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到中年,作别外企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2019-05-15

撰文 /   孙静

编辑 /   赵艳秋








外企的凛冬将至?这是最近甲骨文裁员后,人们心中暗自的揣测。


实际上,从三四年前开始,外企已经出现一波离职潮。而当这次甲骨文规模裁员时,有人说这只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外企未来的走势是好是坏,人到中年的我们选择留守还是离开?或许没有人比曾经身在其中的人们更有发言权了。AI财经社采访了3名不同时期离开外企的中年员工,看他们如何看待外企,又如何在人到中年,在环境和技术的极速变化下,思考并做出个人选择。



袁敏  甲骨文员工  39岁  离开原因:被裁


离开甲骨文,我的求职第一意向还是外企。 


从2013年进公司,我在甲骨文待了6年。其实在公司公布裁员消息前,我已经有心理准备,还同女朋友聊起过这件事。但说实话,当时仍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再怎么裁员,也不会裁到“优秀员工”的头上。没想到,我们整个部门被一锅端,包括我的顶头上司也失业了。


你看,这个时代对优秀的定义已经变了。优秀不再是你在一家公司干得优秀、被上下认可,因为公司随时会被淘汰,届时你所有的成就都会被清零。得知裁员当天,很多同事是表面平静,内心慌张。中年失业,多少会有些无所适从。


这几天,很多企业前来摆摊招聘,但那些写在牌子上或藏于二维码之后的岗位要求,看起来有点刺眼:32岁或35岁以下。外企就不会有类似的年龄歧视或者性别歧视。我一个同事,前脚抱怨完不想两个下属都招女性,立即就被他的领导当面批评。


但35岁以上的程序员却很难进互联网公司。为此,有同事专门建了一个离职群,里面都是35岁以上的同事。目前这个群里有226人,绝大部分人的下一份工作还没有落定。猎头和HR可以将没有年龄限制的岗位发到群里,但是真正匹配的极少。很多信息并不靠谱,你说美团会招一个35岁以上的工程师吗?完全没可能。


其实接到裁员消息至今,很多同事都经历了从惶恐到信心严重受挫的阶段。他们年轻时都是名校学霸、尖子生,人到中年突然失业,而且发现很难找工作,说实话挫败感更严重。但没办法,只能坦然接受,因为时代变化就是这么快。


我一个同事面试华为。对方竟然选择吃饭时间,在食堂进行面试。这让他感到不适应。另一名同事面试互联网公司,被安排在晚上十点半面试,这说明对方可能刚下班。


外界说甲骨文是“中关村疗养院”,高薪、活少,其实不然。赶项目时,我们也会加班到凌晨十二点,一个从滴滴过来的年轻女同事说过,没想到甲骨文比滴滴还累。


至于待遇,外界有帖子说我们平均收入4.5万元,但实际我知道有工作十多年的员工,他的收入还不到3倍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月薪低于2.5万元。


不过外企假期福利的确很好:新员工就有15天年假,往后逐年递增。每年还有24天带薪病假。


其实很多留在外企的人,更多是享受内部的文化氛围,比如同事关系相对扁平化,讲究团队合作,公司对员工充分信任,支持大家远程办公。员工忙完核定工作,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学习公司内部的产品技术,或者帮助其他同事。


国内企业则不同。 进入甲骨文以前,我有七年时间在民营企业做开发。民企的领导对下属是不信任的,所以员工不能远程办公,领导也不希望看到员工有空闲,会认为是工作量不饱和。



来源/图虫创意


但是每个人的能力和工作习惯不同。比如有的人,可能早上七点赶到公司,坐到那儿就开始忙,到下午3点就干完了;但有的人,上午到岗后摸鱼,晚上干到十二点,也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但在老板眼中,肯定是后者更为努力。这就是为什么国内互联网企业会高喊996?


