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医学再论

2016-12-16 孙述考 叙宝会




医术,是人类从诞生起相伴始终的一门必需的学问,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健康问题。医术和居住、饮食、穿著一样成为人类早期至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人类早期,从简单的本能保护到稍为成熟的疗伤技术的过渡,经历了若干年,甚至几百上千年的探索与总结。从疗伤技术上升到一门医学,那更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医学的诞生在文字出现之后,意味着人类医术真正走向成熟阶段,当然不是完善和最高阶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一文明史上,中华民族的医学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中国的传统医学成为至今而言中华民族的国粹,与中国历史上的书画艺术、饮食文化、建筑天文历法、农桑等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



        

中国的医学,人们往往从五千年计算。这种断章取义的史学观是不可取的。我们无法去了解更多的史前文化,但我们必须相信它的存在并渊源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这一慨念误导了很多人们的历史观。中国的医学从有史记载来看,至少得追溯到神农氏。这段历史大约在七千年左右。当时神农氏尝百草,教民以九针。这说明当时的医术已经很普及,也很先进。当时,作为部族首领的神农氏,肯定不能亲自去尝百草,也不可能是一位亲历亲为的医疗专家。在那个时期,肯定出现了一些医术人才,后人把这些医术成果归功于神农氏,这在历史上是个一惯传统。从尝百草也能看出来,当时中草药诞生的过程,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各种草木进行仔细地品尝、体验其性能和对不同疾病产生的功效而总结出来的。而神农时期的九针,足以说明人类针灸医术远可以再继续上推很长时间,因为,一门医术的成熟,从材料的发现、工具的制作、用此工具的临床实践到真正医术理论的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九针之一的砭石针的使用与推广,说明当时以砭石的产源地泗水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医术的水平。



        

中国传统医学到《黄帝内经》,在人体理论上已经非常成熟。我们的祖先把人与自然相结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依此观点,把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个分子,提出必须遵循四时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医学观点,发现了气推动血液在人体内无休无止循环的现象,直至人体生命结束,气血才停止运动。在当时没有任何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的前提下,检测出人体存在二十四正经,分别从人体五脏六腑连接人体四肢,并提出奇经八脉的理论,以及进一步细究出人体有三百六十五络,以及子络、孙络与别络,把经络理论推向臻细化,和人类对物质成份的探讨一样。经络的发现,是一次医学上的革命。古人认为,经络是气血的管道,气血通则不痛,不痛则通。从医学临床实践上阐述了经络与气血之间的关系。依此,古人在经络上又提出穴位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解决了如何使用经络治病的办法。针灸就是运用经络和穴位原理对人体治病的一门医术。神农氏教民以九针,即九种针灸的材料及针灸治疗的办法,这说明经络学在神农氏时已经很成熟,并不是到五千年时黄帝时才成熟。有人把黄帝歧伯术作为中医起源远远不够。
        


中医在古代,在宫廷受到高度重视,在民间受到特别的尊重。中医根据社会的需要,在五千年甚至更早时期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全科医术。由于中医七千年来,无论从医学渊源、临床实践、案例总结、方法论证、理论分析及医学传承以及不同时期出现涌现出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末年的华佗、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晋朝时的葛洪、唐朝时的孙思邈和明朝时的李时珍等名家以及阐述详尽与医术独到的医学著作,因此,中医成为一门历经七千年甚至以上,完成的一门医学科学或医学哲学。中医对阴阳平衡的学说以及五行生克原理的使用及阐述,使中医成为一门朴素的医学哲学。我的闸述还在于彻低推翻在西医工作者中流传的中医是门迷信的谬论。
       中医这一称谓,是在清末民初,西医引入以后,为有别于西医而起的名称。西医是一门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小白鼠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医学,是一门分科越来越细,主张针对某种疾病通过现代化设备检测、西药、针剂(激素、抗生素)、手术及放、化疗等手段治病的一种源自西方国家的疗法。该疗法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在当代社会,发展速度迅速,在国内远超中医。但在治疗水平上,其医学观点不敢苟同,医疗结果差强人意。举个简单的例子,其实,人身上的所有疼痛都是神经反应出来的。而西医测不出神经和经络,对人体神经性疼痛疾病,一种用止痛药剂短时间麻醉,一种对与疼痛无关的骨骼、关节与脏器大作文章。导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疼痛。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澎出、骨刺、椎管狭窄,西医主张作破坏性的手术,传统中医主张按摩、推拿、拔罐、针灸,而我主张用神经传导,百发百中,前提不要作手术改变。再比如,膝关节积液,西医主张先抽出积液,再注射封闭针,即注入玻利酸钠,传统中医主张外贴、外敷,我用神经导能疗法,很快积液自我吸收。通过我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医学研究与广泛的临床实践,破解了西医和传统中医很多不能解决的医学难题,把祖先的中医再一次推向又一个医学高峰。
        今天,在写作之余,抽时间与广大朋友和全社会及医学同仁再谈医学,愿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  


孙述考,男,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从小喜欢艺术和文学。创作各体诗歌上万首。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贡献。创立书画作品几万幅。用二十五年的时间,创立神经导能中医学流派。



A


编者按


1度,打造原创情感故事,碰撞经典影视影评,倾吐喜怒哀乐心情,直抒小诗美文情怀!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分享你的芬芳馥雅!

邮箱:15135077472@163.com      

微信号:ywdq0901   fjh8710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