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范学德: “这一枪,被全世界听到了” ——《活在美国》

2016-09-11 范学德 范学德

·点击关注范学德.此岸我是异乡客,一生是回家的路~~~.



  • 本文据:范学德新浪博客

  • 作者|范学德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 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关键词“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公号,请勿擅自修改文章内容。


导读:听不到枪声,听到了一个小孩子咯咯地笑,他母亲领着他,正在看正对这桥的一座雕像,一个民兵,一手握枪,一手扶犁,那坚毅的目光表明,为了自由,我们时刻准备战斗。下面的底座上,刻了几行字,其中一句是爱默生说的:“这一枪,被全世界听到了。” 

推荐阅读:原创|范学德:我那解不开的义和团情结



一到波士顿,开车来接我的李长老就说,范弟兄,我先带你简单地吃一点饭,然后,我们就到附近看看历史古迹,好不好?我怎么能说不好呢?这正是我盼望的。感谢上帝,我还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他就通过李长老满足了我的心愿。

 

匆匆吃了点自助餐,李长老就带我走,走了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小镇的中心,这个镇,就是来克星顿,被称为“美国自由的摇篮”。镇中心建了一个公园,公园的边上立着一个美国民兵的铜像, 46 32981 46 15264 0 0 2654 0 0:00:12 0:00:05 0:00:07 2867李长老说,这就是“一分钟人”。他手持着枪,注视着前方,英俊的脸庞显得十分肃穆。


走到“一分钟人”前要过马路,路口没有红绿灯,只有在路面上划出一条人行道的白线,看到我们要过马路了,正开着的车停下来,一直等到我们完全路过。招手,致谢。

 

为什么叫“一分钟人”呢?

 

李长老解释,这些民兵,大都住在附近,是农民,他们只要一听到警报,一分钟内就赶来了,集合,准备,战斗,于是,就被叫做“一分钟人”。

 

“一分钟人”塑像的后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园,绿草茵茵,四周,被许多的绿树环绕着,一棵高大的枫树,叶子,已经开始红了。附近,有几个教堂。教堂边上,是民居,有些房子还是当年的老房子。看一眼公园的草地上,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雪白的旗杆直立,上面挂着美国国旗,风过处,星条旗轻轻地飘扬。

 

绿树,红叶,蓝天,星条旗,还有路边洁白的教堂,教堂尖顶上洁白的十字架,这一切,都用那生动的气息写着两个字:自由。

 

这自由是争取来的。

 

1775年4月18日,一支800多人的英国殖民军从波士顿出发,要去袭击康科德镇的秘密军需仓库,他们一出发,负责侦察英军行动的民兵就在波士顿北面教堂的塔尖上悬挂起了灯笼,身为银匠的民兵保尔·瑞维尔看到灯光后,和他的助手威廉·戴维斯立即上马,在从波士顿一路奔到康科德镇,向沿途的民兵报信,十万火急,敌人来了!准备战斗!

 

一分钟之内,民兵立即从家中冲出来,手中拿着枪。19日拂晓,英军在来克星顿同民兵遭遇,不知道是那一位民兵,打响了第一枪,这一枪震动了世界,争取自由的战争开始了!

 

李长老指着那个教堂对我说,教堂的牧师站在美国人民一边,争取自由。他立即赶到了费城,和那些美国革命之父一起,制定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了。


 


那位牧师的名字叫什么呢?

 

李长老开车带我继续向前走,路很窄,两边多绿树,野草,还有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李长老指着一边告诉我,这条小路,一直通到康科德,民兵当年就是骑着马通知沿途的民兵,准备战斗。今天我上网查了一点资料,上面说,这条小路长达二十七公里。

 

如今,它在一片绿树林中,偶尔,会看到几辆车停在林边的停车场,还有几个游客,或者是徒步锻炼者,在小路上漫步,疾步。小路时隐时现,而绵绵不绝的绿意艳丽了,一树树枫叶红了,如火,如花,如画。

 

听不到当年“得得”的马蹄声,和“啪啪”的枪声,连人语也听不到,偶尔,传来鸟声,鸟儿在林深处。

 

