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充电宝终究是大爷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2019-10-05

撰文 /   项也

编辑 /   陈芳







常用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们发现,今年所付的钱比去年多了不少。30分钟免费充、1元每小时早已成过去式,眼下市场上一小时普遍是2元,一些特殊场景,5元/小时、8元/小时也屡见不鲜。如果忘记还,用户所付的钱能购买一块充电宝。
 
近日,由于涨价,共享充电宝还频上微博热搜榜。有人将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行为形容为趁火打劫,有人称共享充电宝涨价是自杀,有人强调太贵以后不用了。虽然用户层面骂声一片,但几家共享充电宝玩家却在偷着乐,已经进入盈利状态。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AI财经社,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能力还不错,单月净利润已达千万级,挣钱能力好过不少上市企业。
 
共享充电宝涨价背后有着共享单车血和泪的教训,ofo深陷押金泥潭、摩拜单车卖身,表明补贴、烧钱抢市场的策略不一定会取得一家独大的效果,盲目烧钱的结局很惨烈。共享充电宝不想重复共享单车的悲惨命运,主流玩家幡然醒悟,不再迷恋单纯的烧钱补贴战,涨价自然被提上了日程。
 
看着市场转好,美团点评决定返场,再次盯上了共享充电宝。据数位接近美团的人士证实,美团确实已经启动共享充电宝项目。而对于整个共享充电宝市场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市场规模做大。
 


01

“涨”声一片

 

出了北京西直门地铁站,王亚楠小跑着进了附近的凯德Mall购物中心。如此匆忙,倒不是因为一会要约见的客户已经提前到达,而是,手机深红色的电池条反复提醒着她,电量已不足10%。
 
“得赶紧找一个共享充电宝续命,”王亚楠目的很明确。一通“翻箱倒柜”之后,在凯德Mall的负一层,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带有苹果充电线的街电充电宝。一个多小时之后,手机电量充到了85%,王亚楠也见完了客户,打算归还充电宝。


图/视觉中国


“6元。”当微信弹出付费成功的页面之后,王亚楠有些惊讶,使用共享充电宝的费用超出了她的认知。在她的印象中,共享充电宝一小时还是一元。而刚刚,她使用的街电充电宝已经涨到了3元/小时。
 
“这真的太贵了,”王亚楠再三确认之后,一边抱怨一边发朋友圈吐槽,“下次要自己带充电宝了,包重一点也没关系。
 
与王亚楠一样吃惊的还有孙恒。
 
一通夜宵撸串之后,在广州出差的孙恒找到了一个怪兽充电宝给自己的手机“续命”。吃完就回了酒店,孙恒忘记了还充电宝的事情。
 
转场去了佛山之后,孙恒才想起来要归还充电宝,这时距离他租借充电宝已超40小时。在附近的商场里一番寻找之后,他发现了一个更为头疼的事情:找到的机柜要么是别家的机器,要么机柜里的充电宝已经“满员”、没有空余的位置。此时,他租的怪兽充电宝,租借费用已经达到每天的封顶上限,他这次给手机“续命”付出了60元的代价。
 
“这都够买一个充电宝的了,”孙恒无奈地说,印象中充电宝单日封顶的价格也翻了一番。“(怪兽)表面上是一个租充电宝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卖充电宝的嘛。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已经不是什么秘密。2元/小时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一些特殊场景,5元/小时、8元/小时也已经屡见不鲜。因为涨价,共享充电宝甚至成为今年微博热搜的常客。有人将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行为形容为趁火打劫,有人称共享充电宝涨价是自杀,有人强调太贵了不用了。
 
“相比较2017年,确实存在一定的涨价行为,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比如,整体从1元/小时涨到了2元/小时。”来电科技CMO任牧告诉AI财经社。
 
“涨价是一种市场行为,”怪兽充电投资方之一、清流资本合伙人刘博认为,涨价并非单方面的,是充电宝运营方、商家和消费者的三者角力,“涨价充分说明,确实市场有需求,应急充电是刚需。
 
而且,这种涨价并不是最近一下子发生的。“共享充电宝涨价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形式多样,比如取消前30分钟的免费充,改成1元/30分钟。”一位街电员工匿名告诉AI财经社,“分地区、分场景、逐渐提升,所以很多消费者之前的感受并不明显。
 
不同场景下定价不同, 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的定价策略之一。酒吧、夜店、景区、医院、体育场等封闭性、流动性大的场所,通常意味着定价更高。
 
“矿泉水卖的贵的地方,共享充电宝也容易贵。”任牧总结,这些场景通常本身是高消费的、封闭性的场所。任牧同时澄清,网传的5元/小时、8元/小时的共享充电宝确实存在,但整体占比很少。
 


