俗称“鲁班尺”,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一把鲁班尺,为工部旧藏。尺长46厘米(约合营造尺一尺四寸四分),宽5.5厘米、厚1.35厘米,尺的两个大面均划分为八格,一面每格中间分别写有“财木星、病土星、离土星、义水星、官金星、劫火星、害火星、吉金星”等字,两旁写有或吉或凶的句语;另一面八格的中间分别写有“贵人星、天灾星、天祸星、天财星、官禄星、独孤星、天贼星、宰相星”等字,每个大格的两边各分五个小格,也分别写有“贵人”“发财”或“邪妖”“灾害”等词句。尺的一侧写有“春不作东门,夏不作南门、秋不作西门、冬不作北门,阳宅门、主灶院、天井高底(低)宽长,俱要合吉星,此为吉之宅。”另一侧画有一些符号,并写“大月从下数上,小月从上数下,白圈者吉,人字损人,刀字损畜”等语。
▼ 鲁班尺
根据营建建筑的不同功用,选择不同的精细尺寸。紫禁城的建筑在微末尺寸的差距之中,既有美学的考量,又体现了权力的威仪,还寄托了吉祥的寓意。
原文发表于《中华遗产》2019年第2期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