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有攻芯计,我有过墙梯

AI财经社作者 AI财经社 2020-09-21

撰文 /   郑亚红 唐煜

编辑 /   赵艳秋






2月19日,一篇题为《最新!台积电或将断供华为》的文章激荡在朋友圈中。这篇报道称,美国正在制定相关条款,试图切断华为的半导体供应,全世界所有使用美国设备为华为生产芯片的公司都必须获得美国许可。而台积电首当其冲,已经减少了对华为的产能支持。
 
“华为危险了”,社交平台上有人这样评论道。在不确定的压力下,台积电是否真的断供华为?华为真的要被逼上绝路?
 
“美国要真使出最终手段,我们也有我们的最终手段。”一位半导体行业内资深人士对AI财经社说,“这些年中国最大的成果就是融入世界,大家有一个非常深度的绑定。

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则对AI财经社直言,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而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则表示:“世界不是铁板一块,大家都要考虑商业利益。做最坏的打算,但也不用慌。


图/视觉中国



中美相争,台积电要失火?
 

特朗普政府几个月前就在筹划一次对华为更为严厉的打击。2019年12月,有媒体报道,美国正考虑对中国采取新的贸易举措,将限制全球芯片企业对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使用,从而切断中国获得关键半导体技术的渠道。
 
在去年5月美国对华为颁布禁令后,一些芯片公司依然能够利用一个条款继续向华为供货。该条款规定,如果在一家公司的产品中,美国的技术比例低于25%,那么该公司就可以在不需要美国商务部许可证的情况下,继续向华为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这其中就包括台积电。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企业。苹果的处理器芯片、华为的手机芯片、高通的处理器芯片都在这里生产制造。也就是说,那些先进的芯片,没有台积电,就不能“变现”。

去年5月,在华为刚刚被列为出口管制对象之时,台积电也同样处在风暴中心。大家关注,美国禁令是否能阻断台积电为华为制造芯片。后来的结果是,时任台积电发言人孙又文博士回应,台积电不会改变对华为的供货。这并不是因为情面,而是他们符合规定,使用的美国技术低于25%。
 
但现在,美国商务部已提议将这一门槛进一步降低到10%。据外媒报道,美国官员定于2月28日开会讨论上述事宜。
 
对此,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AI财经社称,美国要阻止台积电给华为做芯片制造不是没有可能。2018年,美国对中兴颁布禁令后,台积电就不能给中兴加工芯片了。
 
但也有一位半导体资深人士对AI财经社分析称,这可能是美国的一种策略。”美国已经讨论了好几次了,都没定。如果它要决定做,干嘛要不断放风呢?
 
事实确实如此。在2019年12月,就有美国修改相关条款的消息释放出来,称美国可能从2020年1月17日起执行新的标准。随后到今年1月中旬,传闻中的新标准未实施,而关于修改禁令的消息再次席卷各大媒体头条。
 
在美国媒体“放风”后,有媒体报道,台积电内部最新评估认为,7纳米源自美国技术比率不到10%,仍可继续向华为供货;但14纳米的美国技术占比超过15%,将受到限制。
 
随后供应链传出消息称,华为的芯片部门海思半导体也做出应对,正加速将芯片产品从台积电无法提供的14纳米,转至7纳米和5纳米工艺,其他14纳米产品则会分散到位于上海的中芯国际工厂投片,以避开美方牵制。
 
在舆论声势之下,台积电也没有坐以待毙。有媒体报道称,台积电聘请了Peter Cleveland担任副总裁,Peter曾是主管英特尔法律及政府业务副总裁。台积电希望通过他进行政府游说工作,来降低美国打压华为策略对台积电的影响。
 
华为是台积电的重要客户。业界预计,在2019年台积电超过35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有10%以上来自华为海思。此前,台积电7纳米生产的芯片被华为拿到了手机芯片行业的商用首发。


图/视觉中国

但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芯片行业专家莫大康对AI财经社分析说:“最坏的情况就是,华为用不了台积电了,芯片在性能和性价比上暂不如美国企业,此外,我们正在建设的12英寸芯片厂,可能进口不了美国半导体设备。但我们8英寸工厂照样可以生产,即使性价比差点。
 