02

共享单车之痛

 

共享充电宝涨价还有一个原因是,行业竞争格局初定。目前,市场主流玩家只剩下“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和怪兽充电,四家势均力敌。据Trustdata数据显示,这四家共享充电宝玩家所占的市场份额在96%以上,其他小玩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一时半会四家谁也弄不死谁,"盈动资本创始合伙人项建标认为,尽管几个主流玩家在小范围还有一定的冲突,但从大的竞争格局上来讲基本已经成型。
 
这样的格局在两年前还是另一番光景。
 
2017年年初,在朱啸虎投资小电之后,共享充电宝迅速成为了资本热捧的新风口——10天5起融资、40天涌进12亿元热钱,红杉、IDG、金沙江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入局,近百个共享充电宝品牌涌入,号称“百电大战”。一时间,共享充电宝大有取代共享单车成为共享经济新代表的趋势。
 
但窗口总是短暂,格局在2017年年初的疯狂融资中已经悄然定下。
 
回头来看,“三电一兽”几乎都是在这一时间点拿到了数千万量级以上的一线风投融资。而没有在这一轮中拿到钱的玩家,毫无意外都已经倒下。
 
2017年10月,更早入局的乐电在微信公众号上正式宣布,停止运营。这几乎是一个信号,没能顺利拿到融资的玩家到了退场的时刻。
 
很不幸,熊泽冲也是其中倒下的一位。2017年10月,迟迟才入场的熊泽冲和易充团队,选择细分市场作为突破点,主打出租车场景,满足打车细分场景中的充电需求。不过,这时候的融资环境和舆论环境已经跟上半年完全不同。在艰难地拿到了两家出租车公司合作意向之后,2018年6月,易充最终还是倒下了。
 
“实在融不到钱。”熊泽冲向AI财经社感叹。
 
“投资人很看重投资的时间点,”刘博认为,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喜茶生意好不好,看看排不排队就知道了。但共享充电宝不行,借还充电宝都不用排队,赚不赚钱很难直观评估,当很多人反应过来就已经晚了,我称之为‘傻子时间’。
 

图/视觉中国


2018年3月,小电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此后,整个行业陷入了整整一年时间没有任何融资的阶段。资本窗口彻底对共享充电宝创业者关闭,“三电一兽”成了不多的、仅剩的几个玩家。
 
同样是2018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共享单车大战迎来了终局时刻:ofo深陷押金泥潭、摩拜单车卖身被美团收归旗下。两个共享单车领域主流玩家的结局,充分说明补贴、烧钱抢市场的策略并不一定会取得一家独大的效果,反而会形成一地鸡毛的局面。
 
共享单车让共享经济陷入到一片质疑声中,也让其他共享项目意识到盲目竞争的状况有多么惨烈。显然,共享充电宝不想重复共享单车的悲惨命运,主流玩家幡然醒悟,不再迷恋单纯的烧钱补贴战,涨价也被提上了日程。
 
“价格战未必是最有效的,”项建标认为,共享单车给了共享充电宝一个警醒,“创业者要有自己的理性。
 
不仅如此,共享充电宝更偏向私域共享,而共享单车更偏向公域共享。私域共享中,产品的维护、引导都交由商户解决,而且通常具备点位的独占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域共享中的运维成本。当然,私域共享也需要付出代价,目前,商家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分成通常在20~50%之间。
 
共享充电宝融的钱没有共享单车多,在没有充足粮草的背景下,烧钱竞争的状况也没前者那么惨烈。在中小玩家出局后,几个主流玩家在温和竞争下反而活了下来。
 
今年年初,项建标参加了小电科技的年会。当知道这家充电宝公司已经有2700人时,他激动地在朋友圈写出:“共享经济就看充电宝了”。
 


03

美团返场


 
涨价、盈利有望,让互联网巨头再次盯上了共享充电宝。
 
8月26日,美团点评传出将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
 
事实上,这不是美团点评的第一次尝试。早在2017年8月,美团点评就曾在石家庄、青岛等地测试过共享充电宝,甚至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还曾在内部信中专门点名这一业务。不过,彼时美团新启动项目众多,最终,共享充电宝因为没有达到预期,项目被停止。
 
而这一次,美团打算卷土重来。据数位接近美团的人士证实,美团确实已经启动共享充电宝项目。
 
“无非是看到了共享充电宝盈利了呗,进场抢生意,”一位行业人士匿名评论。
 
市场普遍认为,2018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的主要玩家都迎来了整体盈利的节点。
 
“某种程度上,大家都高估了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但低估了人们对于充电的迫切需求,”刘博认为,不管是投资人还是消费者,一开始对共享充电宝都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这反而给了几家公司一个相对良好的竞争环境。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AI财经社,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能力不错,“单月净利润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净利润好过不少上市企业。”但搅局者美团点评的进入,或将给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变局。
 
