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往春天的皮卡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2020-01-31

撰文 /   宋家婷

编辑 /   张硕







2018年最后一个月,北京汽车市场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不少人赶着排队去“抢”车——他们要抢的不是轿车,不是SUV,而是皮卡。这个在人们传统印象里贴着反光牌、开起来哐当响、总是跟货运联系在一起的车型品类,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
 
在知名的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简称“亚市”),随处可见“买皮卡送京牌”“无需摇号,送北京蓝牌”的标语,北京通州等地也不乏出现排队上车牌的现象。接着“火”起来的是各种改装生意。
 
这种情形一连持续数月,直接带动了限牌背景下北京车市的整体销量攀升。中国皮卡网数据显示,2018年1月北京仅卖出313辆皮卡,销量位居全国末位,但到2018年12月这一数字飞跃至4391辆——是年初销量的14倍。
 
北京人为何如此疯狂?谜底揭开,还是一张小小车牌。2018年6月,北京发布“史上最严”外地牌照限行令。新规要求,自2019年11月1日起,外地牌照车进北京六环和通州均须办理“进京证”,每辆外埠车辆每年最多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长为7天。
 
外地车牌被挡在北京六环外的同时,关于皮卡全面解禁的消息则让人浮想联翩。除了皮卡五环外不受限制,很多人冲着未来北京皮卡解禁这一条,加入了“皮卡争夺战”。
 
尽管事后证明,这大概率是车主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另一方面,自2016年起,皮卡禁令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放宽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戏剧性的反差是,政策放宽后的皮卡销量明显有超越乘用车的态势。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简称“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中国车市出现“卡强乘弱”的结构性变化,其中皮卡的销量回升功不可没。
 
2018年,中国车市迎来近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乘用车销量下滑超过四个百分点的同时,皮卡市场却以358258辆的累计终端销量实现同比增长1.3%。2019年前10个月,在哀鸿遍野的乘用车持续下跌局面下,皮卡市场再次保住了正增长。


直到今年11月22日,以37年前著名科幻片《银翼杀手》里Spinner为原型的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横空出世,三天20万辆的订单量再次为皮卡爱好者打满了鸡血。


图/视觉中国


这让皮卡这一隶属于轻卡范畴的小众市场被重新关注。一再松绑的禁令则让中国几十家皮卡制造商再次躁动起来,与此同时,新的玩家开始摩拳擦掌,嗅觉敏锐的资本也跃跃欲试。三年前以电动皮卡进入新造车领域的开云汽车创始人王超判断,2020年将会是中国皮卡市场的春天。
 
这会是一个迷人的市场吗?它会成为一个新的赛道吗?在以体面、实用为主的中国市场,又是否能够迎来皮卡的春天? 
 


美国皮卡:“工具车”VS“大玩具”

 
皮卡诞生于美国,风靡于美国。
 
世界上最早的皮卡来自于福特T型车。那是在20世纪初,福特推出的T型车因价格低廉受到美国农村市场欢迎,但为了再实用点,机智的美国农民干脆在汽车尾部手动加装了一块木板,如此可以多装点货物。这一举措很快被广泛仿效,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福特也开始改进底盘和车型,并于1925年起生产皮卡车型,这就是福特F系列的源起。
 
福特那时候还没意识到,几十年后F系列会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车系。不过,彼时的对手们也不甘落后地相继推出皮卡车型。数十年后,已经成名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底特律“三巨头”在皮卡界也奠定了垄断级别的巨头地位。
 

图/视觉中国


这个垄断的意味,不同于今时今日快时尚领域的“各领风骚三五年”,集动力性载货能力于一体的皮卡,因其实用性在美国销量高居不下,份额几乎占到美国汽车市场的半数。
 
最直接的体现是,在“汽车城”底特律濒临破产的最糟糕时刻,皮卡的销量依旧坚挺。这使得在新千年到来之际,底特律三巨头难得达成了共识:卡车是唯一盈利产品。
 
《谁搞垮了美国汽车业》书中写道,20世纪结束的时候,三巨头包括卡车、SUV在内的汽车业务在全美汽车销量中占到了70%,时隔近20年后——底特律再次迎来至暗时刻,此时三巨头已经控制了皮卡市场近92%的份额。
 
皮卡在美国大受欢迎,不是没有理由的。美国地域广袤,大部分地区人口集中度并不高,或者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美国人是生活在“乡下”的。由于皮卡兼有轿车和货车两种特性,因此无论是农场主往返田间地头、采购运输,还是工薪阶层搬家、打理花园、休闲出游,一辆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皮卡就成了绝对刚需。
 