莫大康坦言,做好最坏的打算,也不用慌,“毕竟最坏也不过如此”。半导体行业在过去两年与美国的过招过程中,已经淡定从容了。
 
一位人士观察到,现在日本和韩国的芯片供应商独立性要更大一些。“韩国三星和海力士在中国的存储器工厂还在扩产。如果他们听美国的,现在也不会扩产。三星是全球最大芯片供应商,其在芯片领域与美国供应商有着激烈的竞争。
 
“世界不是铁板一块,大家都要考虑商业利益。”莫大康对此表示认同。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到目前,这项法案仍然在起草阶段,距离批准修法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在就断言台积电断供华为还为时过早。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草案并未获得所有官员支持。倘若这项法案真的通过,它所限制得不仅仅是中国半导体的发展速度,对全球产业链而言也是一种伤害。



“我们也有终极手段”

 
“美国要真使出最终手段,我们也有我们的最终手段。”一位半导体行业内资深人士对AI财经社说,“这些年,中国最大的成果就是融入了世界,大家有一个非常深度的绑定,中国最厉害的就是产业链。”以苹果为例,外媒报道,占苹果公司营收70%的产品,在中国生产完成。
 
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认为,至少他的观察和判断,国家目前不太可能采取两败俱伤的措施——你不让我华为活,我也不让你苹果活,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但不反制,特斯拉最近还大举进入中国,我们要按照正常商业逻辑做事。”依靠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特斯拉的生产成本将降低15%,未来甚至可能降低25%左右。
 
“我们呼吁非市场化因素不要干预商业行为,台积电和华为是正常买卖关系,签了合同,要有契约精神,凭什么就不让人家做了呢?”李珂说,包括他今天看到,美国政府考虑“禁止向中国出口用于C919中国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国家安全”不可以被当作施加贸易限制的挡箭牌,希望中国购买美国的喷气式飞机发动机。
 
“在商言商,不能说美国现在要把西方几百年建立的商业道德或者商业逻辑破坏了。”李珂说。
 
商业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2019年春天,苹果公布了它最新200强供应商名单。这份名单显示,中国大陆公司的比例持续升高,从过去20多家,到2018年的34家,2019年更是首度突破了40家大关,达到41家,占比高达2成。
 
这份名单还显示,即使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苹果200强供应商的全球工厂布局,在中国大陆的工厂数量比例反而增加了。2018年200强的全球778家工厂中,有356家在中国大陆,占比为45.76%;2019年200强的全球工厂为807家,383家位于中国大陆,比例为47.46%。
 
此外,中国是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甚至医药原材料产业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消费电子产业为例,中国占全球供应链比重高达50%,每年手机产量为18亿部、计算机为3.1亿台,产量均占全球的90%以上。而美国80%的制药原材料来自中国。


图/视觉中国


盖世汽车研究所报告称,中国共有10万家左右的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有媒体报道称,因为受到丰田公司的管理经验影响,全球整车厂普遍采用JIT精益管理,意味着零部件库存量极低,比如北京奔驰只保留一天的安全库存。
 
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网络更需要紧密的协作。针对目前美国可能采取的进一步举措,李珂认为,我们更多的是要应对,克服困难。
 
李珂透露,四年前,中国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对先进工艺的开发是停滞或者放缓的,因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盈利上了,“当时很多股东都反对先进工艺开发,认为投入那么多钱,天天都是折旧折旧,你什么时候能盈利?”在这种压力之下,国内很多行业企业都放缓或者暂停了先进工艺开发。
 
“现在这种氛围在发生变化,要发展更先进的工艺。”去年年底,中芯国际14纳米实现量产,并在开发更先进的工艺。李珂总结道:产业链安全的终极目标是,我们得有,不受制于人。



“中国芯片最终会与海外平起平坐”

 
那么,中国半导体产业何时能追上世界水平?不受制于人?
 
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芯片行业领军者、璞华资本投委会主席陈大同给外界一个大体的数据:其中,中国芯片封装业基本已经追上了世界水平,但芯片设计业还需要5-10年,芯片制造、存储器需要10-15年,而设备、材料更需要漫长的10-20年。



陈大同是恢复高考后最早一批清华电子工程系博士,后到美国斯坦福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产业界参与创办两家芯片公司,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过去多年,国内弥漫着国产芯片做不起来的悲观情绪,但陈大同对行业表达了信心。“20年前我刚回国的时候,不单单是半导体行业,中国整个工艺水平都非常差,像车床、轴承,高级一点的基本做不出来。但这20年基本是靠着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了。”他对AI财经社举例说,“我有一个做轴承代理的朋友,10多年前代理的全是德国和日本的产品,现在90%卖的是中国的,价格比海外产品便宜很多。一开始中国的产品质量差一点,后来质量一点都不差,你只要给它一个机会。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差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国家在“十五”计划期间提到的半导体行业发展之痛,就是“整机和芯片没有实现联动”。
 