“这才是大事,这才是大事,这才是大事,”采访中,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团重新杀入共享充电宝领域时,项建标用了三个“这才是大事”作为回答的开头。
 
确实,美团有着足够令所有竞争者胆颤的资本。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美团拥有超过200万个到店活跃商家,如果这些点位都铺上美团充电宝,点位数几乎将是目前“三电一兽”点位数的总和。
 

图/视觉中国


“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团的进入绝对是个好事儿。”任牧认为,美团这次是动了真格,“一方面可以倒逼行业原有玩家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共享充电宝的想象空间和市场可能性。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美团的返场。
 
“美团和商户的关联度确实很强。但是目前来看,‘三电一兽’也发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并不是非常初创的企业,而是有一定现金流、占据一定的点位,并不是弱不禁风。”上述街电员工表示。
 
一位接近美团的投资人表示,并不担心美团会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快速抢占市场,“共享充电宝核心是应急,而且通常点位都具备独占性。所以价格战可能性不大,创业者也相对理性了。
 
目前,美团充电宝项目还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怎么做、在哪里开展、力度如何,这些都还不得而知。“不排除美团收购一家充电宝玩家的可能性。”上述投资人表示。
 


04

自我正名之路

 

涨价、盈利、美团返场,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充电宝出尽了风头。
 
但共享充电宝真的已经咸鱼翻身了么?一个疑问是,热闹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
 
很遗憾,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通过一些公开数据可以大致做一个估算。比如,聚美优品的财报中,有一项“其他服务收入”,而这一收入主要构成正是“街电充电宝、服饰和其他生活方式产品”。2017年8月,聚美优品完成对街电的全部股份收购,因此财报会披露街电的业绩表现。
 
2016年聚美优品还没有收购街电之前,其他服务收入为1.02亿元,而2018年这个数据为9.3亿元。假设服饰和其他生活方式产品两年不增长,粗略估计街电收入为8亿元,假设服饰和其他生活方式产品年增长50%,街电收入为7亿元。按照街电28.6%的市场份额计算(数据来自Trustdata),粗略估计,2018年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容量在25~28亿元左右。
 
从绝对数值上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单纯以静态眼光来审视共享充电宝市场,毕竟这个领域从出生到现在也不过三年。
 
“跟潮玩、电子烟、彩妆等产品一样,共享充电宝是一个打渗透率的市场,需求会随着供给的便捷而被唤起,而共享充电宝现在处在增量、未成熟的阶段。”清流资本刘博认为。
 
“共享充电宝是一个能赚到钱、蛮健康的产品,虽然刚介入的市场不大,不过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市场还远没有饱和。”盈动资本项建标认为。
 
2017年,还在风口之上的共享充电宝,在商业计划书中的商业变现一栏中,几乎都写着押金、机身/充电宝本身的广告、数据变现、精准营销等。不过,从目前来看,除了押金实现了之外,广告、数据变现、精准营销等大多还在试验状态。
 
显然,无论是从市场体量还是成熟度上,充电宝需要更多的探索,为自己正名。
 
小电充电宝则开始进军今年火热的电子烟领域。今年8月,一款名为小爽的电子烟售卖机开始在市面上小范围投放。企查查数据显示,小爽电子烟背后正是北京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小电充电宝的运营主体。目前,这一设备还没有大范围铺开。
 
一位匿名人士分析,共享充电宝和电子烟在一些场景下,比如网吧,存在销售场景的一致性,两者结合推广,可以在人力成本不提升的情况下提高销售额。
 
丰富产品线之外,下沉市场无疑是当下最热的市场机会之一,共享充电宝自然不会放弃。
 
一位某三线城市的怪兽加盟商告诉AI财经社,多家充电宝都已经进入,怪兽甚至已经下沉到了县城里的主要商圈。不过,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点位并不像一二线城市点位的盈利能力强。上述加盟商从去年年底开始成为怪兽加盟商,已经铺设了16座县城,“总体上仍然处于略亏的状态。

图/视觉中国


出海同样是目前共享充电宝探索的重要路径之一。今年4月,街电宣布正式进入韩国市场,与韩国当地企业合作推出共享充电宝“KOKIRI BOX”。此外,来电、怪兽等也都在考察出海市场。不过,出海也伴随着,支付如何落地、扫码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熬过了最艰难的淘汰赛,共享充电宝迎来了盈利,这值得恭喜。不过,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把盘子做大。这或许正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当下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亚楠、孙恒为化名)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woailishijiao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文 | 项也 

联系作者:260680905(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