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医院抢地盘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2019-10-04

撰文 /   郑亚红

编辑 /   赵艳秋







 “AI用在医疗是一个必然趋势”,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回应AI财经社时如此笃定地说道。人工智能经历了祛魅后,在他看来,机器阅片、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的比对和检索,“正在健康的发展当中”。而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在其一个讲座后对AI的期望更深了一步:“AI,我个人认为医学领域今天最好的投入,也必将带来一个巨大的推动。AI在疾病诊断、筛查、图像分析、治疗建议方面大有可为。
 
同时,牌桌已经开始进行新一轮洗牌。行业人士称,前几年大概有100多家AI医疗影像公司,现在只剩下十分之一。在当前经济情况下,一批融不到资的企业将会死于寒冬。
 
火爆了好几年的AI医疗是否真的会在近期迎来春天,或是仍然处在漫长的蛰伏期,没人能说得准。我们目前看到的是,巨头还没有重兵投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采取了有侧重的打法,以支付、电商等抓住应用场景,但在实际的AI医疗细分领域,比如影像筛查上,动作保守。而国际友人IBM在沃森健康上栽下的跟头更值得国内大公司警惕。
 
除此之外,数据难获取、政策监管进程缓慢、招投标周期长、产品化和科研之间的取舍,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AI医疗公司德尚韵兴CEO胡海蓉认为不应该因为存在问题,而质疑行业的发展,“产品定位符合临床痛点,解决痛点,落地是没有问题的。但医疗门槛高、招投标周期长不仅仅在人工智能这一块,要有这样的心理预期——要等。
 
“也有好的变化”,一个创业者表示,他发现国家药监局对AI医疗越来越理性,一些政策的审明要点比过去更加专业,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加快了三类证AI医疗器械的审批,头部的几家AI医疗公司表示,准备冲击三类证是今年的一个重点任务。
 


活下去


“我觉得现在也很狂热!”站在展览馆里,从事AI医疗的王战说话必须要提高音量,声音才不会被淹没。这是他第二年来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几秒钟之前,他刚承认了AI医疗正在趋于冷静,但又立刻补充,展览馆实际上比去年拥挤得多,参观者众多且对医疗关注热情高昂,而勇敢亮剑的展商,则更多。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处AI医疗影像工作展示屏幕 图/郑亚红

展览馆中,除了依图、推想、深睿医疗、商汤这类人工智能企业,平安科技、复星、万达、腾讯等公司也露出了自己在AI医疗上的布局。
 
但这不是全部。杏脉科技总裁房劬的主观感受是,2016年有超过100家公司在做AI医疗,现在只剩下十几家,甚至真正进到医院一起进行竞标的,不超过10家,“头部现象越来越明显,行业中有很多将近死掉的企业”。
 
“今年1月份之后我们跟医院有了签单。”一家头部AI影像公司人士向AI财经社透露。按照他的说法,其公司的系统已经拿到了二类证,签单也是以“二类证的身份”进入医院。但另一些行业人士称,事实上这就是通过科研合作的方式从医院手里拿钱,几年前大家就已经这么做了。“医生需要写论文、申请课题,需要工具辅助,也有科研经费。”“现在是不能将产品卖进医院的,没有证,理论上是违法的。
 
然而,来自几家AI医疗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向AI财经社证实,科研无法形成规模性收入,况且在这种合作形式中,公司往医院砸的钱远大于这块产生的收入。例如,进医院铺设一台服务器就要5万元到10万元,一位人士说,他们一个项目单就服务器这一块,投入超过2000万元,后续的维护、人员还不包括在内。
 
前述市场人员还补充,签单的医院大都选择永久性买断,其中包括一到两年的服务费,这样看来科研合作的变现潜力就更有限了。
 
除了科研,AI医疗变现的途径还有哪些?杏脉科技总裁房劬总结,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之下,主要有两条路径:第一种是能为医保省钱的,第二种是能通过耗材和器材赚钱的,后者可以小到玻片、大到手术机器人。
 