不同于中国人对于SUV的追捧,美国人热爱皮卡胜于SUV,因为皮卡装载货物的方便性远大于SUV。特别是在高寒地区,皮卡的实用性更是远大于SUV和轿车。在美国,甚至于很多SUV和皮卡是同平台或者同款车型的不同版本,有人注意到,尤其是那些有大梁的SUV,“把第三排车顶掀掉,就变成了皮卡”。
 
这也使得皮卡在美国的属性,从一开始牛仔们粗糙的、纯粹的“生产力工具”,逐渐升级、演变为中产阶级优雅的、舒适的“大玩具”。
 
皮卡在美国影片中的画面,也从66号公路的一骑绝尘演变为拖房车、拖游艇、拖飞机的更高级形象。美国人甚至为皮卡专门设置了一个年度车奖项:“Truck of the year”。可见美国人对这个车系的钟爱。
 
皮卡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超乎想象。这使得巨头们不断加码皮卡领域,包括丰田这样的日本车企都在努力迎合美式喜好,早早推出全尺寸皮卡坦途,试图打进美国人的皮卡领土。
 
皮卡的始祖福特,则激进到不惜放弃看似盈利无望的轿车。
 
2018年4月底,福特宣布将停止在北美投资轿车生产,到2020年,福特在北美的产品组合中近90%将是皮卡、SUV和商用车型。福特的理由是“考虑到消费者需求和产品盈利能力下降”。
 
在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和电动化的大趋势下,皮卡也进入新的战场。福特宣称从2020年开始销售F-150混合动力和电池版皮卡,通用汽车则表示将于2021年末推出公司第一款电动皮卡。
 

图/视觉中国


科技巨头也开始入场。由亚马逊投资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Rivian,预计于2020年底开始销售R1T皮卡。马斯克的那款“来自火星”的电动皮卡则计划于两年后推出市场。
 
至此,西部牛仔们用来拉货的实用皮卡,真正变成了美国中产阶级们拉风的“大玩具”。 
 


中国皮卡:进城,出城,野蛮生长
 

不同于美国市场,皮卡在中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更多时候,它被赋予了“工具车”的属性。
 
中国最早的皮卡来自于进口。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主要进口车型是日本皮卡,乘坐舒适度也比较高,还配备了空调和收放机,除了可以当货车使用,也可以当半个轿车。丰田海拉克斯、三菱L200、马自达B2000以及日产达特桑等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的。
 
中国自己的第一辆皮卡则产自于中兴汽车。1986年,中兴汽车(原保定汽车制造厂)引进第四代丰田海拉克斯技术,研发制造出中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的田野皮卡。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皮卡元年。
 
得益于当时汽车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再加上轿车市场紧俏,田野皮卡和川汽野马(原成都轻型汽车总厂)生产的白鹿皮卡,一度出现用户彻夜排队买车的火爆景象。同期,一汽哈轻、杨子、天马、大迪等相继入市。


进入1990年代,中国市场主要皮卡厂商几乎悉数进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车企,不是丰田、本田,也不是日产、马自达,而是1993年把皮卡产品引进中国市场的日本五十铃。1999年初,郑州日产也导入了当时日产汽车最新开发的D22系列皮卡车。“始于皮卡,兴于SUV”的长城汽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中国皮卡市场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形成气候。对此普遍的说法是两点,一是1994年,国家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作为中国第一个汽车产业政策,并未将皮卡列入其中。二是,当时皮卡车型在汽车分类上被定义为载货卡车。
 
加之早期皮卡以低端柴油发动机为主,污染严重噪音大,敞开的后车厢也被视为不够美观,因此逐渐被各大城市全面限制进城。
 
与此同时,各种歧视性规定也渐次袭来。这包括15年的强制报废制度,10年以内每年1次、超过10年则要每年2次的年检,以及贴反光条、喷字等各种“不友好”条款,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皮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事后证明,诸多的限制规定并没有摁灭皮卡野蛮生长的火星。被大中城市厌弃的皮卡开始戴着镣铐转向城乡、边地发展。


对于当时的十数家皮卡厂商们而言,市场缩小了,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经过数轮市场洗牌,最终长城、江铃和郑州日产杀出重围,成为中国皮卡市场三强。
 
在这三家皮卡厂商中,长城做皮卡是“误打误撞”的结果。同样是1994年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汽车生产开始实行“目录制”管理,彼时长城正从农用车的挫败中转向生产轿车,政策一出台,长城只能含恨停掉轿车项目。


