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不动的——亚里士多德神论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著名命题。
这个命题,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宗教神话中的命题,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亚里士多德绝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有神论者,更不是一个信徒。这是因为,他所说的神不同于一般宗教中的神。(ps:但也不可否认后来的经院哲学家们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直接汲取了养料)那么,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呢?
亚里士多德把与神有关的研究统统归属于神学的范畴。按照他的说法,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可以分为三种,实践的和创制的、理论的。创制的学何包括对身体的塑造如体操,对心,灵的塑造如诗歌和音乐等等。实践的包括个人的实践即伦理学和公共的实践即政治学等等。理论的包括数学、物理学以及最高的学问即第一哲学,而这第一哲学,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神学。
按照业里士多德的说法,物理学是研究具体的物理世界的普遍原理的,数学是研究抽象的理念世界的普遍原理的,而神学则是研究所有这些世界的更为普遍的原理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研究作为存在之存在的学问。简单地说,一切的学问都以其研究对象的存在为前提,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具体的存在。在这些具体的存在之后,还有更为抽象、更为普遍的,使其存在得以存在的东西,对此的研究,即属于神学的范围。
因此,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的神学研究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世界观或宇宙论的研究,他的神跟宗教中的上帝不同,既不是创世的造物主,也不是有喜怒哀乐的人格神,更不是希腊本土的典型的与人同形同性的奥林匹斯诸神,它不过是解释这个世界之生成和运动的最高的原则和实体。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界是由实体构成的,构成世界的实体一共有三类:可朽的运动的实体,永恒运动的实体和不朽的、不动的实体。所谓可朽的运动的实体指的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具体的包括人在内的物体,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它们是属于“月下”世界的,总是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由于这种流变,它们不可能获得永生,而是周而复始地生成和毁灭着。
第二类实体是“月上”世界中的天体,构成它们的材料是不朽的以太,它们运行的轨迹是完美的正圆形,惟一不够完美的地方是它们处于水恒的运动之中。第三类实体则跟上述两类实体不同,它没有物质的躯壳,不是由任何质料构成的,因此,不是感觉的对象,而是纯粹形式的东西,是纯粹的现实性,不动也不变,对此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神。
既然神是不动不变的,那么它如何使世界得以产生和运动呢?亚里士多德在此引人了目的因的观点。我们知道,“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具体事物的构成需要四种原因:形式、质料、动力、目的。比如,一座房子,它的形状、结构是形式因;砖瓦、木材、水泥等是质料因,建筑工人的劳动是动力因,造成这座房子是目的因。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目的因本身是没有任何具体的物质形象的,它是整个其他三种原因最终指向的目标,它不用自己运动,别的东西自动会朝它运动。以此来类比,神的作用也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它们都想变成完美的存在,而神就是最为完美的存在,所以神自身不用去推动事物,事物自身就会动起来,朝向最完美的神。亚里士多德的神作为不动的动因,是不能被感官所把握的,它只能诉诸于思想的理解。
换言之,它只能存在于思想中。由于它本身是没有质料的纯形式,那么它也只能以思想的方式存在,无论从它的本质、它的活动、它活动的对象来看,都只有一个思想,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它就是思想的思想。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的神是哲学家的神,是理性神,这固然同宗教中的上帝不一样,但它毕竟被冠之以神的名称,毕竟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神圣的东西,因此它也为后世的基督教神学与希腊哲学的结合开辟了道路。