长期从事半导体市场研究的李珂记得,2001年到一家南方大型家电企业调研时,问对方会不会采用国产芯片。这家企业回答说,自己是国际化企业,芯片都是全球化采购,要看谁家的性能好、价格低。但最近两年,李珂观察到,国内企业都意识到供应链安全问题,行业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本高傲的大厂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将国产芯片纳入供应链名单甚至“倒追”,这让原本一直艰难生长的国产半导体行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以前几乎就是求着他们用。”回忆起过去的苦涩日子,一名芯片行业人士印象深刻。他对AI财经社说,国产芯片不仅性能不能低于海外大厂,价格还得便宜20%-30%,才能勉强被考虑。进入华为的难度就更大了,通常华为来的是一个专家采购队伍,如果其中有一人否定,这单生意就没戏了。
 
但从2019年起,华为想明白了,态度急剧扭转。前述芯片人士也称,2018年开始,华为积极邀请半导体企业进行交流,只要达到产品性能就考虑使用,甚至有的小公司产品质量和指标差一些,也愿意给机会。“他们到处去问,你能不能帮我做这个,甚至有的出价比给国外供应商的都高。
 
“这样做就对了。为什么手机除了存储器以外,全都零部件都实现国产化了?因为手机是个开放市场,你给个十几年,芯片肯定能解决。为什么基站现在受到的打击这么大?因为原先基站市场是不开放的。但现在华为、中兴开放之后,中国芯片供应商会迅速跟上,因为他们改进产品特别快,绝不是像国外企业几年换一代,中国企业都是一年换一代。”一位业内人士对AI财经社说。
 
不单单是华为,包括家电、工业和汽车市场也全面向国产芯片企业开放了。2019年10月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后,海康威视高管在电话沟通会上表示:“芯片受限制我们换芯片,换不了芯片我们换组件,换不了组件我们换方案,而且我们也在做芯片自研。
 
由于现在国内氛围的转变,陈大同坚定地相信,接下来一定是“中国半导体的黄金10年”。当整个行业进入战时状态,发展会是平时的很多倍。
 
“现在,我们投资的半导体公司都觉得人不够,项目太多做不过来了。”陈大同透露,现在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需求无穷多,问题就是“马不够”。
 
“市场开放后,大家有一个共识,芯片的格局大概在两三年之内完成,谁能在一个细分行业里占到一个地位,格局就基本定了。”他说。
 
自从2018年中兴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后,中国无芯之痛中,常被提及的几个关键词包括“EDA工具”、“光刻机”和“台积电”。
 
从上游半导体产业看,美国掌控了芯片设计时所需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不过,业内人士向AI财经社透露,国内已有EDA工具企业延迟上市、不考虑盈利、招兵买马,要在两三年内解决EDA工具问题。华为也与上述EDA工具企业一道,分工协作,共同攻坚。
 
在领先工艺方面,中芯国际14纳米已经量产,还在开发更先进的工艺。而由于现在14纳米以下工艺进入一种新的结构,现在的几纳米的概念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三四年时间就可以从14纳米、7纳米进入5纳米,不像以前那样耗时,完全变成一种数字游戏。

至于目前荷兰公司ASML独占鳌头的光刻机,有业内人士认为,“早晚都会有的,但那可能是最难的一步。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要百分之百都国产化,当60%-70%的设备都能国产化的时候,就有话语权来博弈。
 
而业内人士认为,募资金额高达2000亿元的国家二期大基金,将重点投向芯片制造以及设备材料、存储器等普通投资搞不定的核心环节。


图/视觉中国


当芯片成为全民热点后,AI财经社发现,自去年12月以来,芯片指数涉及的64只个股中,63只个股股价实现上涨,其中37只个股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兆易创新等10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100%。
 
在市场的利好氛围下,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7家芯片股披露了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33家公司预喜。上海新阳以3130.17%的最大净利润增幅成为芯片股中的“预增王”。汇顶科技、北京君正、卓胜微等芯片设计公司利润预计都有200%~300%的增长。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 往期回顾





© THE END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电话/微信联系:13716810069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