林子边上,常常会看到一道道石头墙,墙不过一两尺高,大石头,小石头,就那么一块压在另一块的上面,绵延不断。看到这些石头墙,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到了美国人的性格,热爱自由。这种热爱,如火一样地炽热,如石头一般地顽强。

 

柏克在《论与美洲和解的演讲》中说:“在美洲人的性格中,对自由的热爱是压倒一切的特征,它是美洲人之整体性格的标志和有别于其他人的要素;热爱每每多疑,故而殖民地的人,一旦看到有人企图——哪怕是最小的企图——靠武力夺走、或暗渡陈仓地偷走、在他们看来是生命之唯一价值的好处,他们会起疑心、会骚动、会暴怒的。” 柏克还应该说,为了自由,他们会拿起枪来战斗,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的车开到了康科德镇。过了马路,迎面一个小树林,林中,一条宽敞的土路,迎面,一个白色的纪念塔,塔后,一座木桥,桥尽头,是一个民兵的塑像。



 


还没有走到木桥,在右手边,我又看到了石头墙,坚硬的石头。石头墙外,一片旷阔的草地,草地的那头是树林,这一头,到石头墙为止。不远处,一群人或站着或坐着,正听一个身着制服的人在讲解。

 

我停下来,抚摸着石头,在那坚硬之中,感受到了一点点的热,西边的太阳,穿过树荫,把一线线的光,洒在石头上,洒在草地上。石头墙前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刻了一段碑文,康科德之战。历史纪录,在这一场战斗中,英国殖民军一败涂地。

 

在这块大石头的斜对面,立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的石碑,一行大字:不列颠士兵之墓。 上面写着,他们从三千英里之外而来,为了保持过时了的王位而死在这里,再也听不到大洋彼岸的潮汐声,和他们母亲的哭泣。


 

墓碑两侧,两面英国国旗,很鲜艳,也很显眼。

 

我不由得沉默了。美国人竟然为自己的敌人立碑。在枪声之外,他们还听到了母亲在哭泣。

 

李长老说,决战就是在这座木桥两边进行的。最后,英军败了。我走到了木桥上,一遍遍地抚摸着那根长长的木头,桥下,几只野鸭子在戏水,有的仰头,有的把头伸到河水中,河水,带着绿树和白云的影子,缓缓地流,从前方的小树林边拐过来,穿过了木桥,流了几十米后,又消失在小树林中,树林的边上,有一个小木屋,几块木板搭成了台阶,通向水边。



右前方,山坡漫漫,野草青青,草的尽头,是树林,树林的尽头,是蓝天。蓝天也有尽头,是白云。一条小路,通向树林中,听说,“一分钟人纪念馆”,就在林深处。我们的时间太紧了,无法参观。

 

听不到枪声,听到了一个小孩子咯咯地笑,他母亲领着他,正在看正对这桥的一座雕像,一个民兵,一手握枪,一手扶犁,那坚毅的目光表明,为了自由,我们时刻准备战斗。下面的底座上,刻了几行字,其中一句是爱默生说的:“这一枪,被全世界听到了。”



总是匆匆,得往回走了,晚上还有我的布道会。看到那群人还在听那身着制服的人的讲解,我好奇了,他讲什么啊,怎么那么激动?我走近了一点,听到他正在叙述那场争取自由的战斗,从他嘴里蹦出两个响当当硬梆梆的字:“开火!开火!”


2007.9.24


 

 

 

《活在美国》系列原创,第323篇,《猫眼看人》首发


如何加入范学德微信读者互动群

加入范学德微信读者互动群,与范老师面对面互动交流,请扫码联系管理员微信ID:hrystv,并注明“加入范学德读者群”,由管理员邀请加入,谢谢!


“范学德微信读者互动群”,是面向公众的公开互动交流平台,

进群后请勿私自拉人进群,如需拉人进群须提前告之,请大家共同维护!


▼猜你喜欢▼

原创|范学德:我怎么打老师了!?——红卫兵忏悔录

原创|范学德:基督徒你不要打着基督的旗号,让我失去对基督的盼望!

感谢您持续关注和阅读|欢迎留言及分享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原创|范学德:他是中国女婿,美国的良心,曾给11任美国总统当过牧师,向两亿多人布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