在甲骨文前4年,我并没有想到要出去。甲骨文技术架构整体不断演变。你如果想要比普通员工表现得更为卓越,首先就要对内部产品和技术更为熟悉,就要不停地去学习。这会占用很大一块时间。


大概两年前,我开始有了困惑。我发现公司技术虽然持续演进,但方向没有跟上大的潮流。比如现在流行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互联网公司更多强调微服务、产品轻型化,但我们公司还是特定的企业客户场景,仍沿用传统技术进行迭代,这意味着我们在技术选型上就和互联网公司发生了偏差。像大规模分布式集群部署,如果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是很难自学的。


当时我尝试去看互联网公司的机会,面试了一次感觉压力很大。因为你会通过对外界产品的了解,发现我们自己的产品非常low。 我会抱怨,为什么这个产品没有做得更好?但只能抱怨,因为甲骨文的核心开发都放到国外,比如美国、印度、加拿大,留给中国的都是些相对边缘的业务比如功能测试、集成测试这种,以及辅助工具的开发。 


但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经验、进去就能解决问题,或者在开发过程中能够给其他人员有方向性指导的角色。而我们此前的技术经验缺乏具体场景的落地。这种割裂导致我们在应聘时,会面临一些困难。 


可以说,前几年我太沉醉于甲骨文的内部产品,所以脱离了时代的技术变革。我那阵子也挺焦虑的,不停地在网站上学习,研究最新的技术潮流和案例。 但没有实践案例,面试时很难通过。


我一个同事在裁员后发文反思,要随时保持危机感。我也在反思,找工作时的困惑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对方问一些特定技术问题该用什么解决方案?其实事先应该更多了解对方已经发布的技术和产品,对原理有所了解后,可以自己尝试着去做一些方案。这样即使你没遇到过类似问题,但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处理,也能通过面试。 


可能做技术的每隔三到五年,都会遇到技术迭代的问题。未来如果找工作不顺利,我可能考虑到菲律宾投资房产。2015年,我在回龙观买了一套房,总价400万元,贷款100多万元。如果失业后实在还不上房贷,这套房子还可以卖掉。


我的女朋友是软件工程师,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职场压力也很大。我们两个人都喜欢潜水,现在开始讨论去东南亚生活的可能性,应该也不错。



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可以回到5年前,我应该会重新来过。一是时刻跟踪最新技术,同时学会自我包装,多参加外面的行业会议,多去论坛、贴吧写文章。作为一名技术者,你需要努力得到所在领域的认可。二是增加被动赚钱的能力,未来即使不工作,也可以有收入来源,比如说投资、开店。



刘皓 前IBM云架构师 40岁 离开原因:创业


2016年创业前,我在IBM工作了整10年。加入外企前,我在华为干了两年。在IBM我从研发经理做起,而后做云架构师,再走向现在的管理岗。


说实话,在IBM的日子处于舒适区。我往往都是前几名到公司的,上午先看邮件、开会、有时候有面试,下午与同事单独沟通,和前端团队讨论客户案例,做产品PDR(初步设计评审)。晚上5点开始做技术事务,比如看技术文章、写作、开电话会议。


但我还是在2016年决定离开。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业务因素,根据相关法规,外企不能独立在华开展云计算业务,必须跟国内公司共同运营。二是从大环境来看,外企在国内的趋势是往下走的。此外还有政治影响,IBM在华岗位会收缩,而与此同时,国内BAT等民营企业发展趋势非常好,一片朝气蓬勃。


从个人角度,外企的技术重心在本国,中国区的技术人员则有天花板。当然,如果只强调客观因素太沉重,工程师多少都有点理想主义,我们总要去冲一把,到市场大环境下检测自己的能力如何,能否独当一面,继而把过去十年的经验、教训和人脉变现?