1995年,在经过考察后,31岁的魏建军决定转向皮卡制造。一年后,第一辆长城皮——迪尔下线。这款被长城汽车视为起家的产品,一开始就找准了市场定位:锁定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主和个体户,价位在六七万元。


当时各地频现下海潮,小商品行业星火燎原,经商群体对皮卡的需求旺盛。迪尔以低于当时10万元的皮卡主流价位,迅速打开了市场。这也奠定了长城汽车在中国皮卡市场的地位,更是为抢滩SUV领域奠定了基础。


1998年,长城皮卡产销达7000多辆,首次斩获中国皮卡销量冠军。时至今日,这仍旧被视为长城皮卡的历史性时刻。忆及迪尔成功的原因,长城认为是其将市场策略定位于,“先把价位拉下来做上量,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不过当时的长城可能不会想到,自此开始至今21年,这一冠军宝座再未让于他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皮卡品牌总经理张佳明告诉AI财经社,截至目前,长城皮卡在24个省市占率排名第一,其中在宁夏、内蒙古、甘肃、吉林、陕西、河北、山西、河南等区域优势明显,销量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品牌”。
 
但长城也坦承,在湖北、江西、贵州、云南等地竞争相对较为激烈。AI财经社了解到,特别是在皮卡大省云南地区,郑州日产、江铃等因进场早,相对占优势。经过一轮洗牌后,规模太小的品牌如福田等相继退出,郑州日产与江铃、江西五十铃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在中国市场,各皮卡品牌要守住市场份额并不容易。除了与国产品牌、合资品牌竞争,还需要面对诸如丰田海拉克斯等在内的进口皮卡品牌。
 
不同于长城皮卡的持续成功或许带点运气,同样位列皮卡三甲的郑州日产经历则有些跌宕起伏。1993年成立的郑州日产,在1999年推出尼桑D22皮卡后,市场反应极好,但受困于复杂的合资关系,直到2005年10月才又推出锐骐皮卡,此后数年产品一直处于断层,这大大影响了其市占率。

图/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中国皮卡厂商们的另外一条出路是出海。包括长城、中兴等皮卡品牌都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中,长城迪尔于1998年出口中东,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早进军海外的品牌之一,十年后长城以4500辆出口古巴的成绩,创造国内皮卡出口数量最大、金额最高的纪录,次年又进入澳洲市场。
 
一个广为人知的插曲是,在中东,来自中国的皮卡品牌曾与丰田皮卡一决雌雄。不少报道称,时年中兴汽车以出口利比亚7000辆的数字,创造了中国皮卡单批次出口最高纪录。
 
长城推出高端皮卡长城风骏后,在海外也颇受欢迎,在南非曾与丰田、福特皮卡并列被评为“世界三大皮卡”。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皮卡市场并没有美国的浪漫,呈现的更多是野蛮生长、硝烟弥漫的战场。 



决战新战场

 
如果说2016年之前的中国皮卡厂商,只是为了在夹缝中生存而战,那么,2016年以后的皮卡厂商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一切源起于2016年初开始松动的皮卡禁令。自此开始,河北、辽宁、河南、云南率先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开展放宽皮卡进城限制试点,此后湖北、新疆两地加入试点。同时被释放的是,2018年起,皮卡车型不再强制要求车身喷字和粘贴反光条。2018年底,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车辆办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又发布《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将皮卡进城试点范围从河北等6省扩大到市场需求旺盛地区,到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下城市全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
 
松绑后的皮卡市场给予的反馈是惊人的。来自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分析,在政策推动下,2016年起中国车市明显呈现卡强乘弱态势,“2011年-2016年基本都是商用车而低于乘用车10个点,2017年商用车增速高于乘用车12个点,2018年高出9个点。”2019年前三季度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嗅觉敏锐的人早已看到机遇。但不同于美国式浪漫,在中国一切讲求实际。


2018年9月,长城皮卡正式成为独立品类品牌。7个月后,号称“中国首款乘用化大皮卡”的长城炮系列在2019上海国际车展全球首发。再半年后的广州车展上,与特斯拉Cybertruck同日预售的99辆限量版“长城炮”越野皮卡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长城炮”是长城汽车乘用皮卡、越野皮卡和商用皮卡系列车型的全称。长城汽车销售公司皮卡营销总监张昊保告诉AI财经社,正是看到国家对于皮卡市场的放宽,以及对于皮卡限制政策解禁的推动,同时国内对于皮卡的需求呈现出乘用化趋势,长城皮卡决定推出高端品牌长城炮。