什么叫为医保省钱呢?举个例子,由于冠脉CT造影的评估准确率不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冠心病人本来是无需安装几万元的支架的,这不仅给个人经济带来压力,也给医保带来很大的负担。美国医疗公司HeartFlow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来检测冠心病人,从而减少了支架的使用。有关数据显示,HeartFlow每年能做1万例检测,为医保系统降低了25%的成本。
 
数坤科技和杏脉科技都在这个领域布局了产品。房劬解释,由于美国有成熟的商保体系,因此HeartFlow受到医保体系的欢迎,商业化顺利。以每例收费2000美元计算,每年光是检测收入就达到2000万美元,HeartFlow也成为一家估值为15亿美元的独角兽。
 
但不得不承认,中美差异较大,在中国,医保、卫计委和医院这三方是割裂的,再加上医院本身想通过器材赚钱,医患信息不对等,推动起来要复杂许多。“不过现在已经有改变的苗头”,房劬对此感到乐观,他表示政府正在尝试向更合理的方式过渡。
 
从去年到今年,房劬发现AI医疗领域做的事情越来越现实:一方面,AI影像公司头部效应明显,一批初创企业被筛掉。另一方面,推医院、申请三类证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过去一年,大家都在忙着“占领”各大医院的一级科室,放射、超生、病理、检验,以医疗影像的方式一个都不放过。
 
他预计,新的一年,随着三类证的脚步越来越近,公司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从一级科室转移到临床科室,迎接市场和临床的检验。
 


巨头的尴尬

 
相比之下,承接了“医疗影像”人工智能国家平台的腾讯觅影,依然保持着低调。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台为医疗留了两面墙,将布局的AI应用以文字形式悉数列出,包括精准预约、智能问答,也包括肺癌筛查、眼底筛查等,但未展示出实际产品或演示。
 
腾讯医疗下的第三方公司人员称,腾讯自己跑不了大量的医院,“他们一共几十个销售,全国几千家医院,对接上万家公司,自己忙不过来,都找第三方搭建团队,腾讯负责开发就好”。
 
一位业内人士称,一个现实的问题,腾讯虽然承接了国家级医疗影像人工智能平台,但该平台是科技部颁发的,而非卫计委,“科技部帮不了它调动医院资源”。腾讯要慢慢找到医疗的具体使用场景,目前实际位置有点尴尬。
 
几个月前AI财经社曾向业内人士求证,得出一个结论:腾讯的重点还不在觅影,目前仍然以微信作为依托,打通支付、挂号、导诊等就医流程,而具体到医疗场景和AI辅助诊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此前,腾讯投资了东华软件这一医疗领域垂直科技企业,进一步渗透医院解决方案场景。
 
另一家互联网企业阿里,干脆没有在占地面积广阔的展区设置医疗AI板块。
 
AI财经社在采访中获悉,AI医疗的创业公司似乎并没有太把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看做竞争对手。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虽然巨头生态能力强大、平台和流量资源足,但是落实到对医疗场景的理解上、团队在医疗健康的专业程度上,他们并不比创业公司有优势。在一些医疗行业的招标中,他们也碰不上这类巨头。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也表现出这种自知性,他们在AI医疗领域的投入并不重,还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支付、平台和电商侧做布局。再加上目睹了国际巨头IBM 沃森健康重要项目失利、裁员等现实,对于巨头而言,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说:“以后时机到了收购就可以,没必要自己蹚太深。
 
与之相对应的,传统巨头平安集团孵化的平安好医生倒是夺走了不少目光。
 
其“一分钟诊所”的门外排了长长的队伍,不时有排队者向工作人员抱怨“里面早就超过1分钟了吧”。旁边一位上海市民现场已经用自动贩卖机购买了一盒某品牌的润喉糖,引来围观者;而另一位正耐心地对着话筒向远程医生打了两次招呼,最终因为现场过于嘈杂,连线以失败告终。


图/郑亚红


语音问诊、一分钟诊室、自动贩药机,这类互动性强的展出异常火爆,其背后是打通看病问诊、开具处方、购药的完整就医流程。但截至目前,其商业化需要验证。AI财经社获知的是,一组机器的投放超过5万元,平安集团计划,从今年初开始,到年底将会铺设1000组。
 