在上述考虑下,2016年我接受一家创业公司的邀请,去做了CTO。 当时创业公司总部在北京,而我住上海,可以说是离家创业,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没出去创业时,听说创业者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进去一看果不其然,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但确实也把我的潜能唤醒了。


外企与国内企业的差别不是一点点。比如外企讲究专业性和系统性,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里面的每个人,说是螺丝钉可能太残酷了,每个人更像一个模块。你进去的时候,外企会帮你安排得非常好,你自己最多突破一下,摇摇身子、晃一下。去到创业公司则不同,你去当CTO ,变成机构核心和支柱,这时别人围绕着你,压力也要你来承担。


外企工作聚焦,创业公司则非常不聚焦,技术研发、团队招聘、公司战略甚至接受采访、与投资人交流,都要你亲力亲为。 而且创业公司体系不健全,产品规划、选型都从新起步,干得是平地起高楼的差事。外企则已经是高楼,你只需要进到某一个房间,做件事情就好了,就像鸟儿筑巢。


在外企时,工作再忙也有节制,大家信奉工作生活的平衡。在创业公司,除了睡觉就是工作,初期肯定会有落差。


说实话,去创业公司前,我把有些地方想象得比较悲观:外企工程师基本都是名校硕士毕业,有光鲜的学历背景,创业公司能找到正规大学本科生可能就不错了。但进去发现,团队素质实际很不错,特别是工作干劲很强。创业公司就像弹簧,把人的激情激发出来。员工就像浸水的黄豆,一点点膨胀、长大,而外企则像一个金属盒子,一成不变。



在甲骨文宣布裁员后,80余家公司为甲骨文员工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 图/牛耕


据我观察,六七年前,外企还是非常有活力的地方,是优秀毕业生求职的第一选择,有大量优秀人才涌入。但现在外企更新速率降低、流动性不足。随着业务平稳、增长放缓,招聘速度也慢了下来,甚至很多团队出现只出不进的状态。


与此同时,主动离开外企、去活跃的互联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剩下的多时年龄偏大、工作时间长的员工,外企氛围有点趋向于老气。


其实从2016年开始,就有一波外企离职潮,当时传统IT的中年工程师们看到,再不出去,危机感会越来越重。IT行业的技术更新可能是所有行业中变化最快的了。 


像我们的创业团队,30岁以下员工是主体,还有人毕业两三年就在创业公司成为技术主管。据我观察,创业公司的年龄线和外企的年龄线至少差5岁左右。


最近几年,很多青年工程师、中年工程师同我咨询职业规划的问题。其实一旦发现所在领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路越走越窄,这时候就要坚定地走出去,不能做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创业晚动不如早动,还要注意攒人脉,开会、演讲、出书、写博客、技术群、吃饭和咖啡厅,都是非常好的攒人脉的地方。


我在IBM前几年做的研发,偏传统IT,后来又做到管理岗。但我当时发现一个趋势,传统IT正在被云计算所取代,所以我先在内部寻求转型,去做云架构。


变化不可怕,危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储备,没法走出危机。前阵子大家讨论互联网公司的996。其实在IT行业,我很少看到坚持965还能做得比较出色的同行。在我们这一行业,必须有超越965的时间积累,才能取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但是这个时间并不局限于在公司加班,在家工作和自我学习也是一样的。像我即使公司965,有时回家也会自觉变成996。


人不能随着一个行业下沉,你要未雨绸缪,要有职业规划,不管未来做什么,一定不能只埋头在家里做规划,要看到外面的世界,根据自身情况,做相应的规划。 



陈皓 亚马逊前员工 36岁离职 

离开原因:业务调整



我还是挺能折腾的。


2000年,当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我还是国有银行系统的一名工程师。单位分了的新房刚装修完3个月,我还是辞了职,带着2000元去到上海。为此父亲曾威胁我要断绝父子关系。