不过,长城并不认同业内认为长城炮是对标“富豪的玩具”。“恰恰相反,随着国内对皮卡的政策放宽、消费升级以及国人对皮卡消费认知的转变,人们对皮卡乘用化的认可度更高,也会促使乘用化皮卡走入寻常百姓家。一车多用属性促使长城炮更大众。”

长城认为,相较于对手,政策影响更大。“从数据上看,2019年上半年,解禁六省的销量累计占比达到了全国市场的26%。”其预测,如果皮卡全面解禁,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皮卡市场年销量有望突破150万辆,2030年以前中国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皮卡市场。
 
同样得益于政策激励,郑州日产也在恢复元气。2017年,郑州日产提出回归皮卡专业之路,2018年又推出“皮卡第一战略”,希望用4-5年时间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皮卡专家”。


在云南、河北等地皮卡政策解禁后,在MPV领域斩获颇丰的上汽大通也敏锐地发现了市场机遇,于2016年11月推出首款皮卡产品T60,赋予其更多家用和玩乐的属性,以高档感、科技感改变了以往皮卡低端、载货的刻板印象。


除了老牌皮卡厂商进行新布局,新的玩家和资本也在陆续进入皮卡市场。
 
在一众新兴造车势力中,以电动皮卡切入市场的开云汽车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创始人王超曾主导了北汽BJ40的整体设计,也是摩拜单车第一代车型的设计师,“开云”是王超父亲的名字,也是他进入汽车领域的领路人。
 
选择电动皮卡创业的起因很简单,出身农村的王超回到家乡却发现农村没有什么好的工业产品,全是“工业垃圾”,他希望以自己最擅长的交通工具入手,专门为他们设计生产适合的产品,并赌上了自己父亲的名字。


作为初创公司,避免不了走弯路。开云最初走农村市场路线,后来发现农村市场与他们想象的并不一样,“农民的需求具有季节性、周期性,而且对价格也更敏感,反而是城镇的个体户、创业者们更有刚需”。于是2018年下半年,开云开始转攻城镇的个体户、创业者们,试图通过他们载去影响农村市场。
 
王超并不觉得皮卡市场小众,他甚至认为中国没有小众市场。“城镇的创业者有多少个?小个体户在工商局登记在册的,两年前——2017年就到了6600万人。6600万算小众吗?这还没算快递、送外卖的人群,至少也有1700万。”他给AI财经社算了一笔账。在他看来,用最接地气的工具车服务好这样一个群体,就是一笔大生意。
 
融资过程也很顺畅,用王超的话说“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开云汽车的A轮投资方是华兴资本,当时华兴公司还在国贸,王超描述那个过程为:“我是直接把车开到国贸楼下,把他(包凡,华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喊下来开了一圈,聊了聊,基本上这个事就定了。”
 
“没想到特斯拉会如此神助攻。”在埃隆·马斯克再次放大招之后,王超告诉AI财经社。对他来说,这份“礼物”来得早了些,特斯拉传递出来的创新和不按常理出牌,也会让市场和用户对皮卡有新的认知和接受度。设计师出身的王超觉得可以“肆意发挥,大干一场了”。
 
今年年底,开云定位高端车型的高速皮卡也将推向市场。现在借助特斯拉电动皮卡的热度,以及各地皮卡政策的陆续松绑,王超认定中国皮卡市场的春天就在2020年,而这也将会是“开云的春天”。2020年,开云的挑战目标是10万辆,这是王超在2018年未开云制定的第一个“三年计划”。


与传统皮卡厂商一样,开云同时也在海外扩张市场,产品已经出口到30余个国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开云的海外主战场并不是在亚非拉,出口量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菲律宾、乌拉圭、孟加拉和多米尼加。定价7000美元左右,车型尺寸较之于福特F-150更小,价格便宜,也更适用于美国农场。
 
无论是长城这样的传统皮卡品牌,还是开云这样的皮卡初创品牌,可以预知的是,皮卡市场的角逐将更加激烈。

就在12月5日,刚刚投产3个月的长城炮在重庆工厂迎来第10000辆新车下线。按照长城皮卡的“1-2-3”战略,在保持国内、出口销量第一的同时,力争于2020年实现年销量突破20万辆,2025年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的目标。


长城决意以这样的速度推动皮卡在中国流行起来,不同于美国的皮卡文化,“中国特色的皮卡文化应该是一种绿色的消费”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电话/微信联系:13716810069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