“那你们怎么赚钱呢?”听到这个问题后,站在柜门前负责产品推广的工作人员挤出了一丝尴尬的笑:“这个,我也不清楚……”
 


这是个“long story”
 

“沃森的动荡跟团队本身没关系,是行业的原因,大家现在都意识到落地的困难了。”沃森健康大中华区的运营官周德标说。
 
在今年几个热闹的展会现场,IBM医疗健康展出的都是从一块到几块不等的展板,无任何产品展示,相当低调。周德标在一个展会现场,指着一位工作员工衣服背后的标语“put AI to work”说道:“经历过2016、2017年的疯狂之后,现在都更理性务实。
 
IBM沃森(Waston)一度是AI医疗行业的先行者,2015年IBM专门成立了Watson Health部门,之后收购了很多医疗数据公司,进军肿瘤与AI结合的领域,但之后与知名肿瘤专科医院MD Anderson合作失败,原因是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投入过高却没有收益。


图/视觉中国


每个创业者都会主动谈及沃森在美国的落地和它的失败案例,以示AI医疗未来的前途未卜。今年7月,沃森健康裁员70%的消息在中文媒体世界引起热议,再次将大众的目光引向国内AI医疗现状,这也被视为是AI医疗泡沫破裂。但实际上,这是一则去年的旧闻,引起如此大骚动侧面反映了,人们对AI落地的关注。
 
针对沃森的大规模裁员,有前沃森资深人士向AI财经社透露,是源于人的问题,沃森的IT专家“两脚不沾泥”,业务做得不接地气,没有真正与本来就复杂的医疗行业融合。
 
不过,周德标称目前沃森在中国仍然以临床科研的方式进入医院。但因为信息安全的规定原因,这件事不是IBM亲自去做,他们是通过第三方来打进国内的医院。
 
“技术、场景、跟医生的配合都还在继续探索。”周德标说。
 
相比于沃森好歹有IBM撑着腰,国内创业公司面临的现实更有挑战性。不止一位行业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能进医院参与招标的企业从过去的几十家、十几家降到了现在的六七家。更重要的是,医院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三年前,一批创业者空降医疗行业,其中不少人来自TMT领域,无任何医学背景,想要薅一把羊毛。推想科技一位产品人士称,前两年医院“不挑,只要想来都欢迎”,但现在他们提高了进院的标准,卡住了那些仅仅是追风口的企业。
 
与此同时,AI医疗市场的泡沫也正在消减。前两年迅速拿到融资的创业公司,到现在也没能冲破C轮融资。“这些公司融不到钱就只能等死了”,房劬说。也有投资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露,现在已经过了看团队和融资能力的时间点,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成熟度和落地变现的能力。
 
目前,AI医疗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多。比如,医学有很多问题自己还没弄清楚,也就不能指望AI能弄清楚。虽然“人机大战”的数据显示,AI诊断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医生,但一旦误诊,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而按照一些头部医疗影像公司内部人员透露,技术仍然有较大的待改善空间,以肺部筛查为例,假阳性可达20%,并不如传说中精准。因此,政策尚处于观望状态,比较谨慎。
 
而按照王战的说法,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建立起标准数据库,也就无从验证AI产品的普遍适应性。虽然肺癌和眼底的数据库正在建设当中,但仍需要时间。
 
也有利好消息传来,政策和监管方面释放出了一些有利的信号。今年7月,几个官方医疗组织和机构共同宣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成立,旨在推动AI医疗产品的审批。
 
经过几年时间的考验,AI医疗仍然未迎来落地的春天。在三类证下发前,坚持并活下去是关键,这是一个急功近利并不适合的行当。“今年主要的任务是推医院、三类证和商业化”,房劬说。包括杏脉、推想科技、依图在内的几家公司,都在期待第一波三类证霖雨般的下发。有了合法身份,技术才有回响,盈利才可期,良性循环才得以建立。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woailishijiao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文 | 郑亚红 

联系作者:zhengyahong@boyamedia.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