当时传统IT企业正火,我的职业理想是进入微软。我是足球迷,当年有个日本球星叫中田英寿,他是全亚洲最好的中后卫,但是去意大利踢球后,只有坐冷板凳的份。我记得有一次中国记者采访他,就问,你在全亚洲最好的球队是绝对的主力,而且年薪也不低,为什么到意大利做替补?我记得中田英寿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可以不上场,但是我要做最好的球员。后来,坐冷板凳的他的一次进球,让罗马队提前几轮夺冠。


2010年,我进入亚马逊,面试时级别被调高了一级,拿到技术六级待遇。这一岗位在中国区当时只有两个人。



来源/视觉中国


说实话,亚马逊的HR来找我时,我是有点抗拒的。我一个做技术的,才不要去卖书。当时内心觉得这也太low了。但上网看了一下,发现这家“卖书”的公司,居然做出世界上第一个推荐算法和世界上第一个云计算平台AWS。 这本应该是谷歌这种技术公司做的事。于是这引起了我巨大的好奇。


虽然有降职降薪,但难以抵挡心中的好奇,咬咬牙,我还是去了。进去以后才发现,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亚马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我影响很大。 小团队、自动化、平台化、运维优先。开发人员做所有的事,坚持高标准,招最好的人,想好了再做……这是一家“慢得不能再慢”的公司,然而却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再比如,我在亚马逊的时候,我和公司讲,我想在我的博客上写几篇关于亚马逊的文章,介绍亚马逊的技术和一些做事的方法,也算是个宣传,让我的团队也好招人。但是,我当时的老板和我说,你的博客之所以有影响力是因为你的独立性,不要写亚马逊的,这样会把你自己卖了,千万别这么做。


外企价值观里都比较尊重个体价值,并推崇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鼓励加班,你看现在的国内公司,更多的是强调团结奋斗和敬业激情,很多国内企业拼命给员工打鸡血的场面,和传销场景也很类似。


但是外企也有自己的问题。我在亚马逊的时期,接连有两个项目做成熟了,但很快就被美国总部拿过去。然后我的团队就面临解散。我辛辛苦苦招来的人,这时面临被其他团队瓜分的境地。这样的组织调整,相信在外企业工作的中国经理们都不会陌生。当然,外企还有更大的问题,在业务上,他们似乎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做事,而不关心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外行领导内行。


后来我整个团队全部调到美国,而我母亲当时心脏有问题,所以我就没去成,一个人孤零零留在北京。没有团队带,所以就去了一家国内互联网公司。


在这家公司里,我看到了所有的员工真地很拼,太有热情了。我在外企里只看到了那种职业化冷冰冰的气氛,而在这里则非常不一样。这里的员工,从基层到高层全是激情满满。


这里的加班也非常非常多,经常性加班到凌晨,双休日也得上班。我一开始只觉得很厉害,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然而,时间一长,发现这种搞法,问题也很多。比如,故障就很多。最主要的是,经常性快速上线后,未来要花很多时间返工和调整,非常没有效率。


而且变化太大,我经历过的一件事,高层定下要做的事,两个月后就说不做了,然后再过3个月后又说为什么不做?


然后,我的老板要求我用我的博客和微博帮公司做营销,我委婉地拒绝了,结果,团队合作的价值观不达标。


其间发生很多事,我无法适应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加上父亲当时病重,所以工作三年后,我就离开了。


但是作为一名职场中年人,我一点不担心未来。什么叫稳定?稳定就是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我都能找到工作,而不是我在一个地方一辈子。


这是我在父亲那代人身上看懂的道理。我父亲不就是这样吗?他们才是受时代负累的一代人。正是读书的年纪,赶上上山下乡运动,四五十岁的时候又赶上国企破产,成为下岗职工,然后就不知道干啥了。说起找工作,他们那时候的焦虑比当下这代人更严重。


我们的父辈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当时只有一种生活,但如今这个世界有多种生活方式,如果不想加班,你可以进外企,也可以出国。据我所知,微软、亚马逊都不加班。


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milk-519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文 | 孙静 

联系作者:dalianmaojingyij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